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炼(语文四册 ☆高二(7)斑 考前热身试题 ②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来 了。他的姐姐是和他一起来的。过了不久,华连卡就和大家熟悉了 ③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 第一单元检测 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④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有点儿埋怨、带着娇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 1.下列加黑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A.执著(zhuo)搭讪(shn)炮烙(lo)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B.勾当(gou)玷辱(din)间或(jan) 6.指出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荒谬(m)形骸(hoai)讥诮(qio) A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 D.拓片(td)笨拙(zhuo)癖好(pl) 集说》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 2.下列词语中字形 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A.执拗孤癖 波数 B.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一倒装句式突出了水生嫂对丈 B.懈殆纯粹 夫的关心、担忧之情。 C.吮吸涎皮相形见绌 C.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一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 D.草窠聘礼破斧沉舟藕断丝联 表现了爷爷套不出翠翠对唱歌人态度的着急心情 3.下列各组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一一运用比喻手 A.①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 ②“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门口去,一面说:“只 下列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是( 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 B.①得啦,孩子,你给我生路,我有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 ②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②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 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C.①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 ③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 ②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所以还提起祥林嫂 A.①交待了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以寂静的环境衬托祥 D.①她接着但是鸣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林嫂死的悲凉:③以祝福的盛况反衬祥林嫂命运的悲惨 ②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B.①交待了时间:②交待了天气:③祥林嫂死于祝福 4.下列各句中,加黑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吴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事来庆贺,街坊来讨喜糖,亲朋来要酒喝,闹 C.①交待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③都是以环境来反衬人 物的命运 得满城风雨。 D.①②③都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交待社会背景,揭示造成人物悲慘命运的 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社会根源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倪萍的煽情本领傲视群英,任凭曹颖等江湖小辈怎样克隆,也只能望其项背。 1.C(A.讪-shan烙-ubB.勾-gouD.拙—zhuo癖-p1)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2.C(A.僻惴B.怠槁D.釜连) ①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来 3.C4.C5.B6.D7.A 了。他是和他的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过了不久,华连卡就和大家熟悉了
2004 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练(语文四册) ☆ 高二(7)班 复习资料 - 1 - 胜利是属于你的 考前热身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 1.下列加黑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执著(zhuó)搭讪(shān)炮烙(láo) B.勾当(gōu)玷辱(diàn)间或(jiàn) C.荒谬(miù)形骸(hái) 讥诮(qiào) D.拓片(tà)笨拙(zhuó) 癖好(p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拗 孤癖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B.懈殆 纯粹 稿木死灰 诚惶诚恐 C.吮吸 涎皮 相形见绌 战战兢兢 D.草窠 聘礼 破斧沉舟 藕断丝联 3.下列各组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②“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门口去,一面说:“只 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 B.①得啦,孩子,你给我生路,我有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 两讫了。 ②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 C.①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 ②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所以还提起祥林嫂。 D.①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②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4.下列各句中,加黑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吴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事来庆贺,街坊来讨喜糖,亲朋来要酒喝,闹 得满城风雨。 B.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倪萍的煽情本领傲视群英,任凭曹颖等江湖小辈怎样克隆,也只能望其项背。 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①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来 了。他是和他的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过了不久,华连卡就和大家熟悉了。 ②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来 了。他的姐姐是和他一起来的。过了不久,华连卡就和大家熟悉了。 ③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 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④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有点儿埋怨、带着娇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 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6.