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 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 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 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 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 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 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 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 径流深284.lmm,比常年值偏多0.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 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 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 值偏多3.3%。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 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 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
1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5 年,全国平均降水量 660.8mm,比常年值偏多 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 北诸河区 6 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 6 区)平均降水量为 322.9mm,比常年值偏少 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西南诸河区 4 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 4 区)平均降 水量为 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 5.0%。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 年平均偏多的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 江苏和广西 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 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 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 3 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 3 个省偏少 15%以 上。 地表水资源量 2015 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 26900.8 亿 m 3,折合年 径流深 284.1mm,比常年值偏多 0.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 6 区 地表水资源量为 3836.2 亿 m 3,折合年径流深 63.3mm,比常年值偏少 12.4%;南方 4 区为 23064.6 亿 m 3,折合年径流深 675.8mm,比常年 值偏多 3.3%。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 127.2%和 74.8%; 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 19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 4 个省(直辖市)偏少 40% 以上。 2015 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 213.6 亿 m 3,从我国流 深圳
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 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 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 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 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 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5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4462亿m3, 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 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 给量分别占50.2%、36.5%、7.7%和56%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3,比常年值偏 多0.9%。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占地下水资源 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 水资源总量4733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 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 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5年对全国624座大型水库和3378座 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373亿m3,比年初蓄水总 量增加560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5872亿m3,比 年初增加144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0.1亿m3,比年初增加 416亿m3。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514亿m3,其中 黄河区减少66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1074
2 出国境的水量 5139.7 亿 m 3,流入界河的水量 1061.2 亿 m 3;全国入 海水量 17600.9 亿 m 3。 地下水资源量 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 2g/L 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 7797.0 亿 m 3,比常年值偏少 3.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1711.4 亿 m 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6383.5 亿 m 3 ;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 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 297.9 亿 m 3。我国北方 6 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 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 91%,2015 年地下水总补给量 1446.2 亿 m 3, 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 6 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 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 给量分别占 50.2%、36.5%、7.7%和 5.6%。 水资源总量 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 3,比常年值偏 多0.9%。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 3,占地下水资源 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 水资源总量4733.5亿m 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 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 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 m 3 /km 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15 年对全国 624 座大型水库和 3378 座 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 4037.3 亿 m 3,比年初蓄水总 量增加 56.0 亿 m 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 3587.2 亿 m 3,比 年初增加 14.4 亿 m 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 450.1 亿 m 3,比年初增加 41.6 亿 m 3。北方 6 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 51.4 亿 m 3,其中 黄河区减少 66.8 亿 m 3 ;南方 4 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 107.4
亿m3,其中东南诸河区增加552亿m3。各省级行政区水库年末蓄水 量与年初比较,河南、湖北和青海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 库蓄水量减少,共减少蓄水量142.0亿m3;浙江、吉林和四川等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增加,共增加蓄水量198.0亿 m。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5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 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 量比年初减少663亿m3。北方6个水资源一级区地下水储存量均有 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海河区、辽河区和松花江区分别减少272 亿m3、118亿m3和114亿m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地下水储存量 增加的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增加6.3亿m3;储存 量减少的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和河南分别减少 221亿m3和11.3亿m3 、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5年全国总供水量6103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 的218%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695亿m3,占总供水量的814%; 地下水源供水量10692亿m3,占总供水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 量64.5亿m3,占总供水量的1.1%。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 供水量占33.9%,引水工程供水量占32.1%,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0.5%, 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量占35%。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 91.1%,深层承压水占8.5%,微咸水占04%。在其他水源供水量中 主要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量和集雨工程利用量,分别占81.5%和 174%。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4区供水量3341.0亿m3,占全国总供 水量的547%;北方6区供水量27622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5.3%
