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经济文汇 2010年第4期 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范金杨中卫赵彤 摘要:在最新的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本文编制了 2007年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SAM)表。本表的显著特点在于:一方面,充分考虑到我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统计口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表中相当一部分数据由年鉴中直接获取而 不再采用估算值;另一方面,采用平衡项的处理方法可使结果得到极大的改观且保持初始信 息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以往SAM平衡方法引起系统整体数据的混乱的状况。该项研究不 但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库,而且为 进一步编制SAM细化表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为拓展SAM乘数分析及结构性路径分 析、以及开展CGE模型的建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社会核算矩阵;投入产出表;编制 引言 按照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国家统计局一般滞后2-3年正式发布和出版中国投 入产出( nput-Output,以下简称IO表。自1987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已先后正式公布了1987 1992、1997、2002和2007年五张普查型IO表。最新的2007年1O表于2009年9月正式发 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9)。通过拓展1O表而成的社会核算矩阵( Social Accounting Matrⅸx,简称SAM)是建立可计算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SAM乘数分析模型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上述模型已经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财政、贸易、收入分配、人口流动、科技、金融、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郑玉歆和樊明太,1999;李善同等,2000;魏巍贤,2006;王飞等,2006;李猛,2009:严 斌剑和范金,2009;范金等,2009)。因此,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特点,为研究 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和规范的中国宏观SAM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SAM作为剑桥增长项目的一部分在R. Stone教授领导下建立 之后( Stone,1962),SAM理论在理论基础、框架结构、乘数分解、关联分析、数据处理(Pyat and Round, 1979, Defourny and Thorbecke, 1984; Pyatt, 1988, 1991a, 1991b, 2001; Adelman et al,1991; Round,199l; Golan and Vogel,2000, Robinson et al,2001)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研究 和拓展。SAM的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SAM可以全面的描述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 济状况;其次,SAM的编制可以整合与校准各类统计资料;再次,SAM可以为硏究政策效 范金: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电话:025-8469988911,Email:]fan@mxcel.gov.cn 通讯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210004:杨中卫:江 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电话: 金(70873052,70471073)和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GXS5D109)资助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年第 4 期 103 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范金 杨中卫 赵彤* 摘要:在最新的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本文编制了 2007 年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SAM)表。本表的显著特点在于:一方面,充分考虑到我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统计口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表中相当一部分数据由年鉴中直接获取而 不再采用估算值;另一方面,采用平衡项的处理方法可使结果得到极大的改观且保持初始信 息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以往 SAM 平衡方法引起系统整体数据的混乱的状况。