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创伤/创举 缱绻/卷帙浩繁 拊掌/感人肺腑 B.疏浚/途巡 削价/削足适履 鲜活/寡廉鲜耻 C.记载/超载 折本/大打折扣 巷道/街谈巷议 D.卡壳/卡车 埋怨/隐姓埋名 给予/保障供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诟病 赎职 唱双簧 怨天尤人 B.候鸟 思辨 白内瘴 万枘圆凿 C.通牒 修葺 烟幕弹 改弦更章 D.律动 装帧 孵化器 并行不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生活原本平淡如水,你需要的酸甜苦辣,都靠自己来 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 ②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 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 是 ③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 法、德的修 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 距离 A.调剂 枉然 隔阂 B.调节 隔阂 C.调剂 惘然 隔膜 D.调节 隔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张丹为表爱心,去购物中 心给母亲买礼物, 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B.作为亲眼目睹家族五代变迁的我,己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说 起来并不回肠荡气,甚至只是些鸡毛蒜皮,但多多少少反映了城市的变迁。 C.评论家认为,奥巴马为了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战略目标,在中日之 间实行双重标准,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铸成大错 D.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就餐打包,“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了节 俭的好风气
山东省日照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创伤/创举 缱绻/卷帙浩繁 拊掌/感人肺腑 B.疏浚/途巡 削价/削足适履 鲜活/寡廉鲜耻 C.记载/超载 折本/大打折扣 巷道/街谈巷议 D.卡壳/卡车 埋怨/隐姓埋名 给予/保障供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诟病 赎职 唱双簧 怨天尤人 B.候鸟 思辨 白内瘴 万枘圆凿 C.通牒 修葺 烟幕弹 改弦更章 D.律动 装帧 孵化器 并行不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生活原本平淡如水,你需要的酸甜苦辣,都靠自己来 。 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 ②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 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 是 。 ③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 法、德的修 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 ,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 距离。 A.调剂 枉然 隔阂 B.调节 惘 然 隔阂 C.调剂 惘然 隔膜 D.调节 枉 然 隔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张丹为表爱心,去购物中 心给母亲买礼物, 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B.作为亲眼目睹家族五代变迁的我,己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说 起来并不回肠荡气,甚至只是些鸡毛蒜皮,但多多少少反映了城市的变迁。 C.评论家认为,奥巴马为了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和战略目标,在中日之 间实行双重标准,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铸成大错。 D.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就餐打包,“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了节 俭的好风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牵动着全国各地群众的心,纷纷向灾区 捐款捐物资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与灾区人民携手共渡难关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将对加强彼此间的伙伴关系、完善金砖 国家重要机制、促进金砖国家同其他国家合作发挥推动作用 C.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28日尴尬回应两个新华社记者关于钓鱼岛问 题的提问,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民讥讽称:“这是‘理屈词穷’一词的最好诠 释 D.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加工的工艺不同,形态和口感也有所不同; 两种加工方法都可以制作出优质的酸奶,因此工艺尚不能成为制定酸奶品质优劣 或营养高低的标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基室壁画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 甬道两侧。壁画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日月星辰等图案装饰。墓室壁画的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 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它几乎不存在更多的装饰意义,对它的研究和 学习,主要是针对它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墓室壁画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先秦 两汉的灵魂观念、道家思想、神仙崇拜、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形 成了系统的丧葬观念和壁画图式系统。