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3374/j.issn1001-053x.1982.02.031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 采用复合码与和码辨识 ammerstein模型以及前馈非线性系统 电工教研室钟延铜李白男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复合码与和码来辨识H模型和前馈非线性系统的方法,而这些伪随 机码是由相位相差士半周期的逆重复序列所组成。采用此方法进行辨识时,即使非线性元 件的奇次系数全为零,仍然能够辨识出线性系统的脉冲响应和非线性元件的偶次系数。文中 附有辨识H模型的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引 言 采用两个相位相差±半周期的逆重复m序列之和组成所谓和码,而上述二序列之积(即 模2加)组成所谓复合码。利用和码作非线性系统H模型的输入,相应的系统输出与复合码 求互相关函数,改变和码的幅度,得到不同的相关函数,构成线性方程组,由此可解得偶次 非线性系数和线性脉冲响应函数。奇次非线性系数可以用通常的逆重复m序列求得〔3), 〔4)。对所谓非线性前馈系统〔1】(见图2),采用上述方法不但可以估算出非线性元件的系 数,而且能分别求出两个通道上的线性动态部分之脉冲响应函数。 本方法可以消除恒定直流分量对辨识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当非线元件的奇次系数全为 零时(偶对称特性),仍可估算出线性动态部分的脉冲响应。而以前的各种基于用伪随机信 号作输入的相关方法都不能做到这一点〔1),〔2),〔3)。 一、复合码与和码 设x:(t)为m序,钟周期为△t,序列长度为N,周期为T,幅度为1。m(t)为正负交 替的方波,幅度为1,周期为2△t。逆重复m序列L:(t)由x,(t)与m,(t)模2加(记作 ©)得到〔5),即 1:(t)=x:(t)©m:(t) (1) 又设, 舞此文1981年6月收到 90
北 京 栩 铁 举 院 学 报 年第 期 采用复合码与和码辨识 模型 以及前馈非线性系统 电工 教研 室 钟延炯 李 白男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复合码 与和码来 辨识 模型 和前馈非线性系统的方法 , 而这些伪随 机码是 由相位相差 女半周 期的逆重 复 序 列所组成 。 采 用此方法进行辨 识时 , 即使非 线性元 件 的奇次系数全为零 , 仍然 能够辨识 出线性系统 的脉冲响应和非线性元 件的偶次系数 。 文 中 附有辨识 模型 的数字仿真结果 , 验证 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 引 告口 采 用 两个相 位相差 女半周 期的逆重复 序列 之 和组成所谓 和码 , 而上述二序列 之积 即 模 加 组成所谓 复合码 。 利用和码 作非线性系统 模型 的输入 , 相应 的系统 输出与复合码 求 互 相关函数 , 改变和码 的幅度 , 得到不 同的相关 函数 , 构成线 性方程组 , 由此可解得偶次 非线性系数和 线性 脉冲响应 函数 。 奇次非线性 系数可 以 用 通 常的 逆重复 序列 求得 〕 , 〔 〕 。 对所谓非 线性前馈系统 、 见 图 , 采 用 上述方法不但可 以 估算出非线性元 件的 系 数 , 而且能分别求出两个通道 上的线性动态 部分之脉冲 响应 函数 。 本方法可 以 消除恒定直 流分量对辨 识结果 的影响 。 特 别是 , 当非线元 件的奇次 系数全为 零 时 偶对称特性 , 仍可估算出线性动态 部分 的脉 冲响应 。 而 以 前的 各种 基于 用伪 随机信 号作输入 的相关方法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 〕 , 〔 〕 , 〔 〕 。 一 、 复合码 与和码 设 为 序 , 钟周 期为△ , 序 列长度为 , 周 期为 , 幅度为 。 为正 负交 替 的方波 , 幅度为 一, 周期为 △ 。 逆重 复 序列 由 , 与 模 记 作 ④ 得到 〔 〕 , 即 , ④ 又设 , 此文 年 月 收到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1982.02.031
