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 第I卷(共45分) (18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翰藻(z30) 塑(s))造 磨难(n4n) B.神佛(f*) 扼(8)杀 口吻(w7n) C.宛(w1n)然 寒砧(zh5n) 单纯(ch*n) D.羞窘(ji%ng) 缱(qi2n)绻 抽搐(ch)) 2.下面各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业迹连缀情思绵绵 B.妨碍擅长含混晦涩 C.飘零邂逅一是无成 D.精采缘故妍媸毕露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 B.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至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 件毫无保障。 C.如果想一下取消这种动作,代之以纯现实的,以及是自然主义 的做工,那就是取消民族传统,取消戏剧。 D.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但这并且是最 后的目的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小说妍媸毕露的写好人的艺术,使中国古代小说的 人物描写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深受 学生欢迎。 C.你这种一事无成的处理事物的态度,真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D.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应亦步亦趋,另辟蹊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提醒和避免广大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中国消协从8月 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揭谎月”活动,特通过媒体揭 露广告“陷阱” B.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好基础知识,养成实事求是,是十分必
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共 45 分) 一、(18 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翰藻(z3o) 塑(s))造 磨难(n4n) B.神佛(f*) 扼(8)杀 口吻(w7n) C.宛(w1n)然 寒砧(zh5n) 单纯(ch*n) D.羞窘(ji%ng) 缱(qi2n)绻 抽搐(ch)) 2.下面各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业迹 连缀 情思绵绵 B.妨碍 擅长 含混晦涩 C.飘零 邂逅 一是无成 D.精采 缘故 妍媸毕露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 B.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以至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 件毫无保障。 C.如果想一下取消这种动作,代之以纯现实的,以及是自然主义 的做工,那就是取消民族传统,取消戏剧。 D.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但这并且是最 后的目的。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小说妍媸毕露的写好人的艺术,使中国古代小说的 人物描写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深受 学生欢迎。 C.你这种一事无成的处理事物的态度,真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D.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应亦步亦趋,另辟蹊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提醒和避免广大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中国消协从 8 月 1 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揭谎月”活动,特通过媒体揭 露广告“陷阱”。 B.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好基础知识,养成实事求是,是十分必
要的 C.这种电脑具备其他品牌电脑所没有的许多优点,价钱也比较便 宜,特别适于工薪族购买使用。 D.对于西部大开发,要资金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 淡绿的,杏黄的, (2)紫荆树的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 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 是有人又给它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②五光十色,异常美丽,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 ③末端凹了进去 ④凹进去的是末端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 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 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②,以数谏争不合去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 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 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③,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 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 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注:①班彪:《汉书》作者班固及班昭的父亲。 ②功曹:汉代官名,州郡的佐吏,掌管考核功绩。 ③治中:官名,州刺史的助理,掌管文书档案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事扶风班彪师事:拜……为师 B.好博览而不守章句章句:注释 C.终有理实理实:道理充实 D.志力衰耗志力:心志和体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要的。 C.这种电脑具备其他品牌电脑所没有的许多优点,价钱也比较便 宜,特别适于工薪族购买使用。 D.对于西部大开发,要资金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 淡绿的,杏黄的,________。 (2)紫荆树的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 的, ________,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一只绿色的蝴蝶,________。于 是有人又给它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②五光十色,异常美丽,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 ③末端凹了进去 ④凹进去的是末端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二、(15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 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 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②,以数谏争不合去。