墓室壁画的出现要晚于地表建筑壁画,其 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宫殿或庙堂壁画的影响。墓室壁画初始于 战国时期,汉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善,有明显的走向脉络。 汉代的墓葬壁画,大致分为西汉前期的初始阶段、西汉中后期的成熟阶 段以及东汉时期的丰富阶段。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 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山峦、云气、植物的 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西汉申后期的墓室壁画逐步成熟、定型,以表现仙界 天堂、历史故事等内容为主。其技法是在涂有白粉的墓砖上先用墨线勾画轮廓, 再用朱、紫、绿、黄、黑、赭石等颜色设色,然后勾勒局部形象。河南烧沟6l 号西汉墓的壁画很有代表性,采用壁画、透雕、彩绘等多种手法。东汉时期的墓 室壁画进一步丰富并延续发展,壁画内容题材更加广阔。洛阳地区依然是这个时 期墓室壁画的创作中,墓室壁画的绘画水平都远高于其它地区,代表着这一时期 的主流风格。 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集中于陕西省,西安是唐朝多代皇室贵族墓葬集 中地。永泰公主李惠仙墓室壁画是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所绘人物神态安详,生 动传神,艺术水准较禹绘者有可能是专为皇室服务的专职画家。章怀太子李贤墓 中的"狞猎图》构图别致,场景显赫。壁画中城墙、阙门的画法已初步具备了掌 握透视的能力,运用十几种颜色浓重设&,画面色泽鲜明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 为题材,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的“院体画”与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 菊和木石,讲求笔墨情趣,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缔造的“文人画”分 庭抗礼,基本形成了中国画坛两条不同风格的卷轴画道路。这一时期比较重视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四川雅安发生的 7.0 级地震,牵动着全国各地群众的心,纷纷向灾区 捐款捐物资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与灾区人民携手共渡难关。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将对加强彼此间的伙伴关系、完善金砖 国家重要机制、促进金砖国家同其他国家合作发挥推动作用。 C.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28 日尴尬回应两个新华社记者关于钓鱼岛问 题的提问,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民讥讽称:“这是‘理屈词穷’一词的最好诠 释!” D.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加工的工艺不同,形态和口感也有所不同; 两种加工方法都可以制作出优质的酸奶,因此工艺尚不能成为制定酸奶品质优劣 或营养高低的标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基室壁画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 甬道两侧。壁画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日月星辰等图案装饰。墓室壁画的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 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它几乎不存在更多的装饰意义,对它的研究和 学习,主要是针对它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墓室壁画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先秦 两汉的灵魂观念、道家思想、神仙崇拜、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形 成了系统的丧葬观念和壁画图式系统。墓室壁画的出现要晚于地表建筑壁画,其 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宫殿或庙堂壁画的影响。墓室壁画初始于 战国时期,汉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善,有明显的走向脉络。 汉代的墓葬壁画,大致分为西汉前期的初始阶段、西汉中后期的成熟阶 段以及东汉时期的丰富阶段。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 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山峦、云气、植物的 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西汉申后期的墓室壁画逐步成熟、定型,以表现仙界 天堂、历史故事等内容为主。其技法是在涂有白粉的墓砖上先用墨线勾画轮廓, 再用朱、紫、绿、黄、黑、赭石等颜色设色,然后勾勒局部形象。河南烧沟 61 号西汉墓的壁画很有代表性,采用壁画、透雕、彩绘等多种手法。东汉时期的墓 室壁画进一步丰富并延续发展,壁画内容题材更加广阔。洛阳地区依然是这个时 期墓室壁画的创作中,墓室壁画的绘画水平都远高于其它地区,代表着这一时期 的主流风格。 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集中于陕西省,西安是唐朝多代皇室贵族墓葬集 中地。永泰公主李惠仙墓室壁画是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所绘人物神态安详,生 动传神,艺术水准较禹绘者有可能是专为皇室服务的专职画家。章怀太子李贤墓 中的 "狞猎图》构图别致,场景显赫。壁画中城墙、阙门的画法已初步具备了掌 握透视的能力,运用十几种颜色浓重设&,画面色泽鲜明。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 为题材,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的“院体画”与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 菊和木石,讲求笔墨情趣,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缔造的“文人画”分 庭抗礼,基本形成了中国画坛两条不同风格的卷轴画道路。这一时期比较重视卷