该项研究不 但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全面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库,而且为 进一步编制 SAM 细化表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为拓展 SAM 乘数分析及结构性路径分 析、以及开展 CGE 模型的建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社会核算矩阵;投入产出表;编制 一、引言 按照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国家统计局一般滞后 2-3 年正式发布和出版中国投 入产出(Input-Output, 以下简称 IO)表。自 1987 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已先后正式公布了 1987、 1992、1997、2002 和 2007 年五张普查型 IO 表。最新的 2007 年 IO 表于 2009 年 9 月正式发 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9)。通过拓展 IO 表而成的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简称 SAM)是建立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SAM 乘数分析模型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上述模型已经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财政、贸易、收入分配、人口流动、科技、金融、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郑玉歆和樊明太,1999;李善同等,2000;魏巍贤,2006;王飞等,2006;李猛,2009;严 斌剑和范金,2009;范金等,2009)。因此,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特点,为研究 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和规范的中国宏观 SAM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 20 世纪 60 年代第一个 SAM 作为剑桥增长项目的一部分在 R. Stone 教授领导下建立 之后(Stone, 1962),SAM 理论在理论基础、框架结构、乘数分解、关联分析、数据处理 (Pyatt and Round, 1979; Defourny and Thorbecke, 1984; Pyatt, 1988, 1991a, 1991b, 2001; Adelman et al , 1991; Round, 1991; Golan and Vogel , 2000; Robinson et al, 2001)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研究 和拓展。SAM 的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SAM 可以全面的描述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 济状况;其次,SAM 的编制可以整合与校准各类统计资料;再次,SAM 可以为研究政策效 * 范金: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电话:025-84469988-9111,E_mail:jfan@mx.cei.gov.cn。 通讯地址:南京市建邺路 168 号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210004;杨中卫:江 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电话:025-84469988-9111,E_mail:wei05160731@163.com。通讯地 址:同上。赵彤: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电话:025-86631539,Email: peterzhaot@yahoo.com.cn,通 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 3601 号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邮编 211171。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70873052,70471073)和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GXS5D109)资助
世界经济文汇 2010年第4期 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最后,SAM可以为复杂的经济建模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同时SAM 具有以下突出特点:首先,SAM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商品”和“活动”的 数量关系并且兼顾了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平衡;其次,SAM反映的系统是非线性的,同时在 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家庭、企业、政府、国外等各类机构的信息,从而可以通过 分析这些部门的收入支出变化以反映经济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全面影响,为经济政策的研究提 供便利;最后,社会核算矩阵的部门划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研究者可以根据所要研究的对 象和分析的问题,加入所要研究的部门或去掉一些部门,或将几个部门进行集结或细分以满 足研究的需要。因此,在世界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己有5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他们的 SAM,并将SAM广泛应用于投入产出、税收、收入分配、地区发展( Pyatt and Round,1977 Thorbecke, 1985: Hanson and Robinson, 1991; Khoshid, 1991: Roberts, 1995; Iqbal and Siddiqui 1999)等方面的分析。 