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课改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实际运用[25分] 1.表弟在家读报:“一名日本老兵在华忏悔时,披露了日军侵华期间一些鲜为人知的罪 行。其中一名士兵用刺刀把一个正在吮吸母乳的婴儿刺死……”小丽正想往下听,表弟的声 音却嘎然而止。这段对话共有四个字音读错了,请你给下面这四个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错一个扣一分,错两个整道题不给分)[2分] 忏悔鲜为人知吮_吸嘎_然而止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对应横线上。[ 分] A.恍然大悟重蹈复辙莫衷一是妇孺皆知 B.川流不息断章取义 视同人忍俊不禁 C.一泄千里自知之明随机应变转弯抹角 D.孜孜不倦小心翼翼骇人听闻郑重其是 A B 3.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8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4个。(只填序号)[2分] A.海市蜃楼B.高山流水C.南腔北调D.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F.镜花水月G.如影随形H.守口如瓶 第二组 4.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3个字)[2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 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鮮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 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5.识记[8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三人行, (《论语》十则)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⑦《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两句 。”则唱 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1 2006 年江苏省苏州市课改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言实际运用 [25 分] 1.表弟在家读报:“一名日本老兵在华忏悔时,披露了日军侵华期间一些鲜为人知的罪 行。其中一名士兵用刺刀把一个正在吮吸母乳的婴儿刺死……”小丽正想往下听,表弟的声 音却嘎然而止。这段对话共有四个字音读错了,请你给下面这四个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错一个扣一分,错两个整道题不给分)[2 分] 忏. 悔 鲜. 为人知 吮. 吸 嘎. 然而止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对应横线上。[4 分] A.恍然大悟 重蹈复辙 莫衷一是 妇孺皆知 B.川流不息 断章取义 一视同人 忍俊不禁 C.一泄千里 自知之明 随机应变 转弯抹角 D.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骇人听闻 郑重其是 A. B. C. D. 3.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 8 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 4 个。(只填序号)[2 分] A.海市蜃楼 B.高山流水 C.南腔北调 D.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 F.镜花水月 G.如影随形 H.守口如瓶 答:第一组 ,第二组 。 4.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3 个字) [2 分] 北京时间 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6 分,中国第 21 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 12 名 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 4093 米的蓝天之 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5.识记 [8 分] ① 窈窕淑女, 。 (《诗经》) ② 三人行, 。 (《论语》十则) ③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④ 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⑤ 山回路转不见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⑦ 《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两句“ , 。”则唱 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⑧范公撰《岳阳楼记》,“ 心系 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6.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一组饶有趣味的《祖孙三“带”》漫画吸引住了: 百 祖孙三“带 (1)请你依次简要说明这三幅画的内容。[3分] (2)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分] 7.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 这场戏与《水浒传》中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2分] 、阅读部分[50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10分]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录毕,走送之( (2)腰白玉之环(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2 ⑧ 范公撰《岳阳楼记》,“ , ”,心系 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6.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一组饶有趣味的《祖孙三“带”》漫画吸引住了: (1) 请你依次简要说明这三幅画的内容。[3 分] 答:Ⅰ Ⅱ Ⅲ (2) 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 分] 答: 7.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 这场戏与《水浒传》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 [2 分] 二、阅读部分 [50 分] (一) 送东阳马生序 [10 分]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 录毕,走.送之 ( ) (2) 腰.白玉之环 (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第(2)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 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 2分] 5.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 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 (二)蜜蜂与排雷[10分]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 大学硏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 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 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 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异常敏锐,可以识别 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岀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 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 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6.本文第二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7.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 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囗口和口口。[2分] 8.第二段与第三段分别运用了 说明方法。[2分] 9.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3分] 答 (三)雨季心思[10分] 雨季心思 ①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 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
3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 4.第(2)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 作对比,体 现作者 的精神追求。 [2 分] 5.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 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2 分] (二) 蜜蜂与排雷[10 分]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 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 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 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 1.1 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 2.6 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 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异常敏锐,可以识别 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 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 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6.本文第二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三个方面:[3 分] 第一, 第二, 第三, 7.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 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 □ 和 □ □ 。 [2 分] 8.第二段与第三段分别运用了 和 说明方法。 [2 分] 9.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 [3 分] 答: (三) 雨季心思[10 分] 雨季心思 ①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 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
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惟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 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 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 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 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 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 起水涡,响声哗哗……·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阵鞭响。 纸湿透了,水流进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 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 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 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 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 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 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 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 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 睡觉也不安稳。突然-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闫着久违 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 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觉的时候,心里便昐望着可又害怕雨声。 10.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 纳。[2分] 11.第一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分] 答:(1)愿望是 (2)特点是 1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
4 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 声!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惟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 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 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 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 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 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 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 纸湿透了,水流进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 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 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 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 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 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 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 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 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 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 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 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觉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 10.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 纳。[2 分] 答: 11.第一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 分] 答:(1)愿望是 (2)特点是 1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
[2分] 答 13.将第三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 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静默着。 (1)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2分] 答:《雨季心思》的特点是 《春》的特点是 (2)从描写的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2分] ①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 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 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答: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四)为你打开一扇门[10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 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 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 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上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 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 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 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 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无所知,而想成为-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
5 [2 分] 答: 13.将第三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 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静默着。 (1)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 [2 分] 答:《雨季心思》的特点是 《春》的特点是 (2)从描写的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 [2 分] ①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 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 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答: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四)为你打开一扇门[10 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 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 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 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上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 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 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 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 人的知识 ,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 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