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kung)恪守(ke)不啻(chi)不足齿数(shu) B.攝(wen)泪商榷(que)形骸(hai)游目骋( cheng)怀 C.监(jian)生莅(l)临泅(qiu)水逸兴遄(tuon)飞 D.祓(ba)除苍颉(jie)饿殍(pio)酾(shi)酒临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明澈 取缔 慰籍 付之一笑 对簿公堂 B.漱口 枷锁 僭越 高潮叠起 买椟还珠 C.罪孽 裨益 攻讦 开门揖盗 贻笑大方 D.偌大 嬴弱 钳制 直截了当 披星带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沈荔花蜂酿蜜,清香不諴蔗浆寒”, 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录 ②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 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③只是到了这时候 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 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大概变换纷繁B.大概变幻纷纭 C.大致变换纷纭D.大致变幻纷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看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 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匪夷所思的威力。 B.前一阶段,闹得纷纷扬扬的离敬明剽窃案在事隔近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郭敬明 被法院强制公开致歉 C.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可以毫无愧色地说 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辩的组成部分。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 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信息的序列化,是划时代的生命科学进入21世纪的里程碑,也是生命科学 成熟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B.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文化增辉,而且使整 个欧洲音乐放出异彩。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 聊、会友,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由于一到六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 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增强的标志 、(9分,每小题3分)
山东省潍坊市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07.1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粗犷(kuàng) 恪守(kè) 不啻(chì) 不足齿数(shǔ) B.揾(wèn)泪 商榷(què)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C.监(jiàn)生 莅(lì)临 泅(qiú)水 逸兴遄(tuán)飞 D.祓(bá)除 苍颉(jié) 饿殍(piǎo) 酾(shī)酒临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明澈 取缔 慰籍 付之一笑 对簿公堂 B.漱口 枷锁 僭越 高潮叠起 买椟还珠 C.罪孽 裨益 攻讦 开门揖盗 贻笑大方 D.偌大 蠃弱 钳制 直截了当 披星带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沈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 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录。 ②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 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③只是到了这时候, 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 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A.大概 变换 纷繁 B.大概 变幻 纷纭 C.大致 变换 纷纭 D.大致 变幻 纷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看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 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匪夷所思的威力。 B.前一阶段,闹得纷纷扬扬的离敬明剽窃案在事隔近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郭敬明 被法院强制公开致歉。 C.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可以毫无愧色地说, 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辩的组成部分。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 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生物信息的序列化,是划时代的生命科学进入 21 世纪的里程碑,也是生命科学 成熟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B.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文化增辉,而且使整 个欧洲音乐放出异彩。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 聊、会友,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由于一到六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 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增强的标志。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海水正在变酸 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引发温室效应,还威胁到地球生命的源头—一海洋。尽管人 类一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拜谢到大气中,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部分却只是人类拜谢 量的一半,据专家研究,没有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归宿是海洋。海洋逐渐变酸是因为它如 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洋已经足足吸收了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的一半。目前,二氧 化碳比几百年前多了30%,而且,到本世纪末,还可能比以前的水平提高1倍或2倍。海 洋生物学家对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后果忧心忡忡。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会形成微弱的碳酸。 千百年以来,海水中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成的钙可以很好地和中碳酸,从而形成一个适合 生物生存的微妙分学环境。科学证据显示,由于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种化学平衡被打破 了,海洋生物正在受到威胁。比起工业革命之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已经导致现代地球表面 海水的PH值大约下降了0.1。PH值下降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 倍,则水的酸性更强。除非人类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然到2100年,海洋PH 值将再下降0.3,这意味着海洋将越来越酸。 以目前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到21世纪末,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尽管 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将会威胁到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些重要生物,从而进一步威胁到 属于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的浅层珊瑚礁。科学研究表明,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 形成碳酸的能力,使这些生物难以生长,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很可能是最大的受 害者。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绝。因为海洋对珊瑚礁来说太酸,珊瑚礁造钙的能力 将于2065年前下降40%。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造成严重 威胁,与此同时带来一个连锁反应。鳕鱼和其他鱼类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维生,假 如鱼类消失,海洋将充斥如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可能吃掉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海洋的整个 生物构造成分将改变。因此,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 破坏海洋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科学家目前正在进下收集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以便研究它造成的变化,以想出 解决的方法。但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共生 的,人类所做的一切无时不在影响海洋。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6期,略有改动) 6.下列关于“海水变酸”的原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发温室效应,从而使海洋受到威胁,海水逐渐 变酸 B.海洋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 从而使海水变酸 C.海水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所的钙,可以中和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所形成的碳酸, 导致海水变酸。 D.