指出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 集说》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 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B.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倒装句式突出了水生嫂对丈 夫的关心、担忧之情。 C.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 表现了爷爷套不出翠翠对唱歌人态度的着急心情。 D.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运用比喻手 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 7.下列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是( )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 来。 ②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③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 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A.①交待了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以寂静的环境衬托祥 林嫂死的悲凉;③以祝福的盛况反衬祥林嫂命运的悲惨。 B.①交待了时间;②交待了天气;③祥林嫂死于祝福。 C.①交待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③都是以环境来反衬人 物的命运。 D.①②③都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交待社会背景,揭示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 社会根源。 1.C(A. 讪—shàn 烙—luòB. 勾—gòu D. 拙—zhuō癖—pǐ) 2.C(A. 僻惴 B. 怠槁 D. 釜连) 3.C4.C5.B6.D7.A
2004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炼(语文四册 ☆高二(7)斑 阅读欧阳修的《画眉鸟》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 百转 夕阳照着他那倔 转千声随意移,册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 必须回去,走了一段 8.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金笼”和“林间”各象征什么? 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 狰狞昏暗,狗吠声 作者愿望: 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林间”象征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 9.读后你有什么启示? 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关。他们天天在 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8.作者愿望—打破束缚,追求自由“金笼”象征枷锁(束缚)“林间”象征空间 确实,他们谁也不离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 广阔(自由) 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 9.提示:只要是有关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均可 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 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者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 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 余秋雨 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海 10.“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一句中的“取舍标准”和“堂 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 皇形象”分别指什么? 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 答:“取舍标准”指 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 堂皇形象”指 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 11.胖瘦两位垂钓者的性格和追求各是怎样的 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 胖老人:性格 追求 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瘦老人:性格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12.文中画线句“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 答 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有一条 13.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的 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又起 个例子并做简要说明: 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 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0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 A.本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挂钓钩,大小鱼都要,而不 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铛 能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顼碎的施舍 难分开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的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两位 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
2004 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练(语文四册) ☆ 高二(7)班 复习资料 - 2 - 胜利是属于你的 二、阅读欧阳修的《画眉鸟》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百转千声随意移,册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8.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金笼”和“林间”各象征什么? 作者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笼”象征:_________________ “林间”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9.读后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愿望——打破束缚,追求自由“金笼”象征枷锁(束缚)“林间”象征空间 广阔(自由) 9.