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瑜伽与健康概述 瑜伽的健康观是整体的,既包括身体、思想和情感,和涵盖了人与社会、 自然环境的适应等方面。瑜伽所追求的理念,不仅把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而且还包括人与动物、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和睦相处。早期的瑜伽是传统哲学六 大体系之一,瑜伽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发展、韦达、前经典、后经典和经现代共 六个时期。古老瑜伽的哲学与修炼主要分为四大流派,现代瑜伽的流派和分类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变化,瑜伽是一种减肥塑身、缓解压力的健身项目, 也是补充替代医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瑜伽的概念 瑜伽是印度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关于瑜伽具 体起源的时间及原因,有多种说法。根据印度恒河流域出土的石刻印章推 断,瑜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000年以前。一群修行者在印度喜马 拉雅山麓的原始森林里冥想精修,思索人类的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他们认 为只有回到真实的自我,才会获得永恒的安宁。在漫长的冥想过程中他们 无意中发现,动物在患病时能自然痊愈,因而模范各种动物的姿势,这些 动作方法就是瑜伽各种、姿势动作的起源。同时,他们发现控制呼吸,能 够安静神经系统、净化身体,于是瑜伽呼吸法也随之产生。 “瑜伽”一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而来,其含意为“相应”、 “结合”或“连接”。瑜伽原意为Yoke一牛轭”,指穿过牛鼻子、套在牛身上 的绳具(见图1-1)。古印度人认为,人的欲望发动,有如鹜马难以控制,制服 它必须有高超的技巧。因此,原本用于驾驭牛马的瑜伽,乃转为制服欲望的方法 的名称。通过牛轭可以使脾气倔强的牛耕地(见图1-2),听人使唤,因此瑜伽 练习的本意是“身心的调伏”,即通过瑜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柔软、内心平和。 原始的瑜伽意味着对身体的驾驭及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情感
第一章 瑜伽与健康概述 瑜伽的健康观是整体的,既包括身体、思想和情感,和涵盖了人与社会、 自然环境的适应等方面。瑜伽所追求的理念,不仅把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而且还包括人与动物、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和睦相处。早期的瑜伽是传统哲学六 大体系之一,瑜伽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发展、韦达、前经典、后经典和经现代共 六个时期。古老瑜伽的哲学与修炼主要分为四大流派,现代瑜伽的流派和分类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变化,瑜伽是一种减肥塑身、缓解压力的健身项目, 也是补充替代医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 瑜伽的概念 瑜伽是印度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关于瑜伽具 体起源的时间及原因,有多种说法。根据印度恒河流域出土的石刻印章推 断,瑜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3000 年以前。一群修行者在印度喜马 拉雅山麓的原始森林里冥想精修,思索人类的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他们认 为只有回到真实的自我,才会获得永恒的安宁。在漫长的冥想过程中他们 无意中发现,动物在患病时能自然痊愈,因而模范各种动物的姿势,这些 动作方法就是瑜伽各种、姿势动作的起源。同时,他们发现控制呼吸,能 够安静神经系统、净化身体,于是瑜伽呼吸法也随之产生。 “瑜伽”一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相应”、 “结合”或“连接”。瑜伽原意为“Yoke——牛轭”,指穿过牛鼻子、套在牛身上 的绳具(见图 1-1)。古印度人认为, 人的欲望发动, 有如鹜马难以控制,制服 它必须有高超的技巧。因此, 原本用于驾驭牛马的瑜伽, 乃转为制服欲望的方法 的名称。通过牛轭可以使脾气倔强的牛耕地(见图 1-2),听人使唤,因此瑜伽 练习的本意是“身心的调伏”,即通过瑜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柔软、内心平和。 原始的瑜伽意味着对身体的驾驭及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情感
