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式、饵料意义、水华赤潮种类等。 第二篇浮游动物 第八查原生动物2华时 主要内容: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原生动物的分类:一、肉足虫铜根足亚纲及 变形虫目、有壳虫目和有孔虫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 点:辐足亚纲及太阳虫目和放射虫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 学特点。二、纤毛虫纲全毛目、旋居目和缘毛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 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原生动物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拿握原生动物不同运动胞器,并能举例说明常见原生动物种属的运动胞器:以缘 毛目为例,掌握检索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主要饵料和敌害原生动物的类群,纤毛 虫类对在藻类培养和对其它饵料生物的危害:原生动物在水环境保护(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原生动物的普生性:邻近水域中原生动物分布的差异性:原 生动物对环境因子的雨耐受力及其分布, 第九章轮学时 E要内容: :形态构选 (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分类 学习要求掌轮虫主要特征,轮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掌提典型的推型咀啊器构造, 掌提常见轮虫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国 外轮虫的工厂化培养和土池增殖情况。 作业:根据常见轮虫的主要特征,编制检索表(选择任意8属) 臂尾轮虫属:尊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属、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属 霜被臂尾 疣毛轮虫属:多肢轮虫属:三肢轮虫属:巨腕 第十章枝角 枝角类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与分类依据:枝角类的形态构造:外部 形态和 生。发有和生长 点及生活史,枝角类的分类:单足部和真 技角部:生态分布和意义:国内外枝角类培养概 学习要求:掌握枝角类主要特征和形态构造,掌握枝角类第二触角刚毛式、后腹部、卵 壳弧等概念:掌据枝角类孤雌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了解国内外枝角类的培养种类 知室内外培整方法,誉握常见种属的分举特征】 作业:比较轮虫和枝角类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的异同点。 第十一章桡足类(2学时) 主要内容:桡足类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与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殖与发有:哲水蚤目、 剑水虽目和猛水蚤目的分类特征以及各目主要种类的形态结构、个体生态、饵料 意义或危害。 学习要求:掌提桡足类的主要特征和形态构造,掌提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在形态 上的主要异同点,了解第五胸足在分类上的重要地位,了解肉食性桡足类在苗利 生产和动物性饵料生物培养中的危害以及国内外桡足类培养概况
16 繁殖方式、饵料意义、水华赤潮种类等。 第二篇 浮游动物 第八章 原生动物(2 学时) 主要内容: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原生动物的分类:一、肉足虫纲 根足亚纲及 变形虫目、有壳虫目和有孔虫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 点;辐足亚纲及太阳虫目和放射虫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 学特点。二、纤毛虫纲 全毛目、旋唇目和缘毛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特征,分 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原生动物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原生动物不同运动胞器,并能举例说明常见原生动物种属的运动胞器;以缘 毛目为例,掌握检索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主要饵料和敌害原生动物的类群,纤毛 虫类对在藻类培养和对其它饵料生物的危害;原生动物在水环境保护(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原生动物的普生性;邻近水域中原生动物分布的差异性;原 生动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力及其分布。 第九章 轮 虫(2 学时) 主要内容:轮虫的主要特征;形态构造(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分类地位与分类依据;轮 虫的生殖方式与生活史,休眠卵的形态构造;主要种类的形态结构、个体生态和 饵料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轮虫主要特征,轮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掌握典型的椎型咀嚼器构造,了 解不同类型的轮虫咀嚼器,掌握常见轮虫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国内 外轮虫的工厂化培养和土池增殖情况。 作 业:根据常见轮虫的主要特征,编制检索表(选择任意8属)。 臂尾轮虫属:萼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属、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属、 褶皱臂尾轮虫属;龟甲轮虫属;疣毛轮虫属;多肢轮虫属;三肢轮虫属;巨腕轮 虫属;裂足轮虫属;晶囊轮虫属 第十章 枝角类(2 学时) 主要内容:枝角类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与分类依据;枝角类的形态构造:外部 形态和内部构造;生殖、发育和生长特点及生活史;枝角类的分类:单足部和真 枝角部;生态分布和意义;国内外枝角类培养概况。 学习要求:掌握枝角类主要特征和形态构造,掌握枝角类第二触角刚毛式、后腹部、卵鞍、 壳弧等概念;掌握枝角类孤雌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了解国内外枝角类的培养种类 和室内外培养方法,掌握常见种属的分类特征。 作 业:比较轮虫和枝角类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的异同点。 第十一章 桡足类(2 学时) 主要内容:桡足类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与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殖与发育;哲水蚤目、 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分类特征以及各目主要种类的形态结构、个体生态、饵料 意义或危害。 学习要求:掌握桡足类的主要特征和形态构造,掌握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在形态 上的主要异同点,了解第五胸足在分类上的重要地位,了解肉食性桡足类在苗种 生产和动物性饵料生物培养中的危害以及国内外桡足类培养概况
