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市场失灵、公共选择与产权经济学 第一节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 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二)形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公共物品、垄断、外部性和非对称信息等。 二、垄断的缺陷—低效率 前面我们曾从理论上说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 种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西方国家也是自由竞争与垄断同时存在。一方面存在大量自由竞 争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存在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垄断企业。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自由竞争和市 场机制的作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在降低经济效率。产业垄断使完全竞争市 场转化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企业可利用其垄断力量将产品价格定在均衡价格之上,其产量远远 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这样便不利于按帕累托最优原则配置经济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 经济效率。 Pc MC=AC Qc Q MR 图1-1垄断 的效率损失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分别表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 收益曲线;同时假定平均成本总是等于边际成本,即:AC=MC。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
第十章 市场失灵、公共选择与产权经济学 第一节 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 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二)形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公共物品、垄断、外部性和非对称信息等。 二、垄断的缺陷——低效率 前面我们曾从理论上说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 种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西方国家也是自由竞争与垄断同时存在。一方面存在大量自由竞 争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存在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垄断企业。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自由竞争和市 场机制的作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在降低经济效率。产业垄断使完全竞争市 场转化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企业可利用其垄断力量将产品价格定在均衡价格之上,其产量远远 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这样便不利于按帕累托最优原则配置经济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 经济效率。 图1-1 垄断 的效率损失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表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 收益曲线;同时假定平均成本总是等于边际成本,即:AC=MC。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厂商的均衡点是(PM,QM)。显然,垄断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 MC。 如图10-1所示,在点A,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价格超过了生 产者的单位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C,在那里,产品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为QC,价格为PC。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 PMPCBA,整个社会的福利却增加为PMPCBCA。这样,即使弥补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失以 后,消费者剩余仍增加了三角形ABC部分。 因此,垄断厂商的市场均衡明显不符合社会帕累托标准。其后果是:过少的资源被配置在垄断 市场,反过来,相对过多的资源被配置在其它非垄断市场。我们假定,一个社会有两个生产者一 粮食生产者和布匹生产者,其中,粮食生产者拥有垄断势力。因此,粮食生产者选择边际收益与边 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更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粮食生产 的边际成本较低。同时,多出来的生产投入品将被配置到生产布匹上去,从而使得布匹生产的边际 成本上升。结果,边际转换率会下降,结果是生产出太少的粮食和太多的布匹,出现经济的无效 率。 二、外部性 (一)外部性(Externality)的含义与分类 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 效应。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即有益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即有害外部性)。 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 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例如接受教育是消费的外部经济,而提供教育就是生产的外 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地危害。外部不 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例如: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就是消 费的外部不经济;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就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最终都将造成资源配置失当, 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状态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厂商的均衡点是(PM,QM)。显然,垄断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 MC。 如图10-1所示,在点A,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价格超过了生 产者的单位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C,在那里,产品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为QC,价格为PC。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 PMPCBA,整个社会的福利却增加为PMPCBCA。这样,即使弥补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失以 后,消费者剩余仍增加了三角形ABC部分。 因此,垄断厂商的市场均衡明显不符合社会帕累托标准。其后果是:过少的资源被配置在垄断 市场,反过来,相对过多的资源被配置在其它非垄断市场。我们假定,一个社会有两个生产者—— 粮食生产者和布匹生产者,其中,粮食生产者拥有垄断势力。因此,粮食生产者选择边际收益与边 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更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粮食生产 的边际成本较低。同时,多出来的生产投入品将被配置到生产布匹上去,从而使得布匹生产的边际 成本上升。结果,边际转换率会下降,结果是生产出太少的粮食和太多的布匹,出现经济的无效 率。 二、外部性 (一)外部性(Externality)的含义与分类 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 效应。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即有益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即有害外部性)。 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 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例如接受教育是消费的外部经济,而提供教育就是生产的外 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地危害。外部不 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例如: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就是消 费的外部不经济;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就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最终都将造成资源配置失当, 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状态
1.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 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 成本)。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如下图所示: Pe 私人需求量为QP社会需求量Qs。 Dse Dpe 0 Q Qp Qs 图1-2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如果从社会中其他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私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 就会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即帕雷托改进,例如教育。 2外部不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 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 (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如下图所示: 私人需求量为Q社会需求量Qs。 Ds+ Q Qs+Qp 图1-3外部不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如果从私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其他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就会减 少,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好处增加,即帕雷托改进,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
1.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经济对外带来的好处是无法得到回报的。因此外部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小于 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高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社会 成本)。外部经济导致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不足,如下图所示: 图1-2 外部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如果从社会中其他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私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供应 就会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即帕雷托改进,例如教育。 2.外部不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对外带来的危害是无法进行补偿的。因此外部不经济说明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收益 大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也就是说物品的消费或生产的成本低于它应当支付的成本 (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导致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如下图所示: 如果从私人得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补偿其他人的损失,这种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物品供应就会减 少,从而使整个社会得到好处增加,即帕雷托改进,例如乱扔或乱倒垃圾
