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不一致,每4人一组: 2.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讨论评价指标 权重 得 】课觉前绀内合作 15 2发言内容设计 40 3.发言形式设计 15 4.发言时间掌握 15 5.回答老师、同学问题的情况15 《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学分 学时2 分1 实验学时27 应开实验学期 年级1学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普通动物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教有必修课。 本课程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生活方式、地理分布及经 济意义。通过实验课的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园课堂讲授所学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 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打好基础, 二、内容简介(200字左右) 一门课卷 学过程中 一个重要环节 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维续发展动物学的能力。课程内 类基本特征的观察和解剂技巧,生物绘图及其他实验记录方式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的训练,动 物分类依据及检索方法。顺若动物进化的主线,实验手段遵循从易到难,从单纯观察到实验 技能综合应用的原则,力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了解结构与功能的 关系,同时通过纵向的比较,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各类动物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掌握动物 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规范、科学方法和手段及其发展动态:熟悉有关实验器械的使用:培养学 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动物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 11
11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 15 分钟之内,超过 15 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不一致,每 4 人一组; 2. 评价标准 小组发言讨论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 1. 课堂前组内合作 15 2. 发言内容设计 40 3. 发言形式设计 15 4. 发言时间掌握 15 5.回答老师、同学问题的情况 15 《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普通动物学实验/General Zoology Experiment 课程编号:1805706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 教材名称: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学时学分:学时 27 学分 1 实验学时 27 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 1 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普通动物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 本课程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生活方式、地理分布及经 济意义。通过实验课的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 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打好基础。 二、内容简介(200 字左右) 本课程是与动物学理论课并列的一门课程,是动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各门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传授和验证已有的动物学知识;通过实验 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继续发展动物学的能力。课程内容涉及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动物各门 类基本特征的观察和解剖技巧,生物绘图及其他实验记录方式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的训练,动 物分类依据及检索方法。顺着动物进化的主线,实验手段遵循从易到难,从单纯观察到实验 技能综合应用的原则,力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了解结构与功能的 关系,同时通过纵向的比较,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各类动物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掌握动物 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规范、科学方法和手段及其发展动态;熟悉有关实验器械的使用;培养学 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动物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
对各大门类代表动物的实验,要求学生拿握:熟练操作显微镜、解剖镜的适用技术:动物活 体解削技术:活体标本的采集、培养、制作、保存方法和操作技术等:生物绘图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休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 (磁带、光盘)、PT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 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L形式)。 2。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 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考核方法 考查,总评成绩: 六、实验项目设置 实验每组实验实验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人数 属性要求 观察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理解 显微镜的使用及草展 其基木 2。草履虫活体观察 3 验证必做 虫的观察 3.草履虫玻片标木 2 水蛇切片的观察(示范 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 3 1 验证 必微 水母、功瑚) 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整体装片标本观察,了解其 部各系统器官构造: 横切面玻片标本观察,了解 涡虫切片的观察(示范 皮肤肌肉囊和三胚层的体层构造: 吸虫、缘虫) 华枝案吸虫整体装片的观察: 验证必做 4. 猪带锋虫头节、成熟节片和马 卵节片玻片标本的观察: 日本血吸虫的示范。 4 期虫和蚯切片、浸 1. 观察蝴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 3 1验证必做
