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7 派对,食的是蟠桃仙果,就连骚扰者的级别也非同寻常,只有天蓬 大元帅才有胆动这个凡心,而且这位仁兄不仅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还被罚到人间作了畜生!这会令任何有虚荣心的女士得到极大的 满足,任何提倡妇女解放者都会得到超值的享受。何冷清之有! 真真令天下酷女靓妹们羡慕都还羡慕不过来呢。那月宫里的嫦娥 正沉浸在轻歌曼舞之中,哪里听得到人间的哀叹之声,可怜多情的 李诗人又白白伤感了一回! 相应地,语言学的研究风格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闺中少妇 式的研究,就如同王昌龄诗中所描写的,给人以实在和朴实的感 觉;二是月宫嫦娥式的研究,就如同李商隐笔下的仙子,容易导致 截然不同的联想或假设。闺中少妇式的研究是实在的、朴实的,但 是往往缺乏魅力,所以也是冷清的,就像驿外断桥边的梅花,只有 偶然路过者才能闻到她那一缕幽香,更多者的命运则是寂寞开无 主,也无人来赏识,也无人来怜爱,最后免不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 命运。相对的,嫦娥式的研究就有可能闪亮登场,五光十色的舞 台,焖娜多姿的身段,令无数少男少女们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荣耀 和富贵伴随而来,酷到了极致,风光到了顶点,的确是回眸一笑百 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是有谁去想这些轰动效应是来自于五 彩的灯光,还是新奇的服饰,抑或商业炒作?凡是具有轰动效应的 语言学论著多属于嫦娥式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往往带有很多虚幻 的成分,科学的态度就是要驱除这些虚幻的迷雾,洞察其魅力有无 实在的根据。 什么可以成为语言学假设的证据?这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 历史资料,很多共时结论往往蕴含着一个历时过程,那么就需要从 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二是语言共性,在一个语言内部可以自圆其 说的假设,如果在其他语言中也能找到同样的证据,就会大大加强 其说服力;三是语言的系统性,给一个语言现象做出解释时,需要 照顾到它的左邻右舍,因为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都是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8· 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 和谐地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任何一个语法形式都不是孤立的,都 与其他形式密切联系着;四是心理实验证据,语言是一种认知心理 现象,因此可以借助认知科学的实验结果来支持假说,也可以设计 独立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假说。这四个方面的证据是相容的关 系,得到证据的方面越多,则假说就越可靠,其科学性也就越高。 科学研究既是一种艰苦探索,也是一个审美历程。不同的人 对此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感受则来自不同的态度。如何从别 人看来单调、枯燥而艰辛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获得乐趣和精神奖赏, 庄子的《庖丁解牛》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首先,要乐于自己 的行业。庖丁杀牛的一招一式都“合于桑林之舞”,动刀的声音则 “莫不中音”,他是把别人认为艰辛的劳动作为一种音乐舞蹈来享 受。其次,要掌握对象的规律。他把牛的生理结构研究得非常透 彻,因此可以做到:“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发于硎。”而其他所谓好屠夫也要一年换一把刀,普通的屠夫则一 个月就换一把刀。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学术研究未尝不可以作 为一种养生之道。每当我发现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 时,就释卷环顾,踌躇满志,神清志爽,大有一日不知瞌睡,二日不 知劳累,三日不知肉滋味。此种感觉又滋生乐趣,继续跋涉于扑朔 迷离的语言现象之中,心中憧憬着那更加瑰丽多姿的景观。 科学探索的共同目的是寻找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语言科学 也不例外,它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纷纭复杂、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 背后的规律。每个人都感觉到说话是一种完全自由的个人行为, 其实背后往往受各种各样规律的支配。人们对于规律的探讨并不 纯粹是出于功利目的,往往来自追求审美的内在动机。审美和规 律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那些和谐、简洁和有规则的事物现象才能 给人们以审美意识,不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是如此。先哲对此有 着精辟的论述,现摘录几则如下: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前 言 。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一庄子 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还拥有至高的美。一罗素 自然规律必须满足审美要求。—爱因斯坦 两千多年之前的庄子跟爱因斯坦具有高度的共识。根据庄子 的观点,只有首先断定天地是美的,才能成功探讨万事万物的规律 (理)。也正是因为此,爱因斯坦才把审美要求作为判断自然规律 正确性的先决条件。这对语言研究也非常有启发,只有首先假定 语言系统是美的、和谐的,才能成功探讨语言规律。 那么,要成功地探讨语言规律,首先要弄清楚语言规律的形态 是什么。语言规律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借用几句古诗词 来加以说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苏轼《水调歌头》 一,演绎性规律。月亮的隐现圆缺是一种天文现象,是可以精 确计算的严格规律。自然语言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有些学者 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可能具有严格的规律,所有的只能是 一些倾向性的结论。其实,语言中也存在着类似自然科学的严整 规律,没有例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违背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李煜《虞美人》 二,模糊性规律。忧愁是一种纯主观的、无法对其加以准确称 量的模糊现象,那么对于“几多愁”的答案也只能是模糊的、不确定 的,如同那一江春水一样,无法准确称量。自然语言和人类社会中 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它们是现实世界的边界不确定现象在语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10· 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 言中的反映,这类现象的规律也自然是模糊的。对模糊现象的精 确研究是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三,随机性规律。词人今夜到底会醒在什么地方,取决于多种 因素,诸如他喝了多少酒,往哪个方向趔趄,是否有月色,等等。然 而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肯定会醒在某处,只是地点具有很大的随机 性。所谓随机现象指的就是无法准确预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然 而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是一定会发生的。随机事件是客观世界常见 的一种现象,因此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自然语言亦是如此, 也是语言学者需要关注的现象之一。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 盈处。 王观《卜算子》 四,概率性规律。左边是波光荡漾的水路,右边是层峦叠蟑的 山路,虽然我不知路上的行人你来自何方,但是我却知道你走哪条 路的概率:水路和山路各为二分之一,因为你不是鸿鹄不可以展 翅飞翔,没有第三种可能。还可以对每日过往的行人进行统计,算 出走水路和走山路的概率规律,由此来预测未来行人的去向。概 率现象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自然语言中常 见的现象。只有通过大量的统计,才能发现这类现象的规律。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前言 ·11· 五,发生学规律。春来春去,柳绵长出而后又随风飘去,草木 有本性,只要气候适宜,土壤合适,就会生长开花。所有的生命现 象都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也都有生长和死亡。凡是在使用中的活 的语言,也有类似生命体的新陈代谢现象,一些语法现象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而新的现象不断出现。语言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种规律是发生学性质的。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然而,语言现象十 分复杂,探讨的路子是多种多样、纵横交错的,很容易误入歧途。 让我们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几句话作为共勉: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 科学探索是美的历程。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怕艰辛,具 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勇敢地攀上险峰,领略 到壮丽的景观。我愿与年轻的朋友一道,乘青春才华的长风,假科 学方法的云帆,达到成功的彼岸! 感谢姜炜和张萱萱的帮助,使得很多文字上的错漏得以更正, 也使行文更加流畅,表达更加贴切,同时她们的建议也提高了本书 的审美价值。感谢学林出版社的刘娴编辑,在她的大力支持下,这 本书才得以跟读者及时见面。 石毓智 2007年8月18日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
更多资源请关注网易博客 http://shujihui.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