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修订版)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使用) I前言 眼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视觉器官功能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 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致盲病以 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本教学大纲内容共分21章,有大课讲授、自学两种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 防治知识,了解眼科与其他全身组织器官疾病的关系。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法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 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到教考分离不脱节,使学生更方便、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按程度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 应,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标示,便于老师重点讲授、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4学时。 四教材:《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赵堪兴、杨培增,2013年。 Ⅱ正文 第一章绪言 教学目的 学习本章了解我国眼科学的发展史和近年取得的成就,认识眼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目前我国眼科学的发展史。 (二)认识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三)认识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三教学内容 (一)眼科学的发展简史:我国眼科学的起源、我国眼科学家对眼科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眼科学的近代眼科取得的成就和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修订版)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言 眼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视觉器官功能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 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致盲病以 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本教学大纲内容共分21章,有大课讲授、自学两种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 防治知识,了解眼科与其他全身组织器官疾病的关系。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法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 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到教考分离不脱节,使学生更方便、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按程度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 应,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标示,便于老师重点讲授、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4学时。 四 教材:《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赵堪兴、杨培增,2013年。 Ⅱ 正 文 第一章 绪 言 一 教学目的 学习本章了解我国眼科学的发展史和近年取得的成就,认识眼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 了解目前我国眼科学的发展史。 (二) 认识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三) 认识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三 教学内容 (一) 眼科学的发展简史 :我国眼科学的起源、我国眼科学家对眼科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 眼科学的近代眼科取得的成就和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章 眼科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 学习眼球及其附属器的大体解剖和组织解剖、生理生化及代谢、遗传性疾病、临床用药、胚胎发育和流行病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学习 眼科打好基础疾病。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眼球和眼的附属器主要组织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 (二) 了解眼的遗传性疾病、熟悉眼科用药。 (三)了解眼的胚胎发育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眼球、眼眶及眼附属器、视路及其血管神经等的局部解剖。 (二)视觉器官各个组成部分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第三章 眼科检查 一教学目的 了解眼科病史书写,视功能检查,眼部的检查及眼的特殊检查。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检查法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了解眼部常用检查法及记录方法。 (二)了解眼的一些特殊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 (一)眼脸、泪器、结膜、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球运动等的检查。 (二)学习视功能的检查(包括视力、光觉、色觉)、眼球突度的测量、眼压的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常用检查。 (三)介绍眼科A/B超、眼电图、视网膜电图、眼底荧光造影、角膜地形图等特殊检查。 第四章眼睑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睑缘炎、睑腺炎、眼睑位置异常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脸缘炎、脸腺炎、眼脸位置异常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眼球及其附属器的大体解剖和组织解剖、生理生化及代谢、遗传性疾病、临床用药、胚胎发育和流行病学知识的基础上,为学习 眼科打好基础疾病。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眼球和眼的附属器主要组织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及代谢功能。 (二) 了解眼的遗传性疾病、熟悉眼科用药。 (三) 了解眼的胚胎发育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 眼球、眼眶及眼附属器、视路及其血管神经等的局部解剖。 (二) 视觉器官各个组成部分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第三章 眼科检查 一 教学目的 了解眼科病史书写,视功能检查,眼部的检查及眼的特殊检查。 二 教学要求 (一)认识检查法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了解眼部常用检查法及记录方法。 (二)了解眼的一些特殊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 教学内容 (一)眼睑、泪器、结膜、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球运动等的检查。 (二)学习视功能的检查(包括视力、光觉、色觉)、眼球突度的测量、眼压的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常用检查。 (三)介绍眼科A/B超、眼电图、视网膜电图、眼底荧光造影、角膜地形图等特殊检查。 第四章 眼睑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睑缘炎、睑腺炎、眼睑位置异常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睑缘炎、睑腺炎、眼睑位置异常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
(二)掌握眼脸闭合不全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 脸缘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脸内翻、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上脸下垂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五章泪器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常见泪器疾病的病因、诊治及泪道检查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流泪和泪溢的定义、常见泪道疾病的诊治。 (二)掌握慢性泪囊炎对眼球的潜在危害及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三)了解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内容 泪道阻塞或狭窄、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六章眼表疾病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眼表和干眼症的概念、泪液膜的结构和功能、干眼症的判断方法和诊治。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泪液膜的结构和功能、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二)熟悉眼表疾病的类型和治疗原则。 (三)了解脸板腺功能障碍。 三教学内容 (一)眼表的概念及解剖、维持正常眼表的主要因素。 (二)介绍眼表疾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干眼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 第七章结膜病 一教学目的
(二) 掌握眼睑闭合不全的处理方法 三 教学内容 睑缘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内翻、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上睑下垂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五章 泪器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常见泪器疾病的病因、诊治及泪道检查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流泪和泪溢的定义、常见泪道疾病的诊治。 (二)掌握慢性泪囊炎对眼球的潜在危害及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三)了解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判断方法。 三 教学内容 泪道阻塞或狭窄、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六章 眼表疾病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眼表和干眼症的概念、泪液膜的结构和功能、干眼症的判断方法和诊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泪液膜的结构和功能、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二)熟悉眼表疾病的类型和治疗原则。 (三)了解睑板腺功能障碍。 三 教学内容 (一)眼表的概念及解剖、维持正常眼表的主要因素。 (二)介绍眼表疾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干眼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 第七章 结膜病 一 教学目的
在认识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结膜炎的分类、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结膜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 (二)熟悉各种类型结膜炎的病因的临床特点防治原则 (三)了解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结膜炎的概述一一病因、分类、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化验室检查、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二)细菌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三)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 (五)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六)其他: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第八章角膜病 一 教学目的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学习角膜炎的病因、病理过程、共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具有极其重要意 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和共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掌握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三)了解一些非感染性角膜炎和角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四)了解角膜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 (一)角膜炎概述一一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过程、并发症、治疗原则。 (二)细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三)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四)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分类、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在认识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结膜炎的分类、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结膜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 (二)熟悉各种类型结膜炎的病因的临床特点防治原则 (三)了解结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 教学内容 (一)结膜炎的概述——病因、分类、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化验室检查、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二)细菌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三)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 (五)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六)其他: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第八章 角膜病 一 教学目的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学习角膜炎的病因、病理过程、共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具有极其重要意 义。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和共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 掌握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三) 了解一些非感染性角膜炎和角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四) 了解角膜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 三 教学内容 (一)角膜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过程、并发症、治疗原则。 (二)细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三)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 (四)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分类、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第九章巩膜病(自学) 一教学目的 学习表层巩膜炎、巩膜炎和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了解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表层巩膜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巩膜炎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三)介绍巩膜葡萄肿的发生及治疗。 第十章 晶状体病 一教学目的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在学习白内障分类和诊治的基础上,了解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屈光手术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 (二)了解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了解其他各型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晶体先天和位置异常。 三教学内容 (一)白内障的定义、分类。 (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各期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第十一章 青光眼 一 教学目的 在认识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的基础上 了解眼压正常值、波动范围、闭角和开角性青光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
第九章 巩膜病(自学) 一 教学目的 学习表层巩膜炎、巩膜炎和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了解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表层巩膜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巩膜炎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三)介绍巩膜葡萄肿的发生及治疗。 第十章 晶状体病 一 教学目的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在学习白内障分类和诊治的基础上,了解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屈光手术的实际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 (二)了解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了解其他各型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晶体先天和位置异常。 三 教学内容 (一)白内障的定义、分类。 (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各期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第十一章 青光眼 一 教学目的 在认识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的基础上 了解眼压正常值、波动范围、闭角和开角性青光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