相对来说,我国在编制和应用SAM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李善同等(1996)以198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主要数据基础编制了中国第一张SAM表。 1987年以来的SAM表已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续编制完成,并应用于一系列报告中。其 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1992年SAM。这一SAM成为国内外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CGE模 型的数据标定基础。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对于SAM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郭菊娥等(2005)利用SAM完整的核算框架和数据对陕西省和全国受税收政策变动 影响引发产业发展及其比较优势的变化格局进行了情景模拟。高颖、何建武(2005)对从投 入产出乘数到SAM乘数的扩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侯瑜(2006)从全球化视角和制度视角对 SAM进行了分析。雷明、李方(2006)建立了1997年中国宏观绿色SAM。高颖、雷明(2007) 构建了一个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的综合性核算框架。高颖(2008)详细论述了其扩展的 含有资源、环境账户的细化SAM表式的编制过程和资源、环境账户的数值确定方法。王其 文、李善同(2008)对社会核算矩阵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范金、万兴(2007 对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更新方法进行了归类和比较评述。 由于我国很多SAM的编制均是为特定的CGE模型建模服务的,因此不同研究中所采 用的SAM的账户结构、编制方法等均有所不同,而且并非完全基于统一的数据来源。为了 保证一些重要账户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同时为了确保政策分析的准确性,在本文的SAM 编制过程中,我们先将那些可以直接从官方统计资料中获得的统计数据填入表中,而将那些 含义不甚明确或者重要性不是很大的科目作为整个账户的平衡项来处理。0 二、理论模型 SAM可以用一个矩阵来表示 x=k,) ①一些研究人员也直接将SAM中所有要素直接获取2,然后采用RAS或者其他平衡方法28获得平衡表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年第 4 期 104 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最后,SAM 可以为复杂的经济建模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同时 SAM 具有以下突出特点:首先,SAM 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商品”和“活动”的 数量关系并且兼顾了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平衡;其次,SAM 反映的系统是非线性的,同时在 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家庭、企业、政府、国外等各类机构的信息,从而可以通过 分析这些部门的收入支出变化以反映经济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全面影响,为经济政策的研究提 供便利;最后,社会核算矩阵的部门划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研究者可以根据所要研究的对 象和分析的问题,加入所要研究的部门或去掉一些部门,或将几个部门进行集结或细分以满 足研究的需要。因此,在世界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 50 多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他们的 SAM,并将 SAM 广泛应用于投入产出、税收、收入分配、地区发展 (Pyatt and Round,1977; Thorbecke,1985;Hanson and Robinson, 1991;Khoshid,1991;Roberts,1995;Iqbal and Siddiqui, 1999) 等方面的分析。 相对来说,我国在编制和应用 SAM 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李善同等(1996)以 1987 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主要数据基础编制了中国第一张 SAM 表。 1987 年以来的 SAM 表已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续编制完成,并应用于一系列报告中。其 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 1992 年 SAM。这一 SAM 成为国内外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 CGE 模 型的数据标定基础。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对于 SAM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郭菊娥等(2005)利用 SAM 完整的核算框架和数据对陕西省和全国受税收政策变动 影响引发产业发展及其比较优势的变化格局进行了情景模拟。高颖、何建武(2005)对从投 入产出乘数到 SAM 乘数的扩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侯瑜(2006)从全球化视角和制度视角对 SAM 进行了分析。雷明、李方(2006)建立了 1997 年中国宏观绿色 SAM。高颖、雷明(2007) 构建了一个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的综合性核算框架。