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 200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 指 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序言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从科学基金的试点,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颁布实施,科学基金事业在我国走过了27年的不平凡历程。实践表 明,实施科学基金制是党和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和善于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大胆 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是党和政府应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我 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党和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资源优化 配置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尊重科学家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进科学民主管理的重要 里程碑。 2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 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科学基金工作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 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贯彻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 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按照资助格局调整目标,统筹安排资助计划。着力推动 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面上项目资助强度,围绕优先领域加强重点项目部署, 完善重大研究计划资助与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科技人才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加强青年后 备人才培养,稳定地区人才,扎实推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稳定支持和培育创新团队 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加强联合资助工作;坚持以交流型合作为基础,以实质性合 作研究为重点,以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战略型 国际(地区)合作;加强管理规章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加强评审系统建设,着力构 建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制度平台;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政策调硏,探索绩效评估工作;加强监 督工作,促进科研诚信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依托单位的作用;加强机构和队伍 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效能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 合国力的关键。实施科学基金制,是国家超前部署和稳定发展基础研究、为创新型国家夯 实根基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制度。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学基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要突出完善管理体系的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战略规划体系, 全面把握战略定位,统筹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 的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项目指南引导科学家探索更基础、更长远、更前沿领域的重要作 用。二是完善冋行评审体系,加强专家系统建设,规范通讯和会议评审程序,加强信誉管 理,构建有利于支持创新和最具公信力的评审制度平台。三是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探索和 完善符合基础硏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估机制,完善对管理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监测与反馈机 制,探索推进科学基金资助绩效国际评估。四是完善监督制约体系,提高科学基金使用效 益,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四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 健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
3 序 言 2008 年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从科学基金的试点,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颁布实施,科学基金事业在我国走过了 27 年的不平凡历程。实践表 明,实施科学基金制是党和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和善于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大胆 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是党和政府应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我 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党和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资源优化 配置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尊重科学家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进科学民主管理的重要 里程碑。 200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 一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科学基金工作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 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贯彻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 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按照资助格局调整目标,统筹安排资助计划。着力推动 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面上项目资助强度,围绕优先领域加强重点项目部署, 完善重大研究计划资助与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科技人才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加强青年后 备人才培养,稳定地区人才,扎实推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稳定支持和培育创新团队; 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加强联合资助工作;坚持以交流型合作为基础,以实质性合 作研究为重点,以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战略型 国际(地区)合作;加强管理规章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加强评审系统建设,着力构 建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制度平台;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政策调研,探索绩效评估工作;加强监 督工作,促进科研诚信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依托单位的作用;加强机构和队伍 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效能。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 合国力的关键。实施科学基金制,是国家超前部署和稳定发展基础研究、为创新型国家夯 实根基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制度。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学基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要突出完善管理体系的重点任务。一是完善战略规划体系, 全面把握战略定位,统筹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 的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项目指南引导科学家探索更基础、更长远、更前沿领域的重要作 用。二是完善同行评审体系,加强专家系统建设,规范通讯和会议评审程序,加强信誉管 理,构建有利于支持创新和最具公信力的评审制度平台。三是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探索和 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估机制,完善对管理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监测与反馈机 制,探索推进科学基金资助绩效国际评估。四是完善监督制约体系,提高科学基金使用效 益,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四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 健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