轴画,不重视壁画。东北地区的墓中就发现有卷轴画随葬的。此时的墓室壁画, 从总体风格上看重视写实,用线比较粗糙,制作不精。 元代的墓室壁画随时代画风的变化而变化,花鸟山水以水墨画的技法被 引入墓室中,成了元墓壁画最真有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淡野逸的审美 品格。蒙古贵族墓一方面吸收汉地壁画的题材内容,同时又描绘骑从狩猎等塞外 风俗民情。山西金墓中还常见用散乐杂剧砖雕作为装饰,与壁画杂剧表演画面具 有相同的用意,反映了元杂剧在民间的流行程度。 明清两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壁画墓的数量急剧减少,壁画的题材内 容和表现手段虽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继承,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在壁画中也得 到相应地反映,但画手主要是地方民间工匠,壁画图像和表现手法偏离时代艺术 的主流,壁画的艺术水平也大不如前,题材内容的民俗化和艺术表现的民间化倾 向明显,“艺术在民间”则作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辞。 (选自《中国墓室》,有改动) 6.关于“墓室壁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墓室壁画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主要内容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 根本目的是对亡者的纪念或期望。 B.墓室壁画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是人们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其图 案内容不存在任何装饰意义和价值。 C.墓室壁画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先秦两汉的灵魂观念、神仙崇拜 等丧葬观念影响, 形成了壁画图式系统 D.墓室壁画的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均受到某些地表建筑壁画的影响, 题材内容不断变化,发展方向明显。 7.下列不属于墓室壁画技法的一项是 A.在形象的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在处理山峦、 云气、植物时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在有白粉的砖上用墨线勾画轮廓,再用多种颜色平涂,然后勾勒局 部形象,将壁画、透雕、彩绘等综合运用。 C.将初步掌握的透视能力的画法运用到描绘城墙、阙门上,运用色彩 丰富的颜色浓重设色,使画面色泽鲜明 D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鸟山水,作画时运用水墨画技法,重视形神兼 备,在审美品格上呈现简淡野逸的特点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得到丰富并延续发展,洛阳地区一直是创作中 心,绘画水平代表着此时期的主流风格 B.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云集于西安一代,专职画家所描绘的场景壮观 人物生动传神, 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C.宋代的墓室壁画总体风格以写实为主,线条不够细腻,制作不够精 良,这是由当时社会不重视壁画造成的 D.明清墓室壁画虽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但画手、题材内容和艺 术表现明显倾向民间,最终消失在民间
轴画,不重视壁画。东北地区的墓中就发现有卷轴画随葬的。此时的墓室壁画, 从总体风格上看重视写实,用线比较粗糙,制作不精。 元代的墓室壁画随时代画风的变化而变化,花鸟山水以水墨画的技法被 引入墓室中,成了元墓壁画最真有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淡野逸的审美 品格。蒙古贵族墓一方面吸收汉地壁画的题材内容,同时又描绘骑从狩猎等塞外 风俗民情。山西金墓中还常见用散乐杂剧砖雕作为装饰,与壁画杂剧表演画面具 有相同的用意,反映了元杂剧在民间的流行程度。 明清两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壁画墓的数量急剧减少,壁画的题材内 容和表现手段虽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继承,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在壁画中也得 到相应地反映,但画手主要是地方民间工匠,壁画图像和表现手法偏离时代艺术 的主流,壁画的艺术水平也大不如前,题材内容的民俗化和艺术表现的民间化倾 向明显,“艺术在民间”则作了墓室壁画的谢幕辞。 (选自《中国墓室》,有改动) 6.关于“墓室壁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墓室壁画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一种,主要内容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 根本目的是对亡者的纪念或期望。 B.墓室壁画的形式美和造型手段是人们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其图 案内容不存在任何装饰意义和价值。 C.墓室壁画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先秦两汉的灵魂观念、神仙崇拜 等丧葬观念影响, 形成了壁画图式系统。 D.墓室壁画的绘画风格和形象状态均受到某些地表建筑壁画的影响, 题材内容不断变化,发展方向明显。 7.下列不属于墓室壁画技法的一项是 A.在形象的构图、造型以及色彩处理上突出装饰风格,在处理山峦、 云气、植物时趋于符号化、图案化。 B.在有白粉的砖上用墨线勾画轮廓,再用多种颜色平涂,然后勾勒局 部形象,将壁画、透雕、彩绘等综合运用。 C.将初步掌握的透视能力的画法运用到描绘城墙、阙门上,运用色彩 丰富的颜色浓重设色,使画面色泽鲜明。 D.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鸟山水,作画时运用水墨画技法,重视形神兼 备,在审美品格上呈现简淡野逸的特点。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得到丰富并延续发展,洛阳地区一直是创作中 心,绘画水平代表着此时期的主流风格。 B.唐代的墓室壁画大多云集于西安一代,专职画家所描绘的场景壮观、 人物生动传神, 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C.宋代的墓室壁画总体风格以写实为主,线条不够细腻,制作不够精 良,这是由当时社会不重视壁画造成的。 D.明清墓室壁画虽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但画手、题材内容和艺 术表现明显倾向民间,最终消失在民间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也。睿少沉敏,有行检。魏恭帝时拜渭州刺 史。齐人来寇,睿辄挫之,帝甚嘉叹,拜大将军。