高颖(2008)详细论述了其扩展的 含有资源、环境账户的细化 SAM 表式的编制过程和资源、环境账户的数值确定方法。王其 文、李善同(2008)对社会核算矩阵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范金、万兴(2007) 对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更新方法进行了归类和比较评述。 由于我国很多 SAM 的编制均是为特定的 CGE 模型建模服务的,因此不同研究中所采 用的 SAM 的账户结构、编制方法等均有所不同,而且并非完全基于统一的数据来源。为了 保证一些重要账户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同时为了确保政策分析的准确性,在本文的 SAM 编制过程中,我们先将那些可以直接从官方统计资料中获得的统计数据填入表中,而将那些 含义不甚明确或者重要性不是很大的科目作为整个账户的平衡项来处理。① 二、理论模型 SAM 可以用一个矩阵来表示: X xij (1) ① 一些研究人员也直接将 SAM 中所有要素直接获取[22],然后采用 RAS 或者其他平衡方法[28]获得平衡表
世界经济文汇 2010年第4期 式中,x表示账户i从账户j中获得的收入,相应的就为j的支出 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是从行流到列;资金则从列流向行;行和列必定相等,即: 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社会核算矩阵的行分为12个部门,相应的列也有12 个部门,分别是商品、活动、要素一劳动力、要素一资本、居民、企业、政府补贴、预算外 账户、政府、国外、资本账户和存货变动,最后是合计(如表1所示)。在矩阵中,要求来 自每一账户的购买或支出在其他一个或几个账户中必须要有相应得销售或收入。矩阵中的每 个非零元素从行来看表示从所在列得到的收入,从列来看则表示对应行的支出。根据任何 收入或收益都有相应的支出或费用的经济核算基本原则,矩阵中的行所表示的收入等于相应 的列所表示的支出,由此建立完整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 商品在社会核算矩阵中是各种产品的综合,其收入来源于生产部门的中间投入、居民消 费、公共部门自筹消费、政府消费、资本投资、库存商品增加、出口;其支出用于国内供给 政府所收的关税以及从国外的进口。活动指生产活动,其主体是生产部门,其收入来自于产 品的国内供给:其支出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交纳间接税和获 取生产补贴。要素-劳动力账户,主要反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以及该要素收入的分配,行表 示劳动力要素投入带来的收入,列表示该要素收入的分配。要素-资本账户主要核算资本要 素的收入及其分配,行反映资本要素的收入,列反映资本要素收入的分配,包括对国内居民 和国外投资者的利润分配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居民收入来源于工资、从企业得到的转移支 付、从政府得到的转移支付以及从国外获得的收益;居民支出用于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以及 向政府缴纳的税收。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的资本要素收入;其支出有企业对居民的转移支付 企业储蓄、企业应交纳的直接税。政府的收入来源于进口商品的关税、生产部门的间接税、 企业所交纳的直接税、个人所得税、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以及债务收入:政府的支出用于政 府的消费、政府给居民的补贴、政府的补贴支出、政府对国外的支付和政府储蓄。政府补贴 账户仅仅是一个过渡性账户,该账户主要反映了与政府有关的补贴的来源和运用,其来源是 政府支付的各种补贴,使用去向包括对居民的补贴和对企业的生产补贴。预算外账户收入来 源是企业预算外收费,其支出主要是公共部门自筹消费,两者的差额便是该账户的储蓄。国 外的收入来源于进口、国外资本投资收益以及政府对国外的支付,其支出用于出口、直接投 资以及国外储蓄。资本账户核算的是总投资与总储蓄,其行表示的各项储蓄反映了各账户的 收支结余情况,其列反映了总投资,表现为当前的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的净增加。 表1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结构 资本账存货汇总 商品活动 居民企业 预算外政府国外 资本 户变动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年第 4 期 105 式中, ij x 表示账户i 从账户 j中获得的收入,相应的就为 j的支出。 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是从行流到列;资金则从列流向行;行和列必定相等,即: i ik x j xkj (2) 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社会核算矩阵的行分为 12 个部门,相应的列也有 12 个部门,分别是商品、活动、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居民、企业、政府补贴、预算外 账户、政府、国外、资本账户和存货变动,最后是合计(如表 1 所示)。在矩阵中,要求来 自每一账户的购买或支出在其他一个或几个账户中必须要有相应得销售或收入。矩阵中的每 一个非零元素从行来看表示从所在列得到的收入,从列来看则表示对应行的支出。根据任何 收入或收益都有相应的支出或费用的经济核算基本原则,矩阵中的行所表示的收入等于相应 的列所表示的支出,由此建立完整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 商品在社会核算矩阵中是各种产品的综合,其收入来源于生产部门的中间投入、居民消 费、公共部门自筹消费、政府消费、资本投资、库存商品增加、出口;其支出用于国内供给、 政府所收的关税以及从国外的进口。活动指生产活动,其主体是生产部门,其收入来自于产 品的国内供给;其支出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交纳间接税和获 取生产补贴。要素-劳动力账户,主要反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以及该要素收入的分配,行表 示劳动力要素投入带来的收入,列表示该要素收入的分配。