12 对各大门类代表动物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熟练操作显微镜、解剖镜的适用技术;动物活 体解剖技术;活体标本的采集、培养、制作、保存方法和操作技术等;生物绘图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用显微镜;解剖镜;盖玻片、载玻片;吸管;放大镜、培养皿;蜡盘、镊子、解 剖针;手术剪;大头针;骨剪。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 (磁带、光盘)、PPT 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 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 E-MAIL 形式)。 2.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 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 等。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考核方法 考查,总评成绩:出勤占 20%、实验报告占 50%、学习态度占 30% 六、实验项目设置(表格形式) 序 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实验 要求 1 显微镜的使用及草履 虫的观察 1. 观察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理解 其基本性能; 2. 草履虫活体观察; 3. 草履虫玻片标本。 3 1 验证 必做 2 水螅切片的观察(示范 水母、珊瑚) 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 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 1 验证 必做 3 涡虫切片的观察(示范 吸虫、绦虫) 1. 整体装片标本观察,了解其内 部各系统器官构造; 2. 横切面玻片标本观察,了解其 皮肤肌肉囊和三胚层的体层构造; 3. 华枝睾吸虫整体装片的观察; 4. 猪带绦虫头节、成熟节片和孕 卵节片玻片标本的观察; 日本血吸虫的示范。 3 1 验证 必做 4 蛔虫和蚯蚓切片、浸 1. 观察蛔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 3 1 验证 必做
制标本的观察(示范沙 态 蚕、蚓蝗) 2. 显微镜下观察细虫横切玻片 标本: 3.线形动物重要代表示范: 4.观察环毛蚓浸制标本的外部 形态结构: 5.观察环毛蚓横切面玻片标本 6.环节动物门重要代表动物示范 1.河蚌活体观察: 河蚌的解制(示范田 2.河蚌的外形观察和解剂: 3 螺、乌贼等) 2 验证必做 3. 瓣鰓纲常见和重要经济种类 的示范 日本沼虾的外形及内部构 6 日本沼虾的解制(示范 造的解剖观察: 3 对虾、蟹、登等 研究必做 2。甲壳纲冬重费类群代表动物 的示范 1. 文马鱼切片、浸制 文昌鱼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 察: 本的观察(示范海葡 3 住头虫等) 2 文昌鱼整体装片及过咽部横 验证必做 切装片的观察 1. 蟾蜍的外形、皮肤、骨路和肌 蝙蜍的解剖示范鵝封 肉系统的观察: 3 的骨路) 2. 蟾蜍的解剂及其消化、呼吸和 验证必做 泄殖系统形态结构的观察。 1. 通过对家鸽的观察,认识鸟类 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 家鸽的解剂 3 验证必做 翔生活的主奖特征: 2.学习解剂鸟类的方法。 七、说明 学生对动: 的条件下,提出供学生选做的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 13
13 制标本的观察(示范沙 蚕、蚂蝗) 态; 2. 显微镜下观察蛔虫横切玻片 标本; 3. 线形动物重要代表示范; 4. 观察环毛蚓浸制标本的外部 形态结构; 5. 观察环毛蚓横切面玻片标本; 6.环节动物门重要代表动物示范。 5 河蚌的解剖(示范田 螺、乌贼等) 1. 河蚌活体观察; 2. 河蚌的外形观察和解剖; 3. 瓣鳃纲常见和重要经济种类 的示范 3 2 验证 必做 6 日本沼虾的解剖(示范 对虾、蟹、鲎等) 1. 日本沼虾的外形及内部构 造的解剖观察; 2.甲壳纲各重要类群代表动物 的示范 3 1 研究 必做 7 文昌鱼切片、浸制标 本的观察(示范海鞘、 住头虫等) 1. 文昌鱼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 察; 2. 文昌鱼整体装片及过咽部横 切装片的观察 3 1 验证 必做 8 蟾蜍的解剖(示范蟾蜍 的骨骼) 1. 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 肉系统的观察; 2.蟾蜍的解剖及其消化、呼吸和 泄殖系统形态结构的观察。 3 2 验证 必做 9 家鸽的解剖 1. 通过对家鸽的观察,认识鸟类 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 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习解剖鸟类的方法。 3 4 验证 必做 七、说明 1.本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前导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使 学生对动物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2.在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条件下,提出供学生选做的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 程名称中文质文水生生物学 课程编号:2401007 讲授学时:48 开设学期:第45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课程级别:上海市精品课程 课程负贵人:王丽卿 教学团队:薛俊增、张瑞雷、季高华、华雪铭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水产养殖、生物科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水产养殖和生物科学专 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系统讲述水体中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柄动物以及大型水生柏 物等的形态学、分类学以及生态学知识,重点介绍水生生物常见种类、经济种突的个体生物 学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以及所学专业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生 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一般规律和特点,草握各类水生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知识以及经济价值较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水生动植物(鱼类除外)的形态构造、分类地位、生活繁殖方式、生 态分布,以及经济水生动植物的个体生物学知识。旨在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知识的系统学习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分类系统以及地理分布,了解在水体中出现的一般生物学现 象,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方式,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鉴别方法,为合理 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水体生物分区及水生生 学习要求: 游泳生物等生物类 的概念。了解本 控究用水生生物学在国内外的时究见Y第木保程的子习方 第一篇浮游植物 第一章藻类概述(1学时) 主要内容:藻类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生态分布:藻类的分类依据与分类系统。 学习要求: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色素、色素体、同化产物以及藻类繁殖方式的基木概
