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敷设于地面之上路线与所经区域内的地面相对关系如何?把路线放置到那个高度上?遇到高差较大的地形变化(如河流,深沟,高山),如何躲避障碍物,如何克服高差?怎样安排路线才能使其与周围环境适应或协调?道路的高度如何确定?上一章我们讨论了道路的平面设计,解决了平面线形要素设计及其组合设计问题。可以说是解决了道路为躲避障碍物或为与环境协调而必须转向时线形指标的设计问题。如直线长度,转弯半径和缓和曲线设置等.那么,解决路线与所经区域内的地面相对关系,路线高度,如何克服高差等,这是纵断面设计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道路敷设于地面之上,路线与所经区域内的地面相对关系如何? 把路线放置到那个高度上? 遇到高差较大的地形变化(如河流,深沟,高山),如何躲避障碍物,如何 克服高差? 怎样安排路线才能使其与周围环境适应或协调? 道路的高度如何确定?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道路的平面设计,解决了平面线形要素设计及其 组合设计问题。可以说是解决了道路为躲避障碍物或为与环境协调 而必须转向时线形指标的设计问题。如直线长度,转弯半径和缓和曲 线设置等.那么,解决路线与所经区域内的地面相对关系,路线高度,如 何克服高差等,这是纵断面设计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概述一、关于纵断面图1、路线纵断面定义: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它是一条有起伏的空间线,包括两条线:0R=2000T=30+0E=0.23BT=80E = 1.60R=2 0001150C设计线D110设计线地面线8A105F2.05.03.0坡度(%)120100100R=80JD:R=300平曲线1s=40J D,1s=50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纵断面图 1、路线纵断面定义: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它是一条有起 伏的空间线,包括两条线: 设计线
地面线: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平面确定后,地面线自然就唯一的确定下来。反映了路线中线处的地形起伏情况。设计线: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由设计人员确定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形,反映了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
2、纵断面线形的组成(1)直线:也称匀坡段。属性由上坡、下坡、坡度和坡长表示(2)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缓和车辆在纵断面上的行驶,以保证舒适和安全3、纵断面图中的其他内容
2、纵断面线形的组成 (1)直线:也称匀坡段。属性由上坡、下坡、坡度和坡长 表示 (2)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缓和车辆在纵断面上的行 驶,以保证舒适和安全 3、纵断面图中的其他内容
二、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任务)1、确定纵坡坡度大小和坡长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保护、安全2、确定竖曲线的半径(长度)等因素3、平、纵面组合设计002+0R=2000T=30E=0.23001T=80R=2000E=1.60115o110A1052.05.03.0坡度(%)100120100R=80JD,1=300平曲线1s=40JD
二、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任务) 1、确定纵坡坡度大小和坡长 2、确定竖曲线的半径(长度) 3、平、纵面组合设计 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保护、安全 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