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7完后,接着在第8-10题的位置依次涂16-18题, 中间不空题 2.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古诗文阅读(5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9分) 桓彦范,字土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寻擢监察 御史累迁中丞。 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计不轨。彦范谏曰:“昌宗谬横恩,苞祸心,亿测天命, 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诛,社稷惧亡。请付三司①考治。¨不纳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 以禁兵。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干骑五百人讨贼。令湛 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 庑下。后闻变而起。彦范进曰:“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 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 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宫掖, 修阴教以辅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纳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 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寻 出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 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 曰:“此殆彦范辈为。ˆ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 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 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日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 改) 【注】①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主刑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请付三司考治 考:审查,拷问 B.修阴教以辅佐天子 修:讲习
三河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7涂完后,接着在第8 —10题的位置依次涂16—18题, 中间不空题。 2.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5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9分)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少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寻擢监察 御史,累迁中丞。 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计不轨。彦范谏曰:“昌宗谬横恩,苞祸心,亿测天命, 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诛,社稷惧亡。请付三司①考治。”不纳。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 以禁兵。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 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 庑下。后闻变而起。彦范进曰:“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 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 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宫掖, 修阴教以辅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纳。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 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寻 出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 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 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 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 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 改) 【注】①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主刑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请付三司考治 考 :审查,拷问 B.修阴教以辅佐天子 修: 讲习
而韦后雅为帝宠畏 雅:娴雅 D.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 朝:上朝,朝见 下列语句,能体现桓彦范以国事为重的一组是() ①以门荫调右翊卫 ②逆而不诛,社稷惧亡 ③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④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 ⑤榜于道,请废之 ⑥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彦范向武则天弹劾张昌宗的不轨行径,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 B.桓彦范等率御林禁兵斩关而入,杀死易之等,逼武则天归还帝位给中宗 C.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这是中宗对他作为匡复唐室功臣的一种 嘉赏 D.桓彦范被贬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终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 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 阮孝绪,字土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 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成 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 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 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υ。外 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 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 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 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①为精舍,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 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日:孝绪至性冥通,必当 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 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 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日 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②,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 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 五》) ①鹿床:古人坐卧具。②木行:五行属木
C.而韦后雅为帝宠畏 雅: 娴雅 D.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 朝:上朝,朝见 2.下列语句,能体现桓彦范以国事为重的一组是( ) ①以门荫调右翊卫 ②逆而不诛,社稷惧亡 ③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 ④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 ⑤榜于道,请废之 ⑥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A.①④⑤ B. 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彦范向武则天弹劾张昌宗的不轨行径,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 B.桓彦范等率御林禁兵斩关而入,杀死易之等,逼武则天归还帝位给中宗。 C.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这是中宗对他作为匡复唐室功臣的一种 嘉赏。 D.桓彦范被贬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终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 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 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 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 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 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 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 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 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 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①为精舍,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 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 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 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 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 “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②,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 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 五》) ①鹿床:古人坐卧具。②木行:五行属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欲造而不敢 造:造次 C.以免尘累 累:牵累 D.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云是王家所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C.其亲戚咸为之惧 亲友因呼为“居士” D.追许由于穹谷 后于钟山听讲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②③⑥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一百多万 但孝绪一点没留,全部给了琅邪王晏的母亲 B.阮孝绪的表哥琅邪王晏多次去见孝绪,但他都或逃或藏,不与相见,因 为他不喜欢与显贵的人来住。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并亲自到山中寻找生人参为母亲治病 阮孝绪不贪财这一性情,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 上来表现的。 8.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5分) 译文: (2)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5分) 译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欲造而不敢 造:造次 C.以免尘累 累:牵累 D.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云是王家所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C.其亲戚咸为之惧 亲友因呼为“居士” D.追许由于穹谷 后于钟山听讲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一百多万, 但孝绪一点没留,全部给了琅邪王晏的母亲。 B.阮孝绪的表哥琅邪王晏多次去见孝绪,但他都或逃或藏,不与相见,因 为他不喜欢与显贵的人来住。 C. 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并亲自到山中寻找生人参为母亲治病。 D.阮孝绪不贪财这一性情,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 上来表现的。 8.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5分) 译文: (2)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5分) 译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9.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文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6分) 10.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四)默写名句名篇.(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亲小人,远贤臣,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4)沧海月明珠有泪,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 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 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 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_仙桃_一口,不吃烂一杏一满筐!仙 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 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 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 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 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边 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 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 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 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9.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文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6分) 10.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四)默写名句名篇.(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亲小人,远贤臣, 。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4)沧海月明珠有泪, 。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 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 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 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 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 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 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 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 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 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 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 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 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 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 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 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 暗笑。 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 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ˉ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 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 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 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 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 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 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 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凊凊,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 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 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 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 治学不严ˆ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 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 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 交融 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 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 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 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 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 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 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 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 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 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 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 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 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 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 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 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 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 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 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 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 “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 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 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 交融 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 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 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 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 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