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 积累与运用(11分) 1按要求默写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分) ②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 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2分) ③我们所学的古诗词中有的表现豪放之气,有的表现婉约之风,请各写出一句并标明作者。 (豪放)作者 ,词句 (1分) (婉约)作者 词句 (1分) 2.(任选一题,两句都选按第一题记分)①读一定数量的课外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但读书除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1分) 该著作给你的人生启示 (1分) ②初中阶段你一定读过课外名著,请你介绍给大家,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写出: 书名 人物 人物性格 (1分)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 (1分) (任选 j句都选按第一题记分)①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世界能源组织「石油煤天然气核电太阳能水电其他 年代 1923年 40%27%23% 7% 231% 2030年(预计) 35%20% (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1分 (2)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 (2分) ②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 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 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3分) 、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 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1 分) 1 按要求默写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 分) ②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 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2 分) ③我们所学的古诗词中有的表现豪放之气,有的表现婉约之风,请各写出一句并标明作者。 (豪放)作者 ,词句 (1 分) (婉约)作者 ,词句 (1 分) 2.(任选一题,两句都选按第一题记分)①读一定数量的课外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但读书除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1 分) 该著作给你的人生启示 (1 分) ②初中阶段你一定读过课外名著,请你介绍给大家,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写出: 书名 人物 人物性格 (1 分)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 (1 分) 3.(任选一题,两句都选按第一题记分)①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世界能源组织 年代 石油 煤 天然气 核电 太阳能 水电 其他 1923 年 40% 27% 23% 7% 2% 1% 2030 年(预计) 35% 20% (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1 分) (2)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 A B (2 分) ②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 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 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3 分) 小 石 潭 凄 寒 幽 静 , 。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4.这是一首王维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将士们的边塞诗,具体表现边塞特色景物的词是 具体表现边塞地域的地点是 (2分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誉为千古名句。该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 词语作点分析。 意境特点: 具体分析: (3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有()()(2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时时而间进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王之蔽甚矣 DJ皆以美于徐公 甚矣,汝之不惠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文末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结合全文谈谈齐王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三)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 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 人有坎壞Q失于踐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 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 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 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2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4.这是一首王维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将士们的边塞诗,具体表现边塞特色景物的词是 具体表现边塞地域的地点是 、 。(2 分)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誉为千古名句。该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的 词语作点分析。 意境特点: 具体分析: (3 分)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有( )( )(2 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 时时而间.进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 王之.蔽甚矣 D. 皆以.美于徐公 甚矣,汝之.不惠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文末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结合全文谈谈齐王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三)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 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 人有坎壈②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 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 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 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9.按要求回答:(2分)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②根据文中加点字字意组成语 老而弥笃 10.用“/”给下列文字划出停顿。(划三处)(2分) 然人有坎壞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11.