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说: 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 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 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 中,总中观也。(《摩诃止观》卷五上) 2021/2/23
2021/2/23 16 智顗说: 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 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 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 中,总中观也。(《摩诃止观》卷五上)
从“止”的方面立论,亦有三种法门。智 顗解释道: 一体真止者,诸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知因缘假合幻化性 虚故名为体,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 故言何真止。二方便随缘止者 知空不空 2021/2/23
2021/2/23 17 从“止”的方面立论,亦有三种法门。智 顗解释道: 一体真止者,诸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知因缘假合幻化性 虚故名为体,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 故言何真止。二方便随缘止者,……知空不空
故言方便,分别药病故言随缘,心安俗 谛故名为止。三息二边分别止者,生死 流动,涅槃保证,皆是偏行偏用不会 中道,今知俗非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边寂然,名息二边分别止。(《摩诃 止观》卷五上) 2021/2/23
2021/2/23 18 故言方便,分别药病故言随缘,心安俗 谛故名为止。三息二边分别止者,生死 流动,涅槃保证,皆是偏行偏用,不会 中道,今知俗非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边寂然,名息二边分别止。(《摩诃 止观》卷五上)
3、止观十境 《摩诃止观》论止观之境,凡有十种, 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 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 十菩萨。”(同上)据说这十境皆能使真实 正见受到障碍,故须对治;其中特别应该引 起注意的是“阴界入境”,因为“阴界入 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余九境发 可为观,不发何所观?”(同上)可见,诸 境乃得以“阴界入”为前提 2021/2/23
2021/2/23 19 3、止观十境 《摩诃止观》论止观之境,凡有十种, “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 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 十菩萨。”(同上)据说这十境皆能使真实 正见受到障碍,故须对治;其中特别应该引 起注意的是“阴界入境”,因为“阴界入一 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余九境发 可为观,不发何所观?”(同上)可见,诸 境乃得以“阴界入”为前提
4 千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间,由十 法界、三种世间、十如是配合而成。十 法界“互具”,则有百法界,而百界众 生一一皆具三种世间和十如是范畴,由 此有三千法界。《摩诃止观》卷五云 2021/2/23
2021/2/23 20 4、一念三千 所谓“三千”,即三千世间,由十 法界、三种世间、十如是配合而成。十 法界“互具”,则有百法界,而百界众 生一一皆具三种世间和十如是范畴,由 此有三千法界。《摩诃止观》卷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