作业:列表比较桡足类常见3个目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在形态上的主要异同 点。 第十二章毛颗动物(0,.5学时) 主要内容:箭虫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常见种类。 学习要求:掌握箭虫的形态结构特征,识别常见种类,了解箭虫在海水环境的地位和饵料作 用: 第十三章其他浮游 主要内容: 毛虾、莹虾)、腔肠动物的水母类和我国沿海常见浮游幼虫类(海绵动物的两囊 幼虫: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蝶状体:扁形动物的牟勤氏幼虫:纽形动物的帽状 幼虫: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后期幼虫:苔萨动物的双壳幼虫:软体动物的担轮 幼虫和面盘幼虫、后期幼虫:甲壳动物的无节幼虫、酸介幼虫、节胸幼虫、叶状 幼虫、蚤状幼虫、大银幼虫、阿利马幼虫等:棘皮动物的羽腕幼虫、长腕幼虫 耳状幼虫:脊索动物的柱头幼虫和绑斟幼虫)等生物学特征。各类其他甲壳类生 殖与发有特点:生态分布和意义:卤虫卵的生物学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学习要求:掌握凶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殖特点,掌握糠虾、磷虾、毛虾的区别特点,了解其他 各类浮游甲壳类的生殖发有特点,了解卤虫卵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了解我国沿海 常见浮游幼虫的形态构造并能识别。了解水母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观赏水族业 上的开发价值。 第三篇底栖动物 虫纲的形态 学特 学习要求:草握腔肠动物各纲之间的区别特征,了解常见种类的生物学知识,了解石瑚类 腔肠动物的观赏开发价值。 第十五章环节动物2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生殖与发有:分类:多毛纲、寡毛纲、星虫纲和蜡纲 常见种类的分类地位、分类特征及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多毛纲沙蚕的头部构造以及典型双叶型疣足的构造,掌握刚毛的形态构造以 及在分类中的作用。了解多毛纲种类的经济意义以及增殖方法:了解寡毛纲的耐 污习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国内外培养利用概况:了解星虫纲和磁纲 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清况。 第十六童软体动物5.5学时 主要内容:软体动物概述和主要特征:一,腹足纲概述、形态枸造:分类:前腿亚纲及原 始腹足目、中腹足目和狭舌目特征,常见种类特点及生物学特点:后鳃亚纲及头 后目特征,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肺螺亚纲及基眼目和柄眼目特征,常见
17 作 业:列表比较桡足类常见3个目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在形态上的主要异同 点。 第十二章 毛颚动物(0.5 学时) 主要内容:箭虫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常见种类。 学习要求:掌握箭虫的形态结构特征,识别常见种类,了解箭虫在海水环境的地位和饵料作 用。 第十三章 其他浮游动物(3.5 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浮游甲壳类(卤虫、丰年虫、鲎、蚌壳虫、糠虾、磷虾、端足类、介形虫、 毛虾、莹虾)、腔肠动物的水母类和我国沿海常见浮游幼虫类(海绵动物的两囊 幼虫;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蝶状体;扁形动物的牟勤氏幼虫;纽形动物的帽状 幼虫;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后期幼虫;苔藓动物的双壳幼虫;软体动物的担轮 幼虫和面盘幼虫、后期幼虫;甲壳动物的无节幼虫、腺介幼虫、节胸幼虫、叶状 幼虫、蚤状幼虫、大眼幼虫、阿利马幼虫等;棘皮动物的羽腕幼虫、长腕幼虫、 耳状幼虫;脊索动物的柱头幼虫和蝌蚪幼虫)等生物学特征。各类其他甲壳类生 殖与发育特点;生态分布和意义;卤虫卵的生物学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学习要求:掌握卤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殖特点,掌握糠虾、磷虾、毛虾的区别特点,了解其他 各类浮游甲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了解卤虫卵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了解我国沿海 常见浮游幼虫的形态构造并能识别。了解水母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观赏水族业 上的开发价值。 第三篇 底栖动物 第十四章 腔肠动物(1 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分类。水螅虫纲的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 物学特点。珊瑚虫纲概述,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 生物学特点。 学习要求:掌握腔肠动物各纲之间的区别特征,了解常见种类的生物学知识,了解石珊瑚类 腔肠动物的观赏开发价值。 第十五章 环节动物(2 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生殖与发育;分类;多毛纲、寡毛纲、星虫纲和螠纲 常见种类的分类地位、分类特征及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多毛纲沙蚕的头部构造以及典型双叶型疣足的构造,掌握刚毛的形态构造以 及在分类中的作用。了解多毛纲种类的经济意义以及增殖方法;了解寡毛纲的耐 污习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国内外培养利用概况;了解星虫纲和螠纲 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情况。 第十六章 软体动物(5.5 学时) 主要内容:软体动物概述和主要特征;一. 腹足纲 概述、形态构造;分类:前鳃亚纲及原 始腹足目、中腹足目和狭舌目特征,常见种类特点及生物学特点;后鳃亚纲及头 盾目特征,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肺螺亚纲及基眼目和柄眼目特征,常见