本段选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2分) 12.文中说魏武(曹操)“老而弥笃”,魏武的诗中就有表现他这种情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2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担水劈柴 赵万里 担水劈柴。我写下这四个字,时光又悄然漫过来,年轮又一圈圈被荡开… 源远流长的水,生生不息的柴,使历史变得亲切,使生活变得恬静。 我常常在月夜里,一遍遍地吟咏这四个字,声调高低错落,如哼唱一首古老的民歌, 回味悠长。 我想说,担水劈柴,是生命最优美的姿态。它集合了女人的阴柔之美和男人的阳刚之 美,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下展现,让我看到村落里袅袅的炊烟和碧空中温暖的雁阵…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担水劈柴,朴素到仅用这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我知道,一代又 代的人的根脉,就是这样在土地上深深地扎稳了 做一个平凡的人,担水劈柴 守住一颗平常心,担水劈柴。 过一种平静的生活,担水劈柴 我理解的幸福,有着两个层次。① 正如佛家所言:禅悟之前,担水劈柴:;禅悟之后,担水劈柴 担水劈柴,平静实在。 平静实在地过日子,心满意足。 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国画大师李麟庐送给家父的一幅水墨白菜图,画上的题诗是那样的 怡然自得:“菜叶绿,做汤羹:味平淡,趣悠长。” 担水劈柴,让生命化繁为简,让心境回归平和,让思想过滤杂质,让自己活得轻松而 又真实。 用朴素与单纯,开垦生命中最丰美的田园 生活在都市,我们何尝不是在担水劈柴呢? 担岁月之水,劈天地之柴,把平淡的生活过出滋味来。 担水,源源不断的汲取营养:劈柴,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 担水劈柴,是一生修炼的功课,让我慢慢地去体悟。智慧,一瓢瓢在灌溉;混沌,被 二斧斧劈开。②
3 9.按要求回答:(2 分)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②根据文中加点字字意组成语 老而弥.笃 10.用“/”给下列文字划出停顿。 (划三处)(2 分)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11.本段选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2 分) 12.文中说魏武(曹操)“老而弥笃”,魏武的诗中就有表现他这种情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担水劈柴 赵万里 担水劈柴。我写下这四个字,时光又悄然漫过来,年轮又一圈圈被荡开…… 源远流长的水,生生不息的柴,使历史变得亲切,使生活变得恬静。 我常常在月夜里,一遍遍地吟.咏这四个字,声调高低错落,如哼唱一首古老的民歌, 回味悠长。 我想说,担水劈柴,是生命最优美的姿态。它集合了女人的阴柔之美和男人的阳刚之 美,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下展现,让我看到村落里袅袅的炊烟和碧空中温暖的雁阵……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担水劈柴,朴素到仅用这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我知道,一代又 一代的人的根脉,就是这样在土地上深深地扎稳了…… 做一个平凡的人,担水劈柴。 守住一颗平常心,担水劈柴。 过一种平静的生活,担水劈柴。 我理解的幸福,有着两个层次。① 正如佛家所言:禅悟之前,担水劈柴;禅悟之后,担水劈柴。 担水劈柴,平静实在。 平静实在地过日子,心满意足。 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国画大师李麟庐送给家父的一幅水墨白菜图,画上的题诗是那样的 怡然自得:“菜叶绿,做汤羹;味平淡,趣悠长。” 担水劈柴,让生命化繁为简,让心境回归平和,让思想过滤杂质,让自己活得轻松而 又真实。 用朴素与单纯,开垦生命中最丰美的田园。 生活在都市,我们何尝不是在担水劈柴呢? 担岁月之水,劈天地之柴,把平淡的生活过出滋味来。 担水,源源不断的汲取营养;劈柴,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 担水劈柴,是一生修炼的功课,让我慢慢地去体悟。智慧,一瓢瓢在灌溉;混.沌,被 一斧斧劈开。②
从担水劈柴到担水劈柴,心灵渐渐通透,天地越发辽阔,活得更加明白。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个用心生活的人告诉我:从前杜陶渊明,她只是喜欢“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隐逸之趣。现在她明白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才是真正的超然之境。正因为有 了“结庐在人境”的平静坦然,才能有“菜菊东篱下”的超脱与浪漫。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觉快乐真的是源于内心。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 灵所抵达的地方 那是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目的地。 时光还在静静地流着,年轮渐渐地增加了…… 13.读完全文,你认为“担水劈柴”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分) 1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吟咏( 混沌( 15文中划线句①“我理解的幸福,有着两个层次”,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对这两个 层次的理解。(4分) 16.你认为作者在文中介绍许麟庐的白菜图及题诗有何作用?(2分) 17.研究划线句②的内容及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替代原句。(4分) 18.文中作者说“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灵所抵达的地方”,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材料一:黄美廉,一位自小因患脑性麻痹而失去肢体平衡感并被夺走发声能力的残 疾姑娘。她从小就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她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被这些外 在的痛苦击败,毅然面对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中 有人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没有怨恨吗?”面对如此尴 尬问题,黄美廉用力透纸背的气势在黑板上写到:“1、我好可爱!2、我的腿很长很美!3、 爸爸妈妈那么爱我!4、我会画画!我会写稿!5、我有一只可爱的猫!……”之后她回过头 来定定的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 声响起,笑容在黄美廉的脸上荡漾 材料二:徐本禹,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穷农村家庭 的他,经过努力终于在203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后,却作出了让 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读研机会,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的岩洞小学支教!历尽辛 苦走到现在,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说“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苦口婆心地劝我走的话, 我可能会动摇。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学生,学生也离不开我。学生都希望我能够在 这里多呆几年,把他们教上初中。现在,即使我病倒在讲台上,我也不会离开这里,因为我 舍不得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纯真无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 和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我很快乐!因为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着我,而我也在 帮助着别人!
