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淮安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 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认真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在其他地方 作答无效 (20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 小草超越泥土,为大地装扮了一序生机勃勃的绿色;小鸟超越天空,为蓝天谱写了一首 动人心弦的乐曲:小溪超越岩石,为大海注入了一股棉延不绝的力量。超越了黑夜,希望的 曙光定会为人们带来斩新的黎明;超越了严冬,鲜艳的花朵定会为人们请出盎然的春天。生 命之舟不能只留恋温馨的港湾,而应扬起风帆,超越自我,把人生的真谛镌刻在奋斗的航程 注音:馨 镌 改错: 应改为 应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 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4分) 青岛市抓住筹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这一契机,全力打造“帆船之都”。①市政府 计划在全市大中小学校中开展帆船进校园。②各学校都要在学生中普及和宣传帆船知识。另 外,市政府还将建立青少年帆船运动基地和俱乐部,形成常年海上一千艘以上的帆船活动规 修改 修改二: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 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3分) 《西游记》《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在完成“叶”专题的学习后,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根据要求,选做其中一题。(若两题 都答,只批阅第①题。)(3分) ①请从“绿叶”、“落叶”中选取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借物喻理或咏物抒情的文字, 40个字左右
2007 年淮安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 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认真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在其他地方 作答无效。 一 (20 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 分) 小草超越泥土,为大地装扮了一序生机勃勃的绿色;小鸟超越天空,为蓝天谱写了一首 动人心弦的乐曲;小溪超越岩石,为大海注入了一股棉延不绝的力量。超越了黑夜,希望的 曙光定会为人们带来斩新的黎明;超越了严冬,鲜艳的花朵定会为人们请出盎然的春天。生 命之舟不能只留恋温馨.的港湾,而应扬起风帆,超越自我,把人生的真谛镌.刻在奋斗的航程 上。 注音:馨 镌 改错: 应改为 应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 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4 分) 青岛市抓住筹办 2008 年奥运会帆船比赛这一契机,全力打造“帆船之都”。①市政府 计划在全市大中小学校中开展帆船进校园。②各学校都要在学生中普及和宣传帆船知识。另 外,市政府还将建立青少年帆船运动基地和俱乐部,形成常年海上一千艘以上的帆船活动规 模。 修改一: 修改二: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灿烂的智慧。 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者丰富情感的 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3 分) 《西游记》 《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 4.在完成“叶”专题的学习后,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根据要求,选做其中一题。(若两题 都答,只批阅第①题。)(3 分) ①请从“绿叶”、“落叶”中选取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借物喻理或咏物抒情的文字, 40 个字左右。 40 50
②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叶”专题学习成果展示系列活动,请简要说明你设计的一个有 创意的活动方案,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成果 田 5.诗、文名句填空。(共6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⑤题为必答题:⑥~⑧题为选答题, 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回答两题或三题,只批阅最前面的一道题。) 必答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⑤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 契机,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选答题: ⑥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⑦笔落惊风雨,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二(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中国建筑的语言金磊 ①在20世纪之前,世界上的建筑基本都是砖石结构的,除了我们已经熟悉的西方建筑 印度和伊斯兰建筑也都是砖石结构的,只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 受中国影响的国家)建筑,千百年来一直是以木结构为主,把木材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②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除了少数的特殊地区,黄土高原上从未存在过 森林,就是华北平原也少有森林。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 建筑的奇迹,这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香港建筑师李允稣在他的名著《华夏意匠》中有 精彩的解答: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比,各有优点,但总的说来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省 团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方面,比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要优越得多 ③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本来中国建筑外檐的柱廊也是由柱础、柱身 和柱头组成的,因为要防止柱身下沉和木柱的朽烂,柱础往往是石质的。柱身往往也像希腊 的石柱一样向上略微收缩而具有“弹性”,甚至也知道像帕台农神庙那样向内微倾,纠正视 觉偏差。但是再往上,在柱头的部分,中国人渐渐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创造了为东 方所特有的形式一一斗拱 )斗拱在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的建筑中却得到了普遍运 用,它不仅支撑着粱枋和屋顶,也传达出优美的节奏。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 层叠加,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把木柱强大的托力逐层向上传递、扩散 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与希腊柱式相比,斗拱是晚熟的建筑语言,一直到盛唐才走向
②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叶”专题学习成果展示系列活动,请简要说明你设计的一个有 创意的活动方案,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成果。 40 50 5.诗、文名句填空。(共 6 分,每题 1 分。请注意:①~⑤题为必答题;⑥~⑧题为选答题, 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回答两题或三题,只批阅最前面的一道题。) 必答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⑤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 契机,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选答题: ⑥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⑦笔落惊风雨,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二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6~9 题。(16 分) 中国建筑的语言 金磊 ①在 20 世纪之前,世界上的建筑基本都是砖石结构的,除了我们已经熟悉的西方建筑, 印度和伊斯兰建筑也都是砖石结构的,只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 受中国影响的国家)建筑,千百年来一直是以木结构为主,把木材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②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除了少数的特殊地区,黄土高原上从未存在过 森林,就是华北平原也少有森林。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 建筑的奇迹,这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在他的名著《华夏意匠》中有一 段精彩的解答: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比,各有优点,但总的说来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省 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方面,比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要优越得多。 ③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本来中国建筑外檐的柱廊也是由柱础、柱身 和柱头组成的,因为要防止柱身下沉和木柱的朽烂,柱础往往是石质的。柱身往往也像希腊 的石柱一样向上略微..收缩而具有“弹性”,甚至也知道像帕台农神庙那样向内微倾,纠正视 觉偏差。但是再往上,在柱头的部分,中国人渐渐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创造了为东 方所特有的形式一一斗拱。 ④斗拱在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的建筑中却得到了普遍运 用,它不仅支撑着粱枋和屋顶,也传达出优美的节奏。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 层叠加,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把木柱强大的托力逐层向上传递、扩散, 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与希腊柱式相比,斗拱是晚熟的建筑语言,一直到盛唐才走向
成熟,那时候它就像多立克柱式那么古朴、雄浑、率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矮、木柱粗短、 屋顶平缓,硕大的斗拱占据了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把建筑结构的“筋骨”毫无遮拦地展露出 来,那真是把木材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无意于雕饰的斗拱却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主旋律。 (选自《建筑科学与文化》,有改动) 6.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是怎样发挥支撑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 7.阅读第②段中加方框的语句,说一说文中将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结构建筑相比较有什么作 用。(4分) 答: 8.文中画线句中,删去“略微”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句简要回答。(4分) 答: 9.为什么说“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请概括说明。(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6分 西风胡杨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 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篇英雄逐鹿 的故事,一曲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 倚在白沙与蓝天间,倚成一幅慑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 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不死的树,是生命 的树,是神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 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 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青山,是绿水 是城市,是村庄,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他 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鲜 花,让给了芳草,让给了名山,让给了大川,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 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 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移动的流沙,竞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寻找泥土,并深深扎根 于其中。