提示:只要是有关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均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海 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 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 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 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 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 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 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有一条 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又起 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 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 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 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 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 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 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 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那倔 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 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 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 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关。他们天天在 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不离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 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 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 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者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 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 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10.“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一句中的“取舍标准”和“堂 皇形象”分别指什么? 答:“取舍标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皇形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胖瘦两位垂钓者的性格和追求各是怎样的? 胖老人: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瘦老人: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线句“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的 一个例子并做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挂钓钩,大小鱼都要,而不 能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很难分开。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的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两位 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
2004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炼(语文四册 ☆高二(7)斑 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的 D.①万顷碧波上偶尔飘过几片白帆。②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5.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10.取舍标准—一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 A.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 堂皇形象一一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 B.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11.胖老人:性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一—物质 C.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瘦老人:性格—一执著,倨强追求——精神 D.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12.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他们的价值都是由对手来证明的 6.对《药》中人物描写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13.提示:可以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为例,说明他们各自是互相 A.本文正面描写的人物有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等,侧面描写的人物有夏三爷 红眼睛阿义等 的,但只有合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生活 B.小说中的夏瑜是一个意志坚定,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作者在对他给予热情歌颂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出了他斗争的悲剧性 C.康大叔、阿义和夏三爷在小说中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镇压群众的帮 第二单元检测 凶和工具 D.华大妈、华老栓、夏四奶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和二十多岁的人在小说 1.加黑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中都是愚昧、麻木、没有觉悟的群众 A.攫(jue)取瘐(y)毙褴楼(I)娇媚(mei) 7.对《陈奂生上城》情节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纸锭(din)衣摺(zhe)债券(qudn)打烊(yong) A.陈奂生上城竟住进高级房间,是个奇遇。这奇遇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偶 C.尴(gn)尬寒伧( chuang)惬(qe)意板滞(zhl) 染感冒,一是巧遇吴书记 D.簇(0)新诱哄(hong)咂(2)摸肩胛(ja) B.全文情节的发展完全是按照时空的顺序展开的 2.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C.买帽子是一个巧妙设计,既见昔日的贫困,又见今日的好转,既照应“今年 A.赔嫁丰韵佳肴犹豫不决B.端 扭扣兴高彩烈 好像变娇了”,又开启了今夜要感冒。 C.晦气破匾服贴冠冕堂皇D.搭 琢磨逆情背礼 D.车站地点是个巧妙的设计:这里油绳好卖,这里有茶水,有长椅,巧遇吴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 记非此地莫属 (1)她梦想着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 的木 8.小说的结构,有单线的,有双线的。下列四篇小说属双线结构的一项是 器,珍奇的古玩。 (2)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都使她 A.《药》B.《项链》C.《陈奂生上城》D.《守财奴》 苦恼 9.对文学常识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她就梦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药》、《祝福》、《孔乙 想到那 的晚餐,亮品品的银 己》、《故乡》等都选自这本集子 A.精美粗陋破旧精巧B.精美破旧粗陋精巧 B.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 C.精巧粗陋破旧精美D.精巧破旧粗陋精美 《项链》、《漂亮的朋友》 4.两个加点的字表示的颜色不相同的一项是() C.高晓声是新时期卓有成就的作家,代表作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A.①提着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②洪湖赤卫队,紧跟贺龙回 D.《守财奴》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 B.①披一件玄色布衫。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实主义大师 C.①他上身穿着白布短褂,下身穿着青布裤子。②不慕荣华富贵,但得青史留 10.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这个借一千法郎,向那个借五百法郎②他签了好些债券,订了好些使他破
