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精华试卷(二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 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 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 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基础(共24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分) 〔2)崔颢《黄鹤楼》中既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表现缠绵的乡愁的两句 诗是:且乡关何处是,烟江上使人愁(2分) (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遺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2分) (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1分) (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 shen sui(深邃) (2)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 zhuI s(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生命是一种 zhuan shun if shi(转瞬即逝)的东西 (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yao wen jido z(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 在窥何人间的动静。 与书为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夸,多了一份沉静。 C.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 大的便利。 D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 用 B(“浮夸”指虚浮的弯张。这里应改为“浮躁”,指急躁,不沉稳。)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删去“往往”)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紛纷 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删去“留学生吟诵社”。) C.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把“营造”改为“打造”)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 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在“生态乡”后加上“的要求”) A(句式杂糅删去“看”) 5.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分)
1 2018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精华试卷(二) 说明:1.全卷共 6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 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 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 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 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 分) (2)崔颢《黄鹤楼》中既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表现缠绵的乡愁的两句 诗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江上使人愁(2 分) (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2 分) (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1 分) (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 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 shēn suì(深邃)。 (2)岩层的年龄为 6500 万年,因此可以 zhuī sù(追溯)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生命是一种 zhuǎn shùn jí shì(转瞬即逝)的东西。 (4)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 yǎo wén jiáo zì(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3 分) A.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 在窥何人间的动静。 B.与书为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夸,多了一份沉静。 C.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 大的便利。 D 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 用。 B(“浮夸”指虚浮的弯张。这里应改为“浮躁”,指急躁,不沉稳。)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3 分) A.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删去“往往”)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紛纷 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删去“留学生吟诵社”。) C.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把“营造”改为“打造”)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 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在“生态乡”后加上“的要求”) A(句式杂糅,删去“看”) 5.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 字以内)(4 分)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 的“蒂”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淸 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 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阅读(46分) 醉翁亭记(10分) 欧阳修 环滁(chu)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e)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i a ng y a)也。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a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白)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u)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Ⅻu白)暝(miηg),晦(huⅰ)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偻(δ)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ie);山肴yaσ)野蔌(s),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ha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o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tu)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ⅰ),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作亭者谁(作:造)(2)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3)临溪而渔(临: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文章开篇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是为了引出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文中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目的是为了表现“乐亦无穷” C.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D.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二)戴逵(9分)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 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虛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 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 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读、: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⑧范宣:人名。④至于开:到了开放教神的时 候 【参考译文】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他小时候就有灵巧聪慧的心思,善于弹琴,擅长书法与
