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教案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匣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 绪论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1~2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 第三章昆虫分类 5242 4 第四章昆虫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第五章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566 2 第六章地下害虫 4 2 72822672 第七章|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7~8 4 第八章茄科蔬菜害虫) 8 第九章|豆科蔬菜害虫 214 第十章果树害虫 9~10 7 第十一章花卉害虫 10 32 12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学时周次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形态及解剖特征 认别主要纲目特征 虫分类 认别主要纲目特征23 字花科、茄科蔬菜害虫 认别害虫形态 22222 2345 豆科、果树、花卉害虫 认别害虫形态 实习内容与安排 实习名称 实习内容 实践教学目的学周次 园艺昆虫教学实习田间害虫形态为害认知学习害虫田间诊断 绪论形态1页形态2页 昆虫生物学1页、 昆虫分类2页 昆虫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1页 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1页 地下害虫1.5页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2页
1 《园艺昆虫学》教案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各 章 名 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1 1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1~2 5 2 7 第二章 昆虫生物学 3 2 2 第三章 昆虫分类 3~5 4 4 8 第四章 昆虫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5 2 2 第五章 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6 2 2 第六章 地下害虫 6 4 2 6 第七章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7~8 4 2 7 第八章 茄科蔬菜害虫) 8 2 2 第九章 豆科蔬菜害虫 8 1 1 第十章 果树害虫 9~10 4 2 7 第十一章 花卉害虫 10 1 1 32 12 44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目 的 学时 周次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形态及解剖特征 2 1 昆虫分类 认别主要纲目特征 2 2 昆虫分类 认别主要纲目特征 2 3 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害虫 认别害虫形态 2 4 豆科、果树、花卉害虫 认别害虫形态 2 5 实习内容与安排 序 号 实 习 名 称 实 习 内 容 实践教学目的 学 时 周次 园艺昆虫教学实习 田间害虫形态为害认知 学习害虫田间诊断 绪论形态 1 页 形态 2 页 昆虫生物学 1 页、 昆虫分类 2 页 昆虫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 1 页 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1 页 地下害虫 1.5 页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2 页
茄科蔬菜害虫0.5页 豆科蔬菜害虫0.5页 果树害虫2页 花卉害虫0.5页 2
2 茄科蔬菜害虫 0.5 页 豆科蔬菜害虫 0.5 页 果树害虫 2 页 花卉害虫 0.5 页
绪论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的 了解昆虫学基本情况和昆虫纲特征,识别头部结构和器官 要求 重点 昆虫纲特征,触角、口器类型及防治关系 主要内容 绪论 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昆虫纲的特征 (一)、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结合以有的生物学知识介绍昆虫在自然界早地位、数 量(250多万种、一群蚁可达数以亿记),以日常一些对昆虫的误认导入昆虫纲特征。 (二)昆虫纲特征昆虫分三体段、各体段的特征、昆虫发育特征 、昆虫纲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结合实例介绍昆虫纲特点:分布广、食性杂、适应性强、种类多、数量大等。 (二)、与人类关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将昆虫分为两大群体:有益昆虫、有害昆虫 举例加以说明 、昆虫学学简科简要介绍昆虫学的学科组成。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第一节昆虫外部形态 、昆虫头部(取食、感觉中心) (一)头部分区和器官各区和各器官的位置 (二)眼眼的类型¢单眼(背单眼、侧单眼)、作用 (三)触角触角的结构、作用→与功能适应变异产生类型→各类型触角的形态特征 (四)口器附肢的概念→口器标准结构、作用-·口器类型对比标准口器说明刺 吸口器