14 《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水生生物学 Hydrobiology 课程编号:2401007 学 分:3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48 开设学期:第 4-5 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课程级别:上海市精品课程 课程负责人:王丽卿 教学团队:薛俊增、张瑞雷、季高华、华雪铭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水产养殖、生物科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水产养殖和生物科学专 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系统讲述水体中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大型水生植 物等的形态学、分类学以及生态学知识,重点介绍水生生物常见种类、经济种类的个体生物 学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以及所学专业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生 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各类水生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知识以及经济价值较 高的水生生物种类的个体生物学知识。掌握水生生物种类的识别能力,为深入学习其他各门 相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后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 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水生动植物(鱼类除外)的形态构造、分类地位、生活繁殖方式、生 态分布,以及经济水生动植物的个体生物学知识。旨在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知识的系统学习,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分类系统以及地理分布、了解在水体中出现的一般生物学现 象,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方式,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鉴别方法,为合理 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绪 论(1 学时) 主要内容: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水生生物学发展简史;水体生物分区及水生生 物生态类群;水生生物国内外研究概况。 学习要求:掌握水体生物分区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生物类群的概念。了解本 课程研究范围及水生生物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 浮游植物 第一章 藻类概述(1 学时) 主要内容:藻类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生态分布;藻类的分类依据与分类系统。 学习要求: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色素、色素体、同化产物以及藻类繁殖方式的基本概
第二章蓝藻门(15学时) 王要内容:监的王要将仙 蓝藻门分类,蓝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掌握常见 与方法:了解微囊藻、胶稍密 、颤藻等有害水 第三章硅藻门2.5学时) 主要内容:硅藻门特征、形态构造:硅藻门的分类、繁殖方法、生态分布及经济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硅藻门的主要特征,硅藻细胞壁构造及相关概念:掌握复大孢子的繁殖方式 掌握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的区别特征:了解海洋硅藻在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页 献、硅藻土在地质矿 产研发中的作用,在饵料单胞藻培养中的地位以及某些赤潮 硅藻种类的危害作用 第四章隐藻门,金藻门,黄藻门(1学时) 类特征以及各门的生态 布及意 饵料意义: 性和在冰下生物增氧中的作用,又鞭金藻等在单胞藻培养中的 作用以及三毛金藻 等具毒金的危苦和防治途径:家金溪门内生孢子的概念:拿摆黄门的细 结构以及黄丝藻属与硅藻门直钴藻属的区别特征。 造:纵裂甲藻亚纲和横裂甲藻亚绢主要种属的分类特 生态分 和 甲藻亚纲的主 态构 第六章裸藻门1学时 主要内容:裸藻门的主要特征,繁殖方式:常见裸藻种类的分类特征及生态、饵料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裸藻门的主要特征,孢囊的形成与作用,了解裸藻典型的兼性营养方式和对 污染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在水体生物自净中的作用。 第七章绿藻门(25学时) 主要内容:绿藻门主要特征、体制和繁殖方式:绿球藻纲和接合藻纲的主要区别 特征:绿溪粥团藻目、四孢藻目、绿球藻目、刚毛溪目、椭藻目和丝溪目特征 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接合藻绑教藻目、双星藻目和中带藻目 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常见绿藻的分类特征个休生态和 科总义 学习要求:拿据绿藻门的主要特征,绿藻门各种休制以及各种色素休形态举例说明,似亲 物自净中的积候作用和在木养中的面 的细胞壁结构、色素、色素体、同化产物、体制,鞭毛着生
15 念。 第二章 蓝藻门(1.5 学时) 主要内容:蓝藻门的主要特征,蓝藻门分类,蓝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掌握蓝藻门特殊的细胞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掌握常见 种属的分类特征,了解螺旋藻、鱼腥藻等重要饵料蓝藻的培养或增殖利用的理论 与方法;了解微囊藻、胶鞘藻、颤藻等有害水华蓝藻的危害及其控制的途径; 第三章 硅藻门(2. 5 学时) 主要内容:硅藻门特征、形态构造;硅藻门的分类、繁殖方法、生态分布及经济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硅藻门的主要特征,硅藻细胞壁构造及相关概念;掌握复大孢子的繁殖方式; 掌握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的区别特征;了解海洋硅藻在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贡 献、硅藻土在地质矿产研发中的作用,在饵料单胞藻培养中的地位以及某些赤潮 硅藻种类的危害作用。 第四章 隐藻门,金藻门,黄藻门(1 学时) 主要内容:隐、金、黄的主要特征,常见种属的主要分类特征以及各门的生态分布及意义。 学习要求:了解以隐藻为代表的鞭毛藻类的营养方式、生态习性及其在天然水体中的增殖和 饵料意义;了解金藻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以及金藻的适低温习 性和在冰下生物增氧中的作用,叉鞭金藻等在单胞藻培养中的作用以及三毛金藻 等具毒金藻的危害和防治途径;掌握金藻门内生孢子的概念;掌握黄藻门的细胞 结构以及黄丝藻属与硅 藻门直链藻属的区别特征。 第五章 甲藻门(1.5 学时) 主要内容:甲藻门的特征,细胞壁的构造;纵裂甲藻亚纲和横裂甲藻亚纲主要种属的分类特 征;甲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甲藻门、纵裂甲藻亚纲和横裂甲藻亚纲的主要特征、分类依据和细胞形态构 造。了解甲藻的饵料作用以及夜光藻、裸甲藻等赤潮种类对渔业形成的危害。 第六章 裸藻门(1 学时) 主要内容:裸藻门的主要特征,繁殖方式;常见裸藻种类的分类特征及生态、饵料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裸藻门的主要特征,孢囊的形成与作用,了解裸藻典型的兼性营养方式和对 污染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在水体生物自净中的作用。 第七章 绿藻门(2.5 学时) 主要内容:绿藻门主要特征、体制和繁殖方式;绿球藻纲和接合藻纲的主要区别 特征;绿藻纲团藻目、四孢藻目、绿球藻目、刚毛藻目、鞘藻目和丝藻目特征, 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接合藻纲鼓藻目、双星藻目和中带藻目 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常见绿藻的分类特征个体生态和 饵料意义。 学习要求:掌握绿藻门的主要特征,绿藻门各种体制以及各种色素体形态举例说明,似亲孢 子繁殖方式;了解小球藻、扁藻等在单胞藻培养中的作用;水绵、刚毛藻等大型 丝状绿藻在水环境生物自净中的积极作用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负面影响;掌握水 绵和刚毛藻的区别特征。 作 业:列表比较各门藻类的细胞壁结构、色素、色素体、同化产物、体制,鞭毛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