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现代地球表面海水的PH值下降,氢离子浓度随之降低,是海 水变酸的主因。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对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 些重要生物及浅层珊瑚礁的威胁可以预见。 B.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形成碳酸的能力,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就是 最大的受害者 C.海水酸化会使珊瑚礁的造钙能力大幅下降,所以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6—8 题。 海水正在变酸 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引发温室效应,还威胁到地球生命的源头——海洋。尽管人 类一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拜谢到大气中,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部分却只是人类拜谢 量的一半,据专家研究,没有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归宿是海洋。海洋逐渐变酸是因为它如 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洋已经足足吸收了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的一半。目前,二氧 化碳比几百年前多了 30%,而且,到本世纪末,还可能比以前的水平提高 1 倍或 2 倍。海 洋生物学家对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后果忧心忡忡。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会形成微弱的碳酸。 千百年以来,海水中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成的钙可以很好地和中碳酸,从而形成一个适合 生物生存的微妙分学环境。科学证据显示,由于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种化学平衡被打破 了,海洋生物正在受到威胁。比起工业革命之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已经导致现代地球表面 海水的 PH 值大约下降了 0.1。PH 值下降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 10 倍,则水的酸性更强。除非人类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然到 2100 年,海洋 PH 值将再下降 0.3,这意味着海洋将越来越酸。 以目前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到 21 世纪末,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尽管 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将会威胁到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些重要生物,从而进一步威胁到 属于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的浅层珊瑚礁。科学研究表明,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 形成碳酸的能力,使这些生物难以生长,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很可能是最大的受 害者。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绝。因为海洋对珊瑚礁来说太酸,珊瑚礁造钙的能力 将于 2065 年前下降 40%。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造成严重 威胁,与此同时带来一个连锁反应。鳕鱼和其他鱼类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维生,假 如鱼类消失,海洋将充斥如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可能吃掉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海洋的整个 生物构造成分将改变。因此,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 破坏海洋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科学家目前正在进下收集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以便研究它造成的变化,以想出 解决的方法。但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共生 的,人类所做的一切无时不在影响海洋。 (选自《百科知识》2006 年第 6 期,略有改动) 6.下列关于“海水变酸”的原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发温室效应,从而使海洋受到威胁,海水逐渐 变酸。 B.海洋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 从而使海水变酸。 C.海水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所的钙,可以中和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所形成的碳酸, 导致海水变酸。 D.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现代地球表面海水的 PH 值下降,氢离子浓度随之降低,是海 水变酸的主因。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尽管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对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 些重要生物及浅层珊瑚礁的威胁可以预见。 B.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形成碳酸的能力,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就是 最大的受害者。 C.海水酸化会使珊瑚礁的造钙能力大幅下降,所以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
D.海洋酸化会带来连锁反应,其最终结果将是导致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和地球 化学构成的改变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维持海洋PH值现有的水平,就有 可能改变海洋变酸的趋势 B.海洋吸收的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主要来自工业革命以后,而且,到本世 纪末,还可能比以前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C.科学家们目前已收集了大量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对海洋变酸的问题,已初 步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D.对于人类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海洋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 海洋,也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 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 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汉三年春,从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 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 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太祖曰:“父子固亲,启闭, 王事也。”诘旦,乃得入。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之初,颇好微行,或谏其轻出。曰:“帝 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既而微行 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吴越钱俶来朝,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及辞,取群臣留 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遗之章也。俶自是感惧, 江南平,遂乞纳土。南汉刘鋹在其国,好置鸩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帝酌卮酒赐 鋹。 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 未敢饮此酒。”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 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魏国长公主襦饰翠羽,戒勿复用,又教 之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见孟昶宝装溺器,揸而碎之,曰:“汝以七宝饰此,当以 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谓 宰相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 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秦,付刑部覆视之。”遂著为令 《宋史·太祖本纪》(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逸上城斜道 逸:通“佚”,丢失 B.受禅之初,颇好微行 微行:隐藏身份换装出行 C.封识遗俶 封识:封存并作标记