4 从担水劈柴到担水劈柴,心灵渐渐通透,天地越发辽阔,活得更加明白。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一个用心生活的人告诉我:从前杜陶渊明,她只是喜欢“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隐逸之趣。现在她明白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才是真正的超然之境。正因为有 了“结庐在人境”的平静坦然,才能有“菜菊东篱下”的超脱与浪漫。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觉快乐真的是源于内心。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 灵所抵达的地方。 那是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目的地。 时光还在静静地流着,年轮渐渐地增加了…… 13.读完全文,你认为“担水劈柴”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 分) 1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 分) 吟.咏( ) 混.沌( ) 15 文中划线句①“我理解的幸福,有着两个层次”,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对这两个 层次的理解。(4 分) 16.你认为作者在文中介绍许麟庐的白菜图及题诗有何作用?(2 分) 17.研究划线句②的内容及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替代原句。(4 分) 18.文中作者说“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灵所抵达的地方”,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材料一:黄美廉,一位自小因患脑性麻痹而失去肢体平衡感并被夺走发声能力的残 疾姑娘。她从小就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她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被这些外 在的痛苦击败,毅然面对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中, 有人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没有怨恨吗?”面对如此尴 尬问题,黄美廉用力透纸背的气势在黑板上写到:“1、我好可爱!2、我的腿很长很美!3、 爸爸妈妈那么爱我!4、我会画画!我会写稿!5、我有一只可爱的猫!……”之后她回过头 来定定的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 声响起,笑容在黄美廉的脸上荡漾…… 材料二:徐本禹,200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穷农村家庭 的他,经过努力终于在 2003 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后,却作出了让 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读研机会,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的岩洞小学支教!历尽辛 苦走到现在,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说“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苦口婆心地劝我走的话, 我可能会动摇。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学生,学生也离不开我。学生都希望我能够在 这里多呆几年,把他们教上初中。现在,即使我病倒在讲台上,我也不会离开这里,因为我 舍不得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纯真无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 和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我很快乐!因为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着我,而我也在 帮助着别人!
遗传与智力的关系 ①智力是一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讨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 爱迪生、达尔文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晨星, 太少了 ②人的智力高低究竞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英国人类高尔顿曾调查过300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 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 家庭,要4000人中才可能有一个法学家 ③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 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子 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 的子代,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④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聪明”鼠脑中 的DNA比“笨”鼠至少要高10%。如果将这种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 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福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245位青少年进行为期7年的 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 ⑤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 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它的老鼠生活在一起,(A)有丰富的 食物,(B)可以进行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 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的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 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养和教育才 能达到 ⑥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 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迪生在学生时代 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们发奋 图强,都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生是位天才时,他却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智力先天和后天 的关系。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⑦华罗庚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成了举世文明的科学家。达尔文在神学院并非是初中 的学生,但经历27载的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开发了自身潜在智能,写出了划时代的《进化 论》。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30年修出了《本 草纲目》。歌德58年终成《浮士德》。显然,这些都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⑧总之,天资聪慧这是幸运的,因为遗传注入了大器的胚胎。但遗传的天赋只是智力 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当然,想真正解开智力之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9.作者认为“遗传与智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2分) 20.你认为教育家凯洛夫的话说得有道理吗?请结合实例说说你的理由。(3分) 21.根据第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在括号内应填写恰当的关联词是:(2分)
5 遗传与智力的关系 ①智力是一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讨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 爱迪生、达尔文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晨星, 太少了。 ②人的智力高低究竟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英国人类高尔顿曾调查过 300 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 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 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 家庭,要 4000 人中才可能有一个法学家。 ③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 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子。 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 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 的子代,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④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聪明”鼠脑中 的 DNA 比“笨”鼠至少..要高 10%。如果将这种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 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福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 245 位青少年进行为期 7 年的 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 ⑤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 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它的老鼠生活在一起,(A )有丰富的 食物,(B )可以进行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 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的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 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养和教育才 能达到。 ⑥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 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迪生在学生时代 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们发奋 图强,都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生是位天才时,他却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智力先天和后天 的关系。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⑦华罗庚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成了举世文明的科学家。达尔文在神学院并非是初中 的学生,但经历 27 载的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开发了自身潜在智能,写出了划时代的《进化 论》。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 30 年修出了《本 草纲目》。歌德 58 年终成《浮士德》。显然,这些都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⑧总之,天资聪慧这是幸运的,因为遗传注入了大器的胚胎。但遗传的天赋只是智力 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当然,想真正解开智力之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9.作者认为“遗传与智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2 分) 20.你认为教育家凯洛夫的话说得有道理吗?请结合实例说说你的理由。(3 分) 21.根据第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在括号内应填写恰当的关联词是:(2 分)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