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到1999年6月,吴士宏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一职,负 责中国业务。前后共17个月。 从1999年12月1日起受聘为TCL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信 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TCL信息产业工作近3年 2001年10月,吴士宏出任即将上市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开始淡出TCL 的权力核心。 2002年4月酝酿已达半年之久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其 总部惠州天悦大酒店召开,TCL集团第一届董事会也应运而生。在新的董事会名 单中,人们并没有看到吴士宏的名字,TCL方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吴士宏出局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调整是比较准确的”。只要了解中国官场,就 不难理解所谓的调整,实际上不过是出局的一种委婉说法 在吴士宏简历里有两次重要的晋升,从勤杂到销售员,从IBM销售渠道 总经理到中国微软总经理。第一次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变,第二次 则摆脱了销售员的影子成为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 吴士宏离开了TCL或TCL离开了吴士宏之后会是怎样当然值得人们关 注,但是我相信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为什么这么出色的女人在微软在TCL都呆 不久”这个问题恐怕更有吸引力。分析一下吴士宏17年的职业生涯,我们便会 发现吴士宏从微软的离职与在TCL的淡出,其前前后后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可 以这么说,吴士宏最后出局的宿命从当年出任微软中国的总经理开始便已经埋下 了 对了,是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 不能胜任的地位。而如今,吴士宏肯定上升到了她已无法胜任的职位,吴士宏的 学历不高,不过是护士学校毕业,虽然之后通过了自学考试,而且能够说一口流 利的英语,但是她的知识结构还是有着重大的缺陷的。曾经有一段关于吴士宏的 访谈曾经这样记述“当时令吴士宏自己也感到很可笑的一点是,很多年来她一直 以为 Sales(销售)和 Marketing(营销)差不多是一回事,直到后来才真正了解了 什么是真正的 Marketing。”也许,彼得原理是吴士宏出局的唯一解释吧! 果真如此吗?但下面的事例我们又该如何做出解释呢,吴士宏离开微软 的时候,仅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说明她是成功的 位与她在IBM有6年交情的部下这样评价她“吴士宏有责任感,有能力,离 职属于她自己的选择。无论她去向何处,我始终认为她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说 明她是主动辞的职。在TCL,吴士宏领导的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业绩总体成 长超过100%:由9.7亿增至19.7亿;信息产业对集团业务贡献由8%增至11%; TCL电脑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第四位。 长久以来,人们己经习惯认定晋升是业绩的唯一报偿,只有晋升才象征
1998 年 2 月到 1999 年 6 月,吴士宏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一职,负 责中国业务。前后共 17 个月。 从 1999 年 12 月 1 日起受聘为 TCL 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副总裁、信 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 TCL 信息产业工作近 3 年。 2001 年 10 月,吴士宏出任即将上市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开始淡出 TCL 的权力核心。 2002 年 4 月酝酿已达半年之久的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其 总部惠州天悦大酒店召开,TCL 集团第一届董事会也应运而生。在新的董事会名 单中,人们并没有看到吴士宏的名字, TCL 方面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吴士宏出局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调整是比较准确的”。 只要了解中国官场,就 不难理解所谓的调整,实际上不过是出局的一种委婉说法。 在吴士宏简历里有两次重要的晋升,从勤杂到销售员,从 IBM 销售渠道 总经理到中国微软总经理。第一次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变,第二次 则摆脱了销售员的影子成为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 吴士宏离开了 TCL 或 TCL 离开了吴士宏之后会是怎样当然值得人们关 注,但是我相信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为什么这么出色的女人在微软在 TCL 都呆 不久”这个问题恐怕更有吸引力。 分析一下吴士宏 17 年的职业生涯,我们便会 发现吴士宏从微软的离职与在 TCL 的淡出,其前前后后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可 以这么说,吴士宏最后出局的宿命从当年出任微软中国的总经理开始便已经埋下 了。 对了,是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 不能胜任的地位。而如今,吴士宏肯定上升到了她已无法胜任的职位,吴士宏的 学历不高,不过是护士学校毕业,虽然之后通过了自学考试,而且能够说一口流 利的英语,但是她的知识结构还是有着重大的缺陷的。曾经有一段关于吴士宏的 访谈曾经这样记述“当时令吴士宏自己也感到很可笑的一点是,很多年来她一直 以为 Sales(销售)和 Marketing(营销)差不多是一回事,直到后来才真正了解了 什么是真正的 Marketing。”也许,彼得原理是吴士宏出局的唯一解释吧! 果真如此吗?但下面的事例我们又该如何做出解释呢,吴士宏离开微软 的时候,仅仅用 7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 130%,说明她是成功的。 一位与她在 IBM 有 6 年交情的部下这样评价她 “吴士宏有责任感,有能力,离 职属于她自己的选择。无论她去向何处,我始终认为她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说 明她是主动辞的职。 在 TCL,吴士宏领导的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业绩总体成 长超过 100%:由 9.7 亿增至 19.7 亿;信息产业对集团业务贡献由 8%增至 11%; TCL 电脑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第四位。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认定晋升是业绩的唯一报偿,只有晋升才象征