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凉安二 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 髙祖总百揆,代王谦为益州总管。行至汉川而谦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进。 高祖命睿为行军元帅,率步骑二十万讨之。时谦遣开府李三王等守通谷,睿使张 威击破之,擒数千人,进至龙门。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周亘三 十里。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谦将麾下三十万讨之。睿 斩谦于市,剑南悉平。 睿时威振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恃远不宾。睿上疏曰:“窃以柔远能迩, 著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南宁州,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 出名马。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其处与交、广相 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之计。”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 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 睿威惠亷著,民夷悦服,望逾重,髙祖阴禅之。薛道衡从军在蜀,因说睿曰:“天 下之望,已归于隋。”密令劝进,高祖大悦。及受禅,顾待弥隆。睿复上平陈之 策,上善之,下诏曰:“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公既上 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肤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 未为尽善。”睿乃止焉。 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及引见,上为之兴,命賽上殿,握手极欢。賽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 也。”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賽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 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簙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 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上慰愉遣之。 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谎曰襄。 史臣曰:李穆、梁睿,皆周室功臣,高祖王业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 穆首登师傅,睿终盾殊宠,观其见机而动,抑亦民之先觉 (选自《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有改动) 注释:①柱国:最高武官名。②百揆:百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都令王宝执之 执:捉拿 B.窃以柔远能迩 柔:安抚 C.及受禅,顾待弥隆 隆:尊祟 D.及引见,上为之兴 兴:喜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地沃壤,多是汉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恐民心不安,故末之许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薛道衡从军在蜀,因说睿曰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D、及引见,上为之兴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梁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也。睿少沉敏,有行检。魏恭帝时拜渭州刺 史。齐人来寇,睿辄挫之,帝甚嘉叹,拜大将军。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凉安二 州总管,俱有惠政,进位柱国①。 高祖总百揆②,代王谦为益州总管。行至汉川而谦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进。 高祖命睿为行军元帅,率步骑二十万讨之。时谦遣开府李三王等守通谷,睿使张 威击破之,擒数千人,进至龙门。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周亘三 十里。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谦将麾下三十万讨之。睿 斩谦于市,剑南悉平。 睿时威振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恃远不宾。睿上疏曰:“窃以柔远能迩, 著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南宁州,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 出名马。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其处与交、广相 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之计。” 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 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 睿威惠廉著,民夷悦服,望逾重,高祖阴禅之。薛道衡从军在蜀,因说睿曰:“天 下之望,已归于隋。”密令劝进,高祖大悦。及受禅,顾待弥隆。睿复上平陈之 策,上善之,下诏曰:“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公既上 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肤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 未为尽善。” 睿乃止焉。 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 也。” 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睿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 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簙多不以实,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 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上慰愉遣之。 