3 亿 m 3,其中东南诸河区增加 55.2 亿 m 3。各省级行政区水库年末蓄水 量与年初比较,河南、湖北和青海等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 库蓄水量减少,共减少蓄水量 142.0 亿 m 3 ;浙江、吉林和四川等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增加,共增加蓄水量 198.0 亿 m 3。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2015 年,北方 16 个省级行政区对 74 万 km2 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 量比年初减少 66.3 亿 m 3。北方 6 个水资源一级区地下水储存量均有 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海河区、辽河区和松花江区分别减少 27.2 亿 m 3、11.8 亿 m 3 和 11.4 亿 m 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地下水储存量 增加的有 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增加 6.3 亿 m 3;储存 量减少的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和河南分别减少 22.1 亿 m 3和 11.3 亿 m 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 2015 年全国总供水量 6103.2 亿 m 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 的 21.8%。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 4969.5 亿 m 3,占总供水量的 81.4%; 地下水源供水量 1069.2 亿 m 3,占总供水量的 17.5%;其他水源供水 量 64.5 亿 m 3,占总供水量的 1.1%。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 供水量占33.9%,引水工程供水量占32.1%,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0.5%, 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量占 3.5%。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 91.1%,深层承压水占 8.5%,微咸水占 0.4%。在其他水源供水量中, 主要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量和集雨工程利用量,分别占 81.5%和 17.4%。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 4 区供水量 3341.0 亿 m 3,占全国总供 水量的54.7%;北方6 区供水量2762.2亿 m 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5.3%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上海、浙江、重庆、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在95%以上;河北、河南 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71%和54%;北京、天津 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25%和11%。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148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 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淅江、福建、辽宁、江苏、山东 和河北,分别为3173亿m3、174.8亿m3、702亿m3、594亿m3、 51.3亿m3、409亿m和398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 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5年全国总用水量61032亿m3。其中,生活用水占 总用水量的13.0%;工业用水占21.9%;农业用水占63.1%;人工生 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 补水)占2.0%。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4区用水量33410亿m,占全国总用 水量的547%,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 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669%、779%、450%、310%;北方6 区用水量27622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453%,其中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 33.1%、22.1%、550%、690%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用水量大于400亿m3的有新疆、江苏和广 东3个省(自治区),用水量少于50亿m3的有天津、青海、西藏、 北京和海南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 上的有新疆、西藏、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和内蒙古7个省(自 治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35%以上的有上海、江苏、重庆和福建 4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重庆
4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上海、浙江、重庆、江苏等 1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在 95%以上;河北、河南 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 71%和 54%;北京、天津 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 25%和 11%。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 814.8 亿 m 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 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江苏、山东 和河北,分别为 317.3 亿 m 3、174.8 亿 m 3、70.2 亿 m 3、59.4 亿 m 3、 51.3 亿 m 3、40.9 亿 m 3和 39.8 亿 m 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 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 2015 年全国总用水量 6103.2 亿 m 3。其中,生活用水占 总用水量的 13.0%;工业用水占 21.9%;农业用水占 63.1%;人工生 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 补水)占 2.0%。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 4 区用水量 3341.0 亿 m 3,占全国总用 水量的 54.7%,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 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 66.9%、77.9%、45.0%、31.0%;北方 6 区用水量 2762.2 亿 m 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45.3%,其中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 33.1%、22.1%、55.0%、69.0%。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用水量大于 400 亿 m 3的有新疆、江苏和广 东 3 个省(自治区),用水量少于 50 亿 m 3的有天津、青海、西藏、 北京和海南 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75%以 上的有新疆、西藏、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和内蒙古 7 个省(自 治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 35%以上的有上海、江苏、重庆和福建 4 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 20%以上的有北京、重庆
浙江、上海和广东5个省(直辖市) 用水消耗量2015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17.0亿m3,耗水率(消 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527%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 业为64.3%;工业为232%;生活为41.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为808% 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 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5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70亿t。 用水指标2015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45m3,万元国内生产 总值(当年价)用水量90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94m3,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6,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 583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17L/d,农村居民人均 生活用水量82L/d。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人均综合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最低 的是海河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较低的 是海河区、东南诸河区、辽河区和淮河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高的是西南诸河区和长江区,较低的是海河区、辽河区、淮河区和黄 河区。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大于600m3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 内蒙古、江苏和广西7个省(自治区),其中新疆、宁夏、西藏和黑 龙江分别达2478m3、1058m3959m3和929m3;小于250m3的有天津 北京、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6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最低, 仅168m3。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新疆最高,为619m3;小 于50m3的有天津、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和辽宁等6个省(直辖 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16m3和17m3
5 浙江、上海和广东 5 个省(直辖市)。 用水消耗量 2015 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 3217.0 亿 m 3,耗水率(消 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52.7%。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 业为 64.3%;工业为 23.2%;生活为 41.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为 80.8%。 废污水排放量 废污水排放量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 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5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 770 亿 t。 用水指标 2015 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 445m 3,万元国内生产 总值(当年价)用水量 90m 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 394m 3,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36,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 58.3m 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17L/d,农村居民人均 生活用水量 82L/d。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人均综合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最低 的是海河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较低的 是海河区、东南诸河区、辽河区和淮河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高的是西南诸河区和长江区,较低的是海河区、辽河区、淮河区和黄 河区。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大于 600m3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 内蒙古、江苏和广西 7 个省(自治区),其中新疆、宁夏、西藏和黑 龙江分别达 2478m3、1058m3、959m3和 929m3;小于 250m3 的有天津、 北京、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 6 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最低, 仅 168m3。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新疆最高,为 619m3;小 于 50m3的有天津、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和辽宁等 6 个省(直辖 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 16m3 和 17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