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咨询、决策、执行、监督有机 统一的运行机制,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三是加强行政能力建 设,努力形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行顺畅、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推动 科学发展、依法办事、为科学家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科学基金文化建设,在科学基金工 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科学基金工作要准确把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大 作用。一是发挥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纵 深部署,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努 力构建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坚实学科基础。二是发挥稳定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资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尊重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 作用的规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以事业凝聚人才,以实践造就人才,以机制激 励人才,培育创新型人才,建设适应未来需求的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积累智力资本。三是发挥激励和培育创新思想的重要作用。进一 步完善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尊重基础硏究规律,发挥科学家的主体作用,激励科学家的自 由探索精神和创造潜能,营造稳定攴持、长期积累、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保护创新的环 境,促进创新思想竞相迸发。四是发挥有效调动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完善联合资助 机制,发挥导向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促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以 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五是发挥统筹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重要作 用。拓展全球视野,坚持以交流型合作为基础,以实质性合作研究为重点,扎实推进战略 型合作,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推动中国科学家更好地走向世界科学舞台。 “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是科学基金制的基本特点, 项目指南是加强科学基金宏观战略引导的重要载体。制定指南的过程,是会聚科技人员战 略智慧与共识的过程:发布实施后,也仍然需要依靠科技人员集思广益加以完善。指南对 申请资格条件、主要资助范围、重点支持方向、鼓励学科领域等进行了规范,可供申请者 参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导科技人员关注国家需求,审视学术前沿,凝练科学问题, 潜心长期探索,不囿传统定势,敏于领异标新,开展自由探索和创新硏究,推动科技、经 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科学基金 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 学发展观,始终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永葆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的生机和活力,为繁荣中国 科学、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孙家广 2008年11月28日
4 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咨询、决策、执行、监督有机 统一的运行机制,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三是加强行政能力建 设,努力形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行顺畅、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推动 科学发展、依法办事、为科学家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科学基金文化建设,在科学基金工 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科学基金工作要准确把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大 作用。一是发挥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纵 深部署,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努 力构建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坚实学科基础。二是发挥稳定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资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尊重科技人才成长和发挥 作用的规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以事业凝聚人才,以实践造就人才,以机制激 励人才,培育创新型人才,建设适应未来需求的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积累智力资本。三是发挥激励和培育创新思想的重要作用。进一 步完善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发挥科学家的主体作用,激励科学家的自 由探索精神和创造潜能,营造稳定支持、长期积累、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保护创新的环 境,促进创新思想竞相迸发。四是发挥有效调动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完善联合资助 机制,发挥导向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促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以 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五是发挥统筹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重要作 用。拓展全球视野,坚持以交流型合作为基础,以实质性合作研究为重点,扎实推进战略 型合作,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推动中国科学家更好地走向世界科学舞台。 “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是科学基金制的基本特点, 项目指南是加强科学基金宏观战略引导的重要载体。制定指南的过程,是会聚科技人员战 略智慧与共识的过程;发布实施后,也仍然需要依靠科技人员集思广益加以完善。指南对 申请资格条件、主要资助范围、重点支持方向、鼓励学科领域等进行了规范,可供申请者 参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导科技人员关注国家需求,审视学术前沿,凝练科学问题, 潜心长期探索,不囿传统定势,敏于领异标新,开展自由探索和创新研究,推动科技、经 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科学基金 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 学发展观,始终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永葆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的生机和活力,为繁荣中国 科学、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孙家广 2008 年 11 月 28 日
前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在2008年对项目资助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 整,突出了以人为本,稳定支持和超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资助模式。调整后的三个 资助系列各类项目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研 究项目系列的目标主要以获得科研创新成果为主,并通过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眼于长远发展,关注基 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的培育、青年学者初涉独立科硏的支持、欠发达地区科研人才的稳定、 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培养等;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支持科硏环境与条件的改善以 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 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原则,使广大科学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的资助政策,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发布《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 下简称《指南》),以引导申请人正确选择项目类别、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自主选题,申 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部分项目类别采取每年集中接收的方式受理申请。