着胜利。吴士宏有着足够的能力和业绩作支撑却不再晋升了,这是为什么呢?对 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我们无法用彼得原理来 解释吴士宏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职业生涯困境的,又何止吴士宏一个呢? 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简直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不成文的样板戏。他们所遭遇的 决非简单的晋升,决定晋升的根本因素不是个人,它与个人的能力无关,也不可 能为任何个人所左右。但是人们不这样想,他们仍以个人的业绩作为晋升竞争的 筹码。 1979-1999这二十年来,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 组织迅猛扩张,政府、大学、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机构的规模日益膨胀,外资 资、民营企业的数目更是像雨后春笋迅猛增加。每个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 招募足够且胜任的人才,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然而,当时大部分就业人口都 是在70年代前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比现在低得多。因此,只要 表现良好的员工都能得到迅速的晋升,晋升也很自然地成为人们的主要追求目 标。渐渐地,组织的所有奖励都与晋升有关。虽然政府在这期间开始压缩机构削 减臃员,推行政企分离,就像减肥会反弹一样越减越肥。一个不足50万人的小 县,一个县委书记加上一个县长之外,竟然还有九个副县长另加九个副书记, 时间跑官买官屡禁不止,国有企业这种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我早先服务的卷烟厂 就有三位副书记分管党务、纪检和行政,还有7位副厂长分管生产,销售、供应 基建、工艺、设备和三产,最甚者有一个科室总共5个人竟然有三个副科长,只 有一个科员,没有人考虑这是否合理,似乎惟有得到提升才是对个人唯一有价值 的奖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些有着强烈欲望的人受到时代的惠顾。个人的 奋斗加上世道的机遇造就了吴士宏们,在我国逐步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中,他们中的精英乘着改革开放和干部年轻化的东风早在80年代中后期就已 上升到了权贵和管理阶层,九十年代他们在很多行业中创造了成功与财富的神 话 吴士宏曾经这样回忆最初在IBM的岁月: 那是1985年,我有充足的理由要走进这扇转门。为了离开原来毫无生 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我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了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 国漳英语三年的课程。我一直守候着机遇的到来。 我鼓足勇气,穿过那威严的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 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的笔试和一次口试,我 都顺利地滤过了严密的网眼。最后主考官问我会不会打字,我条件反射地说: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着胜利。吴士宏有着足够的能力和业绩作支撑却不再晋升了,这是为什么呢?对 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我们无法用彼得原理来 解释吴士宏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职业生涯困境的,又何止吴士宏一个呢? 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简直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不成文的样板戏。他们所遭遇的 决非简单的晋升,决定晋升的根本因素不是个人,它与个人的能力无关,也不可 能为任何个人所左右。但是人们不这样想,他们仍以个人的业绩作为晋升竞争的 筹码。 1979 -1999 这二十年来,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 组织迅猛扩张,政府、大学、企事业单位以及其它机构的规模日益膨胀,外资、 合资、民营企业的数目更是像雨后春笋迅猛增加。每个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 招募足够且胜任的人才,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然而,当时大部分就业人口都 是在 70 年代前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比现在低得多。因此,只要 表现良好的员工都能得到迅速的晋升,晋升也很自然地成为人们的主要追求目 标。渐渐地,组织的所有奖励都与晋升有关。虽然政府在这期间开始压缩机构削 减臃员,推行政企分离,就像减肥会反弹一样越减越肥。一个不足 50 万人的小 县,一个县委书记加上一个县长之外,竟然还有九个副县长另加九个副书记,一 时间跑官买官屡禁不止,国有企业这种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我早先服务的卷烟厂 就有三位副书记分管党务、纪检和行政,还有 7 位副厂长分管生产,销售、供应、 基建、工艺、设备和三产,最甚者有一个科室总共 5 个人竟然有三个副科长,只 有一个科员,没有人考虑这是否合理,似乎惟有得到提升才是对个人唯一有价值 的奖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些有着强烈欲望的人受到时代的惠顾。个人的 奋斗加上世道的机遇造就了吴士宏们,在我国逐步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中,他们中的精英乘着改革开放和干部年轻化的东风早在 80 年代中后期就已 上升到了权贵和管理阶层, 九十年代他们在很多行业中 创造了成功与财富的神 话。 吴士宏曾经这样回忆最初在 IBM 的岁月: 那是 1985 年,我有充足的理由要走进这扇转门。为了离开原来毫无生 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我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了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 国漳英语三年的课程。我一直守候着机遇的到来。 我鼓足勇气,穿过那威严的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 产业公司 IBM 公司的北京办事处。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的笔试和一次口试,我 都顺利地滤过了严密的网眼。最后主考官问我会不会打字,我条件反射地说: “会!”