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五章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 目的 要求 掌握糖料及经济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难点 难点:甜菜根腐病菌引起根腐病的症状区别。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总体介绍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的危害、种类 2、讲授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讲授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图解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举例 6、自学内容。 提问 7、留作业 启发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第五章 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 病 害 目 的 要 求 掌握糖料及经济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难点:甜菜根腐病菌引起根腐病的症状区别。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3 1、总体介绍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 病 害的危害、种类。 2、讲授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讲授 图解 举例 提问 启发
单元教学计划 名称 第六章蔬菜、果树病害 了解蔬菜、果树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 要求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重点:各类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控制措施 重点难点 难点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1、介绍各类病害的发生情况、危害部位。 2、讲授各类病害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讲授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图解 6、自学内容。 举例 7、留作业 提问 启发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名 称 第六章 蔬菜、果树病害 目 的 要 求 了解蔬菜、果树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主要病害症状的识别, 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各类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控制措施 难点: 时 间 教 学 组 织 教学方法 20 1、介绍各类病害的发生情况、危害部位。 2、讲授各类病害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 3、用图解讲授病害的侵染循环。 4、讲授病害的流行条件、防治方法。 6、自学内容。 7、留作业 讲授 图解 举例 提问 启发
课目 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 目的了解水稻稻瘟病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症状、发 要求|生规律、危害及防治 重点重点: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防治。 难点难点:稻瘟病的症状识别,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主要内容: 、水稻稻瘟病 (一)症状:苗瘟 叶瘟普通型病斑 急性型病斑 白点形病斑、褐点病斑 节瘟、穗芩瘟 (二)病原:1、病菌分类地位 2、形态 3、生理特性 (三)侵染循环 病残体上菌丝体 遇雨 分生孢子 谷粒瘟穗茎瘟节瘟 扩大再侵染←一大量分生孢子←一秧田、大田稻株 (四)发病因素 品种抗病性 栽培管理 菌源 4、气象条件 (五)水稻抗瘟机制:1、植株形态 2、组织结构 3、生理生化方面 (六)防治:1、消灭越冬菌源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水稻恶苗病 (一)症状: (二)病原:1、学名 2、病原形态 3、病原生物学、生理分化
课 目 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 目 的 要 求 了解水稻稻瘟病的分布、危害程度,掌握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症状、发 生规律、危害及防治。 重 点 难 点 重点: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防治。 难点:稻瘟病的症状识别,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主要内容: 一、水稻稻瘟病 (一)症状:苗瘟 叶瘟 普通型病斑 急性型病斑 白点形病斑、褐点病斑 节瘟、穗芩瘟 (二)病原:1、病菌分类地位 2、形态 3、生理特性 (三)侵染循环: 病残体上菌丝体 —遇雨→ —→ 分生孢子 ↗ ↑ ↖ ∣ 谷粒瘟 穗茎瘟 节瘟 ∣ ↘ ↓ ↙ ↓ 扩大再侵染 ←— 大量分生孢子 ←—秧田、大田稻株 (四)发病因素:1、品种抗病性 2、栽培管理 3、菌源 4、气象条件 (五)水稻抗瘟机制:1、植株形态 2、组织结构 3、生理生化方面 (六)防治:1、消灭越冬菌源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二、水稻恶苗病 (一)症状: (二)病原:1、学名 2、病原形态 3、病原生物学、生理分化
(三)病害循环: 越冬场所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菌态,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带菌种子一→幼苗发病一→严重枯死 分生孢子萌发侵入一→芽鞘一→蔓延到全株一→分生孢子 种子带菌一→传染稻粒←一风雨传播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1、选用无病健种 2、种子处理 3、拔除病株 4、防止幼苗、种子受伤
(三)病害循环: 越冬场所 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菌态,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带菌种子—→幼苗发病—→严重枯死 ↘ 分生孢子萌发侵入—→芽鞘—→蔓延到全株—→分生孢子 种子带菌—→传染稻粒←—风雨传播 ↙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1、选用无病健种 2、种子处理 3、拔除病株 4、防止幼苗、种子受伤
课目 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 目的了解病害的分布、危害性,掌握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症状 要求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的症状特点 重点重点: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难点难点: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水稻立枯病:因病原种类、危害时期和环境不同,发病症状表现多种。 (一)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种: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 2、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一-2叶期 3、黄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 4、青枯:多发生于3叶期前后。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侵染性的立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 Fusarium spp. Rhizoctonia Solar 还有蠕虫菌属和腐霉菌属。 (三)影响发病因素:1、气候条件 2、种子质量和生活力 秧田条件和管理 (四)防治方法: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 2、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床管理 3、药剂防治 四、水稻白叶枯病 (一)症状:普通型、急性型、调萎型、中脉型。 (二)病原: Xanthornonas oryzae Pv. oryzae (三)病害循环:1、越冬:病菌在种子表面、胚和胚乳表面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 侵入与发病:传播 3、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耕作与栽培措施 五、水稻纹枯病:又称“花杆”“烂脚病”、“富贵病”。 (一)症状: 苗期一→穗期均会发生,分蘖盛期一→穗期最重,尤以抽穗期前后危害更烈 叶鞘症状—一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一→扩大椭圆 形或云纹状的病斑 )病原:学名: Rhizoctonia solani kiihu.无性世代病原形态,菌丝初期无色 老熟变成淡褐色,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 (三)病害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六)水稻胡麻斑病和细菌褐斑病 症状对比,病原简介
课 目 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 目 的 要 求 了解病害的分布、危害性,掌握水稻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症状、 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胡麻斑病、细菌褐斑病的症状特点。 重 点 难 点 重点:立枯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难点: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区别。 主要内容: 一、水稻立枯病:因病原种类、危害时期和环境不同,发病症状表现多种。 (一)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种: 1、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 2、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2 叶期。 3、黄枯:多发生于 3 叶期前后。 4、青枯:多发生于 3 叶期前后。 (二)病原及侵染循环:侵染性的立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 Fusarium spp. Rhizoctomia Solani. 还有蠕虫菌属和腐霉菌属。 (三)影响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2、种子质量和生活力 3、秧田条件和管理 (四)防治方法: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 2、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床管理 3、药剂防治 四、水稻白叶枯病 (一)症状:普通型、急性型、调萎型、中脉型。 (二)病原:Xanthornonas oryzae PV.oryzae (三)病害循环:1、越冬:病菌在种子表面、胚和胚乳表面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 2、侵入与发病:传播。 3、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耕作与栽培措施。 五、水稻纹枯病:又称“花杆”、“烂脚病”、“富贵病”。 (一) 症状: 苗期—→穗期均会发生,分蘖盛期—→穗期最重,尤以抽穗期前后危害更烈。 叶鞘症状——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扩大椭圆 形或云纹状的病斑。 (二)病原: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iihu.无性世代病原形态,菌丝初期无色, 老熟变成淡褐色,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 (三)病害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五)防治: (六)水稻胡麻斑病和细菌褐斑病 症状对比,病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