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 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 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③,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 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 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注:①班彪:《汉书》作者班固及班昭的父亲。 ②功曹:汉代官名,州郡的佐吏,掌管考核功绩。 ③治中:官名,州刺史的助理,掌管文书档案。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师事扶风班彪 师事:拜……为师 B.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章句:注释 C.终有理实 理实:道理充实 D.志力衰耗 志力:心志和体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绝庆吊之礼 天柱折,地维绝 「正时俗嫌疑 B 正法则,选贤良 屏居教授 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亡国 ∫裁节嗜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9.从词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 项是 ①始若诡异,终有理实 ②刺史董勤辟为从事 ③年渐七十,志力衰耗 ④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分别表现王充见解独到,成果卓著 的一组是 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②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③以为俗儒守文, 多失其真④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⑤始若诡异,终有理 实⑥年渐七十,……乃造《养性书》十六篇 A.①⑤/④⑥ B.②⑤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11.下列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充从小博览群书,却不受古书注释的限制。家境贫寒,买不 起书,经常到洛阳市场的店铺阅读出售的书,为他今后著书 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王充喜欢议论,他的观点开始看起来好像是奇谲的诡辩,但归 根到底道理充分。是有道理和依据的。 C.他的见解独到,在《论衡》一书中,阐释事物种类的同异,匡
[ ] A B . 庆吊之礼 天柱折,地维 . 时俗嫌疑 法则,选贤良 绝 绝 正 正 C D . 居教授 三镇国之 蔽,割之何以亡国 . 裁 嗜欲 饿死事小,失 事大 屏 屏 节 节 9.从词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 一项是 ①始若诡异, ②刺史董勤 ③年渐七十, ④ 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 终有理实 辟为从事 志力衰耗 友人同郡 [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分别表现王充见解独到,成果卓著 的一组是 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②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 ③以为俗儒守文, 多失其真 ④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⑤始若诡异,终有理 实 ⑥年渐七十,……乃造《养性书》十六篇 [ ] A.①⑤/④⑥ B.②⑤/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11.下列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王充从小博览群书,却不受古书注释的限制。家境贫寒,买不 起书,经常到洛阳市场的店铺阅读出售的书,为他今后著书 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王充喜欢议论,他的观点开始看起来好像是奇谲的诡辩,但归 根到底道理充分。是有道理和依据的。 C.他的见解独到,在《论衡》一书中,阐释事物种类的同异,匡
正当时世俗的偏见。 D.他一生勤学,在年近七十,心志和体力逐渐衰弱和耗尽的情况 下,戒除嗜好,节制欲望,保养精神,仍写就了《养性书》 十六篇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5题。 雪村、周星驰当红一时尚流行还是文化颓势 近来,娱乐文化有两个相映成趣的现象惹人注意,一是雪村的一首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的传播下无人不晓;二是周星驰的“无厘 头”搞笑秀居然作到了北大,并使无数北大学子拜倒在星爷的脚下。而 此前,两种现象均曾被斥为“文化垃圾泛滥”。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 间互动与变迁的现象?还是恶俗文化渐成主流的颓势? 著名艺评人韩师庵指出,这两种现象中都蕴含了两种共同的特质, 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当有一份开放的心态,雪村和周星驰的作品都 是将日常生活简单化。“活雷锋”和“月光宝盒”穿过时光的隧道把一种 理想中的愿望和现实生活联成一个时空,并用一种喜剧的方式带来,给 人们以心灵的快慰。再有就是雪村和周星驰的表达,带给人们一种语言 的新鲜感,使之由此领略到都市文化的新奇与大众文化的魅力。在我们 遭遇后工业文明带来的支离破碎的生活时,用轻松搞笑营造一种梦境, 是处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需求。而他们的作品正是用智慧的搞笑揭示了 我们在当下生活中身不由己的矛盾,给人一种身心的抚慰。毋庸讳言 “活雷锋”和“大话”的走俏,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本来我 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更棒的作品风靡,可它们又在哪儿 呢? (据2001年12月4日《工人日报》张楠伩) 12.对文中概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两种现象”在文中两次出现,表达的是相同的概念 B.“两种现象”就是指代雪村“活雷锋”的流行和周星驰“无厘 头”在北大的风光 C.“两种现象”是指两种娱乐文化现象,雪村和周星驰只不过是 具体的个例。 D.“两种现象”的本质是一样的。 13.根据原文意思,对“活雷锋”和“无厘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它们将日常生活简单化 B.它们是一种喜剧的方式。 C.它们代表现实生活,和“月光宝盒”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追 求理想中的愿望。 D.它们是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 14.对第三段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理解最贴近文意的一项是