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二瓣鳃绑概述,形态构造:分类:翼形 亚纲及细目、贻贝目和珍珠贝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古异齿亚纲 及蚌目特征,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异齿亚纲及帝蛤目、海螂日特征,常 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 头足纲概述,形态构造:分类: 类地 二鳃亚钢及枪形目 学习要求:掌据 的构造以及茎化、触腕等 目的主要特征 了解 个主要经济种类的分类学特了解三个的生分 第十七查甲壳动物(2学时 主要内容:甲壳动物概述,主要特征及分类。口足类、蔓足类、十足类甲壳动物概述,主要 特征。口足类和蔓足类主要种类的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十足类甲壳动 物的分类:枝鳃亚目特征,虾的外部形态,分类:对虾总科和樱虾总科常见种类 的分类及生物学特征:腹胚亚目的形态构造、主要特征以及真虾下目、整虾下目、 龙虾下目、短尾下目常见种类分类及生物学特征。 学习要求:掌握十足类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虾、蟹的形态构造,掌握常见经济虾蟹类的分 类地位及分类特征,掌握虾蟹类的繁殖发有等生物学知识。 第十八章水生昆虫(2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昆虫概述及形态构造:积翅日、好蝴日、蜻蜓目、半翅日、毛翅日、鞘翅目 和双翅目位 各目常见种类或代表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 学习要求: 收以及着生 位 途径:摇蚊幼虫的饵料 阶值和利用前, 第十九章棘皮动物门(2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及形态构造, ·、海百合纲形态构造,常见日特征及代表种类:二、海 参纲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代表种类及生物学特点:三、海星纲特征,形态枸 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或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四、海胆纲特征, 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五、蛇尾纲特 征,形态构造,目的特征及代表种类。 学习要求:掌握常见或经济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依据以及经济意义,了解海参、海胆 等养殖方法。 第四篇大型水生植物 第二十章水生维管束植物(3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和繁殖方式,分类。生态分类包括沉水植物、挺水 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各生态类群常见种类、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征。水 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分布、在水产养殖中的饵料作用以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 用。 学习要求:掌捏水生维管束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掌捏生态类群的定义及常见种类的生物
18 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二. 瓣鳃纲 概述,形态构造;分类:翼形 亚纲及蚶目、贻贝目和珍珠贝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古异齿亚纲 及蚌目特征,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异齿亚纲及帘蛤目、海螂目特征,常 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三. 头足纲 概述,形态构造;分类:四 鳃亚纲及鹦鹉螺目特征,代表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二鳃亚纲及枪形目、 乌贼目和八腕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 学习要求:掌握软体动物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的贝壳形态构造及主要特征;掌握齿舌齿 式、鳃的构造以及茎化腕、触腕等的概念;掌握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亚纲和 目的主要特征,了解三个纲主要经济种类的分类学特征;了解三个纲的生态分布。 第十七章 甲壳动物(2.5 学时) 主要内容:甲壳动物概述,主要特征及分类。口足类、蔓足类、十足类甲壳动物概述,主要 特征。口足类和蔓足类主要种类的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十足类甲壳动 物的分类:枝鳃亚目特征,虾的外部形态,分类:对虾总科和樱虾总科常见种类 的分类及生物学特征;腹胚亚目的形态构造、主要特征以及真虾下目、螯虾下目、 龙虾下目、短尾下目常见种类分类及生物学特征。 学习要求:掌握十足类甲壳动物的主要特征,虾、蟹的形态构造,掌握常见经济虾蟹类的分 类地位及分类特征,掌握虾蟹类的繁殖发育等生物学知识。 第十八章 水生昆虫(2 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昆虫概述及形态构造;积翅目、蜉蚴目、蜻蜓目、半翅目、毛翅目、鞘翅目 和双翅目特征,各目常见种类或代表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 学习要求:掌握水生昆虫的呼吸器官以及着生位置,了解不同目之间的分类特征,了解龙虱 幼虫、红娘华、蜻蜓幼虫等水生害虫对渔业的危害及防治途径;摇蚊幼虫的饵料 价值和利用前景,了解龙虱成虫的经济意义以及培养方法。 