2004 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练(语文四册) ☆ 高二(7)班 复习资料 - 3 - 胜利是属于你的 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的。 10.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 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 11.胖老人:性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 瘦老人:性格——执著,倔强追求——精神 12.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他们的价值都是由对手来证明的 13.提示:可以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为例,说明他们各自是互相 对立 的,但只有合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生活。 14.BC 第二单元检测 1.加黑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攫(jué)取 瘐(yǔ)毙 褴褛(lǚ) 娇媚(méi) B.纸锭(diàn) 衣摺(zhé) 债券(quàn) 打烊(yàng) C.尴(gān)尬 寒伧(chuàng) 惬(qiè)意 板滞(zhì) D.簇(zú)新 诱哄(hòng) 咂(zā)摸 肩胛(jiǎ) 2.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赔嫁 丰韵 佳肴 犹豫不决 B.端详 油腻 扭扣 兴高彩烈 C.晦气 破匾 服贴 冠冕堂皇 D.搭讪 砧板 琢磨 逆情背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1)她梦想着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 的木 器,珍奇的古玩。 (2)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 ,衣料的 ,都使她 苦恼。 (3)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她就梦 想到那 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 A.精美 粗陋 破旧 精巧 B.精美 破旧 粗陋 精巧 C.精巧 粗陋 破旧 精美 D.精巧 破旧 粗陋 精美 4.两个加点的字表示的颜色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提着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 ②洪湖赤卫队,紧跟贺龙回。 B.①披一件玄色布衫。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C.①他上身穿着白布短褂,下身穿着青布裤子。②不慕荣华富贵,但得青史留 名。 D.①万顷碧波上偶尔飘过几片白帆。②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5.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 B.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C.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D.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6.对《药》中人物描写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正面描写的人物有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等,侧面描写的人物有夏三爷, 红眼睛阿义等。 B.小说中的夏瑜是一个意志坚定,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作者在对他给予热情歌颂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出了他斗争的悲剧性。 C.康大叔、阿义和夏三爷在小说中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镇压群众的帮 凶和工具。 D.华大妈、华老栓、夏四奶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和二十多岁的人在小说 中都是愚昧、麻木、没有觉悟的群众。 7.对《陈奂生上城》情节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奂生上城竟住进高级房间,是个奇遇。这奇遇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偶 染感冒,一是巧遇吴书记。 B.全文情节的发展完全是按照时空的顺序展开的。 C.买帽子是一个巧妙设计,既见昔日的贫困,又见今日的好转,既照应“今年 好像变娇了”,又开启了今夜要感冒。 D.车站地点是个巧妙的设计:这里油绳好卖,这里有茶水,有长椅,巧遇吴书 记非此地莫属。 8.小说的结构,有单线的,有双线的。下列四篇小说属双线结构的一项是 ( ) A.《药》B.《项链》C.《陈奂生上城》D.《守财奴》 9.对文学常识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药》、《祝福》、《孔乙 己》、《故乡》等都选自这本集子 B.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 《项链》、《漂亮的朋友》。 C.高晓声是新时期卓有成就的作家,代表作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D.《守财奴》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 实主义大师。 10.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向这个借一千法郎,向那个借五百法郎 ②他签了好些债券,订了好些使他破
2004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炼(语文四册 ☆高二(7)斑 产的契约③从这儿借 从那儿借三个路易④他开始借钱了⑤他顾 11.轻松愉快,充满希望也充满力量的心理动作、肖像以及景物烘托12.对 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 多高利贷的人和各种不同国籍的放债人打交道 精神生活追求13.勤俭14.自私狭隘15.第一段是间接描写,运用的是传 ⑦冒险到处签着名,却不 保持信用不能 统小说的手法,二三两段是直接描写,四段是间接直接相结合 A.⑤③①②⑦④⑥B.④⑦⑤②③①⑥C.④③①⑥②⑤⑦D.④①③②⑥⑤⑦ 第三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 1.D(“簇”、“哄”注音错)2.B(“扭”为“纽”“彩”为“采”)3.D4.C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C(比喻,其它的借代)6.A(夏瑜非正面描写)7.B(不完全按时 A.嗔(chen)视翠幄(wo) 惫(bei)懶 两靥(yn) 顺序,有时采用跳跃切入。如陈奂生生病住招待所,并未按时空顺序交待,而 B.敕(chl)造付(cn)度阜(f)盛 是写他一觉醒来在招待所,然后用补叙回忆交待前面的事)8.A9.A10.D C.偏裨(p1) 长( zhane)史褻(x论e)渎 D.贫窭(j) 名妹(sho) 黜(ch)逐 充牣(ren) 阅读下列从《陈奂生上城》中摘出的语段,按要求回答语段后面提出的问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次寒潮刚过,天气己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 B.杜撰 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力气大,也许 C.膏梁 熟喑 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一束灯草,晃晃荡荡,全不放在心上。他个儿高,腿儿长, D.纨绔 委曲 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不用说,何况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A.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风流(风韵) 1.这段文字写出了陈奂生 的心理,是通过 B.放诞(放纵,不守规范) 风骚(指姿容俏丽) 描写以 揭示出来的。(6分) C.不经(不合常理,近乎妄诞) 些须(一点儿) 他总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 D.曲意(委屈自己的心意) 不肖(不屑) 气了。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2.这段心理描写写了 的渴望,但这种渴望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意 ①孔明乃唤赵云、邓芝吩咐曰:“……”二人 而去 识。