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我马上承诺说我可以。因为我环视四周,发觉考 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我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我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 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 筷子,我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以后好几个月我才还清了这笔不 少的债务,而IBM公司却一直没有考我的打字功夫。 我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在IBM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我扮演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 打扫卫生,完全是脑袋以下肢体的劳作。我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的高 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我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 感宽慰。 然而这种内心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有一次我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 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査我的外企工作证。我没有证件,于是僵持 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我内心充满了屈辱,但却无法 宣泄,我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那样一种痛、一种触及心底、层层包裹下的自卑和尊严的纠结,对我刺激的力量 是如此强大,我后来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克服并超越了这种自卑。自卑之后,才有 升华,而有了自信,可以促使你做更多的事情。 我在乎的是什么? 比别人先走一步,能创造一种好心境。日本有位成功的企业家,每天早 起半小时,上班先走一步,避开上班的高峰。每次他坐在公共汽车上,车厢里空 空荡荡,没有上班髙峰时那种沙丁鱼罐头般的窒息感,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 着晨风观看街头人生百态,内心充满了愉悦。他不仅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而且 舒畅的心情也带来了充沛的精力和创造力。在我内心,始终有着深重的危机感, 如果不先走一步,就意味着被人领先 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然而我的内心曾长期徘徊在脆弱地带,甚至有时 在挫折面前几近崩溃。我曾看到一位作家谈自尊,认为首先要接受自己,对自己 负责,完善自己,做真实的自我。我发现自卑的成因源自不接受自己,没有对 己真正负责 这种自卑跌宕起伏,曾经无处不在。当同事被提升时,我心有嫉妒;当 自己成为英雄站在表彰台上时,因同事比我多了几百元奖金心中不服。我在嘴上 说,我不是在乎这几百元钱,然而我在乎的是什幺呢?我把别人对我的认可程度 局限于几百元钱所代表的价值上,这又比仅仅是在乎几百元钱的境界高出了多少 呢?追求表面层次的认可,使我把成功尺度摆设在别人的眼里,我内心的天平经 常受制于别人的评价摆荡不已。在IBM华南区工作期间,我面临的挑战是:既要 极力开拓这片新的市场领地,又要对200多位员工的成长负责。在这个大家庭里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我马上承诺说我可以。因为我环视四周,发觉考 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我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我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 170 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 筷子,我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以后好几个月我才还清了这笔不 少的债务,而 IBM 公司却一直没有考我的打字功夫。 我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在 IBM 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我扮演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 打扫卫生,完全是脑袋以下肢体的劳作。我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的高 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我仅仅为身处这个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 感宽慰。 然而这种内心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有一次我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 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我的外企工作证。我没有证件,于是僵持 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我内心充满了屈辱,但却无法 宣泄,我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那样一种痛、一种触及心底、层层包裹下的自卑和尊严的纠结,对我刺激的力量 是如此强大,我后来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克服并超越了这种自卑。自卑之后,才有 升华,而有了自信,可以促使你做更多的事情。 我在乎的是什么? 比别人先走一步,能创造一种好心境。日本有位成功的企业家,每天早 起半小时,上班先走一步,避开上班的高峰。每次他坐在公共汽车上,车厢里空 空荡荡,没有上班高峰时那种沙丁鱼罐头般的窒息感,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 着晨风观看街头人生百态,内心充满了愉悦。他不仅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而且 舒畅的心情也带来了充沛的精力和创造力。在我内心,始终有着深重的危机感, 如果不先走一步,就意味着被人领先。 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然而我的内心曾长期徘徊在脆弱地带,甚至有时 在挫折面前几近崩溃。我曾看到一位作家谈自尊,认为首先要接受自己,对自己 负责,完善自己,做真实的自我。我发现自卑的成因源自不接受自己,没有对自 己真正负责。 这种自卑跌宕起伏,曾经无处不在。当同事被提升时,我心有嫉妒;当 自己成为英雄站在表彰台上时,因同事比我多了几百元奖金心中不服。我在嘴上 说,我不是在乎这几百元钱,然而我在乎的是什幺呢?我把别人对我的认可程度 局限于几百元钱所代表的价值上,这又比仅仅是在乎几百元钱的境界高出了多少 呢?追求表面层次的认可,使我把成功尺度摆设在别人的眼里,我内心的天平经 常受制于别人的评价摆荡不已。在 IBM 华南区工作期间,我面临的挑战是:既要 极力开拓这片新的市场领地,又要对 200 多位员工的成长负责。在这个大家庭里