正当时世俗的偏见。 D.他一生勤学,在年近七十,心志和体力逐渐衰弱和耗尽的情况 下,戒除嗜好,节制欲望,保养精神,仍写就了《养性书》 十六篇。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2—15 题。 雪村、周星驰当红——时尚流行还是文化颓势 近来,娱乐文化有两个相映成趣的现象惹人注意,一是雪村的一首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的传播下无人不晓;二是周星驰的“无厘 头”搞笑秀居然作到了北大,并使无数北大学子拜倒在星爷的脚下。而 此前,两种现象均曾被斥为“文化垃圾泛滥”。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 间互动与变迁的现象?还是恶俗文化渐成主流的颓势? 著名艺评人韩师庵指出,这两种现象中都蕴含了两种共同的特质, 一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当有一份开放的心态,雪村和周星驰的作品都 是将日常生活简单化。“活雷锋”和“月光宝盒”穿过时光的隧道把一种 理想中的愿望和现实生活联成一个时空,并用一种喜剧的方式带来,给 人们以心灵的快慰。再有就是雪村和周星驰的表达,带给人们一种语言 的新鲜感,使之由此领略到都市文化的新奇与大众文化的魅力。在我们 遭遇后工业文明带来的支离破碎的生活时,用轻松搞笑营造一种梦境, 是处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需求。而他们的作品正是用智慧的搞笑揭示了 我们在当下生活中身不由己的矛盾,给人一种身心的抚慰。毋庸讳言, “活雷锋”和“大话”的走俏,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本来我 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更棒的作品风靡,可它们又在哪儿 呢? (据 2001 年 12 月 4 日《工人日报》张楠/文) 12.对文中概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两种现象”在文中两次出现,表达的是相同的概念。 B.“两种现象”就是指代雪村“活雷锋”的流行和周星驰“无厘 头”在北大的风光。 C.“两种现象”是指两种娱乐文化现象,雪村和周星驰只不过是 具体的个例。 D.“两种现象”的本质是一样的。 13.根据原文意思,对“活雷锋”和“无厘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们将日常生活简单化。 B.它们是一种喜剧的方式。 C.它们代表现实生活,和“月光宝盒”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追 求理想中的愿望。 D.它们是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 14.对第三段中“支离破碎的生活”理解最贴近文意的一项是 [ ]
A.是说生活的节奏太紧张。 B.是说现时的人们为了生存,经常会出外闯荡,家庭生活不完整 C.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恶化,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容易使人 焦虑。 D.这是后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种精神现象,许多人感到身不由己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15.符合本文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雪村、周星驰现象是一种文化颓势。 B.多元化的社会,必然会有多元化的文化,而面对多元化的文化 需要一份开放的心态 C.本来我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这样低档次的作品 风靡,但目前却没有 D.在“给人身心一种抚慰”这一点上,不可能有比“活雷锋”和 “大话”更棒的作品。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世界散文精华》序(节选) 季羡林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 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 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 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 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 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 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 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 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 精神享受,那么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 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 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 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
A.是说生活的节奏太紧张。 B.是说现时的人们为了生存,经常会出外闯荡,家庭生活不完整。 C.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恶化,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容易使人 焦虑。 D.这是后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种精神现象,许多人感到身不由己,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15.符合本文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雪村、周星驰现象是一种文化颓势。 B.多元化的社会,必然会有多元化的文化,而面对多元化的文化, 需要一份开放的心态。 C.本来我们还可以有比“活雷锋”和“大话”这样低档次的作品 风靡,但目前却没有。 D.在“给人身心一种抚慰”这一点上,不可能有比“活雷锋”和 “大话”更棒的作品。 第Ⅱ卷(共 105 分) 四、(18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 《世界散文精华》序(节选) 季羡林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 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 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 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 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 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 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 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 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 精神享受,那么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 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 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 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