意志的规范和对精神世界的平衡,进而使一个人不仅健康长寿,而且能与自然和 谐相处。 图1-1 图1-2 印度古代哲学中瑜伽派的最早经典《瑜伽经》中,瑜伽的定义为:“瑜伽是 控制心的意识波动”。 1李建欣.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意志的规范和对精神世界的平衡,进而使一个人不仅健康长寿,而且能与自然和 谐相处。 图 1-1 图 1-2 印度古代哲学中瑜伽派的最早经典《瑜伽经》中,瑜伽的定义为:“瑜伽是 控制心的意识波动”1。 1 李建欣. 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1-5
现代使用的“瑜伽”一词是唐玄奘的通译,意为“Union”,是“结合、 连接、相应”的意思。瑜伽是连接身体与内心世界的载体,是身心相应的 渠道。 现代瑜伽的定义为: Yoga=Personality(physical,emotion,mental,social)Integrate2 Yoga=Union Body Mind Sprite (见图1-3) 瑜伽,是身体、思想、情感、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整合,不仅把身体和心理调 整到最佳状态,而且还包括人与动物、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和睦相处。 Body 身体 Yoga 瑜伽 Sprite Mind 精神 心灵 图1-3 传统瑜伽在印度既不是体育,也不是宗教,而是传统哲学六大体系之一 (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合称古印度 哲学“正统六派”)。 2 Dr.M.S.K.Ganguly.2001.Teaching Methods for Yogic Practices.India: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Kaivalyadhama
现代使用的“瑜伽”一词是唐玄奘的通译,意为“Union”,是“结合、 连接、相应”的意思。瑜伽是连接身体与内心世界的载体,是身心相应的 渠道。 现代瑜伽的定义为: Yoga = Personality (physical, emotion, mental, social) Integrate2 Yoga = Union Body + Mind + Sprite (见图 1-3) 瑜伽,是身体、思想、情感、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整合,不仅把身体和心理调 整到最佳状态,而且还包括人与动物、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和睦相处。 图 1-3 传统瑜伽在印度既不是体育,也不是宗教,而是传统哲学六大体系之一 (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合称古印度 哲学“正统六派”)。 2 Dr. M. S. K. Ganguly. 2001. Teaching Methods for Yogic Practices. India: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Kaivalyadhama. Mind 心灵 Sprite 精神 Body 身体 Yoga 瑜伽
早期瑜伽的“结合、连接”的含义,是把精神、智慧和肉体完美的结合起来, 使内心平和与身体健康更为和谐统一,从而把生命和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 现代的瑜伽健身运动,是减肥塑身、缓解压力的一个分支,以及补充替代医学的 一部分。 如今的瑜伽运动,己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 不再是仅限于少数隐士的修持方式。它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还 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新千年以来,瑜伽在欧美国家愈发形成潮流。瑜伽不 仅能促进身体健康,更是一个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也被人 们当成了一种修身养性,辅助医疗的手段。许多人都以闲暇时进行瑜伽练 习作为放松身心,安神养气的方式,并沉醉其中。 瑜伽从最初的意识控制,逐渐发展到觉悟与解脱,再到塑体健美和健康促进, 是一个由阶段性目标叠成的又直指总目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不是一次性完 成的,内含诸多不同层面的阶段性目标。 瑜伽与健康,就是在瑜伽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探索瑜伽对健康促进的 作用,研究瑜伽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途经和方法, 从而达到身心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瑜伽箴言 瑜伽本为“结合、连结”之意,因此身与心的结合、本质 (nature)与关照者(the seer)的结合即为瑜伽
