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流行病学)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 1959年、1967 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 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 403/10万,病死率为5.49%。 但自1984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 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不到1/10万 Dr.Qiu Longmin 盈苏酱兴形叶属酱宠
Dr. Qiu Longmin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 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 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 403/10万,病死率为5.49%。 但自1984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 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不到1/10万 流脑(流行病学)
流脑(流行病学) 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30日,全国传 染病疫情报告流脑发病为546例。全国除福 建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各省区 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前五位的省份分 别为: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四川。 Dr.Qiu Longmin 画炙醫兴序附属醫免
Dr. Qiu Longmin 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30日,全国传 染病疫情报告流脑发病为546例。全国除福 建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各省区 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前五位的省份分 别为: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四川。 流脑(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Dr.Qiu Longmin 盈苏酱兴形叶局酱克
Dr. Qiu Longmin 发病机制
流脑(发病机理) 细菌 →黏膜 →血流一 →脑脊膜 鼻咽部 是否发病以及病情轻重决定于细菌和宿主之间 的相互作用。 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Dr.Qiu Longmin 盈苏酱兴形叶局酱克
Dr. Qiu Longmin 细菌 黏膜 血流 脑脊膜 鼻咽部 是否发病以及病情轻重决定于细菌和宿主之间 的相互作用。 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流脑(发病机理)
流脑(发病机理) 致病过程 (一)细菌粘附并透过黏膜 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透过黏 膜屏障,穿过毛细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细胞进 入血流。 Dr.Qiu Longmin 面苏醫兴庞附属醫宽
Dr. Qiu Longmin 致病过程 (一)细菌粘附并透过黏膜 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透过黏 膜屏障 ,穿过毛细血管基底膜和内皮细胞进 入血流。 流脑(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