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c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 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 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人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 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 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 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 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 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 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为: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燕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 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 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 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 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 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 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 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并计入成本费中的折 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 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 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 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 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 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动,包括固定 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主 要 指 标 解 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 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 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 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 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 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 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 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 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为: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 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 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 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 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 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 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 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并计入成本费中的折 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 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 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 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 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 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动,包括固定 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24
农业 编审:吕梁
编审:吕 梁 三、农 业
农村基本情况 指标 单位 2016年 2016年为 2015年2015年的% 一农村人口与从业人员 农村户数 万户 990 农村人口 万人 990 1男 万人 43.78 4421 990 2女 万人 4251 4291 991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 万人 992 1男 万人 2969 996 万人 2794 农村从业人员 万人 50.74 986 1男 万人 26.55 其中:从事农业人员 万人 4.35 984 2女 万人 24.19 2467 98.1 其中:从事农业人员 万人 97 农村基础设施 自来水受益村数 通有线电视村数 通宽带村数 个
农村基本情况 指 标 单位 2016 年 2015 年 2016 年为 2015 年的% 一、农村人口与从业人员 农村户数 农村人口 1.男 2.女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 1.男 2.女 农村从业人员 1.男 其中:从事农业人员 2.女 其中:从事农业人员 二、农村基础设施 自来水受益村数 通有线电视村数 通宽带村数 万户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个 个 个 27.24 86.29 43.78 42.51 57.26 29.69 27.57 50.74 26.55 4.28 24.19 2.92 265 265 265 27.52 87.12 44.21 42.91 57.74 29.8 27.94 51.46 26.8 4.35 24.67 2.99 265 265 265 99.0 99.0 99.0 99.1 99.2 99.6 98.7 98.6 99.1 98.4 98.1 97.7 25
农业总产值 (按可比价计算) 单位:万元 2016年比2015年+ 指标 2016年 2015年 数量 合计 649667 16914 农业 450205 14060 3.1 其中:粮食 66653 63416 3237 油料 4211 1451 棉花 639 241 -377 甘蔗 355 药材 3617 438 108 蔬菜 157689 154639 3050 20 食用菇 472 118 花卉园艺 2116 34 茶桑果 165575 157681 7894 5.0 林业 35236 05 林产品 24043 24018 竹木采伐 牧业 95105 100173 5068 牲畜 63680 67311 3631 家禽饲养 14058 15908 活的畜禽产品 97 其他动物饲养 6665 8485 214 四.渔业 57490 56600 海水产品 18.1 淡水产品 5o407 47947 2460
指 标 农 业 总 产 值 (按可比价计算) 单位:万元 2016 年 2015 年 2016 年比2015 年 +.- 数量 % 合 计 一.农 业 其中:粮食 油料 棉花 甘蔗 药材 蔬菜 食用菇 花卉园艺 茶桑果 二.林业 林产品 竹木采伐 三.牧业 牲畜 家禽饲养 活的畜禽产品 其他动物饲养 四.渔业 海水产品 淡水产品 666581 464265 66653 4211 398 142 3617 157689 472 64260 165575 35397 24043 4194 95105 63680 14958 9777 6665 57490 7083 50407 649667 450205 63416 5662 639 220 4055 154639 535 62144 157681 35236 24018 3675 100173 67311 15908 8430 8485 56600 8653 47947 16914 14060 3237 -1451 -241 -78 -438 3050 -63 2116 7894 161 25 519 -5068 -3631 -950 1347 -1820 890 -1570 2460 2.6 3.1 5.1 -25.6 -37.7 -35.5 -10.8 2.0 -11.8 3.4 5.0 0.5 0.1 14.1 -5.1 -5.4 -6.0 16.0 -21.4 1.6 -18.1 5.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