早期瑜伽的“结合、连接”的含义,是把精神、智慧和肉体完美的结合起来, 使内心平和与身体健康更为和谐统一,从而把生命和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 现代的瑜伽健身运动,是减肥塑身、缓解压力的一个分支,以及补充替代医学的 一部分。 如今的瑜伽运动,已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 不再是仅限于少数隐士的修持方式。它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还 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新千年以来,瑜伽在欧美国家愈发形成潮流。瑜伽不 仅能促进身体健康,更是一个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也被人 们当成了一种修身养性,辅助医疗的手段。许多人都以闲暇时进行瑜伽练 习作为放松身心,安神养气的方式,并沉醉其中。 瑜伽从最初的意识控制,逐渐发展到觉悟与解脱,再到塑体健美和健康促进, 是一个由阶段性目标叠成的又直指总目标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又不是一次性完 成的,内含诸多不同层面的阶段性目标。 瑜伽与健康,就是在瑜伽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探索瑜伽对健康促进的 作用,研究瑜伽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途经和方法, 从而达到身心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瑜伽箴言 瑜伽本为“结合、连结”之意,因此身与心的结合、本质 (nature)与关照者(the seer)的结合即为瑜伽
第二节瑜伽运动发展简史 根据瑜伽主要经典的出现时间,以及瑜伽体系的建立情况,瑜伽的发展史一 般分为原始发展、韦达、前经典、后经典和经现代共六个时期。 原始实践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纪) 瑜伽发展原始时期,当时的瑜伽以静坐、冥想以及苦行的形式出现,文字记 载较少。 吠陀时期(有文字记载,约公元前15-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15世纪,在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经》中提出了瑜伽的概念, 瑜伽开始有了系统的文字记载。 前经典时期(观念形成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在《奥义书》中指出瑜伽是“梵我相连”,是一种可以彻底摆脱痛苦的具体 的修行方法,形成瑜伽哲学的根基。 经典时期(理论和体系系统化,公元前5-2世纪)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瑜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本经典著作:《博伽梵歌》和《瑜 伽经》。公元前5世纪,《薄伽梵歌》的出现,完成了瑜伽行法与韦达哲学的合一, 从强调修行方法发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约公元2世纪,印度圣 哲帕谭佳里创作了《瑜伽经》,阐述瑜伽的理论,意在传播瑜伽的智慧精髓,成 为第一本系统阐述瑜伽的专著。 后经典时期(接受现实期,2世纪-19世纪) 这个时期瑜伽得到蓬勃发展,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哈他瑜伽(也有译为 “哈塔瑜伽”或“哈达瑜伽”的)。《奥义书》是次时期的代表,共有21部。这个 时期瑜伽练习者不再渴求从现实中解脱,而是接受现实;瑜伽练习从重视冥想到 重视体位法的转变,对现代瑜伽的发展影响较大。 近现代瑜伽(多元化和广泛传播,19世纪至今)
第二节 瑜伽运动发展简史 根据瑜伽主要经典的出现时间,以及瑜伽体系的建立情况,瑜伽的发展史一 般分为原始发展、韦达、前经典、后经典和经现代共六个时期。 原始实践期(约公元前 3000 年--公元前 15 世纪) 瑜伽发展原始时期,当时的瑜伽以静坐、冥想以及苦行的形式出现,文字记 载较少。 吠陀时期(有文字记载,约公元前 15--公元前 8 世纪) 公元前 15 世纪,在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经》中提出了瑜伽的概念, 瑜伽开始有了系统的文字记载。 前经典时期(观念形成期,公元前 8 世纪--公元前 5 世纪) 在《奥义书》中指出瑜伽是“梵我相连”,是一种可以彻底摆脱痛苦的具体 的修行方法,形成瑜伽哲学的根基。 经典时期(理论和体系系统化,公元前 5--2 世纪)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瑜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本经典著作:《博伽梵歌》和《瑜 伽经》。公元前 5 世纪,《薄伽梵歌》的出现,完成了瑜伽行法与韦达哲学的合一, 从强调修行方法发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约公元 2 世纪,印度圣 哲帕谭佳里创作了《瑜伽经》,阐述瑜伽的理论,意在传播瑜伽的智慧精髓,成 为第一本系统阐述瑜伽的专著。 后经典时期(接受现实期,2 世纪--19 世纪) 这个时期瑜伽得到蓬勃发展,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哈他瑜伽(也有译为 “哈塔瑜伽”或“哈达瑜伽”的)。《奥义书》是次时期的代表,共有 21 部。这个 时期瑜伽练习者不再渴求从现实中解脱,而是接受现实;瑜伽练习从重视冥想到 重视体位法的转变,对现代瑜伽的发展影响较大。 近现代瑜伽(多元化和广泛传播,19 世纪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