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农业气象学 学时:60学时 班级:资源与环境 教师:刘丽华
教 案 课 程: 农业气象学 学 时:60 学时 班 级:资源与环境 教 师:刘丽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教学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气象原理与气候学专业年级:资源与环境授课教师:刘丽华 周|学 教学内容 备注 次|时 2/象学与气候学的定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2太阳辐射的一般知识,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 11223344556 2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其相 互关系。 2/壤热特性:地面的热量收支;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土壤冻结和解冻 空气的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及其对 空气变化规律的判断 2 逆温及其形成条件,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气温的 时间变化 2水温和士温的热特性:;水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情况。 2空气湿度的几种表示方法,重点是饱和水汽压 2|壤蒸发三阶段,植物蒸腾,蒸散量,各种凝结现 象及其产物。 2/降水的形成和种类,降水特性的表示方法,大气中 的水分循环 2气压及其变化,气压场的表示方法,风及其变化情 大气环流形成因子及大气环流模式,大气环流的平 均特征和变化情况。 77 2/天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季风及其形成,几 种地方性风的形成过程 2气团和锋的形成和分类,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
教学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气象原理与气候学 专业年级:资源与环境 授课教师:刘丽华 周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2 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定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1 2 太阳辐射的一般知识,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 2 2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其相 互关系。 2 2 土壤热特性;地面的热量收支;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土壤冻结和解冻。 3 2 空气的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及其对 空气变化规律的判断。 3 2 逆温及其形成条件,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气温的 时间变化 4 2 水温和土温的热特性;水面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情况。 4 2 空气湿度的几种表示方法,重点是饱和水汽压。 5 2 土壤蒸发三阶段,植物蒸腾,蒸散量,各种凝结现 象及其产物。 5 2 降水的形成和种类,降水特性的表示方法,大气中 的水分循环 6 2 气压及其变化,气压场的表示方法,风及其变化情 况。 6 2 大气环流形成因子及大气环流模式,大气环流的平 均特征和变化情况。 7 2 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季风及其形成,几 种地方性风的形成过程。 7 2 气团和锋的形成和分类,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
8 2主要的中高纬度天气系统和低纬度天气系统,重点 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热带气旋的概念和分类,寒潮和霜冻的形成与防御 9|,千旱与干热风的区别与联系,梅雨和洪涝灾害,冰 雹及防御。 2气侯的概念与形成,气候的形成因子,下垫面对气 候的影响 102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 10)|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大气成分改变和下 垫面性质。 112 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气候分类的基本原理,世 界气候的主要分类方法。 气候变化的史实,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实验一、实验二 12 实验三、实验四 12 实验五、实验六 13 4444 实验七、实验八 13
8 2 主要的中高纬度天气系统和低纬度天气系统,重点 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8 2 热带气旋的概念和分类,寒潮和霜冻的形成与防御。 9 2 干旱与干热风的区别与联系,梅雨和洪涝灾害,冰 雹及防御。 9 2 气侯的概念与形成,气候的形成因子,下垫面对气 候的影响。 10 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 10 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大气成分改变和下 垫面性质。 11 2 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气候分类的基本原理,世 界气候的主要分类方法。 11 2 气候变化的史实,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12 4 实验一、实验二 12 4 实验三、实验四 13 4 实验五、实验六 13 4 实验七、实验八
说明:此教案以2学时为单位(即一讲)编写 第一章绪讼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绪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区别,了解它们的发展有及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 、重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气的基本情况:主要的气象要素。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讲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气象学 (一)气象简单地说,大气物理现象称气象。如风云雨雪、虹晕雷电、冷暖干湿 二)气象学研究大气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称气象学。 、气候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1、概念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的特征、分布、变化、形成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领域 按研究所用的原理和方法可分为天气气候学、物理动力气候学和自然气候学等。按研究的
说明:此教案以 2 学时为单位(即一讲)编写。 第 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绪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区别,了解它们的发展有及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 三、重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气的基本情况;主要的气象要素。 四、教学时数:2 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 一 讲 第一节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一、气象学 (一)气象 简单地说,大气物理现象称气象。如风云雨雪、虹晕雷电、冷暖干湿。 (二)气象学 研究大气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称气象学。 二、气候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1、概念: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的特征、分布、变化、形成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领域: 按研究所用的原理和方法可分为天气气候学、物理动力气候学和自然气候学等。按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