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种子扩大培养阶段 一级种子: 在原种活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培养: 二 级种子:一级种子与发酵罐之间加入的繁殖罐 种子液量为发酵液总量的5一10%。这里要求种子能够 产生大量的菌体,而不是需要大量的目的产物。培养 基要求营养丰富,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但种子培 养基成分不能与发酵液差别太大,以免影响发酵过程 中发酵菌的生长代谢。 3、发酵阶段:主要阶段,这里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条件, 使其产生最大量的目的产物。 4、提炼阶段:将发酵醪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所需要的 产品。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根据所需产品的不同而 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方法:蒸馏、过滤、盐析、分子筛、喷雾干燥、 离子交换等
⚫ 2、种子扩大培养阶段: 一级种子:在原种活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培养; ⚫ 二级种子:一级种子与发酵罐之间加入的繁殖罐, 种子液量为发酵液总量的5—10%。这里要求种子能够 产生大量的菌体,而不是需要大量的目的产物。培养 基要求营养丰富,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但种子培 养基成分不能与发酵液差别太大,以免影响发酵过程 中发酵菌的生长代谢。 ⚫ 3、发酵阶段:主要阶段,这里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条件, 使其产生最大量的目的产物。 ⚫ 4、提炼阶段:将发酵醪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所需要的 产品。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根据所需产品的不同而 采取不同的方法。 ⚫ 具体方法:蒸馏、过滤、盐析、分子筛、喷雾干燥、 离子交换等
(二)原料的选择及前处理 1、原料选择: ①资源丰富、容易收购、就地取材、便于运输、节省 费用: ·②符合质量要求、价格低廉、降低成本: ●③容易贮存、不易霉变: 。④杂质含量少、不含有害物、以保证产品质量; 2、原料的前处理:主要争对淀粉质原料,由于分子量 大,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须用酸或酶(糖化作用) 水解成简单的糖类物质
(二)原料的选择及前处理 ⚫ 1、原料选择: ⚫ ① 资源丰富、容易收购、就地取材、便于运输、节省 费用; ⚫ ② 符合质量要求、价格低廉、降低成本; ⚫ ③ 容易贮存、不易霉变; ⚫ ④ 杂质含量少、不含有害物、以保证产品质量; ⚫ 2、原料的前处理:主要争对淀粉质原料,由于分子量 大,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须用酸或酶(糖化作用) 水解成简单的糖类物质
六、微生物发酵的条件及其控制 (一)发酵的生化过程 。1、底物的消耗; ●2、 氧的吸收: 。3、细胞的生长: ●4、二氧化碳的释放; 。5、热能的产生; 6、产物的形成和培养基(发酵液)pH值的变化等代谢 活动。 发酵过程注意事项: 防止污染、补氧补料(糖)、温度调节、调整pH值
六、微生物发酵的条件及其控制 (一)发酵的生化过程 ⚫ 1、底物的消耗; ⚫ 2、氧的吸收; ⚫ 3、细胞的生长; ⚫ 4、二氧化碳的释放; ⚫ 5、热能的产生; ⚫ 6、产物的形成和培养基(发酵液)pH值的变化等代谢 活动。 发酵过程注意事项: 防止污染、补氧补料(糖)、温度调节、调整pH值
(二)发酵条件的控制 。1、温度控制 ● 最重要的因素,从酶反应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 应速度加快。但是,发酵菌菌体则只能在最适温度范 围内活动。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必然导致品温的剧烈升高。这样, 一般可以采取洒水、开窗、翻动曲盘等方法来降低室 温和品温。总而言之,在发酵的不同阶段中,要随时 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进行调节,以避免温度过高或 过低而影响发酵质量。 。2、通气与搅拌: ● 好氧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时,利用溶解于培养液(发 酵液)中的氧气,进行呼吸。通过通风与搅拌的方式 可增加气液的接触时间,增加氧的溶解度,促进发酵
(二)发酵条件的控制 ⚫ 1、温度控制 ⚫ 最重要的因素,从酶反应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 应速度加快。但是,发酵菌菌体则只能在最适温度范 围内活动。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必然导致品温的剧烈升高。这样, 一般可以采取洒水、开窗、翻动曲盘等方法来降低室 温和品温。总而言之,在发酵的不同阶段中,要随时 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进行调节,以避免温度过高或 过低而影响发酵质量。 ⚫ 2、通气与搅拌: ⚫ 好氧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时,利用溶解于培养液(发 酵液)中的氧气,进行呼吸。通过通风与搅拌的方式, 可增加气液的接触时间,增加氧的溶解度,促进发酵
。好氧发酵一般采用的通风量: 0.3一2VVM体积(空气)/体积(培养液)·min] ● 将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除去杂菌,使成为无菌空气。 3、PH值: ● 培养基的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活动具有 很大影响,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调节H值非常重要。 ●大多数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一9,最适pH值在7.5左 右; 。酵母菌和霉菌的最适pH值趋向酸性(4.5一6.0): 放线菌的最适pH值范围一般在微碱性(7.0一7.5)
⚫ 好氧发酵一般采用的通风量: ⚫ 0.3—2VVM[体积(空气)/体积(培养液)·min] ⚫ 将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除去杂菌,使成为无菌空气。 ⚫ 3、PH值: ⚫ 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活动具有 很大影响,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非常重要。 ⚫ 大多数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9,最适pH值在7.5左 右; ⚫ 酵母菌和霉菌的最适pH值趋向酸性(4.5—6.0); ⚫ 放线菌的最适pH值范围一般在微碱性(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