(2分) ②只见这十五个人 ,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 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他昨夜上在百货店看中的帽子,实 ③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 不定。 实在在是二元五一顶,为什么睡一夜要出出两顶帽钱呢?连沈万山都要住穷 头晕眼花 迟疑 头晕眼花 13.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陈奂生 的品质(用两个字概括)。(2分) C.受命 犹豫 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元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 D.授命 簧太师椅上一坐:“管他,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5.在句中空缺处填入短语,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14.这段心理、行动的描写写出陈奂生的 (用四个字概括)。(2 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 分) 15.以上所列四段文字,在表现陈奂生心理活动时,有什么不同?(3分) ①不曾吃过亏②敢作敢为 ③一无顾忌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A.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2004 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练(语文四册) ☆ 高二(7)班 复习资料 - 4 - 胜利是属于你的 产的契约 ③从这儿借五个路易,从那儿借三个路易 ④他开始借钱了 ⑤他顾 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 ⑥他跟许多高利贷的人和各种不同国籍的放债人打交道 ⑦冒险到处签着名,却不知道能保持信用不能 A.⑤③①②⑦④⑥B.④⑦⑤②③①⑥C.④③①⑥②⑤⑦D.④①③②⑥⑤⑦ 参考答案: 1.D(“簇”、“哄”注音错) 2.B(“扭”为“纽”,“彩”为“采”) 3.D 4.C 5.C (比喻,其它的借代) 6. A(夏瑜非正面描写) 7.B(不完全按时 空顺序,有时采用跳跃切入。如陈奂生生病住招待所,并未按时空顺序交待,而 是写他一觉醒来在招待所,然后用补叙回忆交待前面的事) 8.A 9.A 10.D 阅读下列从《陈奂生上城》中摘出的语段,按要求回答语段后面提出的问题。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 身上穿得新,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也许是力气大,也许 是包儿轻,简直像拎了一束灯草,晃晃荡荡,全不放在心上。他个儿高,腿儿长, 上城三十里,经不起他几晃荡;往常挑了重担都不乘车,今天等于是空身,自更 不用说,何况太阳还高,到城嫌早,他尽量放慢脚步,一路如游春看风光。 11.这段文字写出了陈奂生 的心理,是通过 描写以及 揭示出来的。(6 分) 他总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 气了。 12.这段心理描写写了 的渴望,但这种渴望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意 识。(2 分) 啃完饼,想想又肉痛起来,究竟是五元钱哪!他昨夜上在百货店看中的帽子,实 实在在是二元五一顶,为什么睡一夜要出出两顶帽钱呢?连沈万山都要住穷 的…… 13.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陈奂生 的品质(用两个字概括)。(2 分) 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元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 簧太师椅上一坐:“管他,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14.这段心理、行动的描写写出陈奂生的 (用四个字概括)。(2 分) 15.以上所列四段文字,在表现陈奂生心理活动时,有什么不同?(3 分) 答: 参考答案: 11.轻松愉快,充满希望也充满力量的心理 动作、肖像以及景物烘托 12.对 精神生活追求 13.勤俭 14.自私狭隘 15.第一段是间接描写,运用的是传 统小说的手法,二三两段是直接描写,四段是间接直接相结合。 第三单元检测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嗔(chēn)视 翠幄(wò) 惫(bèi)懒 两靥(yàn) B.敕(chì)造 忖(cǔn)度 阜(fù)盛 祛(qū)除 C.偏裨(pí) 犄(jǐ)角 长(zhǎng)史 亵(xiè)渎 D.贫窭(jù) 名姝(shū) 黜(chù)逐 充牣(r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斯混 簇踊 文彩 柳阴 B.杜撰 呕气 迂讷 孽瘴 C.膏梁 名姝 作揖 熟喑 D.纨绔 聒噪 辗转 委曲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风流(风韵) B.放诞(放纵,不守规范) 风骚(指姿容俏丽) C.不经(不合常理,近乎妄诞) 些须(一点儿) D.曲意(委屈自己的心意) 不肖(不屑)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孔明乃唤赵云、邓芝吩咐曰:“……”二人____而去 ②只见这十五个人,____,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③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____不定。 A.受命 头晕眼花 迟疑 B.授命 头晕眼花 迟疑 C.受命 头重脚轻 犹豫 D.授命 头重脚轻 犹豫 5.在句中空缺处填入短语,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_____,__ ___,也就_____。 ①不曾吃过亏 ②敢作敢为 ③一无顾忌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2004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炼(语文四册 ☆高二(7)斑 志人志怪小说。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 C.反面映衬的手法D.先贬后褒的手法 B.唐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文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成 的传奇小说。到了宋代,随之而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话本小 参考答案 说和演义小说,例如《警世通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1、A(靥ye)2、D(A厮混、簇拥B怄气、孽障C膏粱、熟谙)3、D(曲 C.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前三 意:委婉不肖:不贤。)4、C5、B6、D(《三国演义》不是文言文)7、C8、B 部小说的作者是明朝人,后一部作者是清朝人 9、C10、B D.我国明清小说不但取材广泛、故事生动,而且语言多样。如《聊斋志异》、《三 演义》是文言,《水浒传》是古代白话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5分 7.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等闲识得东风面 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已四鼓,十娘却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 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装束方完,天色以晓。” 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A.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迎新送旧”,不让孙富小看自己。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 B.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既是出于职业习惯,也出于爱美的天性 12.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再续写两句,使之前后构成含有四个分句的排比句。(5分 C.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因为她己经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必死的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便有 同时表现出她面对李甲的背信弃义,孙富的奸诈阴险时从容镇定的态度和 了闪光的主题 的性格 D.