2008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期间共收到各类项目申请79957项,因非注册单位申请、过期申请 及缺少电子或纸质申请书等原因不予接收的申请有98项,实际接收79859项申请,比2007 年同期增加9487项,同比增长13.48%,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仍保持最大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25.08%。面上项目申请同比增长9.52%,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同比增长16.41% 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类别项目的申请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数学天元青年 基金项目申请增加了119项,同比增长56.67%。经初步审查后,公布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 3370项,占申请总数的4.2%。在规定期限内,共收到正式提交的复审申请390项。经科学 部审核,受理316项,由于手续不全等原因不予受理复审申请74项。复审结果认为原不予 受理决定符合事实、予以维持的275项,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有误继续进行评审的41项, 占正式受理复审申请的13.0%。因此,2008年集中接收期间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76530 项 经过规定的评审程序,2008年批准资助面上项目892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757 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674项,重点项目425项,重大项目6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35 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80项,创新研究群体28个,海外与港澳学者合作硏究基金项 目79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25项,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31种,科普项目9项,重 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5项,部分联合资助基金项目153项。各类项目的申请与资 助情况分析详见本《指南》相关部分的介绍。 《指南》主要针对2009年度集中接收期间受理的各类项目进行介绍,在前言之后,集 中介绍各类项目申请须知和限项规定,希望申请人认真阅读。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
5 前 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在 2008 年对项目资助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 整,突出了以人为本,稳定支持和超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资助模式。调整后的三个 资助系列各类项目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研 究项目系列的目标主要以获得科研创新成果为主,并通过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眼于长远发展,关注基 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的培育、青年学者初涉独立科研的支持、欠发达地区科研人才的稳定、 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培养等;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支持科研环境与条件的改善以 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 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原则,使广大科学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的资助政策,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发布《200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 下简称《指南》),以引导申请人正确选择项目类别、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自主选题,申 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部分项目类别采取每年集中接收的方式受理申请。2008 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期间共收到各类项目申请 79 957 项,因非注册单位申请、过期申请 及缺少电子或纸质申请书等原因不予接收的申请有 98 项,实际接收 79 859 项申请,比 2007 年同期增加 9 487 项,同比增长 13.48%,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仍保持最大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 25.08%。面上项目申请同比增长 9.52%,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同比增长 16.41%。 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类别项目的申请量与 2007 年基本持平。数学天元青年 基金项目申请增加了 119 项,同比增长 56.67%。经初步审查后,公布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 3370 项,占申请总数的 4.2%。在规定期限内,共收到正式提交的复审申请 390 项。经科学 部审核,受理 316 项,由于手续不全等原因不予受理复审申请 74 项。复审结果认为原不予 受理决定符合事实、予以维持的 275 项,认为原不予受理决定有误继续进行评审的 41 项, 占正式受理复审申请的 13.0%。因此,2008 年集中接收期间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 76 530 项。 经过规定的评审程序,2008 年批准资助面上项目 8 924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757 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674 项,重点项目 425 项,重大项目 6 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135 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80 项,创新研究群体 28 个,海外与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 目 79 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项目 25 项,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 31 种,科普项目 9 项,重 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35 项,部分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153 项。各类项目的申请与资 助情况分析详见本《指南》相关部分的介绍。 《指南》主要针对 2009 年度集中接收期间受理的各类项目进行介绍,在前言之后,集 中介绍各类项目申请须知和限项规定,希望申请人认真阅读。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
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按科学部顺序介绍项目的总体资助情况及优先资助范 围。其中,科学部在介绍面上项目资助情况之外,还涉及本学部总体资助原则与要求以及 申请注意事项:其他项目类别进行整体介绍。各类项目对申请人有特殊要求的,将在《指 南》正文中加以叙述 不在集中接收期间受理的其他项目,将另行在自然科学基金委门户网站 (http://www.nsfc.gov.cn)及其他相关媒体上发布指南,请广大科技人员注意及时关注。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项目申请、受理、评审和管理过程中,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条例》的规定,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突出鼓 励源头创新,强调研究价值理念,支持不同学术思想的交叉与包容,严格执行回避和保密 的有关规定,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提出高水准的项目申请。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编辑委员会 2008年11月28日
6 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按科学部顺序介绍项目的总体资助情况及优先资助范 围。其中,科学部在介绍面上项目资助情况之外,还涉及本学部总体资助原则与要求以及 申请注意事项;其他项目类别进行整体介绍。各类项目对申请人有特殊要求的,将在《指 南》正文中加以叙述。 不 在 集 中 接 收 期间 受 理 的 其 他项 目 , 将 另行 在 自 然 科学 基 金 委 门 户网 站 (http://www.nsfc.gov.cn)及其他相关媒体上发布指南,请广大科技人员注意及时关注。 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项目申请、受理、评审和管理过程中,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条例》的规定,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突出鼓 励源头创新,强调研究价值理念,支持不同学术思想的交叉与包容,严格执行回避和保密 的有关规定,接受科技界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提出高水准的项目申请。 《200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编辑委员会 2008 年 11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