2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 的“蒂”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 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 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二、阅读(46 分) (一)醉翁亭记(10 分) 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作.亭者谁(作:造)(2)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3)临.溪而渔(临: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 分) A.文章开篇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是为了引出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文中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目的是为了表现“乐亦无穷”。 C.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D.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二)戴逵(9 分)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 和溲 sōu 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 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 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读、: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②郑玄:人名。⑧范宣:人名。④至于开:到了开放教神的时 候 【参考译文】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他小时候就有灵巧聪慧的心思,善于弹琴,擅长书法与
画画。他还是儿童的时候,用白瓦屑、鸡蛋汁混合浸泡,最后做成一块碑,并命名为《郑玄碑》,见到 这个碑的人都赞叹不已,认为这块碑“词美书精,器度巧绝”。他很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 候,在瓦棺寺画画。王长史看到之后说:“戴逵并非只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我只是遗憾自己见 不到他辉煌的时候了。” 戴逵曾经跟从范宣学习,范宣见到戴逵的画作,认为没有用处的事情,不必在这上面白白花费心思, 戴逵于是为范宣画了《南都赋》,范宣看完之后大为感叹,认为非常有益处,于是也开始学画画。 戴逵既然有了灵巧的心思,又善于铸造佛像和雕刻。他曾经建造无量寿佛的木像和菩萨的木像,高 达一丈六。他认为古时的制作都粗拙古朴,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不足以使人动心。于是藏在帷幕中 偷偷听众人的议论,所听到的褒贬意见,都加以详细的研究,积累思考了三年,刻像才最终完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善鼓琴/京中有善口技者 B时称词美书精/不以千里称也 C.以为亡用之事/今亡亦死 器度巧绝/猿则百叫无绝 A(A善于,擅长;B.称赞/著称;C通“无”/逃跑;D极点/停止,消失)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速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3分) 巧慧(聪悟),博学,虚心好学精益求精 (三)晒客(10分) 杨暄 晒客,源自英文“ Share(分享)”,无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 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 之中。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 奖金是多少、年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 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8个 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 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老师收入的争论。 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 晒”股票…… 2006年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 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 得到了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 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給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 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岀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 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目前晒客中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晒黑”族的一个 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记者在一些“晒黑”论坛上发现,“晒黑”的内容各式各 样。比如,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网友“晒”出了某饭店后厨的一组照片,照片中,这家饭店的露天后 厨西边是一个垃圾堆,东边是一个停车场,厨师们就在尘土飞场中洗菜、切莱。此外。哪家超市服务态 度不好,哪家商场不给发票,哪家银行办事效率低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
3 画画。他还是儿童的时候,用白瓦屑、鸡蛋汁混合浸泡,最后做成一块碑,并命名为《郑玄碑》,见到 这个碑的人都赞叹不已,认为这块碑“词美书精,器度巧绝”。他很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 候,在瓦棺寺画画。王长史看到之后说:“戴逵并非只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我只是遗憾自己见 不到他辉煌的时候了。” 戴逵曾经跟从范宣学习,范宣见到戴逵的画作,认为没有用处的事情,不必在这上面白白花费心思, 戴逵于是为范宣画了《南都赋》,范宣看完之后大为感叹,认为非常有益处,于是也开始学画画。 戴逵既然有了灵巧的心思,又善于铸造佛像和雕刻。他曾经建造无量寿佛的木像和菩萨的木像,高 达一丈六。他认为古时的制作都粗拙古朴,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不足以使人动心。于是藏在帷幕中, 偷偷听众人的议论,所听到的褒贬意见,都加以详细的研究,积累思考了三年,刻像才最终完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3 分) A.善.鼓琴/京中有善.口技者 B 时称.词美书精/不以千里称.也 C.以为亡.用之事/今亡.亦死 D.器度巧绝/猿则百叫无绝 A(A 善于,擅长;B.称赞/著称;C 通“无”/逃跑;D.极点/停止,消失)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速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3 分) 巧慧(聪悟),博学,虚心好学,精益求精。 (三)晒客(10 分) 杨 暄 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疑是 2007 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 月份教育部公布 的 171 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 BBS 之中。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 奖金是多少、年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 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 8 个 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 4786 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老师收入的争论。 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 “晒”股票…… 2006 年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 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 得到了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 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 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 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目前晒客中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晒黑”族的一个口 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记者在一些“晒黑”论坛上发现,“晒黑”的内容各式各 样。比如,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网友“晒”出了某饭店后厨的一组照片,照片中,这家饭店的露天后 厨西边是一个垃圾堆,东边是一个停车场,厨师们就在尘土飞场中洗菜、切菜。此外。哪家超市服务态 度不好,哪家商场不给发票,哪家银行办事效率低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
