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圆筒结构 过程设备设计 4.3.2.1筒体结构 五、绕带式(续) 优点:筒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机械化程度 高,材料损耗少,且由于存在预紧力, 在内压作用下,筒壁应力分布较均匀。 缺点:钢带需由钢厂专门轧制,尺寸公差要求 严,技术要求高;为保证邻层钢带能相 互啮合,需采用精度较高的专用缠绕机 床。 18
4.3.2.1 圆筒结构 五、绕带式(续) 优点:筒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筒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机械化程度 高,材料损耗少,且由于存在预紧力 ,且由于存在预紧力, 在内压作用下,筒壁应力分布较均匀 ,筒壁应力分布较均匀。 优点:筒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筒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机械化程度 高,材料损耗少,且由于存在预紧力 ,且由于存在预紧力, 在内压作用下,筒壁应力分布较均匀 ,筒壁应力分布较均匀。 过程设备设计 4.3.2.1 筒体结构 18 缺点:钢带需由钢厂专门轧制 :钢带需由钢厂专门轧制,尺寸公差要求 ,尺寸公差要求 严,技术要求高;为保证邻层钢带能相 ;为保证邻层钢带能相 互啮合,需采用精度较高的专用缠绕机 ,需采用精度较高的专用缠绕机 床。 缺点:钢带需由钢厂专门轧制 :钢带需由钢厂专门轧制,尺寸公差要求 ,尺寸公差要求 严,技术要求高;为保证邻层钢带能相 ;为保证邻层钢带能相 互啮合,需采用精度较高的专用缠绕机 ,需采用精度较高的专用缠绕机 床
4.3.2.1圆简结构 过程设备设计 4.3.2.1筒体结构 五、绕带式 (续) (2)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 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绕带式筒体;该结构已被列入 ASMEⅧ-1和ASMEⅧ-2标准的规范案例,编号分别 为2229和2269。 内筒 钢带层 端部法兰 底封头 图4-4(c)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筒体 19
4.3.2.1 圆筒结构 (2)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 )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 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绕带式筒体;该结构已被列入 ;该结构已被列入 ASME Ⅷ-1和ASME Ⅷ-2标准的规范案例,编号分别 为 2229和2269。 内筒 钢带层 五、绕带式(续) 过程设备设计 4.3.2.1 筒体结构 19 端部法兰 底封头 图4-4(c) 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筒体 ) 扁平钢带倾角错绕式筒体
4.3.2.1圆筒结构 过程设备设计 4.3.2.1筒体结构 五、绕带式(续) 结构: 女内筒厚度约占总壁厚的1/6~14, 采用“预应力冷绕”和“压棍预弯贴紧”技术, 环向15°~30°倾角在薄内筒外交错缠绕扁平钢 ★葫带宽约80~160mm、厚约4~16mm,其始末 两端分别与底封头和端部法兰相焊接。 优点: 与其它类型厚壁筒体相比,扁平钢带倾角错 绕式筒体结构具有设计灵活、制造方便、可 靠性高、在线安全监控容易等优点。 20
4.3.2.1 圆筒结构 结构: 内筒厚度约占总壁厚的1/6~1/4, 采用 “预应力冷绕”和“压棍预弯贴紧”技术, 环向15°~30°倾角在薄内筒外交错缠绕扁平钢 °倾角在薄内筒外交错缠绕扁平钢 带钢带宽约 。 80~160mm、厚约4~16mm,其始末 五、绕带式(续) 过程设备设计 4.3.2.1 筒体结构 20 与其它类型厚壁筒体相比,扁平钢带倾角错 ,扁平钢带倾角错 绕式筒体结构具有设计灵活、制造方便、可 靠性高、在线安全监控容易等优点 、在线安全监控容易等优点。 带钢带宽约 。 80~160mm、厚约4~16mm,其始末 两端分别与底封头和端部法兰相焊接。 优点:
4.3.2.2内压圆简的强度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4.3.2.2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中径公式(薄壁筒体) 单层圆筒体 Mises)屈服公式(厚壁筒体) 筒体强度设计 、Faupel爆破公式(厚壁筒体) 多层厚壁圆筒 21
4.3.2.2 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4.3.2.2 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筒体强度设计 单层圆筒体 多层厚壁圆筒 中径公式(薄壁筒体) Mises屈服公式(厚壁筒体) Faupel爆破公式(厚壁筒体) 过程设备设计 21 多层厚壁圆筒
4.3.2.2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一、单层筒体(薄壁筒体) 主要计算 1、厚度计算式:由中径公式 公式 δ= P.D 2[]'Φ-Pc (4-13) 式中δ一计算厚度,mm: Pc一计算压力,MPa; p一焊接接头系数。 ≤0.4[σ'p 2、应力强度判别式: ≤1.5 (工程) (对筒体进行强度校核,已知筒体尺寸Di、δn或δe) =PD+.)≤o'o (4-14) 2δ 式中δc一有效厚度,e=n-C,mm;δn一名义厚度,mm: C一厚度附加量,mmct一设计温度下圆简的计算应力,MPa。 22
c t c i [2 ] p p D σ φ − δ = 1、厚度计算式:由中径公式 (4-13) ≤ 0.4[σ]tφ 式中 δ—计算厚度,mm; Pc—计算压力,MPa; φ—焊接接头系数。 条件:Pc 一、单层筒体(薄壁筒体) k ≤ 1.5 (工程) 4.3.2.2 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主要计算 公式 过程设备设计 22 ≤ σ φ δ+ δ σ = t e t c i e [ ] 2 p (D ) 2、应力强度判别式 、应力强度判别式: (对筒体进行强度校核 (对筒体进行强度校核,已知筒体尺寸 ,已知筒体尺寸Di、δn或δe) (4-14) 式中 δe—有效厚度, δe=δn –C,mm; δn—名义厚度,mm; C—厚度附加量,mm σt—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应力,MPa。 k ≤ 1.5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