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习指导书 苗汇静」 王立新编 山东理工大学
电子工艺实习指导书 苗汇静 王立新 编 山东理工大学
电子工艺实训学生守则 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训的环节之一。通过实训应学 到有关电子工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严谨、细 致、实干的科学作风。 参加实训的学生应认真听讲,虚心学习,独立动手实践: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及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加强团结互助精神,树立正确的实 训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积极、全面地完成实训任务。 为贯彻上述要求,特作以下规定: 1.必须听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准违章操作,未经教师允许不准启 动任何非自用设备、仪器、工具等:操作项目和内容必须按实训要求进行。 2.必须严格遵守实训课堂纪律。实训中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干与实训无关的事情。 3.实训教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不准带无关人员到实训教室活动。 4.爱护公共财产,丢失工具需照价赔偿。 5.必须严格遵守考勤制度。 (1)实训期间一律不准请事假,特殊情况需经辅导员或有关领导批准,事前报告实训 负责教师。 (2)病假需持医院证明及时请假,特殊情况亦须尽早补交正式证明。否则以旷课论。 (3)凡病事假超过3天,或迟到早退三次以上,或旷课一次(半天)以上,本次实训不 能通过。 6.严格遵守值日制度和自查及互查制度,保证实训环境良好
2 电子工艺实训学生守则 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训的环节之一。通过实训应学 到有关电子工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严谨、细 致、实干的科学作风。 参加实训的学生应认真听讲,虚心学习,独立动手实践;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及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加强团结互助精神,树立正确的实 训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积极、全面地完成实训任务。 为贯彻上述要求,特作以下规定: 1.必须听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准违章操作,未经教师允许不准启 动任何非自用设备、仪器、工具等;操作项目和内容必须按实训要求进行。 2.必须严格遵守实训课堂纪律。实训中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干与实训无关的事情。 3.实训教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不准带无关人员到实训教室活动。 4.爱护公共财产,丢失工具需照价赔偿。 5.必须严格遵守考勤制度。 (1)实训期间一律不准请事假,特殊情况需经辅导员或有关领导批准,事前报告实训 负责教师。 (2)病假需持医院证明及时请假,特殊情况亦须尽早补交正式证明。否则以旷课论。 (3)凡病事假超过3天,或迟到早退三次以上,或旷课一次(半天)以上,本次实训不 能通过。 6.严格遵守值日制度和自查及互查制度,保证实训环境良好
目录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 实训项目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4 实训项目三锡焊技术 实训项目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11 实训项目五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及充电器的设计与焊接调试..14 实训项目六放大器和积分器的设计仿真及安装调试....….15 实训项目七表面安装技术(SMT) …………………… 21 实训项目八SMT产品安装工艺 26 实训项目九电子实训产品...….…. 32 实训项目十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35 3
3 目 录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1 实训项目二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4 实训项目三 锡焊技术………………………………………………9 实训项目四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11 实训项目五 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及充电器的设计与焊接调试……14 实训项目六 放大器和积分器的设计仿真及安装调试……………15 实训项目七 表面安装技术(SMT)………………………………21 实训项目八 SMT 产品安装工艺 …………………………………26 实训项目九 电子实训产品…………………………………………32 实训项目十 PCB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35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 一、目的 让学生学会安全用电,以保证电子工艺实训及以后用电安全。 二、要求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养成科学、严谨的用电习惯。 三、安全用电常识和操作规程 1.触电形式 (1)单相触电: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当人体接触到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某一相导体 时,一相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回到中性点,这种触电形式称为单相触电。 (2)双相触电:当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 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形式称为两相触电。 (3)间接触电:平时人体接触正常的家用电器设备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只有当设备 发生故障或漏电时,才可能引起触电,这种触电形式称为间接触电。 (4)静电触电:在日常的检修或科研工作中,有时会发生电器设备己经断开电源,但在 接触设备某些部分时会发生触电现象,这种触电形式称为静电触电。这主要是由高压大容量 电容器放电引起的,或者是因摩擦而产生静电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有一定危险的触电现象,特 别是质量好的电容器能够长期储存电荷,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检修这类设备时,应事先放电 后再检修。 (5)跨步电压:在故障设备附近,例如电线断落在地,在接地周围存在电场,当人们走 近这一区域时,将因跨步电压存在而使人体触电。此时应该采取单足跳跃远离电线断落处, 脱离危险区。 2.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 (1)感应电流:当通过人体的交流电流达到0.6~1.5毫安时,触电者便感到微麻和刺痛, 这一电流值一般称为人对电流有感觉的临界值,简称感知电流。感知电流的大小因人而异, 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 (2)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也因人 而异,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毫安,成年女性约为10.5毫安。 (3)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人体通过数十毫安以上的 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 3.触电部位 (1)中枢神经和心脏最危险(从左手到前胸)。 (2)其次是右手到脚。 (3)再次是左手到右手。 (4)左脚到右脚的伤害相对较小。 4.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2)当电压很高而电阻又相对较小时,会导致电流升高。因此高压对人体是有害的。 (3)一般高压设备在250V以上,低压设备在250V以下
1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 一、目的 让学生学会安全用电,以保证电子工艺实训及以后用电安全。 二、要求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养成科学、严谨的用电习惯。 三、安全用电常识和操作规程 1. 触电形式 (1)单相触电: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当人体接触到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某一相导体 时,一相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回到中性点,这种触电形式称为单相触电。 (2)双相触电:当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 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形式称为两相触电。 (3)间接触电:平时人体接触正常的家用电器设备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只有当设备 发生故障或漏电时,才可能引起触电,这种触电形式称为间接触电。 (4)静电触电:在日常的检修或科研工作中,有时会发生电器设备已经断开电源,但在 接触设备某些部分时会发生触电现象,这种触电形式称为静电触电。这主要是由高压大容量 电容器放电引起的,或者是因摩擦而产生静电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有一定危险的触电现象,特 别是质量好的电容器能够长期储存电荷,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检修这类设备时,应事先放电 后再检修。 (5)跨步电压:在故障设备附近,例如电线断落在地,在接地周围存在电场,当人们走 近这一区域时,将因跨步电压存在而使人体触电。此时应该采取单足跳跃远离电线断落处, 脱离危险区。 2. 电流强度对人体的影响 (1)感应电流:当通过人体的交流电流达到 0.6~1.5 毫安时,触电者便感到微麻和刺痛, 这一电流值一般称为人对电流有感觉的临界值,简称感知电流。感知电流的大小因人而异, 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1 毫安,成年女性约为 0.7 毫安。 (2)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也因人 而异,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6 毫安,成年女性约为 10.5 毫安。 (3)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人体通过数十毫安以上的 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 3. 触电部位 (1)中枢神经和心脏最危险(从左手到前胸)。 (2)其次是右手到脚。 (3)再次是左手到右手。 (4)左脚到右脚的伤害相对较小。 4.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36V。 (2)当电压很高而电阻又相对较小时,会导致电流升高。因此高压对人体是有害的。 (3)一般高压设备在 250V 以上,低压设备在 250V 以下
