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CBRC WORKING PAPER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路径研究 以西北五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汪轶董楠李超臻鲁兴科 2018年3月 中银行业监督管狸委员会 中周北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CBRC WORKING PAPER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路径研究 ——以西北五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汪轶 董楠 李超臻 鲁兴科 2018 年 3 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 北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所载文章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 论文,文中所述系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在部门的立场 和观点,有关文章的任何问题请与作者本人直接联系。如需引用请与作者联系并须注明引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签发: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所载文章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 论文,文中所述系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在部门的立场 和观点,有关文章的任何问题请与作者本人直接联系。如需引用请与作者联系并须注明引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签发: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018年第4期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路径研究 以西北五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汪轶董楠李超臻鲁兴科 摘要:欠发达地区集中了多数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重点难点,发展县域经济是提升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当前金融与县 域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探究 金融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方式意义重大。本文以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为例,分析其县域金融存在的问题,实证研究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与县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提出加强金融机构基层信贷能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带动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模式 等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水平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发展;金融服务 ①作者均供职于中国银监会政策银行部
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2018 年第 4 期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路径研究 ——以西北五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汪轶 董楠 李超臻 鲁兴科① 摘 要:欠发达地区集中了多数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重点难点,发展县域经济是提升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当前金融与县 域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探究 金融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方式意义重大。本文以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为例,分析其县域金融存在的问题,实证研究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与县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提出加强金融机构基层信贷能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带动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模式 等政策建议,以提高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水平。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发展;金融服务 ① 作者均供职于中国银监会政策银行部
引言 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 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县域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但当前县 域金融与县域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县域金融供给相对不足、非 正规金融盲目扩张等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金融如何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改进县域金融服务方式意义重大 大多数已有研究成果均表明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如Shaw(1973) 提出金融部门能够通过将资金由储蓄转向投资提高产出效率,Fung(2009)认为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等。但亦有研究关注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非线性关系,如 Rioja和alev (2004)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在 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的地区,二者正相关关系趋于弱化。 具体到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现有研究尚存在一定分歧,大部分 研究指出县域金融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引导储蓄转化为投 资,促进要素优化和资本积聚,进而提高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石全虎(2009)强调县域金融规模内生于县域经济发展,县域金融可为县域经济 筹集发展所需的资本、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并带动县域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 钱良信(2010)提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机制:一是降低金融服务 成本,加快资本积累;二是引导资金投向,加快工业化:三是建立多层次融资体 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资金。石盛林(2011)认为,县域金融主要通过贷款、金 融密度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发达地区,贷款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 明显,而在欠发达地区,金融密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更为明显。但秦宛顺(2010) 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且县域金融发展并没有对县 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欠发达地区集中了多数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经济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
2 一、引言 在 2017 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 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县域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但当前县 域金融与县域经济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县域金融供给相对不足、非 正规金融盲目扩张等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金融如何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改进县域金融服务方式意义重大。 大多数已有研究成果均表明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如 Shaw(1973) 提出金融部门能够通过将资金由储蓄转向投资提高产出效率,Fung(2009)认为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等。但亦有研究关注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非线性关系,如 Rioja 和 Valev (2004)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在 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的地区,二者正相关关系趋于弱化。 具体到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现有研究尚存在一定分歧,大部分 研究指出县域金融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引导储蓄转化为投 资,促进要素优化和资本积聚,进而提高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石全虎(2009)强调县域金融规模内生于县域经济发展,县域金融可为县域经济 筹集发展所需的资本、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并带动县域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 钱良信(2010)提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机制:一是降低金融服务 成本,加快资本积累;二是引导资金投向,加快工业化;三是建立多层次融资体 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资金。石盛林(2011)认为,县域金融主要通过贷款、金 融密度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发达地区,贷款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 明显,而在欠发达地区,金融密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更为明显。但秦宛顺(2010) 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且县域金融发展并没有对县 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欠发达地区集中了多数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经济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
动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欠发达地区金 融能否促进且以何种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为必要。本文以陕西、甘肃、宁夏、 青海和新疆(以下简称西北五省)的290个县级行政区(市辖区除外)为研究对 象,分析其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金融 和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改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 议 二、西北五省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16年末,西北五省共有51个地级市(自治州、地区)、35个县级 市、255个县,县域面积占西北五省总面积94%,县域人口约占总人口78%,县 域GDP约占GDP总量57%,县域经济在西北五省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西北五省县域经济发展 面临一定困难。如表1所示,西北五省县域GDP平均增长率从2012年的23.32% 下降到2013年的11.08%,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6.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等指标增速同步出现下降 表1:西北五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亿元) 县域GDP均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县域固定资产投县域财政支出均 年份 值 售总额均值 资均值 3.59 6.77 2006 20.12 4.01 7.18 2.91 2007 24.7 2008 5.89 13.31 5.87 36.16 731 41.3 10.27 20l1 10.26 35.74 13.38 65.47 11.87 16.19 2013 13.71 68.64 1797 14 15.53 77.68 1946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3 动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欠发达地区金 融能否促进且以何种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为必要。本文以陕西、甘肃、宁夏、 青海和新疆(以下简称西北五省)的 290 个县级行政区(市辖区除外)为研究对 象,分析其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金融 和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改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 议。 二、西北五省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 2016 年末,西北五省共有 51 个地级市(自治州、地区)、35 个县级 市、255 个县,县域面积占西北五省总面积 94%,县域人口约占总人口 78%,县 域 GDP 约占 GDP 总量 57%,县域经济在西北五省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西北五省县域经济发展 面临一定困难。如表 1 所示,西北五省县域 GDP 平均增长率从 2012 年的 23.32% 下降到 2013 年的 11.08%,2014 年进一步下降至 6.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等指标增速同步出现下降。 表 1:西北五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亿元) 年份 县域 GDP 均 值 县域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均值 县域固定资产投 资均值 县域财政支出均 值 2005 16.60 3.59 6.77 2.25 2006 20.12 4.01 7.18 2.91 2007 24.71 4.77 9.52 3.95 2008 30.78 5.89 13.31 5.87 2009 36.16 7.31 20.61 7.87 2010 41.38 7.66 26.59 10.27 2011 53.09 10.26 35.74 13.38 2012 65.47 11.87 54.30 16.19 2013 72.72 13.71 68.64 17.97 2014 77.70 15.53 77.68 19.46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