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号 2006-2007学年度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四五总分 (→)|(=) 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出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Δ憧憬跌宕dang犀利αr豁达B皎洁家眷jωn磅薄贮ch蓄 C汲取j炫目和煦附和heD虐待憎恶zeng嫉妒风靡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梦想中国”“超级 女生”、“青年歌手大奖赛”等 B、贵州民办教师陆永康双腿肌肉萎缩,面对困难他不以为然,36年来他日复一日地 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行进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 C、2006年11月25-26日两天,全国发生三起特大矿难事故,随着77条鲜活生命的 戛然而止,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背后的“双重失灵”。 D、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闭幕式上,众多明星演唱了观众耳濡目染的流行歌曲。 修改病句。(4分) ①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②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 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 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 村达1763.2万人,1000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答: 5、下面是某箱包公司的一条广告词,耐人寻味。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 12 页 2006—2007 学年度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选出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 憧憬 跌宕.dàng 犀.利 xī 豁达 B 皎洁 家眷.juàn 磅薄 贮.chǘ蓄 C 汲.取 jí 炫目 和煦 附和.hē D 虐待 憎.恶 zèng 嫉妒 风靡.mǐ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大型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 ....般出现,如“梦想中国”、“超级 女生”、“青年歌手大奖赛”等。 B、贵州民办教师陆永康双腿肌肉萎缩,面对困难他不以为然 ....,36 年来他日复一日地 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行进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C、2006 年 11 月 25-26 日两天,全国发生三起特大矿难事故,随着 77 条鲜活生命的 戛然而止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怒斥”背后的“双重失灵”。 D、在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闭幕式上,众多明星演唱了观众耳濡目染 ....的流行歌曲。 3、修改病句。 (4 分) ①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②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对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 分)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 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 2500 万残疾 人中,就业人数已达 2193.6 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 430.4 万人,农 村达 1763.2 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答: 5、下面是某箱包公司的一条广告词,耐人寻味。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 座号
答 6.课文默写(12分) 风正一帆悬。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 ,草色遥看近却无。 (4)苏轼《浣溪沙》中与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意思相反的一 句诗是 (5)《论语》中 强调了 有创造性的见解和新的发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 (6)杜甫《登岳阳楼》中 ”两句 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都是描写洞庭湖壮阔磅礴气势的千古绝唱。 (⑦)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这个成语是由《木兰诗》中 。”概括而来的。 (8)人们常引用《爱莲说》中的“ 。”比喻一些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能洁身自好,保持高 尚的节操 、专题与综合探究(6分)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 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 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 ,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 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 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 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 系在一起 ①、探究上述四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三点)(3分)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 12 页 答: 6.课文默写(12 分) (1) ,风正一帆悬。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 ,草色遥看近却无。 (4)苏轼《浣溪沙》中与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意思相反的一 句诗是 。 (5)《论语》中 , 。强调了 有创造性的见解和新的发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 (6)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 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都是描写洞庭湖壮阔磅礴气势的千古绝唱。 (7)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这个成语是由《木兰诗》中 的“ , 。”概括而来的。 (8)人们常引用《爱莲说》中的“ , 。”比喻一些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能洁身自好,保持高 尚的节操。 二、专题与综合探究(6 分)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辞海》) 材料二: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 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中国古代的 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 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 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 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 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地名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材料四: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 系在一起。 ①、探究上述四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对“龙”的认识。(至少三点)(3 分)
②、相关链接: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专家正在重新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品 牌,龙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标志,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 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 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一一龙?”的调查和讨论。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12分)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查一路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 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 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 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 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 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 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他希 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 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 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 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 12 页 答: ②、相关链接: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专家正在重新建构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品 牌,龙可能不再是中国形象标志,原因是“龙”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 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片面、武断的联想。 互联网上展开了“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中国的形象标志——龙?”的调查和讨论。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3 分) 答: 三 、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2 题(12 分)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查一路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 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 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 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 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 学就在他摆摊的 500 米外。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 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他希 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 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 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 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
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 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用梳 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 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 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 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 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 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 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 也了然于心。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 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有一次父 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 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 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 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 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青年博览》2006年第9期)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父亲的尊严”?(2分) 答 、文中一共写了哪三位父亲?他们为了“父亲的尊严”分别做了什么事情?(3分) 10、文中第⑥节,作者为什么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2分)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12页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 12 页 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 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 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用梳 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 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 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 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 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 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 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 也了然于心。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 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有一次父 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 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 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 苦……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 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 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青年博览》2006 年第 9 期)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父亲的尊严”?(2 分) 答: 9、文中一共写了哪三位父亲?他们为了“父亲的尊严”分别做了什么事情?(3 分) 答: 10、文中第⑥节,作者为什么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2 分) 答:
11、文中第⑨节划线句中“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2、你赞同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作者的说法吗?为什么?(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0分) ①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 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②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 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 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 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 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 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 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 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 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 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④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 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⑤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 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 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 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 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 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⑥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 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 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13、为什么说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3分) 答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九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第5页共 12 页 11、文中第⑨节划线句中“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2 分) 答: 12、你赞同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作者的说法吗?为什么?(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10 分) ①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 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②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 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 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 层的厚度会超过 1000 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 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 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 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 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 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 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④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 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⑤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 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 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 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 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 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⑥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 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 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13、为什么说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3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