针对“晒黑”,有人热烈支持,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拿出来晒晒,揭露丑恶,促进社会进步 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担心网络言论缺乏监督,“晒黑”言辞会有偏颇,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 有,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晒黑”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 底线。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分析,网络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把力量单 薄的个体汇聚起来,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晒黑”族的做法表示 担扰,认为“晒黑”最后容易演变成一场愤怒情绪的集体宣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从原文看,下列对“晒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繁多,说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新“网 客 B.“晒客”最初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 人分享的网友 C.“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传递情感的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贴到网上和陌生 人交流。 D.晒客中的“晒黑”族,就是将社会中的“黑色现象”详细披露在网络上,以醒网民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 的解决 A(A项“说明出现了新‘网客’”在文中无依据。B项是对“晒客”的定义;C项是对第五段内容的正确 理解:D项是对“晒黑”的正确概括。) 1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3分) A晒客借助网络“晒”出来的隐私内容和真实故事,容易引起网友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晒客”晒出的内容丰富多彩,但要坚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同时,告诚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 C.“晒黑”族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成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这反映了“晒黑”族团结的力量。 D.人们对“晒黑”族褒贬不一。这说明“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应具备最基本的自律意识 D(A项“隐私内容”和原文中的“可熊需要遮掩的内容”不相符:B项“同时,告诚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 用事”无中生有;C项应该是“反映了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 14.对“晒客”各方有不同意见和担忧,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观点明确,宣之成理即可。 示例:()晒客晒“私”,只要自己愿意、不去伤害别人,并且不违背法律要“晒”什么,当然自己可以 主;(2)晒客晒“黑”,须慎重对待,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责任,也涉及隐私、机构形象和社会和谐等问题;(3 晒客不熊什么都“晒”,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网民们应理智地对所“晒”信息进行客观分析 (四)回忆小时候拜月(17分) 李汉荣 ①天刚擦黑,爹就和娘一起从堂屋供枭前出小方桌和小凳子,放在我们家院子的正中,把一盘大枣、一盘月 饼放在小方桌上,热后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朝着月亮的方向坐下来。 ②我也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坐在爹的旁边。我问爹:“月亮今晚出不出来?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 月亮,月亮爷爷正在往我们这里走呢。 ③我就安普地坐着,不说话,眼睛瞅着桌子上让月亮吃的东西。 ④爹说:“别馋,这是为月亮爷爷准备的,它过一会儿来看我们。 ⑤我问:“月亮是我们家的亲戚吗?”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正说着,院子前面的屋 顶就自花花亮了,隔壁三家的山墙也自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是月亮出来了、圆圆的,已挂在前 面的皂角树上。 ⑥爹抬起头,望了一会儿月亮,他险上表情很安静,很远,淡淡地,又罩着一层喜悦 ⑦我看一眼爹,又看一眼月亮。觉得他们的脸很相似,月亮是天上的一张不会老去的脸
4 针对“晒黑”,有人热烈支持,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拿出来晒晒,揭露丑恶,促进社会进步。 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担心网络言论缺乏监督,“晒黑”言辞会有偏颇,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 有,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晒黑”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 底线。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分析,网络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把力量单 薄的个体汇聚起来,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晒黑”族的做法表示 担扰,认为“晒黑”最后容易演变成一场愤怒情绪的集体宣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从原文看,下列对“晒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3 分) A.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繁多,说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新“网 客”。 B.“晒客”最初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 人分享的网友 C.“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传递情感的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贴到网上和陌生 人交流。 D.晒客中的“晒黑”族,就是将社会中的“黑色现象”详细披露在网络上,以醒网民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 的解决。 A(A 项“说明出现了新‘网客’”在文中无依据。B 项是对“晒客”的定义;C 项是对第五段内容的正确 理解;D 项是对“晒黑”的正确概括。) 1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3 分) A 晒客借助网络“晒”出来的隐私内容和真实故事,容易引起网友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B.“晒客”晒出的内容丰富多彩,但要坚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同时,告诚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 C.“晒黑”族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成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这反映了“晒黑”族团结的力量。 D.人们对“晒黑”族褒贬不一。这说明“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应具备最基本的自律意识 D(A 项“隐私内容”和原文中的“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不相符;B 项“同时,告诚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 用事”无中生有;C 项应该是“反映了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 14. 对“晒客”各方有不同意见和担忧,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晒客晒“私”,只要自己愿意、不去伤害别人,并且不违背法律,要“晒”什么,当然自己可以做 主;(2)晒客晒“黑”,须慎重对待,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责任,也涉及隐私、机构形象和社会和谐等问题;(3) 晒客不能什么都“晒”,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网民们应理智地对所“晒”信息进行客观分析。 (四)回忆小时候拜月(17 分) 李汉荣 ①天刚擦黑,爹就和娘一起从堂屋供桌前出小方桌和小凳子,放在我们家院子的正中,把一盘大枣、一盘月 饼放在小方桌上,热后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朝着月亮的方向坐下来。 ②我也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坐在爹的旁边。我问爹:“月亮今晚出不出来?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 月亮,月亮爷爷正在往我们这里走呢。 ③我就安普地坐着,不说话,眼睛瞅着桌子上让月亮吃的东西。 ④爹说:“别馋,这是为月亮爷爷准备的,它过一会儿来看我们。” ⑤我问:“月亮是我们家的亲戚吗?”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正说着,院子前面的屋 顶就自花花亮了,隔壁三家的山墙也自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是月亮出来了、圆圆的,已挂在前 面的皂角树上。 ⑥爹抬起头,望了一会儿月亮,他险上表情很安静,很远,淡淡地,又罩着一层喜悦。 ⑦我看一眼爹,又看一眼月亮。觉得他们的脸很相似,月亮是天上的一张不会老去的脸
