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吮血(y(n)峥嵘(zh5ng)石栈(zh4n)攀援(p1n) B.馔玉(zhu4n)恣欢(z@)崔嵬(w6i)猿猱(n2o) C.荆杞(q!)辚辚(on)啾啾(ji&)干云霄(g1n) D.旧醅(p5i)盘飧(s&n)青冢(zh%g)薏门(p6ng) 2.指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地崩山催朝避猛虎子规啼夜飞湍瀑流 B.金礴美酒高堂明镜烹羊宰牛长醉不醒 C.牵衣顿足千村万落禾生陇亩健妇把锄 D.群山万壑日夜乾坤戌马关山隔篱呼邻 3.下列对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径须沽取(通“酤”,买)会须一饮三百杯(应当)馔玉 (美好的饮食) B.飞湍(急流)调朱颜(凋谢)天梯(高险的山路)蒙岩 峦(萦绕) C.干云霄(冲)车辚辚(车轮转动声)县官(官府)武皇 开边(汉武帝) D.五更鼓角(军中乐器)吴楚东南坼(划分)怨恨曲中论 (诉说 4.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组是 A.但见虑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去时/里正与麇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与“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B.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C.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对“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 山。”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吮血(y(n) 峥嵘(zh5ng) 石栈(zh4n) 攀援(p1n) B.馔玉(zhu4n) 恣欢(z@) 崔嵬(w6i) 猿猱(n2o) C.荆杞(q!) 辚辚(l0n) 啾啾(ji&) 干云霄(g1n) D.旧醅(p5i) 盘飧(s&n) 青冢(zh%ng) 蓬门(p6ng) 2.指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地崩山催 朝避猛虎 子规啼夜 飞湍瀑流 B.金 美酒 高堂明镜 烹羊宰牛 长醉不醒 C.牵衣顿足 千村万落 禾生陇亩 健妇把锄 D.群山万壑 日夜乾坤 戌马关山 隔篱呼邻 3.下列对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径须沽取(通“酤”,买) 会须一饮三百杯(应当) 馔玉 (美好的饮食) B.飞湍(急流) 调朱颜(凋谢) 天梯(高险的山路) 萦岩 峦(萦绕) C.干云霄(冲) 车辚辚(车轮转动声) 县官(官府) 武皇 开边(汉武帝) D.五更鼓角(军中乐器) 吴楚东南坼(划分) 怨恨曲中论 (诉说) 4.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组是 [ ] A.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与“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B.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C.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对“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 山。”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说:只见那叫声凄厉的鸟,在古木丛林间飞来绕去。 B.第二句是说:又听到杜鹃鸟在对着夜月啼叫,感觉到它对着空 山发愁。 C.这两句诗渲染了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 了蜀道的奇险。 D.杜鹃鸟的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里用来烘 托旅愁,十分恰当 7.对《兵车行》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反对统治阶级发动侵略战争的政治诗,全诗通过一个 士兵的诉苦,对统治阶级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B.诗人体现在这首诗里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反对战争,认为人民 的死亡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 C.杜甫的这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同以往许多类似题材的优秀作 品一样,都是通过征夫思妇的哀怨表达感情的 D.这首诗在韵律的运用上也很成功,几次换韵都是随着感情的发 展而变化的,充分地从声音上表达了情激而语塞的情感 8.对《客至》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户外的景色着笔,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闲逸的江村 中的寂寞心情,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做了铺垫。 B.颔联中的“不曾”与“今始”呼应,重在表现诗人独居江村的 孤独、苦闷的心情 C.颈联写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表现了主人竭诚尽意 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话语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D.尾联作者用商量的口气问客人,如果不介意的话就隔篱笆呼唤 邻居老翁来,一同喝上几杯,表达了一种兴奋、欢快的气氛。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乐府”本来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把乐府从民间采集的诗 就称“乐府诗”,再后来把文人模仿“乐府诗”写的诗也称 乐府诗。 B.唐诗中有一类诗的题目中含有“歌”、“行”、“引(吟)”,像《兵 车行》、《白雪歌》等,这类诗叫“歌行体”诗,不属于乐府 C.律诗分为七言和五言,一般都是四联,首联可入韵也可对仗, 但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D.绝句也分七言和五言,只有四句,看上去像是律诗的一半,所 以也叫“截句”。 10.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这一乐府诗题是李白的独创,也是他最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作,全诗着力描绘了秦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
[ ] A.第一句是说:只见那叫声凄厉的鸟,在古木丛林间飞来绕去。 B.第二句是说:又听到杜鹃鸟在对着夜月啼叫,感觉到它对着空 山发愁。 C.这两句诗渲染了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 了蜀道的奇险。 D.杜鹃鸟的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里用来烘 托旅愁,十分恰当。 7.对《兵车行》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反对统治阶级发动侵略战争的政治诗,全诗通过一个 士兵的诉苦,对统治阶级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B.诗人体现在这首诗里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反对战争,认为人民 的死亡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 C.杜甫的这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同以往许多类似题材的优秀作 品一样,都是通过征夫思妇的哀怨表达感情的。 D.这首诗在韵律的运用上也很成功,几次换韵都是随着感情的发 展而变化的,充分地从声音上表达了情激而语塞的情感。 8.对《客至》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从户外的景色着笔,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闲逸的江村 中的寂寞心情,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做了铺垫。 B.颔联中的“不曾”与“今始”呼应,重在表现诗人独居江村的 孤独、苦闷的心情。 C.颈联写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表现了主人竭诚尽意 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话语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D.尾联作者用商量的口气问客人,如果不介意的话就隔篱笆呼唤 邻居老翁来,一同喝上几杯,表达了一种兴奋、欢快的气氛。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乐府”本来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把乐府从民间采集的诗 就称“乐府诗”,再后来把文人模仿“乐府诗”写的诗也称 乐府诗。 B.唐诗中有一类诗的题目中含有“歌”、“行”、“引(吟)”,像《兵 车行》、《白雪歌》等,这类诗叫“歌行体”诗,不属于乐府 诗。 C.律诗分为七言和五言,一般都是四联,首联可入韵也可对仗, 但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D.绝句也分七言和五言,只有四句,看上去像是律诗的一半,所 以也叫“截句”。 10.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 A.《蜀道难》这一乐府诗题是李白的独创,也是他最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作,全诗着力描绘了秦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