我开始从一群员工身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和理想。那狭隘的自我也被渐渐挤出。在 离开IBM华南区的时候,我已克服了自卑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自尊 4、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 1997年初,当我回到北京IBM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 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幺书(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时间)?在公司里,昔 日追随″南天王″的亲热也化为寒蝉,甚至有人和我擦肩而过也视若无人。这种事 如果发生在昔日,我肯定又要愤怒了.然而现在我却可以轻松地去面对。我已经能 够平衡自己的内心。我确实想修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 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收到美国的机票,准备8月15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 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 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 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有次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 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闪念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当事业与亲情交 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 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好人是成功的基本条 件。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 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摘自《逆风飞扬》吴士宏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我们分析“我在乎的是什么?”以下的内容所描述的吴士宏当时的心境 和面临的问题,不管她本人是否意识到或承认,事实上她已陷于停滞。不难看出 她在IBM达到成功阶段后困境,决非个人的努力,能力和素质所能左右,这也许 是吴士宏谋求跳槽的真正原因。 许多人总是病重了才想到看医生,同样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停滞的严
我开始从一群员工身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和理想。那狭隘的自我也被渐渐挤出。在 离开 IBM 华南区的时候,我已克服了自卑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自尊。 4、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 ----------------------------------------------------------------- --------------- 1997 年初,当我回到北京 IBM 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 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幺书(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时间)?在公司里,昔 日追随"南天王"的亲热也化为寒蝉,甚至有人和我擦肩而过也视若无人。这种事 如果发生在昔日,我肯定又要愤怒了.然而现在我却可以轻松地去面对。我已经能 够平衡自己的内心。我确实想修整一下,去美国攻读 MBA 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 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收到美国的机票,准备 8 月 15 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 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 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 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有次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 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闪念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当事业与亲情交 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 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好人是成功的基本条 件。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 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摘自《逆风飞扬》吴士宏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年 我们分析“我在乎的是什么?”以下的内容所描述的吴士宏当时的心境 和面临的问题,不管她本人是否意识到或承认,事实上她已陷于停滞。不难看出 她在 IBM 达到成功阶段后困境,决非个人的努力,能力和素质所能左右,这也许 是吴士宏谋求跳槽的真正原因。 许多人总是病重了才想到看医生,同样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停滞的严