三、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在前面所讨论的市场交易中的商品通常是指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一般而言,如果你没有 付费,你就会很容易地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而且一旦某人已经消费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 再消费该商品了,把这两个特性称为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由市场来配置这类私人物品的生 产和消费,一般是有效率的。 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许多不具备以上特性的物品,市场无法有效率地调节它们的生产和消费, 或者说不可能由私人有效地提供。在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公 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性是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这种排他是 不可能的,或者排他的成本过于昂贵而无法排他。国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旦建立起国防体系, 所有国民都会从中受益,不能因为某人没有对国防建设支付费用(如从不纳税),而将他排斥在国 防力量保卫之外。疾病预防计划也是如此,只要计划得以实施,社区内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受益范围 之外。 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性是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商品是指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 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的商品。非竞争性意味着在给定生产水平下,增加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并 不影响他人从消费中得到的福利。如路灯照明,多一个行路者,既不会增加安装路灯的成本,也不 会减少他人在夜间行路时从路灯照明中得到的效用。只要有空位,电影院里多一位观众既不会增加 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的成本,也毫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物品的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特征,使得物品会由于四种可能的组合而形成四 类物品。 1.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一个苹果,首先它具有排他性,因 为你购买而消费,就很容易排除了其他人的消费;同时,它也具有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个苹 果,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苹果。在前面的分析中,实际隐含地假定物品是私人物品。 2.公共资源。只具有竞净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例如公海捕捞的鱼,是一种竞 争性物品,一部分人从海洋中捕到的鱼多了,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但这些鱼并不具有排他 性,因为不可能对任何从海洋中捕到的鱼都收费
三、公共物品 (一)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在前面所讨论的市场交易中的商品通常是指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一般而言,如果你没有 付费,你就会很容易地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而且一旦某人已经消费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 再消费该商品了,把这两个特性称为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由市场来配置这类私人物品的生 产和消费,一般是有效率的。 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许多不具备以上特性的物品,市场无法有效率地调节它们的生产和消费, 或者说不可能由私人有效地提供。在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公 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性是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一些人“不付费便可消费”,或者这种排他是 不可能的,或者排他的成本过于昂贵而无法排他。国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旦建立起国防体系, 所有国民都会从中受益,不能因为某人没有对国防建设支付费用(如从不纳税),而将他排斥在国 防力量保卫之外。疾病预防计划也是如此,只要计划得以实施,社区内没有人会被排除在受益范围 之外。 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性是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商品是指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 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的商品。非竞争性意味着在给定生产水平下,增加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并 不影响他人从消费中得到的福利。如路灯照明,多一个行路者,既不会增加安装路灯的成本,也不 会减少他人在夜间行路时从路灯照明中得到的效用。只要有空位,电影院里多一位观众既不会增加 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的成本,也毫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物品的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特征,使得物品会由于四种可能的组合而形成四 类物品。 1. 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一个苹果,首先它具有排他性,因 为你购买而消费,就很容易排除了其他人的消费;同时,它也具有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个苹 果,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苹果。在前面的分析中,实际隐含地假定物品是私人物品。 2.公共资源。 只具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例如公海捕捞的鱼,是一种竞 争性物品,一部分人从海洋中捕到的鱼多了,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但这些鱼并不具有排他 性,因为不可能对任何从海洋中捕到的鱼都收费
3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 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 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 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4.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 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 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 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河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 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 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 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 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功加 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 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 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 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 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 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 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 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 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 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 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 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 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 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 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
3.自然垄断性物品。还有一类物品,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通常说这类物品存在自然垄断。 例如有线电视不具竞争性,多一台电视机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并不会降低其它电视机的接收质量,也 不会增加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但是它具有排他性,不付费的人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公 园、电影院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也如同有线电视一样,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 4. 纯公共物品。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也被称为纯 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法律、公安、交通安全、基础科学研究等。但是在现实中,纯公共物品 毕竟是极端的例子,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常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些物 品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或可以有效的做到排他,通常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像上面所说的公园、电 影院或俱乐部等,不具有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即在未达到饱和状态之前是非 竞争性的,比如电影院在所有位置坐满之前,增加若干观众并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也无须增加 电影院的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了。另外也有一些物品,如电视信 号,原来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变,在技术上能够通过加 密变成排他的,由此成了可以收费的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性质,完全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有效的结果,这为政府介入公 共物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共物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同时政府提供的物品也未 必都是公共物品。实际上许多政府提供的物品在消费中既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例 如,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是因为教育具有外部经济, 而不是因为它是公共物品。再如政府提供的国家公园,入园费的确定把一部分公众排除在外,因为 不买票就不能进去消费。同时公园的使用也具有竞争性,在拥挤的情况下,继续进入会减少其他人 的效用。可见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的物品与公共物品不是完全相同的。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给由市场机制调节其最优生产量带来了麻烦,原因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是虚假的。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第一,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 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第二,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 物品的偏好程度,但为了少支付或不支付价格,他们也不会如实说出来,而是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 想当“免费乘车者”。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一旦有人购买了公共物品,其他人即使不付费,也可以照样不误 地享用同一公共物品。假若有人在公寓的楼梯上安装了一盏灯,其他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 好处,并不会因不付钱而丝毫减少。如果每个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期待他人购买公共物品,结果 便没有公共物品。显然,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在这里不起作用了。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看到,在 存在外部影响的环境里,市场机制无法达到资源的效率配置。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极端的例 子: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外部影响,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