第十九章 棘皮动物门(2 学时) 主要内容:概述及形态构造; 一、海百合纲 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及代表种类; 二、海 参纲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代表种类及生物学特点;三、海星纲特征,形态构 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或代表种类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四、海胆纲 特征, 形态构造,常见目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五、蛇尾纲 特 征,形态构造,目的特征及代表种类。 学习要求:掌握常见或经济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依据以及经济意义,了解海参、海胆 等养殖方法。 第四篇 大型水生植物 第二十章 水生维管束植物(3 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和繁殖方式,分类。生态分类包括沉水植物、挺水 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各生态类群常见种类、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征。水 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分布、在水产养殖中的饵料作用以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 用。 学习要求:掌握水生维管束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掌握生态类群的定义及常见种类的生物
学知识。了解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产养殖和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了解水生植 物的搜培技术, 第二十一章轮薰和学时 士要 容 体制和繁殖方式:轮藻门分类:轮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轮藻繁殖器官藏精器和藏卵器的构造, 解在含钙较高水体中轮藻的生长。 第一十一查大型海(1学时) 主要内容:红藻、褐藻的主要特征,分类及生态意义,紫菜和海带的繁殖和生活史」 学习要求:掌握紫菜和海带的繁殖和生活史,了解常见大型海藻种类及生物学知识。 第五篇水生生物调查方法(2学时) 主要内容:一·浮游植物野外采集、室内处理以及定量方法:二浮游动物野外采集、室内 处理及定量方法:三底柄动物野外采集和室内定量方法:四水生维管束植物采 集定量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浮游动植物和底柄生物野外采样方法和室内鉴定分析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黄师在课登上首先对各类群水生生物的达。 结构、 见水生 本生物 比较 与4 地的生物学 律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中要遵守纪律,努力听讲。课后尽量复习,并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经常查看上海市级精品课程“水生生物学”精品课程网,把当堂课程的重点、难点当天消 化和吸收。经常查阅不同水生生物类群的专业书籍,把所学的水生生物学知识和实践密切结 合,培养对水生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能够独立查阅水生生物 各类群的专业书籍来鉴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自行研制了一套水生生物学CA1多媒体课件,集彩色图谱 的录像为一 用强教学效果,此外, 启发学生 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授课过程注重归纳、总结、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学习的系统观。 19
19 学知识。了解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水产养殖和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了解水生植 物的栽培技术。 第二十一章 轮藻(1 学时) 主要内容:轮藻门特征、体制和繁殖方式;轮藻门分类;轮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轮藻繁殖器官藏精器和藏卵器的构造。了解在含钙较高水体中轮藻的生长。 第二十二章 大型海藻(1 学时) 主要内容:红藻、褐藻的主要特征,分类及生态意义,紫菜和海带的繁殖和生活史。 学习要求:掌握紫菜和海带的繁殖和生活史,了解常见大型海藻种类及生物学知识。 第五篇 水生生物调查方法(2 学时) 主要内容:一.浮游植物野外采集、室内处理以及定量方法;二.浮游动物野外采集、室内 处理及定量方法;三.底栖动物野外采集和室内定量方法;四.水生维管束植物采 集定量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浮游动植物和底栖生物野外采样方法和室内鉴定分析方法。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对各类群水生生物的概述、形态结构、分类系统进行完整的介绍, 根据分类依据、分类特征对常见水生生物进行分类的讲解,同时讲授各类群水生生物学的繁 殖、生活特性以及生态分布,并对常见的水生生物种类进行较为详细的个体生物学知识的讲 解。由于形态、分类课程比较枯燥,要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类水生生 物精美图片,精心制作幻灯片,在课堂采用启发式教育,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此 同时,在课堂中尽量列举实例,使基础生物学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抽象的生物学规 律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中要遵守纪律,努力听讲。课后尽量复习,并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经常查看上海市级精品课程“水生生物学” 精品课程网,把当堂课程的重点、难点当天消 化和吸收。经常查阅不同水生生物类群的专业书籍,把所学的水生生物学知识和实践密切结 合,培养对水生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具备能够独立查阅水生生物 各类群的专业书籍来鉴别常见水生生物种类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自行研制了一套水生生物学 CAI 多媒体课件,集彩色图谱、 文字材料、Flas 学时画面以及鲜活的录像为一体,活泼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开 设 Classsky 网上教学,学生可以适时在 Internet 网络看到授课内容。 2.启发式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水生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 3.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授课过程注重归纳、总结、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学习的系统观