要素-资本账户主要核算资本要 素的收入及其分配,行反映资本要素的收入,列反映资本要素收入的分配,包括对国内居民 和国外投资者的利润分配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居民收入来源于工资、从企业得到的转移支 付、从政府得到的转移支付以及从国外获得的收益;居民支出用于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以及 向政府缴纳的税收。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的资本要素收入;其支出有企业对居民的转移支付、 企业储蓄、企业应交纳的直接税。政府的收入来源于进口商品的关税、生产部门的间接税、 企业所交纳的直接税、个人所得税、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以及债务收入;政府的支出用于政 府的消费、政府给居民的补贴、政府的补贴支出、政府对国外的支付和政府储蓄。政府补贴 账户仅仅是一个过渡性账户,该账户主要反映了与政府有关的补贴的来源和运用,其来源是 政府支付的各种补贴,使用去向包括对居民的补贴和对企业的生产补贴。预算外账户收入来 源是企业预算外收费,其支出主要是公共部门自筹消费,两者的差额便是该账户的储蓄。国 外的收入来源于进口、国外资本投资收益以及政府对国外的支付,其支出用于出口、直接投 资以及国外储蓄。资本账户核算的是总投资与总储蓄,其行表示的各项储蓄反映了各账户的 收支结余情况,其列反映了总投资,表现为当前的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的净增加。 表 1 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要素 商品 活动 劳 资本 居民 企业 政 府 预算外 政府 国外 资本账 户 存货 变动 汇总
世界经济文汇 2010年第4期 公共部 总需 门自筹 消费 总产 出 要素 收入 要素 收入 企业的 居民 动资本收 转移支 其它支 总收 付 入 企业 资本收 企业 总收 入 补贴 预算 预算外 政府 业直 国外 政府关税生产 债务收 总收 收入 本投资 的支付 支出 106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年第 4 期 106 动 力 补 贴 1 商品 中间 投入 居民 消费 公共部 门自筹 消费 政府消 费 出口 固定资 本形成 存货 净变 动 总需 求 2 活动 国内 总产 出 总产 出 3 劳 动 力 劳动 者报 酬 要素 收入 4 要 素 资 本 资本 回报 要素 收入 5 居民 劳 动 收 入 资本收 入 企业的 转移支 付 政 府 补 贴 政府的 其它支 付 国外 收益 居民 总收 入 6 企业 资本收 入 企业 总收 入 7 政府补贴 生产 补贴 政府的 补贴支 出 8 预算外 预算 外收 费 预算 外总 收入 9 政府 关税 政府 生产 税 个人 所得 税 企业直 接税 国外 收入 政府的 债务收 入 政府 总收 入 10 国外 进口 国外资 本投资 收益 对国外 的支付 外汇 支出
世界经济文汇 2010年第4期 居民企业储 11资本账户 账户结 存货 存货变 12存货 总供总产素要素支居民企业支 预算外政府支外汇 汇总 总投资净变 支出出 三、SAM的编制过程 (一)商品账户 商品账户主要用来反映国内市场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商品账 户核算国内市场商品的总需求,包括中间投入、最终消费、出口和资本形成:从支持的角度 看,商品账户核算了国内厂商的总产出和商品进口。描述商品收支核算的复式账户如表2 所示 表22007年中国宏观SAM的商品账户 单位:亿元 国内市场总供给 国内市场总需求 国内总产出 中间投入 552815 74021 最终消费 关税 1433 居民消费 96553 政府消费 公共部门自筹消费 367 出口 95541 资本形成 存货净增加 8777 894313 894313 表2中收入方(国内市场总需求)各核算项目的数据来源和估算方法如下 1中间投入、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直接取自《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的相应数 2政府消费取自《中国财政年鉴》(2008)中的“2007年国家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总表” 根据其中相应数据加总得来。具体核算方法如表3所示。 107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年第 4 期 107 11 资本账户 居民 储蓄 企业储 蓄 预算外 账户结 余 政府储 蓄 国外 净储 蓄 总储 蓄 12 存货变动 存货变 动 存货 净变 动 汇总 总供 给 总产 出 要 素 支 出 要素支 出 居民 支出 企业支 出 预算外 支出 政府支 出 外汇 收入 总投资 存货 净变 动 三、SAM 的编制过程 (一)商品账户 商品账户主要用来反映国内市场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商品账 户核算国内市场商品的总需求,包括中间投入、最终消费、出口和资本形成;从支持的角度 看,商品账户核算了国内厂商的总产出和商品进口。描述商品收支核算的复式账户如表 2 所示。 表 2 2007 年中国宏观 SAM 的商品账户 单位:亿元 国内市场总供给 国内市场总需求 国内总产出 818859 中间投入 552815 进口 74021 最终消费 关税 1433 居民消费 96553 政府消费 34824 公共部门自筹消费 367 出口 95541 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 105436 存货净增加 8777 合计 894313 合计 894313 表 2 中收入方(国内市场总需求)各核算项目的数据来源和估算方法如下: 1.中间投入、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直接取自《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的相应数 据。 2.政府消费取自《中国财政年鉴》(2008)中的“2007 年国家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总表”, 根据其中相应数据加总得来。具体核算方法如表 3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