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为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班里准备编辑一本题为“青春的闪光”的心语集 锦,展示同学们思想上喷发的火花,感情中溅出的汁液。请你奉献一句心语把 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 售,虽然亏了本,但嬴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 “亏本”政策,就能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 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1)给下面两个字注出正确的拼音。(1分) 滞 (2)文中1-6句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第一个病句是第句,改为: 第二个病句是第句,改为: (3)文中“柳暗花明”一词出自于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请写出含 有这个词语的连续的两句。(2分) 3,将下列四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 嘻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①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②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③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④嗬!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 ⑤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A.⑤②④③①B.③①④②⑤C.①④③⑤②D②⑤①③④ 4,默写。(1-6每题1分,7、8两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人迹板桥霜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4)莫道不消魂,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6) 西北望,射天狼。 (7)登高,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请写出古人以写登高来表 达志趣或情怀的两句诗 (8)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2006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为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班里准备编辑一本题为“青春的闪光”的心语集 锦,展示同学们思想上喷发的火花,感情中溅出的汁液。请你奉献一句心语,把 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 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 “亏本”政策,就能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 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1)给下面两个字注出正确的拼音。(1 分) 滞_______ 跃 ______ (2)文中 1-6 句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第一个病句是第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病句是第__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柳暗花明”一词出自于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请写出含 有这个词语的连续的两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四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_____。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 嘻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①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②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③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④嗬!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 ⑤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A. ⑤②④③①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④③⑤② D.②⑤①③④ 4,默写。(1-6 每题 1 分,7、8 两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 (4)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西北望,射天狼。 (7)登高,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请写出古人以写登高来表 达志趣或情怀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今天就开始(14分) 这是一个萧瑟多雨的天气。在这种日子里,我只想赖在家中,一点儿不愿意出 门。但是女儿凯罗琳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开车上山去她家看风景。多少年来 为了“生态”、“环保”,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难得今天想得到我。 开了2小时的车子,穿过厚重的浓雾到了她家。一进门,我就对她说:“这种 时候出门,一点也不值得。吃了中饭,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凯罗琳说。 “有多远?”我问。 “大约三分钟的路程吧,”她说,“咱们走吧!我来开车。” 在山路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我着急地望着她说:“不是说只需三分钟吗?” 她顽皮地朝我笑笑:“我们绕了远道 不一会,汽车拐进一条小路,我们停下车沿着山间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 盛的冬青下长满了各式野花,姹紫嫣红。立即,一种宁静舒坦的感受充满我的 心间。我们转了个弯,我更被眼前的景致镇住了,全然忘了急着回家的想法。 沿着山顶往下,几亩鲜花似一床绚丽多彩的绒毯斜铺在山坡,五彩缤纷的花儿 从淡淡的象牙红到令人心醉的柠檬黄、鲜艳的橙红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这幅绒毯在浓雾过后的阳光下显得如此娇艳,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花间穿行,这儿是紫色的风信子,那儿是珊瑚色的郁金香,然而更美的 要算那一大片象征着鸿运髙照的鲜黄色的水仙,她们在蓝宝石般的燕尾花上颤 动着晶莹透彻的羽翼。 我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问题:“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 当我们走到花木拥抱的那间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竖立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有几行字:“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你想问什 第一,一位女士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头脑;第二,立 即动手;第三,开始于1958年。” 回到家早已过了午后,可我被刚才所亲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动着:“从开垦土 地、育种开始,差不多40年,她坚持了,多么难能可贵啊。” 吃完午饭,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如果”我说,“我每天干点儿,我能坚持 吗 似乎凯罗琳在眼前,她充满信心地看着我:“明天就开始 为什么不今天 就开始呢?”我卷起衣袖说。 5文章题目“今天就开始”的含义是什么?(2分) 6文章中说,当“我”来到花木拥抱的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那 么“我的疑问”是什么?“得到解答”的答案又是什么?(4分) 7文中写沿路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2分) 8文章说,“从开垦土地、育种开始,差不多40年,她坚持了。”凯罗琳为什 么要这样做?(2分)
二、阅读理解。(53 分) (一)今天就开始(14 分) 这是一个萧瑟多雨的天气。在这种日子里,我只想赖在家中,一点儿不愿意出 门。但是女儿凯罗琳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开车上山去她家看风景。多少年来, 为了“生态”、“环保”,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难得今天想得到我。 开了 2 小时的车子,穿过厚重的浓雾到了她家。一进门,我就对她说:“这种 时候出门,一点也不值得。吃了中饭,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凯罗琳说。 “有多远?”我问。 “大约三分钟的路程吧,”她说,“咱们走吧!我来开车。” 在山路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我着急地望着她说:“不是说只需三分钟吗?” 她顽皮地朝我笑笑:“我们绕了远道。” 不一会,汽车拐进一条小路,我们停下车沿着山间的小道往前步行。小路旁茂 盛的冬青下长满了各式野花,姹紫嫣红。立即,一种宁静舒坦的感受充满我的 心间。我们转了个弯,我更被眼前的景致镇住了,全然忘了急着回家的想法。 沿着山顶往下,几亩鲜花似一床绚丽多彩的绒毯斜铺在山坡,五彩缤纷的花儿 ——从淡淡的象牙红到令人心醉的柠檬黄、鲜艳的橙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这幅绒毯在浓雾过后的阳光下显得如此娇艳,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花间穿行,这儿是紫色的风信子,那儿是珊瑚色的郁金香,然而更美的 要算那一大片象征着鸿运高照的鲜黄色的水仙,她们在蓝宝石般的燕尾花上颤 动着晶莹透彻的羽翼。 我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问题:“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 当我们走到花木拥抱的那间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竖立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有几行字:“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你想问什 么:第一,一位女士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头脑;第二,立 即动手;第三,开始于 1958 年。” 回到家早已过了午后,可我被刚才所亲眼看到的深深地感动着:“从开垦土 地、育种开始,差不多 40 年,她坚持了,多么难能可贵啊。” 吃完午饭,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如果”我说,“我每天干点儿,我能坚持 吗?” 似乎凯罗琳在眼前,她充满信心地看着我:“明天就开始。”“为什么不今天 就开始呢?”我卷起衣袖说。 5.文章题目“今天就开始”的含义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文章中说,当“我”来到花木拥抱的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那 么“我的疑问”是什么?“得到解答”的答案又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文中写沿路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文章说,“从开垦土地、育种开始,差不多 40 年,她坚持了。”凯罗琳为什 么要这样做?(2 分)
