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 教学目的 掌握需求弹性的概念、意义、计算 五、需求弹性 教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 含义 学 2、计算 3、 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内 4、种类 5、 影响因素 容 6、 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教学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应用 教学难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 以不同公园门票涨价问题引入本节知识点、案例分析(弹性与总收益 教学手段 的关系一一谷贱伤农)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清华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作业、 思考:1、弹性与斜率是否相同? 讨论题 2、“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是否正确?
间) 教学目的 掌握需求弹性的概念、意义、计算 教 学 内 容 五、需求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2、计算 3、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4、种类 5、影响因素 6、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教学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应用 教学难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以不同公园门票涨价问题引入本节知识点、案例分析(弹性与总收益 的关系——谷贱伤农)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清华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作业、 讨论题 思考:1、弹性与斜率是否相同? 2、“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是否正确?
课后小结 借助弹性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定价,效果颇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别 经管系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需求 第二节供给 课次(授课时 第五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间) 教学目的 掌握需求的其他弹性,掌握供给的含义、影响因素、规律表达方式 教 五、需求弹性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学 1、含义 2、计算 3、分类 (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内 1、含义 2、计算 3、分类 第二节 供给 容 、 供给的含义 (一)属性 、 生产者的出售愿望 2、生产者有供应商品的实际能力 (二)含义 影响因素及供给规律
课后小结 借助弹性理论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定价,效果颇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 别 经管系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 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课次(授课时 间) 第五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需求的其他弹性,掌握供给的含义、影响因素、规律表达方式 教 学 内 容 五、需求弹性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1、含义 2、计算 3、分类 (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1、含义 2、计算 3、分类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 (一)属性 1、生产者的出售愿望 2、生产者有供应商品的实际能力 (二)含义 二、影响因素及供给规律
、 影响因素(价格、成本、技术、相关商品价格、预期) 2、 供给规律 三、供给规律的表达方式 1、文字2、供给表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教学重点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的分类、供给的含义、影响因素、供给曲线 教学难点 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从肉价看供给引入第二节知识点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清华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作业、 思考:1、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讨论题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了什么? 课后小结 与需求对比学习,效果较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别 经管系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 供给第三节 均衡价格 课次(授课时 第六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1、影响因素(价格、成本、技术、相关商品价格、预期) 2、供给规律 三、供给规律的表达方式 1、文字 2、供给表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教学重点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的分类、供给的含义、影响因素、供给曲线 教学难点 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从肉价看供给引入第二节知识点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清华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作业、 讨论题 思考:1、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了什么? 课后小结 与需求对比学习,效果较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 别 经管系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 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 课次(授课时 第六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间) 掌握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了解供给弹性 教学目的 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决定 四、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五、供给弹性 教 、含义 2、计算 学 3、几何意义 4、 分类 内 5、 影响因素 第三节均衡价格 容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难点 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一一供给弹性(彩电由短缺到过剩)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
间) 教学目的 掌握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了解供给弹性 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决定 教 学 内 容 四、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五、供给弹性 1、含义 2、计算 3、几何意义 4、分类 5、影响因素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难点 均衡价格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案例分析——供给弹性(彩电由短缺到过剩) 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梁小民
思考题、作业、思考:经济学中谈“过剩”或“短缺”,意义是什么? 讨论题 课后小结 效果较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别 经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第 均衡价格 课次(授课时 第七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间) 掌握均衡价格的变动及供求规律 教学目的 掌握政府的价格政策、弹性与税收的关系 了解蛛网模型 教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学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内 4、 供求规律 三、 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容 四、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思考题、作业、 讨论题 思考:经济学中谈“过剩”或“短缺”,意义是什么? 课后小结 效果较好。 备注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案 系 别 经 授课专业 各专业 本 科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第 均衡价格 课次(授课时 间) 第七次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均衡价格的变动及供求规律 掌握政府的价格政策、弹性与税收的关系 了解蛛网模型 教 学 内 容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4、供求规律 三、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四、政府对价格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