重性,等到某一天蓦然醒悟,匆忙行动,但情景已经大大改变,此时即使再完美 的计划也无法实现 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很少有人能体验到一帆风顺的职业发展。1988年 1998年之间,只要有愿望和业绩,常常就能得到晋升。每个人晋升的速度不 样,但决定因素在于个人的能力。只要你比别人聪明、能干和幸运,你就会不 停地得到晋升,所考虑的前提完全是个人的才能。但相对地,很少有人注意到今 天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1998年2月5日,经历了5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 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初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 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虚席以待, 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 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幺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幺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 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 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空,我又想张开 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 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业写下丰盛的一页。” 摘自《逆风飞扬》吴士宏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同样是吴士宏,一个比在IBM个人素质能力更高的吴士宏,雄心壮志不 减当年的吴士宏,当以上的言辞还历历在耳时,只有17个月便结束了她在微软 的职业生涯,同样只用了30个月结束了她在TCL的使命。 人们很少知道主宰个人机会的到底是什么力量。即使知道了这些力量, 我们也往往归结为个人的因素,努力不够呀,缺少关系呀,或者运气不好等等, 当然也有些人例外,他们在不利的处境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大多数人都受 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竞争者等巨大变量的影响。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 制改革,国有企业、政府机构裁员,以及竞争者太多,使得就业与成功的机会 相对减少,个人的努力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的情势就是这样。 今天,个人因素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仍旧关心哪些人表现得比他 人出色。但对于造成优秀人才彼此激烈竞争的原因,人们很少注意到人口与经济 的因素。不比早先的黄金时期,今天的组织己不再迅猛扩张了。但是,现在受过 高等教育和具备良好条件的人,却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职位并未同就业人口成 比例地增加,许多公司已经感觉到人满为患了。现在不论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 人员的职位都是僧多粥少。据国家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的人力供需统计今年 尚有近百万的大学生等待就业,失业将成为中国今后面临的头号问题(胡鞍钢
重性,等到某一天蓦然醒悟,匆忙行动,但情景已经大大改变,此时即使再完美 的计划也无法实现。 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很少有人能体验到一帆风顺的职业发展。1988 年 —1998 年之间,只要有愿望和业绩,常常就能得到晋升。每个人晋升的速度不 一样,但决定因素在于个人的能力。只要你比别人聪明、能干和幸运,你就会不 停地得到晋升,所考虑的前提完全是个人的才能。但相对地,很少有人注意到今 天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1998年2月5 日,经历了 5 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 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初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 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虚席以待, "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 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幺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幺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 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 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空,我又想张开 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 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业写下丰盛的一页。” ----摘自《逆风飞扬》吴士宏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9 年 同样是吴士宏,一个比在 IBM 个人素质能力更高的吴士宏,雄心壮志不 减当年的吴士宏,当以上的言辞还历历在耳时,只有 17 个月便结束了她在微软 的职业生涯,同样只用了 30 个月结束了她在 TCL 的使命。 人们很少知道主宰个人机会的到底是什么力量。即使知道了这些力量, 我们也往往归结为个人的因素,努力不够呀,缺少关系呀,或者运气不好等等, 当然也有些人例外,他们在不利的处境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大多数人 都受 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竞争者等巨大变量的影响。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 制改革,国有企业、 政府机构裁员,以及竞争者太多, 使得就业与成功的机会 相对减少,个人的努力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的情势就是这样。 今天,个人因素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仍旧关心哪些人表现得比他 人出色。但对于造成优秀人才彼此激烈竞争的原因,人们很少注意到人口与经济 的因素。不比早先的黄金时期,今天的组织己不再迅猛扩张了。但是,现在受过 高等教育和具备良好条件的人,却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职位并未同就业人口成 比例地增加,许多公司已经感觉到人满为患了。现在不论管理人员 或专业技术 人员的职位都是僧多粥少。据国家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的人力供需统计今年 尚有近百万的大学生等待就业,失业将成为中国今后面临的头号问题(胡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