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B)卷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 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 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 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 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 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 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 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 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 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 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 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 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 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 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 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 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 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 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B)卷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 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 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 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 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 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 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 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 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 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 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 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 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 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 “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 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 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 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 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
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 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 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 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 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 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 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 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 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 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 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 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 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 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 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 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 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 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 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 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 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 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 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 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 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 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 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 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 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 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 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 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 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 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 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抑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 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 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 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燎,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 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豉夤数称疾不视朝违意储贰喷朝洪先 等璇大怒目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迢自余意切责之遂除三人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 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 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 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 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 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 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 “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 赠光禄少卿,谧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B.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C.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D.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 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 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 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 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抑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 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 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 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燎,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 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 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 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 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 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 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 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 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 “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 赠光禄少卿,谧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B.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C.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D. 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 /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 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 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 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 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 罢休;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犯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 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 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 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 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谨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郡圃春晚 北宋·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 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 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 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 “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就是表示授予官职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 罢休;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犯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 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 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 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 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谨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二)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郡圃春晚 资*源%库北宋·韩琦①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然地。 毫无顾及地 8.前两联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6分)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万愁”的内涵。(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3)《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 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岀现本体,解释 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魏柏林 对你来说,这个夜晚注定难以成眠。明天就是请客的日子,计划中的宴席还有一道主菜 未能备齐,确切地说,还差六条鳜鱼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②。 【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然地。 毫无顾及地。 8. 前两联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6 分)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万愁”的内涵。(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 “ , ”。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 (3)《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 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 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鳜 鱼 魏柏林 对你来说,这个夜晚注定难以成眠。明天就是请客的日子,计划中的宴席还有一道主菜 未能备齐,确切地说,还差六条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