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谎曰襄。 史臣曰:李穆、梁睿,皆周室功臣,高祖王业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 穆首登师傅,睿终盾殊宠,观其见机而动,抑亦民之先觉。 (选自《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有改动) 注释:①柱国:最高武官名。②百揆:百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都令王宝执之 执:捉拿 B.窃以柔远能迩 柔:安抚 C. 及受禅,顾待弥隆 隆:尊祟 D.及引见,上为之兴 兴:喜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地沃壤,多是汉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 恐民心不安,故末之许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薛道衡从军在蜀,因说睿曰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D、 及引见,上为之兴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1.以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梁睿“见机而动”的一组是 ①俱有惠政,进位柱国 ②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 ③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 ④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⑤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 ⑥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 A.①③⑥B.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容年少沉稳聪慧,品行端正,为官后更有很好的政绩。王谦叛乱,梁睿为行 军元帅领兵讨伐,大败叛军,并将王谦在街市斩首,剑南地区全部平定。 B.梁睿威振西川,夷人、獠人都已归附,南宁酋长凭靠地处偏远不肯臣服,于是 梁睿上表建议征讨,隋高祖当即采纳了他的计策,并派人平定了南宁州。 C.梁睿接受了薛道衡的建议劝高祖称帝,高祖受禅登基后,梁睿上书提出平定陈 的计策 皇帝认为很好,并下诏嘉奖了他,但因故没有采纳伐陈的建议。 D.梁睿自以为是周代旧臣又久居重镇,内心不安,请求回到京城。皇帝引见他后, 他更认为应功成身退,于是称病在家,清静自守,不与朝中人士交往。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睿威惠兼著,民夷悦服,声望逾重,高祖阴惮之。(3分) (2)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4分) (3)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蜘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 影,流落江湖。烂醉且 消除。不醉何如。又看螟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释: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 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今湖南)酒税。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简要赏析“又看螟色满平芜”一句中“满”字的妙处。(4分) (2)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 情表》)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 语·泰伯》) (2)芳与泽其杂糅 。(屈原 《离骚》)
11.以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梁睿“见机而动”的一组是 ①俱有惠政,进位柱国 ②睿令将士衔枚出自间道,四面奋击,力战破之 ③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 ④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⑤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 ⑥睿惶惧,上表陈谢,请归大理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容年少沉稳聪慧,品行端正,为官后更有很好的政绩。王谦叛乱,梁睿为行 军元帅领兵讨伐,大败叛军,并将王谦在街市斩首,剑南地区全部平定。 B.梁睿威振西川,夷人、獠人都已归附,南宁酋长凭靠地处偏远不肯臣服,于是 梁睿上表建议征讨,隋高祖当即采纳了他的计策,并派人平定了南宁州。 C.梁睿接受了薛道衡的建议劝高祖称帝,高祖受禅登基后,梁睿上书提出平定陈 的计策, 皇帝认为很好,并下诏嘉奖了他,但因故没有采纳伐陈的建议。 D.梁睿自以为是周代旧臣又久居重镇,内心不安,请求回到京城。皇帝引见他后, 他更认为应功成身退,于是称病在家,清静自守,不与朝中人士交往。 第Ⅱ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睿威惠兼著,民夷悦服,声望逾重,高祖阴惮之。(3 分) (2)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4 分) (3)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蜘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 影,流落江湖。烂醉且 消除。不醉何如。又看螟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释: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 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 (今湖南)酒税。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简要赏析“又看螟色满平芜”一句中“满”字的妙处。(4 分) (2)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 情表》)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 语·泰伯》) (2)芳与泽其杂糅, 。(屈原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