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P(Plan)。计划由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组成,计划是一条“目标 手段链”。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 动方案两方面。质量计划的严谨周密、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是保证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糸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是由项目参与各方 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制定质量计划而 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 (2)实施D(Do)。实施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人、作 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在质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求 严格执行质量计划的行动方案,规范行为,把质量计划的各项规定和安排落实到 具体的资源配置和作业技术活动中去。 (3)检查∂( 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 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也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 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 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4)处置A( 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 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 处置分纠偏和预防改进两个方面。前者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偏差、 问题或事故;后者是将目前质量状况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 时的不周,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为今后类似质量问题的预防提供借鉴
(1)计划P (Plan)。计划由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组成,计划是一条“目标- -手段链”。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 动方案两方面。质量计划的严谨周密、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是保证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是由项目参与各方 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制定质量计划而 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 (2)实施D (Do)。实施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人、作 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在质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求 严格执行质量计划的行动方案,规范行为,把质量计划的各项规定和安排落实到 具体的资源配置和作业技术活动中去。 (3)检查C (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 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也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 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 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4)处置A (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 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 处置分纠偏和预防改进两个方面。前者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偏差、 问题或事故;后者是将目前质量状况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 时的不周,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为今后类似质量问题的预防提供借鉴
3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根据|S0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 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 个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标准(lS0)的规定,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 (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1)运行质量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 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 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 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 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 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3.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 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 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标准(ISO)的规定,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 (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1)运行质量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 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 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 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 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 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③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 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 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 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 费等。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 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 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 责任损失费用等
③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 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 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 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 费等。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 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 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 责任损失费用等
4.工作质量、工序质量、成品(工程)质量的形成 (1)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的形成一般是由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 测量、环境等六大因素(5M1E)决定。如果这五大因素配合适当则能 保证成品(工程)质量的稳定,反之则出现不合格产品。 ①操作者(Man):操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态度、质量 意识和身体状况等。 ②机器设备( Machine):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技术性能、工作精度、使 用效率和维修状况等。 ③材料Ⅷ Mater ia冂):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性能、规格、成分和形状等。 ④方法 (Method):工芑规程、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等。 ⑤测量Ⅷ Measurement):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等。 ⑥环境( 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卫 生等
4.工作质量、工序质量、成品(工程)质量的形成 (1)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的形成一般是由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 测量、环境等六大因素(5M1E)决定。如果这五大因素配合适当则能 保证成品(工程)质量的稳定,反之则出现不合格产品。 ①操作者(Man):操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态度、质量 意识和身体状况等。 ②机器设备(Machine):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技术性能、工作精度、使 用效率和维修状况等。 ③材料(Material):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性能、规格、成分和形状等。 ④方法(Method):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等。 ⑤测量(Measurement):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等。 ⑥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卫 生等
(2)工作质量 在施工过桯中,有些工作和资源提供是通过保证的工序质量来实现工程质 量的。这些工作属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如:施工过程的计划工作、组 织工作、合同管理工作、成本分析工作、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工序质量的 监督工作、施工记录等。这些资源的提供则是除了施工机具和建筑材料 之外的资源。如:电脑,办公条件、临时居住条件等的提供。这些工作和 资源提供的质量称为工作质量。因此,对于工作质量的形成优劣取决于资 源提供的质量状态。 (3)成品(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 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能 否达到成品质量的要求关键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稳定性。 工作质量最终是通过生产现场的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工序质量是 六大因素在产品制造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工作质量在生产 现场工序中的集中反映,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工作质量和工序质 量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经
(2)工作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工作和资源提供是通过保证的工序质量来实现工程质 量的。这些工作属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如:施工过程的计划工作、组 织工作、合同管理工作、成本分析工作、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工序质量的 监督工作、施工记录等 。这些资源的提供则是除了施工机具和建筑材料 之外的资源。如:电脑,办公条件、临时居住条件等的提供。这些工作和 资源提供的质量称为工作质量。因此,对于工作质量的形成优劣取决于资 源提供的质量状态。 (3)成品(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 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能 否达到成品质量的要求关键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稳定性。 工作质量最终是通过生产现场的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工序质量是 六大因素在产品制造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工作质量在生产 现场工序中的集中反映,它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因此工作质量和工序质 量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