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向李甲展示她倾国倾城的姿色,以使李甲回心转 3.将下面报道改写为一句话新闻(15字以内)(5分) 意,改变初衷 今天从水利部获悉,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己安排防汛抗早资金80100万元,全力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8-10题 支持各地防汛抗早工作。其中有特大抗早补助费24500万元,特大防汛补助费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28600万元,中央水利建设资金应急度汛项目支出27000万元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为支持安徽省做好当前的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央财政于7日紧急拨付安徽省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 7800万元。其中,特大防汛补助费4000万元,用于防洪抢险和水毁水利工程修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复: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应急资金3700万元,卫生防疫经费100万元,用 8.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于转移安置群众和防疫工作 A.“不通世务”指宝玉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由于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持续干旱,中央财政6月下旬以来还安排特大 B.“怕读文章”指不愿读文学著作、儒家经典及各种书籍 抗早补助费4500万元。 C.“可怜摹负好韶光”意思是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D.“莫效此儿形状”意思是可别学贾宝玉的坏样子 14.阅读下面文段,并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部分。(5分) 9.下列各句对贾宝玉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冬天,①一只病危的天鹅被一位农民救护,在他的精心医治、护理下,天鹅 A.他是“混世魔王”。 终于②康复了健康。但③当时的季节已时至盛夏,越冬的天鹅都己北迁到很远的 B.他受封建礼教迫害造成变态心理 地方去了。而天鹅离群是无法生活和生儿育女的。这位农民凭借多年的经验,④ C.他有不为人理解的叛逆性格 知道这只天鹅是属于新疆巴音布鲁克群体。⑤于是向乡亲们借了路费,带着天鹅 D.他,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 到了新疆。在当地环保组织的帮助下,他将这只离群的天鹅送到巴音布鲁克天鹅 10.作者在这里运用的艺术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冷嘲热讽的手法B.明贬暗褒的手法
2004 期末考试语文考前热身训练(语文四册) ☆ 高二(7)班 复习资料 - 5 - 胜利是属于你的 志人志怪小说。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 B.唐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文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成 的传奇小说。到了宋代,随之而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话本小 说和演义小说,例如《警世通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C.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前三 部小说的作者是明朝人,后一部作者是清朝人。 D.我国明清小说不但取材广泛、故事生动,而且语言多样。如《聊斋志异》、《三 国演义》是文言,《水浒传》是古代白话。 7 . 对 《 杜 十 娘 怒 沉 百 宝 箱 》 中 的 一 段 文 字 的 分 析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时已四鼓,十娘却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 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装束方完,天色以晓。” A.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迎新送旧”,不让孙富小看自己。 B.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既是出于职业习惯,也出于爱美的天性。 C.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因为她已经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必死的决心。 同时表现出她面对李甲的背信弃义,孙富的奸诈阴险时从容镇定的态度和她坚强 的性格。 D.杜十娘着意梳洗打扮是为了向李甲展示她倾国倾城的姿色,以使李甲回心转 意,改变初衷。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 8—10 题。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8.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通世务”指宝玉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怕读文章”指不愿读文学著作、儒家经典及各种书籍。 C.“可怜辜负好韶光”意思是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D.“莫效此儿形状”意思是可别学贾宝玉的坏样子。 9.下列各句对贾宝玉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是“混世魔王”。 B.他受封建礼教迫害造成变态心理。 C.他有不为人理解的叛逆性格。 D.他,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 10.作者在这里运用的艺术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嘲热讽的手法 B.明贬暗褒的手法 C.反面映衬的手法 D.先贬后褒的手法 参考答案 1、A(靥 yè)2、D(A 厮混、簇拥 B 怄气、孽障 C 膏粱、熟谙)3、D(曲 意:委婉不肖:不贤。)4、C5、B6、D(《三国演义》不是文言文)7、C 8、B 9、C 10、B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5 分) ①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 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 12.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再续写两句,使之前后构成含有四个分句的排比句。(5 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便有 了闪光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下面报道改写为一句话新闻(15字以内)(5分) 今天从水利部获悉,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已安排防汛抗旱资金 80100 万元,全力 支持各地防汛抗旱工作。其中有特大抗旱补助费 24500 万元,特大防汛补助费 28600 万元,中央水利建设资金应急度汛项目支出 27000 万元。 为支持安徽省做好当前的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央财政于 7 日紧急拨付安徽省 7800 万元。其中,特大防汛补助费 4000 万元,用于防洪抢险和水毁水利工程修 复;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应急资金 3700 万元,卫生防疫经费 100 万元,用 于转移安置群众和防疫工作。 由于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持续干旱,中央财政 6 月下旬以来还安排特大 抗旱补助费 4500 万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段,并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部分。(5 分) 去年冬天,①一只病危的天鹅被一位农民救护,在他的精心医治、护理下,天鹅 终于②康复了健康。但③当时的季节已时至盛夏,越冬的天鹅都已北迁到很远的 地方去了。而天鹅离群是无法生活和生儿育女的。这位农民凭借多年的经验,④ 知道这只天鹅是属于新疆巴音布鲁克群体。⑤于是向乡亲们借了路费,带着天鹅 到了新疆。在当地环保组织的帮助下,他将这只离群的天鹅送到巴音布鲁克天鹅 湖。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