4.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成绩由平时考勤(15%)、上课提问(10%) 作业情况(15%)以及期未考试成绩(60%)组成.理论考试实现考教分离,在网上麴助教 学材料中设有试题库以及水生生物学专用术语各300多条,以便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赵文主编。水生生物学。北京:中农业出版社,2005.8」 方纪祖,杨和茎。水生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 阅读书日 1,李永函、赵文。水产饵料生物学.大连出版社,2002 )胡迪均梦1980中国漆水英举志上海科学转术出板社 3.厦门水产学院水生生物教研组,1980,淡水习见藻类,农业出版社 4.捷B.福迪若,1980.藻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装鉴,单人异,1952,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中国科学院出版社 6.颜素珠,1983,中国水生高等水生维管束图说,科学出版社 7.沈殖芬,原生动物学。1999,科学出版社。 8.。王家楫,1961,中国淡水轮虫志,科学出版社 吴宝玲等,1981.中同近海沙蚕科研究海洋出版社 10.杨德 1988 多毛环巾列 农业出版社。 等,1979 水 版 198 角举)科学出社 15沙克瑞第」 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19 科学出版社 16.何志辉等,1982.淡水生物学上册),农业出版社 17,洪惠餐等,1931海洋浮游生物学农业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普通动物学,后续课程有鱼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甲壳 动物增养殖学等。 八、说明: 上海水产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置《水生生物学》课程的高等院校,1956年设立水生生物 学本科 亚160年出形 内弟 本水生生物学教材,19 年出的 正生物字》 划粒材《 精品课老 的 膜意图是在夯实水生生物学的形态 系 为按 到水环境生态保护中去
20 4.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成绩由平时考勤(15%)、上课提问(10%)、 作业情况(15%)以及期末考试成绩(60%)组成。理论考试实现考教分离,在网上辅助教 学材料中设有试题库以及水生生物学专用术语各 300 多条,以便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赵文主编。水生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 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 水生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阅读书目: 1. 李永函、赵文。水产饵料生物学,大连出版社,2002。 2. 胡鸿均等,1980,中国淡水藻类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厦门水产学院水生生物教研组,1980,淡水习见藻类,农业出版社. 4. 捷 B.福迪著,1980. 藻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 裴鉴,单人骅,1952,华东水生维管束植物,中国科学院出版社. 6. 颜素珠,1983,中国水生高等水生维管束图说,科学出版社. 7. 沈蕴芬,原生动物学。1999,科学出版社。 8. 王家楫,1961,中国淡水轮虫志,科学出版社. 9. 吴宝玲等,1981.中国近海沙蚕科研究.海洋出版社. 10. 杨德渐,孙瑞平编著,1988。中国近海多毛环节动物。农业出版社。 11. 刘月英等,1979,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科学出版社. 12. 董正之,1988,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头足纲,科学出版社. 13. 郑重等,1984,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出版社. 14. 蒋燮治,堵南山,1979,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科学出版社. 15. 沈嘉瑞等,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1979,科学出版社。 16. 何志辉等,1982,淡水生物学(上册),农业出版社. 17. 洪惠馨等,1981,海洋浮游生物学,农业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普通动物学,后续课程有鱼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甲壳 动物增养殖学等。 八、说明: 上海水产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置《水生生物学》课程的高等院校,1956 年设立水生生物 学本科专业,1960 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水生生物学教材,1991 年出版的《水生生物学》形 态分类部分。2005 年作为副主编单位出版了规划教材《水生生物学》。我校水生生物学的课 程建设历经 3 代人的共同努力,获得非凡成果,1996 年被上海时评为一类课程,2004 年被 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水生生物学大纲的修改也经历了 3-5 次,本次大纲在以前大纲的基础 上,做了较大修改,主要在授课体系上,由原来的按分类体系授课改为按生态分类授课,主 要意图是在夯实水生生物学的形态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把相关的水生生物学知识融入 到水环境生态保护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