9联系自己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就开始》有何感想。(4分) (二)为你自己高兴(10分)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 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 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 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 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 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 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 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一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 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 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 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 如果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 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 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威和日本川端 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 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 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 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可敬可佩,()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 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 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 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 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髙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 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 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0.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二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 析。(3分) 答 11.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 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 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联系自己实际,谈谈你对《今天就开始》有何感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为你自己高兴(10 分)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 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 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 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 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 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 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 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 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 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 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 如果是最高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 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 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威和日本川端 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久自杀身亡的。也许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 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 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 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 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 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 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 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 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 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0.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以保持文章的完整二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 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1.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____________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 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
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 的观点。(2分) 12.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 可羡 13.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 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 答: (三)人的潜力(13分)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 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一人的思维着的精神, 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 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 却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 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 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当95%没有开发。 前苏联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 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 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 有1000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 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 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雨500 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解剖表 明,他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 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 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 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 出伟大的贡献。成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4、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50字)(3 分)
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 分) 12.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 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 可羡…… 13.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 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人的潜力 (13 分)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 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 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 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 却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 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 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当 95%没有开发。 前苏联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 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 能毫不费力地学会 40 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 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 有 1000 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 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 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雨 500 多个突触;人 的每个神经元与 1000 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解剖表 明,他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 1015 个接触点, 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 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 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 出伟大的贡献。成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4、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 50 字)(3 分)
① ② 15、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 (2分 16、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就 B:既然 C:如果就 D:因为 所以 17、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 和 的说明方法,要 说明的是 (2分) 18、对⑥⑦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剌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D:大脑中突出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19、第⑥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答 (四)古文阅读题(16分) 1,课内文言文考查(11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 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秦王怫然怒() ②以头抢地耳() ③天下缟素()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5、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6、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只有 就 B:既然 就 C:如果 就 D:因为 所以 17、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要 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8、对⑥⑦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 500 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 1000 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 1015 个神经元。 D:大脑中突出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19、第⑥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去掉?(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古文阅读题(16 分) 1,课内文言文考查(11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 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 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 ①秦王怫然怒( ) ②以头抢地耳( ) ③天下缟素 ( )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