3 课 目 绪论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的 要求 了解昆虫学基本情况和昆虫纲特征,识别头部结构和器官 重点 难点 昆虫纲特征,触角、口器类型及防治关系 主要内容: 绪论 一、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昆虫纲的特征 (一)、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结合以有的生物学知识介绍昆虫在自然界早地位、数 量(250 多万种、一群蚁可达数以亿记),以日常一些对昆虫的误认导入昆虫纲特征。 (二) 昆虫纲特征 昆虫分三体段、各体段的特征、昆虫发育特征 二、昆虫纲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结合实例介绍昆虫纲特点:分布广、食性杂、适应性强、种类多、数量大等。 (二)、与人类关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将昆虫分为两大群体:有益昆虫、有害昆虫 举例加以说明 三、昆虫学学简科 简要介绍昆虫学的学科组成。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第一节 昆虫外部形态 一、昆虫头部(取食、感觉中心) (一)头部分区和器官 各区和各器官的位置 (二)眼 眼的类型 单眼 (背单眼、侧单眼) 作用 复眼 (三)触角 触角的结构、作用 与功能适应变异产生类型 各类型触角的形态特征 (四)口器 附肢的概念 口器标准结构、作用 口器类型 对比标准口器说明刺 吸口器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的「掌握昆虫胸腹部结构及器官结构 要求 重点昆虫胸腹部结构及器官结构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昆虫外部形态 虫胸部(运动中心) (一)昆虫胸部结构前、中、后胸分节标准和分化情况 (二)昆虫中、后胸结构和器官1、中胸结构 2、足的结构、足的变异类型 3、翅的结构、翅脉、翅的连锁、翅的变异 四、昆虫腹部(生殖中心) (一)、腹部的结构及特点腹膜、侧膜结构与腹部生理机能的适应 (二)、腹部的生殖附肢雄性一·交配器雌性一产卵器(产卵瓣)
4 课 目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的 要求 掌握昆虫胸腹部结构及器官结构 重点 难点 昆虫胸腹部结构及器官结构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昆虫外部形态 三、昆虫胸部(运动中心) (一)昆虫胸部结构 前、中、后胸分节标准和分化情况 (二)昆虫中、后胸结构和器官 1、中胸结构 2、足的结构、足的变异类型 3、翅的结构、翅脉、翅的连锁、翅的变异 四、昆虫腹部(生殖中心) (一)、腹部的结构及特点 腹膜、侧膜结构与腹部生理机能的适应 (二)、腹部的生殖附肢 雄性 交配器 雌性 产卵器(产卵瓣) 10 20 20 5 30 15
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 目的 掌握昆虫的内部解剖特征 要求 重点体壁、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沁系统的结构、功能 难点 主要内容: 第二节昆虫的解剖结构 昆虫的体壁 10 (一)昆虫体壁的作用 (二)昆虫体壁的结构 (三)昆虫体壁的衍生物 昆虫的血腔结构图示说明昆虫的背膈、腹膈、背血窦、腹血窦、围脏窦和器官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消化道 (二)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口咽食道前肠中肠后肠肛门对应和部位讲解结 构、功能 四、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血淋巴)动脉(血管、心脏) 20 (二)血管(循环器官)的结构动脉血管、心脏(心室)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介绍辅助搏动器) 五、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结构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周缘神经 (二)各神经成份及作用中衣神经中各神经节的作用 六、分泌系统 (一)外分泌1、外分泌的特点 2、已知外激素种类和作用 (二)内分泌1、内分泌的特点 2、已知内激素种类、分泌调控机制和作用 七、生殖系统 (一)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二)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5 课 目 第一章 昆虫外部形态及解剖特征 目的 要求 掌握昆虫的内部解剖特征 重点 难点 体壁、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沁系统的结构、功能。 主要内容: 第二节 昆虫的解剖结构 一、昆虫的体壁 (一) 昆虫体壁的作用 (二) 昆虫体壁的结构 (三) 昆虫体壁的衍生物 二、昆虫的血腔结构 图示说明昆虫的背膈、腹膈、背血窦、腹血窦、围脏窦和器官 三、消化系统 (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消化道 (二)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口 咽 食道 前肠 中肠 后肠 肛门 对应和部位讲解结 构、功能 四、循环系统 (一) 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血淋巴) 动脉(血管、心脏) (二) 血管(循环器官)的结构 动脉血管、心脏(心室) (三) 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介绍辅助搏动器) 五、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结构 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周缘神经 (二)各神经成份及作用 中枢神经中各神经节的作用。 六、分泌系统 (一)外分泌 1、外分泌的特点 2、已知外激素种类和作用 (二)内分泌 1、内分泌的特点 2、已知内激素种类、分泌调控机制和作用 七、生殖系统 (一)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二)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10 20 5 3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