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 班次 姓名 学号 总分 、书写(2分) 1.请用你最拿手的字体,发挥你最好的水平,把下面一句话(包括标点符号) 抄写在方格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rng)有条不紊(wen)姹(ch)紫嫣红 B.诧(cha)异随声附和(he)安然无恙(yong) C.狭隘(yi)不省( sheng)人事嗟(j)来之食 D.阔绰(chuo)坚持不懈(xie)相形见绌(chu)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功自破不计其数遨游恬静 B.小心翼翼司空见惯敬佩魅力 C.抑扬顿错精益求精淘汰祈祷 D.冲耳不闻可歌可泣侧隐辍学 对句中词语或文言语句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籍,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 代庖,以应殿下之召!——“折衷是非”的意思是,调和是非。“折衷”是指对 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 能有所作为。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虽然驾着风奔跑,也没有这样快。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 的明星。一—“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就明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 九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 班次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书写(2 分) 1.请用你最拿手的字体,发挥你最好的水平,把下面一句话(包括标点符号) 抄写在方格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选择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酝酿.(ràng) 有条不紊.(wěn) 姹.(chā)紫嫣红 B.诧.(chà)异 随声附和.(hé) 安然无恙.(yàng) C.狭隘.(yì) 不省.(shěng)人事 嗟.(jiē)来之食 D.阔绰.(chuò) 坚持不懈.(xiè) 相形见绌.(chù)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功自破 不计其数 遨游 恬静 B.小心翼翼 司空见惯 敬佩 魅力 C.抑扬顿错 精益求精 淘汰 祈祷 D.冲耳不闻 可歌可泣 侧隐 辍学 4.对句中词语或文言语句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因与详讨犹太人与安东尼奥一案,遍稽群籍,折衷是非,遂恳其为鄙人 代庖,以应殿下之召!——“折衷是非”的意思是,调和是非。“折衷”是指对 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 能有所作为。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虽然驾着风奔跑,也没有这样快。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 的明星。——“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就明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6.对下列诗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连蜡烛都 在为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则主人公之离别情可想而知。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不用虚字,只 将六种事物联缀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一般用来形容人,这里 用来形容花,自有新意。人比花瘦,更见愁苦之深。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绿ˆ,色彩鲜艳。 后两句以典型物象表现了春末夏初的美景,暗含着词人的愉悦情感。 7、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三、积累与运用(16分) 8.默写填空。(10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 (2)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1分)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分) (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 。”(2分)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7)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1分) (9)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1分) 9.课外知识(2分)
2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6.对下列诗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连蜡烛都 在为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则主人公之离别情可想而知。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不用虚字,只 将六种事物联缀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一般用来形容人,这里 用来形容花,自有新意。人比花瘦,更见愁苦之深。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色彩鲜艳。 后两句以典型物象表现了春末夏初的美景, 暗含着词人的愉悦情感。 7、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 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三、积累与运用(16 分) 8.默写填空。(10 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 分) (2) 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1 分)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 分) (4) 陆游《游山 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 “ , 。”(2 分) (5) 青树翠蔓, ,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1 分) (6)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 (7)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1 分) (8)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1 分) (9)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1 分) 9.课外知识(2 分)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 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1分) (2)《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 奇人”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的第一奇人”是: (1分) 10.根据下列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他想说的话。 (2分×2=4分) 情境材料:李丽同学是某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 校、老师、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她有许多话要倾诉。 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参加。(不能出现校 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李丽同学盛情的感激学校、老师对她和同学们的培养: (2)接着,她又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们临别赠言: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品味遗憾》一文,完成11-14题。(共8分) 品味遗憾 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难道 遗憾也值得品味? 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极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 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 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 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 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 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靳开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大家开路死 得悲壮,遗憾,却偏偏没有半个军功章! 不是吗?细品上述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 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崇高的 3
3 (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 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1 分) (2)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一 奇人”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的第一奇人”是: (1 分) 10.根据下列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他想说的话。 (2 分×2=4 分) 情境材料:李丽同学是某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 校、老师、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她有许多话要倾诉。 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 ,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参加。(不能出现校 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李丽同学盛情的感激学校、老师对她和同学们的培养: 。 (2) 接着,她又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们临别赠言: 。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品味遗憾》一文,完成 11-14 题。(共 8 分) 品味遗憾 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难道 遗憾也值得品味? 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极深长,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 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 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 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 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 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靳开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大家开路死 得悲壮,遗憾,却偏偏没有半个军功章!…… 不是吗?细品上述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 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崇高的
感情吗? 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 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 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现实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 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 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让我们的生命进入一种积极追求的辉煌的状态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 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 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 (选自《时文选萃》作者张玉庭) 1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遗憾”在文中的含义。(2分) 12、为什么说“遗憾”是值得品味的?(2分) 13、以下面事例为材料,顺着第3段的思路,在文中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论据。 (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投身抗击“非典”的战场,不幸染上了“非 典”。为了避免再传染他人,她拒绝了同事对自己的护理,以顽强的毅力和高昂 的斗志,坚持自己给自己输液、听胸音,最后以身殉职,倒在了抗击“非典” 的战场上。 14、就上文所持的观点或所使用的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5-18题。(共10分)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 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
4 感情吗? 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 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 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现实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 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 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让我们的生命进入一种积极追求的辉煌的状态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 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 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 (选自《时文选萃》 作者 张玉庭) 1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遗憾”在文中的含义。(2 分) 12、为什么说“遗憾”是值得品味的?(2 分) 13、以下面事例为材料,顺着第 3 段的思路,在文中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论据。 (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投身抗击“非典”的战场,不幸染上了“非 典”。为了避免再传染他人,她拒绝了同事对自己的护理,以顽强的毅力和高昂 的斗志,坚持自己给自己输液、听胸音,最后以身殉职,倒在了抗击“非典” 的战场上。 14、就上文所持的观点或所使用的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 分)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 15-18 题。(共 10 分)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 一定的伤害。 ②60 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 70 分贝噪音的环
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 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 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 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 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 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 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 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 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 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 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 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 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 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 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 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75 岁的人群中有/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15、本文主要说明了 (限10个字以内)。(2分) 1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分) 17.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 有 (4分) 18.下列句子,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2分)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 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5 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 分贝的噪音算中等 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 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 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 100—110 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 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 140 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 面 100 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 115 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 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 160 分 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 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 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 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 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管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 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 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 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 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 64-75 岁的人群中有 1/4 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 18%,是 40 年前的 两倍。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2004 年第 4 期) 15、本文主要说明了 (限 10 个字以内)。(2 分) 1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 分) 答: 17.第③段划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 有 、 、 。(4 分) 18.下列句子,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2 分)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 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 140 分贝的噪音。 D.面对 160 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 ...死亡。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