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者序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无裨益。 当然,作为一个深受黑格尔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思想影 响的学者,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 主要表现在他对社会未来发展所表露出的悲观主义态度上。 而造成这种悲观主义态度的原因大致有三点:首先,他对发 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控制和全面管理的力量感触颇深,以 致认为这个社会以其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消除了对 立面,人成了丧失了否定性向度的单向度的人,任何个人或 群体对社会的抗争都是无济于事的。其次,他虽然承认无产 阶级仍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但又认为这个阶级 的结构和功能已被完全改变了,不再是历史变革的动因。他 甚至说:“发达工业社会中劳动阶级的现实使马克思的‘无产 阶级’成了一个神话的概念”。这样一来,他很难在发达资本 主义社会里找到现实的有力的否定力量,只能寄希望于一些 为数不多的被排斥在社会正常体制之外的“亚阶层”。再次, 他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品,而苏联 社会主义模式的“集权”特征又令他极度失望,他不仅怀疑 这种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而且认为这同样是不 可取的。因此,他哀叹:“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使马克思的观 念成为一种梦想。”总之,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强有力的全面统 治,马尔库塞找不到可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动力和目标,他 不能不走向悲观。所以,他的结论只能是:“社会批判理论并 不拥有能弥合现在与未来之间裂缝的概念,不作任何许诺,不 显示任何成功,它只是否定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不 无 裨 益 。 当 然 , 作 为 一 个 深 受 黑 格 尔 主 义 和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思 想 影 响 的 学 者 , 马 尔 库 塞 对 资 本 主 义 的 认 识 也 有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他 对 社 会 未 来 发 展 所 表 露 出 的 悲 观 主 义 态 度 上 。 而 造 成 这 种 悲 观 主 义 态 度 的 原 因 大 致 有 三 点 : 首 先 , 他 对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全 面 控 制 和 全 面 管 理 的 力 量 感 触 颇 深 , 以 致 认 为 这 个 社 会 以 其 经 济 的 繁 荣 和 技 术 的 进 步 已 经 消 除 了 对 立 面 , 人 成 了 丧 失 了 否 定 性 向 度 的 单 向 度 的 人 , 任 何 个 人 或 群 体 对 社 会 的 抗 争 都 是 无 济 于 事 的 。 其 次 , 他 虽 然 承 认 无 产 阶 级 仍 是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基 本 阶 级 , 但 又 认 为 这 个 阶 级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已 被 完 全 改 变 了 , 不 再 是 历 史 变 革 的 动 因 。 他 甚 至 说 : “ 发 达 工 业 社 会 中 劳 动 阶 级 的 现 实 使 马 克 思 的 ‘ 无 产 阶 级 ’ 成 了 一 个 神 话 的 概 念 ” 。 这 样 一 来 , 他 很 难 在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里 找 到 现 实 的 有 力 的 否 定 力 量 , 只 能 寄 希 望 于 一 些 为 数 不 多 的 被 排 斥 在 社 会 正 常 体 制 之 外 的 “ 亚 阶 层 ” 。 再 次 , 他 把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模 式 当 作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替 代 品 , 而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模 式 的 “ 集 权 ” 特 征 又 令 他 极 度 失 望 , 他 不 仅 怀 疑 这 种 社 会 主 义 取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可 能 性 , 而 且 认 为 这 同 样 是 不 可 取 的 。 因 此 , 他 哀 叹 : “ 当 代 社 会 主 义 的 现 实 使 马 克 思 的 观 念 成 为 一 种 梦 想 。 ” 总 之 , 面 对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强 有 力 的 全 面 统 治 , 马 尔 库 塞 找 不 到 可 以 推 翻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动 力 和 目 标 , 他 不 能 不 走 向 悲 观 。 所 以 , 他 的 结 论 只 能 是 : “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并 不 拥 有 能 弥 合 现 在 与 未 来 之 间 裂 缝 的 概 念 , 不 作 任 何 许 诺 , 不 显 示 任 何 成 功 , 它 只 是 否 定 。 ” 中 译 者 序 9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张峰 1990年2月于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张 峰 1 9 9 0 年 2 月 于 北 京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1 0 国 外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研 究 丛 书
目 中译者序…… (1) 录导论批评的瘫痪:无对立面的社会……() 单向度的社会 第一章新的控制形式………………(2) 第二章政治领域的封闭 (19) 第三章对痛苦意识的征服:压抑性贬黜 第四章言论领域的封闭 ……(81) 单向度的思想 第五章否定性思维:被挫败的抗议逻辑 ………(118 第六章从否定性思维到实证性思维:技 术合理性与统治的逻辑………(138) 第七章实证性思维的胜利:单向度的
目 录 中 译 者 序 … … … … … … … … … … … … … … … ( 1 ) 导 论 批 评 的 瘫 痪 : 无 对 立 面 的 社 会 … … ( 1 ) 单 向 度 的 社 会 第 一 章 新 的 控 制 形 式 … … … … … … … … … ( 2 ) 第 二 章 政 治 领 域 的 封 闭 … … … … … … … ( 1 9 ) 第 三 章 对 痛 苦 意 识 的 征 服 : 压 抑 性 贬 黜 … … … … … … … … … … … … … … ( 5 4 ) 第 四 章 言 论 领 域 的 封 闭 … … … … … … … ( 8 1 ) 单 向 度 的 思 想 第 五 章 否 定 性 思 维 : 被 挫 败 的 抗 议 逻 辑 … … … … … … … … … … … … … … ( 1 1 8 ) 第 六 章 从 否 定 性 思 维 到 实 证 性 思 维 : 技 术 合 理 性 与 统 治 的 逻 辑 … … … … ( 1 3 8 ) 第 七 章 实 证 性 思 维 的 胜 利 : 单 向 度 的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哲学 (164) 抉择的机会 第八章哲学的历史义务…………(195) 第九章自由的灾难 第十章结论……… (238)
哲 学 … … … … … … … … … … … … ( 1 6 4 ) 抉 择 的 机 会 第 八 章 哲 学 的 历 史 义 务 … … … … … … … ( 1 9 5 ) 第 九 章 自 由 的 灾 难 … … … … … … … … … ( 2 1 7 ) 第 十 章 结 论 … … … … … … … … … … … … ( 2 3 8 ) 国 外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研 究 丛 书
献给英奇
献 给 英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