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2014年高三校际联合检测 语文 2014.12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 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 C.颤动/颤栗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奖杯/一抔土 供需/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聪慧摇篮曲以警效尤 B.打烊招募联锁店莫衷一是 C.卫冕赢弱打寒噤层峦叠嶂 D.零晨冻馁啃老族开诚布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期房价出现了降温,但是房租价格却逆势而上。租房者精打细算下来的钱,总跟不上房租上涨 的脚步。 ②此次征集活动共到旅游宣传语10000多条,经过专家评选出24条作为入围作品,在网上接受 网民投票。 ③冬季供暖,清晨醒来后常会感到口干舌燥, 会出现鼻腔出血的情况,专家建议应保持室内湿度。 A.结余搜集甚至B.节余搜集 C.结余收集尤其D.节余收集 其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段时间,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行动”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大批名人明星身体力行, 支持善举。 B.国际足联主席对巴两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巴西的组织工作可 以得9分 C.雾霾天气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变能源结 构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试卷类型:A 2014 年高三校际联合检测 语 文 2014.12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 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 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 C.颤.动/颤.栗 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 D.奇葩./扒.手 奖杯./一抔.土 供.需/觥.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 聪慧 摇篮曲 以警效尤 B.打烊 招募 联锁店 莫衷一是 C.卫冕 赢弱 打寒噤 层峦叠嶂 D.零晨 冻馁 啃老族 开诚布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期房价出现了降温,但是房租价格却逆势而上。租房者精打细算_____下来的钱,总跟不上房租上涨 的脚步。 ②此次征集活动共______到旅游宣传语 10000 多条,经过专家评选出 24 条作为入围作 品,在网上接受 网民投票。 ③冬季供暖,清晨醒来后常会感到口干舌燥,_______会出现鼻腔出血的情况,专家建议应保持室内湿度。 A.结余 搜集 甚至 B.节余 搜集 尤其 C.结余 收集 尤其 D.节余 收集 甚至 [来源:Zx x k .Com]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段时间,旨在关注“渐冻人”的“冰桶行动”在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大批名人明星身体力行 ...., 支持善举。 B.国际足联主席对巴两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 ....,他说,如果满分是 10 分的话,巴西的组织工作可 以得 9 分。 C.雾霾天气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 ....,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 改变能源结 构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D.电视剧《红高粱》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的充满生命力的传奇故事,情节波澜壮 阔,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曲《为梦想领跑》吟唱出歌手心中对梦想的坚定向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作用,鼓舞着每一个 仍在追梦的人 B.2014年中国APEC峰会最大亮点是各方就反腐达成共识,亚太地区的反腐网络将真正形成,腐败分子 的“天堂之门”将被关上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 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目前,在多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的蔓延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许多民众仍处于恐 慌之中,甚至不敢出门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自信信什么 戴兆国 每一代人想要创造新的生存样式,离不开之前所有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因而,发展和繁荣 文化,必须要以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为前提 中华文化虽然缺少典型意义上专门的哲学理论创造,但是对于哲学思辨的追求却从未中断。以老庄孔 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思辨所达到的高度,为世界哲学的 发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和发展这一形态意义深远 隔代修史,以史见兴替,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叙传统。以二十五史为主干的史书,加上各类方志笔记 稗官野史等,代表着中国人极为良好的记录自身生活的兴趣。历史的话题永远是国人街谈巷议、举文对策 的主要内容。这一历史记叙传统,全方位地描述和总结了中国人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生存经验,催动着中国 文化不断生发出新的枝叶 由诗歌而引发的文艺创作传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在形式众多的艺术创作中,凸 显和追求生命精神是永恒的主题。如《诗经》的缠绵忧思,诸子文章的恣肆开阖,汉赋和六朝文的华彩风 骚,唐诗宋词的无穷意境,明清小说的洋洋大观,中国画的黑白世界,传统建筑的天人和谐等,都以丰富 的艺术样态澄明生命之大美。如果离开文学和艺术创作所积累的丰富想象力的精神传统,我们真的很难想 象中国人会成为什么样子。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文化自信在精神深处的呼唤。 如果说理性思辨、历史记叙和文艺创作的传统主要集中于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推演,那么制度文明传 统和技术创新传统则从制度和物质层面,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孔子终身念念不忘恢复周礼,他的 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对于礼乐文明的追求和创造却成为中华文化制度文明发展的基础。正是对礼乐文 明的制度安排,使得传统社会在仁道理想的指引下,一直没有偏离对太平治世的追求。传统制度文明以协 和万邦的姿态,造就了人类不同民族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对实现人类永 久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自古就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墨辨》的逻辑,《内经》的医学理论都已经自 成体系。天文学、地理学的知识也有很多积累、传统中医学、中国建筑学、各种传统手工业等都已衍生成 中国文化独有的标志和符号,追求技术创新的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内驱力。我们只要锐意改 革,顺时而动,自信中华民族的技术创造力,就能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有人说,中国人无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对于天道、神道、祖宗,乃至于对孔子等文化先哲的崇拜 和信仰,都属于理性信仰。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没有固定的对象,对天地万物、宗庙社稷的祭祀与信拜是社 会生活、家族和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正因为此,传统中国社会既有五教共存, 更有各民族自己的信仰文化 唐君毅先生将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概括为“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中国文化不仅有精 神的至高价值,也有物质、制度乃至心态文化层面的价值和传统。这些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对中国文 化的自信就是要正视、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保持特色,源流并进