绝。 D.海洋酸化会带来连锁反应,其最终结果将是导致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和地球 化学构成的改变。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如果人类能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维持海洋 PH 值现有的水平,就有 可能改变海洋变酸的趋势。 B.海洋吸收的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主要来自工业革命以后,而且,到本世 纪末,还可能比以前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C.科学家们目前已收集了大量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对海洋变酸的问题,已初 步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D.对于人类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海洋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 海洋,也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 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 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汉三年春,从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 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 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传呼开门,太祖曰:“父子固亲,启闭, 王事也。”诘旦,乃得入。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受禅之初,颇好微行,或谏其轻出。曰:“帝 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既而微行 愈数,有谏,辄语之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吴越钱俶来朝,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不听,遣俶归国。及辞,取群臣留 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遗之章也。俶自是感惧, 江南平,遂乞纳土。南汉刘鋹在其国,好置鸩以毒臣下。既归朝,从幸讲武池,帝酌卮酒赐 鋹。 疑有毒,捧杯泣曰:“臣罪在不赦,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梁布衣,观太平之盛, 未敢饮此酒。”帝笑而谓之曰:“朕推赤心于人腹中,宁肯尔耶?”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 鋹。 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魏国长公主襦饰翠羽,戒勿复用,又教 之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见孟昶宝装溺器,摏而碎之,曰:“汝以七宝饰此,当以 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谓 宰相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 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秦,付刑部覆视之。”遂著为令。 《宋史·太祖本纪》(有删节)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逸上城斜道 逸:通“佚”,丢失 B.受禅之初,颇好微行 微行:隐藏身份换装出行 C.封识遗俶 封识:封存并作标记
D.遂著为令 著:写下,记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太祖笑而许之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诘旦,乃得人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l1.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赵匡胤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爷子固亲,启闭,王事也②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③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 取其地,帝不听,遗俶归国④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鋹⑤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 所为如是,不亡何待⑥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秦,付刑 部覆视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胤年轻时即表现得非同常人:学习骑马射箭,技艺超群:试骑烈马,也不套 笼头:被烈马摔下后,仍继续追赶并跳上马背。 B.在追讨溃败敌军时,允许敌人重新整队,而后杀死敌主帅,并生擒一敌将,显示 了赵匡胤非凡的自信和勇猛 C.周世宗忌惮方面大耳的将领,要将他们杀害,赵匡胤侍春在世宗身边,竭力劝阻, 使这些将领免于被害 D.赵匡胤教导王公贵族子弟节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同时自己也做到了身体力 行,言传身教 非选择题(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4分)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分)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①本诗运用了哪几种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D.遂著为令 著:写下,记录 10 . 下 列 各 组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组 是 ( ) A.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太祖笑而许之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诘旦,乃得人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1 . 以 下 句 子 分 编 为 四 组 , 全 都 体 现 了 赵 匡 胤 远 见 卓 识 的 一 组 是 ( ) ①爷子固亲,启闭,王事也②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③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 取其地,帝不听,遗俶归国④即取鋹酒自饮,别酌以赐鋹⑤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 所为如是,不亡何待⑥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秦,付刑 部覆视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匡胤年轻时即表现得非同常人:学习骑马射箭,技艺超群;试骑烈马,也不套 笼头;被烈马摔下后,仍继续追赶并跳上马背。 B.在追讨溃败敌军时,允许敌人重新整队,而后杀死敌主帅,并生擒一敌将,显示 了赵匡胤非凡的自信和勇猛。 C.周世宗忌惮方面大耳的将领,要将他们杀害,赵匡胤侍春在世宗身边,竭力劝阻, 使这些将领免于被害。 D.赵匡胤教导王公贵族子弟节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同时自己也做到了身体力 行,言传身教。 非选择题(114 分) 四、(24 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 分) ①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4 分)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 分)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①本诗运用了哪几种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 分)
②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分) 15.补写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小题作答)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陈情表》)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 赋》)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 烈 (欧阳修《秋声 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 高》) 五、(12分) 1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 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时近三年,七个摄制组分赴九个竞相登上世界舞台的世界大国进 行了实地拍摄和深度采访,用影像和声音诠释各个大国500年兴起的电视片《大国崛起》是 央视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系列记录片 17.下面是两则关于汽车的广告语,请任选一则加以点评。(4分) ①加速到60迈,车里最大的响声来自仪表盘的指针。 ②它唯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100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 眼 18.这幅漫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 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4分) 六、选做题,从(一)(二)中任选一题作答。(18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22题。(18分) 剪得秋光入卷来(有删改) 王清铭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
②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4 分) 15.补写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 分)(任选三小题作答)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 (李密《陈情表》)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 赋》) ③ ,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 烈。 (欧阳修《秋声 赋》) ④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 高》) 五、(12 分) 1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 信息,又语言简明。(4 分) 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时近三年,七个摄制组分赴九个竞相登上世界舞台的世界大国进 行了实地拍摄和深度采访,用影像和声音诠释各个大国 500 年兴起的电视片《大国崛起》是 央视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系列记录片。 17.下面是两则关于汽车的广告语,请任选一则加以点评。(4 分) ①加速到 60 迈,车里最大的响声来自仪表盘的指针。 ②它唯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 100 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 眼。 18.这幅漫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 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4 分) 六、选做题,从(一)(二)中任选一题作答。(18 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 19—22 题。(18 分) 剪得秋光入卷来(有删改) 王清铭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