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将进酒》是汉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内容多写饮 酒放歌的情感。本诗作者由于缺乏正面的社会理想,因而流 露了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C.《兵车行》也是一首汉乐府旧题,全诗表现了作者反对统治阶 级在开边政策下所进行的长期的穷兵黩武的战争。 D.杜甫有许多诗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宾至》 敬而远之,《有客》、《过客相询》亲切但不热烈,《客至》又 亲切又热烈。 二、填空题(用原文回答) 1.蜀道不是从来就有的,关于蜀道的开通作者引用了一个惊心动魄 的典故 2.《蜀道难》一诗中贯穿全诗的中心句子是: 3.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从貌似 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 质内容的句子是 4.《兵车行》全诗的诗眼,亦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 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园荒芜的根源的一句是: 5.杜甫在《兵车行》中大胆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 句话是 6.《杜甫律诗五首》每首诗中的警句分别是: 《客至》 《旅夜抒怀》 《咏怀古迹》 《阁夜》 《登岳阳楼》 、简答题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子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 的作用是什么? 2.《蜀道难》一文的中心是写蜀道的奇险艰难,可为什么最后写蜀 地战祸一段? 答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崖转 石万壑雷。”这几句诗展现了蜀道上最为惊险的自然场景,通过山峰、枯 松、瀑流转石,突现了蜀道的奇险。请从内容和手法上着眼,写出具体 的描写过程。 答 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 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写出这几句诗的韵脚。 答 (2)这一段文字作者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将进酒》是汉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内容多写饮 酒放歌的情感。本诗作者由于缺乏正面的社会理想,因而流 露了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C.《兵车行》也是一首汉乐府旧题,全诗表现了作者反对统治阶 级在开边政策下所进行的长期的穷兵黩武的战争。 D.杜甫有许多诗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宾至》 敬而远之,《有客》、《过客相询》亲切但不热烈,《客至》又 亲切又热烈。 二、填空题(用原文回答) 1.蜀道不是从来就有的,关于蜀道的开通作者引用了一个惊心动魄 的典故:________。 2.《蜀道难》一诗中贯穿全诗的中心句子是:________。 3.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从貌似 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 质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 4.《兵车行》全诗的诗眼,亦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 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园荒芜的根源的一句是:________。 5.杜甫在《兵车行》中大胆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 句话是:________。 6.《杜甫律诗五首》每首诗中的警句分别是: 《客至》________。 《旅夜抒怀》________。 《咏怀古迹》________。 《阁夜》________。 《登岳阳楼》________。 三、简答题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子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 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 2.《蜀道难》一文的中心是写蜀道的奇险艰难,可为什么最后写蜀 地战祸一段? 答:________。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 石万壑雷。”这几句诗展现了蜀道上最为惊险的自然场景,通过山峰、枯 松、瀑流转石,突现了蜀道的奇险。请从内容和手法上着眼,写出具体 的描写过程。 答:________。 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 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写出这几句诗的韵脚。 答:________ (2)这一段文字作者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这一段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 (4)如何理解“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愁”字? 答 5.“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反 映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 (2) 6.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回答:(1)“山东”指什么地方?(2)“陇亩”是什 么意思?(3)这几句诗与前面的“点行频”有什么关系?(4)用一句 话概括这几句诗所描写的内容 答:(1) (3) 7.“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 但云点行频”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8.《阁夜》历来被认为是杜诗中的典范作品,七言律诗的“千秋鼻 祖”,这是为什么? 9.“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该如何解释?在整首诗中 有什么作用? 答 10.比较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吴楚东 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意境的异同? 答 四、课外古诗鉴赏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1),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余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名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传说丰山有九钟,“霜降则钟鸣
答:________ (3)这一段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________ (4)如何理解“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愁”字? 答:________ 5.“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反 映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 答:(1)________ (2)________ 6.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回答:(1)“山东”指什么地方?(2)“陇亩”是什 么意思?(3)这几句诗与前面的“点行频”有什么关系?(4)用一句 话概括这几句诗所描写的内容。 答:(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7.“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 但云点行频”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 8.《阁夜》历来被认为是杜诗中的典范作品,七言律诗的“千秋鼻 祖”,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 9.“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该如何解释?在整首诗中 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 10.比较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吴楚东 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意境的异同? 答:________ 四、课外古诗鉴赏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1),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余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名。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传说丰山有九钟,“霜降则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