D.电视剧《红高粱》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的充满生命力的传奇故事, 情节波澜壮 ... 阔.,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曲《为梦想领跑》吟唱出歌手心中对梦想的坚定向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作用,鼓 舞着每一个 仍在追梦的人。 B.2014 年中国 APEC 峰会最大亮点是各方就反腐达成共识,亚太地区的反腐网络将真正形成,腐败分子 的“天堂之门”将被关上。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 神,则恰恰 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目前,在多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埃博拉疫情的蔓延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许多民 众仍处于恐 慌之中,甚至不敢出门。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文化自信信什么 戴兆国 每一代人想要创造新的生存样式,离不开之前所有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因而,发展和繁荣 文化,必须要以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为前提。 中华文化虽然缺少典型意义上专门的哲学理论创造,但是对于哲学思辨的追求却从未中断。以老庄孔 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思辨所达到的高度,为世界哲学的 发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和发展这一形态意义深远。 隔代修史,以史见兴替,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叙传统。以二十五史为主干的史书,加上各类方志笔记、 稗官野史等,代表着中国人极为良好的记录自身生活的兴趣。历史的话题永远是国人街谈巷议、举文对策 的主要内容。这一历史记叙传统,全方位地描述和总结了中国人从远古时代走来的生存经验,催动着中国 文化不断生发出新的枝叶。 由诗歌而引发的文艺创作传统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在形式众多的艺术创作中,凸 显和追求生命精神是永恒的主题。如《诗经》的缠绵忧思,诸子文章的恣肆开阖,汉赋和六朝文的华彩风 骚,唐诗宋词的无穷意境,明清小说的洋洋大观,中国画的黑白世界,传统建筑的天人和谐等,都以丰富 的艺术样态澄明生命之大美。如果离开文学和艺术创作所积累的丰富想象力的精神传统,我们真的很难想 象中国人会成为什么样子。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文化自信在精神深处的呼唤。 如果说理性思辨、历史记叙和文艺创作的传统主要集中于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推演,那么制度文明传 统和技术创新传统则从制度和物质层面,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孔子终身念念不忘恢复周礼,他的 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对于礼乐文明的追求和创造却成为中华文化制度文明发展的基础。正是对礼乐文 明的制度安排,使得传统社会在仁道理想的指引下,一直没有偏离对太平治世的追求。传统制度文明以协 和万邦的姿态,造就了人类不同民族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对实现人类永 久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自古就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墨辨》的逻辑,《内经》的医学理论都已经自 成体系。天文学、地理学的知识也有很多积累、传统中医学、中国建筑学、各种传统手工业等都已衍生成 中国文化独有的标志和符号,追求技术创新的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内驱力。我们只要锐意改 革,顺时而动,自信中华民族的技术创造力,就能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有人说,中国人无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对于天道、神道、祖宗,乃至于对孔子等文化先哲的崇拜 和信仰,都属于理性信仰。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没有固定的对象,对天地万物、宗庙社稷的祭祀与信拜是社 会生活、家族和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正因为此,传统中国社会既有五教共存, 更有各民族自己的信仰文化。 唐君毅先生将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概括为“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中国文化不仅有精 神的至高价值,也有物质、制度乃至心态文化层面的价值和传统。这些都是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对中国文 化的自信就是要正视、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保持特色,源流并进
贡献世界,这是我们对文化自信的最高期盼 (选自2014年1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指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我们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前提,是推动创造新生存样式的源 泉和动力 B.文化自信就是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文艺创作积累的丰富想象力的传统,创造出绚丽彩虹般的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 C.文化自信就是要我们自信中华民族的技术创造力,追求技术创新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标志和符号 D.文化自信就是在正视、继承和发扬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中华文化,保持中国 特色,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7.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项是 A.以老庄孔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 B.以二十五史为主干的史书、各类方志笔记、稗官野史、国人的街谈巷议、举文对策。 C.《诗经》、诸子文章、汉赋、六朝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国画、传统建筑。 D.《墨辨》的逻辑、《内经》的医学理论、天文地理的知识、对宗庙社稷的祭祀与信拜。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史内容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追求哲学思辨,不断到达新的高峰,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刨造出独特的形态,延续发展这种形 态意义深远 B.中华制度文明传统追求礼乐仁道、太平治世,造就了不同民族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对推动世界和平 作用重大。 C.有人说中国人无信仰,这是错误的。我们的传统信仰只是没有固定对象,那些理性的、有实践性 的东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 D.