5.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 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 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1)脱离电源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 命的威胁越大。 ①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脱离低压电源可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 切:当电源开关距触电现场较远,或断开电源有困难,可用带有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 源线。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其他人。 挑:当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 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拽: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物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 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物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不至于使救护人直接触及触电者的 身体时,救护人才可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的衣物,将其拉开脱离电源。 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在身上,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 触电者的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切断电源。 ②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电源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高压电源开关一 般距现场较远,不便拉闸。因此,使触电者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 不同。 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拉闸停电: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不太远,可戴上绝缘手套, 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抛掷裸 金属软导线,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但应保证抛掷的导线不触及 触电者和其他人。 ③注意事项 应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事故: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 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救护人不得使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为 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以防救护人触电: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 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风处,再根据情况迅速进行现场救护,同 时应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 ①触电者所受伤害不太严重如触电者神智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 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可让触电者静卧休息,并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救 治。 ②触电者所受伤害较严重触电者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如有呼吸,但心脏跳动停止,则应立即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救治。 ③触电者所受伤害很严重触电者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应立即 按心肺复苏法(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2
2 5. 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 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 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1)脱离电源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 命的威胁越大。 ①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脱离低压电源可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 切:当电源开关距触电现场较远,或断开电源有困难,可用带有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 源线。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其他人。 挑:当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 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拽: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物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 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物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不至于使救护人直接触及触电者的 身体时,救护人才可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的衣物,将其拉开脱离电源。 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在身上,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 触电者的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切断电源。 ②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电源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高压电源开关一 般距现场较远,不便拉闸。因此,使触电者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 不同。 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拉闸停电;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不太远,可戴上绝缘手套, 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抛掷裸 金属软导线,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但应保证抛掷的导线不触及 触电者和其他人。 ③注意事项 应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事故;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 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 救护人不得使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为 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以防救护人触电;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 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风处,再根据情况迅速进行现场救护,同 时应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 ①触电者所受伤害不太严重如触电者神智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 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可让触电者静卧休息,并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救 治。 ②触电者所受伤害较严重触电者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如有呼吸,但心脏跳动停止,则应立即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救治。 ③触电者所受伤害很严重触电者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应立即 按心肺复苏法(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正确进行就地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