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学重点:讲解宪法的结构,帮助学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生从整体上了解宪法的构成和各国家主席部分的关系。国家监察委最高人民法最高人民检国务院中央军委员院察院提间:“国歌”是(四)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哪一年才写入宪法的?三、附则(我国宪法没有)第二节宪法原则(1学时)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中国宪(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法的基本原则、每(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个原则的含义及(三)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历史渊源。(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五)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六)法治原则课程小结引领学生回顾本次课的重点内容:1.宪法序言的内容主要有中国历史、国家任务、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等。2.六项宪法原则的涵义
(四)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三、附则(我国宪法没有) 第二节 宪法原则(1 学时) 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 (六)法治原则 课程小结 引领学生回顾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1. 宪法序言的内容主要有中国历史、国家任务、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等。 2. 六项宪法原则的涵义。 教学重点:讲解宪 法的结构,帮助学 生从整体上了解 宪法的构成和各 部分的关系。 提问:“国歌”是 哪一年才写入宪 法的? 教学重点:中国宪 法的基本原则、每 个原则的含义及 历史渊源
阅读文献许崇德,胡锦光.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6:p15-25.李忠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结构分析[J].政法论坛,2018,36(05):119-127.崔为中.宪法结构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96,(01):48-53板书设计序言(13自然段)第一章总纲(1-32条)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33-56条)宪法典结构正文(143条)第三章国家机构(57-140条)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41-143条)我国宪法没有附则作业、思考及练习1.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人民主权和基本人权原则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教学反思本堂课与学生互动较多,效果较好。第一部分带学生学习了宪法的序言部分,并总结了各自然段的主题。第二部分讲解了宪法的各项原则,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宪法的性质。既从宏观(即原则)层面了解宪法,又从微观(既条文)层面认识了宪法。两相结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阅读文献 许崇德,胡锦光.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06:p15-25. 李忠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结构分析[J].政法论坛,2018,36(05):119-127. 崔为中.宪法结构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96,(01):48-53. 板书设计 作业、思考及练习 1. 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 2.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 人民主权和基本人权原则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堂课与学生互动较多,效果较好。第一部分带学生学习了宪法的序言部分,并总结 了各自然段的主题。第二部分讲解了宪法的各项原则,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宪法的性质。既 从宏观(即原则)层面了解宪法,又从微观(既条文)层面认识了宪法。两相结合,可以 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第五讲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授课授学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2 学时题目时长1.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制宪的基本程序、宪法修改的主要方式和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教学2.能力目标:能运用宪法变动理论分析修宪案例;把握本部分法律命题的目标能力;3.素养目标: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1.制宪的基本程序;教学2.宪法修改的主要方式;重点3.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教学1.制宪机关与起草机关的区别;难点2.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教学1.讲授法2.问题教学法3.讨论式教学法方法教学多媒体PPT、学习通手段
第五讲 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 授课 题目 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 授学 时长 2 学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制宪的 基本程序、宪法修改的主要方式和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 2.能力目标:能运用宪法变动理论分析修宪案例;把握本部分法律命题的 能力; 3.素养目标: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 教学 重点 1.制宪的基本程序; 2.宪法修改的主要方式; 3.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 教学 难点 1. 制宪机关与起草机关的区别; 2. 宪法解释的机关和体制。 教学 方法 1. 讲授法 2. 问题教学法 3.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PPT、学习通
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利用学习通扫码签到。准备上课。课程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由序言和正文组成,序言有13自然段,主要描述历史事件和规定大体的方针政策;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约、法治和党的领导。讲授新知第一节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1.5学时)一、宪法制定提间:宪法起草机关(一)宪法制定的概念和宪法制定机关有什么区别?宪法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宪法制定仅指一个国家在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时创制首部宪法的活动。制宪权的概念:制宪权又称宪法制定权,是指创制宪法的权力,属于制宪的主体(人民),但具体行使制宪权的是立宪机关。(二)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制宪机关,又称立宪机关,是接受宪法制定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机关。制宪机关不是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提间:我国的第一部制宪程序:(1)设立制宪机关;(2)提出宪法草案;(3)表决通过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宪法草案;(4)公布宪法。(三)我国宪法的制定1.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宪法起草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制宪机关———届全国人大—次会议
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利用学习通扫码签到。 准备上课。 课程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由序言和正文组成,序言有 13 自然段,主要描述历史事件和规定大体 的方针政策;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制约、法治和党的领导。 讲授新知 第一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1.5 学时) 一、宪法制定 (一)宪法制定的概念 宪法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 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制定仅指一个国家在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时创制首部宪法的活动。 制宪权的概念:制宪权又称宪法制定权,是指创制宪法的权力,属于 制宪的主体(人民),但具体行使制宪权的是立宪机关。 (二)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 制宪机关,又称立宪机关,是接受宪法制定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 机关。制宪机关不是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制宪程序:(1)设立制宪机关;(2)提出宪法草案;(3)表决通过 宪法草案;(4)公布宪法。 (三)我国宪法的制定 1.1954 年宪法的制定过程 宪法起草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 制宪机关——一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 提问:宪法起草机关 和宪法制定机关有什 么区别? 提问:我国的第一部 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 的?
2.1954年宪法的性质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制定宪法的活动,以后都是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二、宪法修改(一)宪法修改的含义提间:我国的宪法都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有过哪些修改?分别是什么修改?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二)宪法修改的限制教学重点手我国宪法(三)宪法修改的方式的三次全面修改和其1.全面修改次部分修改2.部分修改3.无形修改(四)宪法修改的程序1.提案2.审定(先决投票)3.公告4.议决5.公布三、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依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作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二)宪法解释的分类依据解释主体性质和宪法解释的后果,可将宪法解释分为:教学难点:宪法解释1.有权解释与无权解释的机关和体制。需要2.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对不同的体制进行阐释。(三)宪法解释的机关1.最高权力机关解释:社会主义国家均采用这种方式。资本主义国家中实施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早期均采用此方式。2.普通法院解释:由美国首创,以美国为代表3.特定机关解释:由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解释宪法。教学重点:我国的宪(四)宪法解释的原则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需要与宪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2.1954 年宪法的性质 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制定宪法的活动,以后都是对 1954 年宪法的 修改。 二、宪法修改 (一)宪法修改的含义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 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 1.全面修改 2.部分修改 3.无形修改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 1.提案 2.审定(先决投票) 3.公告 4.议决 5.公布 三、宪法解释 (一)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依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作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二)宪法解释的分类 依据解释主体性质和宪法解释的后果,可将宪法解释分为: 1.有权解释与无权解释 2.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 (三)宪法解释的机关 1.最高权力机关解释:社会主义国家均采用这种方式。资本主义国 家中实施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早期均采用此方式。 2.普通法院解释:由美国首创,以美国为代表。 3.特定机关解释:由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解释宪法。 (四)宪法解释的原则 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提问:我国的宪法都 有过哪些修改?分别 是什么修改? 教学重点:我国宪法 的三次全面修改和其 次部分修改 教学难点:宪法解释 的机关和体制。需要 对不同的体制进行阐 释。 教学重点:我国的宪 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 大常委会。需要与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