中华文化既有“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的精神价值,也有物质、制度乃至心态文化层面 的价值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 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 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 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 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 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 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 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 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 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 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 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 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鬥,司 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己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 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贡献世界,这是我们对文化自信的最高期盼。 (选自 2014 年 11 月 3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指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我们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前提,是推动创造新生存样式的源 泉和动力。 B.文化自信就是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文艺创作积累的丰富想象力的传统,创造出绚丽彩虹般的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 C.文化自信就是要我们自信中华民族的技术创造力,追求技术创新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标志和符号。 D.文化自信就是在正视、继承和发扬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中华文化,保持中国 特色,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7.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项是 A.以老庄孔孟、程朱陆王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造的理论体系。 B.以二十五史为主干的史书、各类方志笔记、稗官野史、国人的街谈巷议、举文对策。 C.《诗经》、诸子文章、汉赋、六朝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国画、传统建筑。 D.《墨辨》的逻辑、《内经》的医学理论、天文地理的知识、对宗庙社稷的祭祀与信拜。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史内容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追求哲学思辨,不断到达新的高峰,为世界哲学的发展刨造出独特的形态,延续发展这种形 态意义深远。 B.中华制度文明传统追求礼乐仁道、太平治世,造就了不同民族共生共荣的和平文化,对推动世界和平 作用重大。 C.有人说中国人无信仰,这是错误的。我们的传统信仰只是没有固定对象,那些理性的、 有实践性 的东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 D.中华文化既有“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的精神价值,也有物质、制度乃至心态文化层面 的价值。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 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 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 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 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 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 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 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来源:学科网 ZXXK]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 “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 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 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听其 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 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注],司 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 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注】革:通“亟”,病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 妄:随便 B.兖国公主薄其夫 薄:浅薄 C.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 务:追求 D.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美:完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今乃诋斥平生,暴扬噯昧 A.1悉使贏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B.{可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C.J1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闻光哭,蹶然而起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吕诲“鲠直”的一组是 ①苟非职分,是为侵官 ②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③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 ④海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 ⑤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⑥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 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 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 石,就退回了王安石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 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 第|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3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3分) (3)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去蜀 杜甫 五载客蜀郡 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注】革:通“亟”,病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 妄:随便 B.兖国公主薄.其夫 薄:浅薄 C.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 务:追求 D.