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成熟,那时候它就像多立克柱式那么古朴、雄浑、率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矮、木柱粗短、 屋顶平缓,硕大的斗拱占据了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把建筑结构的“筋骨”毫无遮拦地展露出 来,那真是把木材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无意于雕饰的斗拱却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主旋律。 (选自《建筑科学与文化》,有改动) 6.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是怎样发挥支撑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4 分) 答: 7.阅读第②段中加方框的语句,说一说文中将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结构建筑相比较有什么作 用。(4 分) 答: 8.文中画线句中,删去“略微”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句简要回答。(4 分) 答: 9.为什么说“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请概括说明。(4 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16 分) 西风胡杨 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 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篇英雄逐鹿 的故事,一曲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 倚在白沙与蓝天间,倚成一幅慑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的 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不死的树,是生命 的树,是神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 A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 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 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青山,是绿水, 是城市,是村庄,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他 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鲜 花,让给了芳草,让给了名山,让给了大川,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 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 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移动的流沙,竞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寻找泥土,并深深扎根 于其中。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 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 比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 之间。B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 匣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 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⑦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 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 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 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5期,文有改动) 10.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从上文加方框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4分) 选句序号【】 13.请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 的感悟。(感悟深刻,语言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 无法不对你残酷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 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 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 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 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 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 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 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 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 比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 之间。B 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 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 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⑦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 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 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 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新华文摘》2004 年第 5 期,文有改动) 10.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1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 12.从上文加方框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 ....,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4 分) 选句序号【 】 答: 13.请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 的感悟。(感悟深刻,语言流畅,最多可获加 2 分。)(4 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无法不对你残酷 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 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 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 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 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 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 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 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 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
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 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 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 他没说什么话,便啪地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 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 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 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 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 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 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 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 “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 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 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 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 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 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 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 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 整提前了一年 ⑧处飘起了花我们细细地贔味着薏中萤甜的呶噍嫚地欣赏着这个美顾的城朿ε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8日,有改动) 14.阅读全文,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的事。(4分) 答 15.选文第⑦段是怎样具体描写弟弟成熟的?(4分) 16.请结全合上文,理解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中“苦中带甜”的含义。(4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 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4分) ①弟弟在刚下火车时,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弟弟的心 理或神态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 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 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 他没说什么话,便啪地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 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 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 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 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 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 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 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 “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 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 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 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 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 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 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 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 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5 年 12 月 18 日,有改动) 14.阅读全文,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的事。(4 分) 答: 15.选文第⑦段是怎样具体描写弟弟成熟的?(4 分) 答: 16.请结全合上文,理解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中“苦中带甜”的含义。(4 分) 答: 1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 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 2 分。)(4 分) ①弟弟在刚下火车时,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弟弟的心 理或神态进行描写,不超过 6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