⑧爹站起来,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破了三个头。 ⑨爹的动作恭恭敬敬,爹的表情恭恭敬敬。 ⑩我学着爹的样子,也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磕头三个头。 11.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一部分月饼、红枣撒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12爹又给我一摔瓣碎的月饼和红枣,让我在有月亮的地方都撒一些。 13.我把月饼和红枣撒在屋后的溪水里,溪水里有一轮月亮;撒在大门外的池塘里,池塘里有一轮月亮;正 准备撒进村头的井里,井里也有一轮月亮等着。赶来挑水的杨自明叔叔说井里的月亮只喝水不吃东西,吃 了别的东西会吃坏月亮的肚子,井水就不好了 14.我回到我们家的院子,看见爹还在静普地望着月亮出神。 15.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他对着我和娘说:“今晚月亮好,天气好,月亮领了我们的心意,会照看和 保佑我们有好年成,好身体,好心情。 16.我问:“每一家都拜月吗?每一个人都拜月吗? 17.爹说:“天下人都拜月,古往今来的人都拜月,月亮领了人们的心意,才保养得白白胖胖,然后保佑天下 人安康。” 18.后来,我就趴在爹的膝盖上睡着了。 19.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在院子里、池塘里、溪水里寻找昨天晚上撒给月亮的礼物都不见了。 20.我问爹:“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爹说:“是月亮爷爷吃了 21.我问娘:“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娘说:“是院子里的鸡吃了,狗吃了,鸟吃了,虫吃了,是池塘里的鱼 吃了,是溪水里的鹅吃了。 22.爹看了一眼娘,拍拍我的脑袋说:“那是月亮爷爷让给它们吃的,月亮照着的地方,月亮都要照料那里的 花花草草虫虫乌鸟,不让它们饿着” 23.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直到此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明白 24.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25.他尊敬月亮,他虔诚地拜谢这位夭上的亲戚,就在他拜月的时候,他不仅让自己过了一个节日,他也让 水里的鱼,树上的鸟,门前的狗,地上的鸡,甚至那些看不见的虫虫蚂蚁都过了一个节日 26.那个夜晚的节日,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情,多么神秘,多么有意思 15文中说:“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父亲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概括回答。(4分) ()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月亮。(2)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威。(3)爹站起来向 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磕了三个头。(4)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 部分月饼、红枣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16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4分) ①院子前面的屋顶就白花花亮了,隔壁三娘家的山墙也白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亮出来后明亮皎洁的景色,表达了人物喜悦的心情。 ②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 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思绪到了现实表达了父亲内心的愉悦和心满意足 17.文章第四段写“我”和娘的一段对话有什么作用?(4分) 引出下文,表明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持着一种很厚的血脉亲情。 18如何理解爹说的“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这句话?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5分) 既然他们和天地万物间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深情,说明月亮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用祭拜月亮的方式 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孙思邈让我们明白:矢志不移可以成就伟大;莱斯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一定就是灾难,现实 生活中,你可以坚持心,因为夭道酬勤;也可以改弦易辙,因为柳暗花明;是坚持还是放弃,关键在于认识自
5 ⑧爹站起来,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破了三个头。 ⑨爹的动作恭恭敬敬,爹的表情恭恭敬敬。 ⑩我学着爹的样子,也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磕头三个头。 11.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一部分月饼、红枣撒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12 爹又给我一摔瓣碎的月饼和红枣,让我在有月亮的地方都撒一些。 13.我把月饼和红枣撒在屋后的溪水里,溪水里有一轮月亮;撒在大门外的池塘里,池塘里有一轮月亮;正 准备撒进村头的井里,井里也有一轮月亮等着。赶来挑水的杨自明叔叔说井里的月亮只喝水不吃东西,吃 了别的东西会吃坏月亮的肚子,井水就不好了。 14.我回到我们家的院子,看见爹还在静普地望着月亮出神。 15.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他对着我和娘说:“今晚月亮好,天气好,月亮领了我们的心意,会照看和 保佑我们有好年成,好身体,好心情。” 16.我问:“每一家都拜月吗?每一个人都拜月吗? 17.爹说:“天下人都拜月,古往今来的人都拜月,月亮领了人们的心意,才保养得白白胖胖,然后保佑天下 人安康。” 18.后来,我就趴在爹的膝盖上睡着了。 19.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在院子里、池塘里、溪水里寻找昨天晚上撒给月亮的礼物都不见了。 20.我问爹:“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爹说:“是月亮爷爷吃了” 21.我问娘:“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娘说:“是院子里的鸡吃了,狗吃了,鸟吃了,虫吃了,是池塘里的鱼 吃了,是溪水里的鹅吃了。” 22.爹看了一眼娘,拍拍我的脑袋说:“那是月亮爷爷让给它们吃的,月亮照着的地方,月亮都要照料那里的 花花草草虫虫乌鸟,不让它们饿着” 23.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直到此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明白: 24.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25.他尊敬月亮,他虔诚地拜谢这位天上的亲戚,就在他拜月的时候,他不仅让自己过了一个节日,他也让 水里的鱼,树上的鸟,门前的狗,地上的鸡,甚至那些看不见的虫虫蚂蚁都过了一个节日。 26.那个夜晚的节日,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情,多么神秘,多么有意思… 15 文中说:“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父亲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概括回答。(4 分) (1)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月亮。(2)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3)爹站起来,向 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磕了三个头。(4)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 一部分月饼、红枣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16 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4 分) ①院子前面的屋顶就白花花亮了,隔壁三娘家的山墙也白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亮出来后明亮皎洁的景色,表达了人物喜悦的心情。 ②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 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思绪到了现实,表达了父亲内心的愉悦和心满意足。 17.文章第四段写“我”和娘的一段对话有什么作用?(4 分) 引出下文,表明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18 如何理解爹说的“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这句话?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5 分) 既然他们和天地万物间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深情,说明月亮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用祭拜月亮的方式 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三、作文(50 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孙思邈让我们明白:矢志不移可以成就伟大;莱斯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一定就是灾难,现实 生活中,你可以坚持心,因为天道酬勤;也可以改弦易辙,因为柳暗花明;是坚持还是放弃,关键在于认识自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