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 美:完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吕诲“鲠直”的一组是 ①苟非职分,是为侵官 ②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③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 ④海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 ⑤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⑥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 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B.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 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 石,就退回了王安石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 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 第 II 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3 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3 分) (3)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4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去 蜀 杜 甫 五载客蜀郡①, 一年居梓州。 如何②关塞阻, 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 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 不必泪长流
【注】①蜀郡,成都。②如何,岂料。 (1)简要分析“白鸥”意象的作用。(4分) (2)“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氓》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3分)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发现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 ①技术性知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人类毕竟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本身 ②今天,延续人类文明急迫地需要技术性知识和非技术性知识发挥协同作用 ③知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知识,另一类是非技术性知识 ④非技术性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⑤知识不仅能使人类富裕,而且能使人类智慧和快乐 ⑥因为知识不仅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人类,给人类以安全感 1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4分) 近日,大校军官刘声东因思念过世不久的母亲,夜不成眠,写成了祭文《妈妈》。此文一出,很短时 间就被网民转载上千万次。他为母子深情能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倍感欣慰。有人认为五六十岁的人可能会重 孝心,那些“80后”“90后”“00后”慢慢就不懂孝了。经过这次不经意的“民意测评”,发现跟帖点赞的 不少是年轻人,让人们对年轻一代的孩子充满信心。空间的距离、时间的相隔会让子女想起父母的次数少 些,但往往越是远离、久别越是想念。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要怀疑,更不要从怀疑进入到冷漠,从而 否定 18.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姊妹》这幅画,围绕“读”描写一 个场景。(5分)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80字 费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河之女 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我:“看山桃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 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 我决定不再耽误第二十个清明。于是,我踏着今年的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花。我坚信自 己总能看见山桃花。 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我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这河不知到 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
【注】①蜀郡,成都。②如何,岂料。 (1)简要分析“白鸥”意象的作用。(4 分) (2)“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渔舟唱晚,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5)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12 分) 16.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3 分)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发现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技术性知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人类毕竟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本身 ②今天,延续人类文明急迫地需要技术性知识和非技术性知识发挥协同作用 ③知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知识,另一类是非技术性知识 ④非技术性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⑤知识不仅能使人类富裕,而且能使人类智慧和快乐 ⑥因为知识不仅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人类,给人类以安全感 1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 40 字)(4 分) 近日,大校军官刘声东因思念过世不久的母亲,夜不成眠,写成了祭文《妈妈》。此文一出,很短时 间就被网民转载上千万次。他为母子深情能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倍感欣慰。有人认为五六十岁的人可能会重 孝心,那些“80 后”“90 后”“00 后”慢慢就不懂孝了。经过这次不经意的“民意测评”,发现跟帖点赞的 不少是年轻人,让人们对年轻一代的孩子充满信心。空间的距离、时间的相隔会让子女想起父母的次数少 一些,但往往越是远离、久别越是想念。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要怀疑,更不要从怀疑进入到冷漠,从而 否定。 18.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姊妹》这幅画,围绕“读”描写一 个场景。(5 分)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 80 字。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河之女 铁凝 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 我:“看山 桃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 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 我决定不再耽误第二十个清明。于是,我踏着今年的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花。我坚信自 己总能看见山桃花。 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我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这河不知到 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