x0=x+) (2) mz(t)=m1(t+△t/2) (3) I2(t)=xz(t)①m2(t) (4) 显然,11(t)与1(t)相位相差立T。由L1(t)与1z(t)相加得到和码,记作(1:(t)+I:(t)。将 1:(t)与1:(t)相乘得一新序列,.称之为复合码,记作〔1,(t2:1t),它可以用t:(t)与 I2(t)模2加得到,即 〔1,(t)12(t)=1:(t)①(L2(t) (5) 复合码〔L:(t)·L2(t)有如下性质: 1.〔L,(t)·L2(t))是一逆重复m序列,其钟周期为△t/2,序列长度为2N。 证: x1t)x:t)=x)©x1t+) =x(t) (6) x(t)仍为m序列,又 m,(t)·mz(t)=m(t) m(t)为周期△t的方波,所以 (l:(t)l,(t)=x,(t)m,(t)x2(t)m2(t) =x(t)·m(t) (7) 显然,x(t)·m(t)为一新的逆重复m序列,其钟周期为△t/2,序列长度为2N。 2.复合码〔1,(t)1:(t)的自相关函数为 (I K=0 -1 K=N Rl1121t111(K△t/2)= g(-1K=12,…N-1,N+,…2N (8) (8)式是性质1直接决定的。 3.复合码与和码相互独立,即 9 (1,(t)+12(t)〔11(t-r)1:(t-)=0: (9) 证: 1.(t)1,(t-)12(t-r) t((t-dt +1,t+T1,t+T-,t+T-0dt=0 (10) 同理有: l2(t)11(t-t)12(t-r)=0 (11) 91
’ 气 , ’ ‘ 不厂 △ ④ 显然 , 与 相位相差 告 。 由 与 相加得到和码 , 记 作 〔 〕 。 将 与 相乘得二新序列 , 称之为复合码 , 记作 一 〔 ,了 丈 〕 , 它可 以 用 与 模 加得到 , 即 〕 · 〕 〔 〕 复合码 〔 · 〕有如下性质 〔 〕是一逆重 复 序列 , 其 钟周 期为△ , 序列长度为 。 证 , 、 , 、 ’ ‘ , ‘ 也 “ 一百一 仍为 序列 , 又 , 为周 期△ 的方 波 , 所以 〔 一 〕 卜 为一新 的逆重复 序列 , 其 钟周期为△ , 序 列长度为 。 复合码 〔 〕的 自相关 函数为 显然 , 二目口 · 】 一 】 〔 一命 ‘ 一 ‘ ,“ “ 一 ‘ , , , … 一 ‘ , “ ‘ , … 卜 式是性质 直接决定的 。 复 合码 与和码 相互独立 , 即 〔 〕 〔 一 丫 一 丫 〕 一 一 下 一 丫 讯“ · , , 、 , , , 、 , , 、 、 」 二 厄了 。 “ 、 ’ ‘ , 、 一 ,‘ , 、 ‘ 一 ‘ , “ 广 。 ’ 一 , 一 , 一 ’ ’ ” 同理有 一 一
二、Hammerstein模型辨识 a(t) ) 式t) 图1 Ham merstein模型 图I所示为Ham merstein模型(H模型)。图中NL为非线性元件,特性为 2n u=>a,V:i=l,…n (12) -1 V(t)是非线性元体的输入,“(t)是相应的输出,但u(t)不可量测。图中L为线性动态系 统,其脉冲响应为g(t)。n(t)是白噪声干扰。 以幅度为A的和码A〔1,(t)+12(t))作输入,相应的系统输出可写成: z(t)=y(t)+n(t) (13) 式中 y(t)=fg(s)u(t-s)ds (14) u)=∑a,{A,()+lt)} (15) 以复合码A(1,(t)·1:(t)与z(t)求互相关函数,有 z(t)A〔1,(t-r)1,(t-r) y(t)A(/(t-T)12(t-T))+n(t)A(l(t-)12(t-)) (16) 式中 n(t)11(t-t)12(t-x)=0 (17) 将(14),(15),(17)代入(16),并注意到(10),(11)式,我们有 z(t)·Al:(t-t)2(t-t) =A·y(t)1:(t-T)12(t-t) =〔2a2A3+8a4A5+32a。A7+…) f8(s)7,(t-(t-ds +J。g(s)1,(t-5)l,(t-s)l,(t-)2t-)ds](18) 把(7),(11)代入(18)式求得 92
二 、 模型辨识 图 图 所示为 模型 模型 模 型 。 图 中 为非线性元 件 , 特性为 乏 ‘ ‘ ,, 是非线性元 体的输入 , 是相应 的输出 统 , 其脉冲响应为 。 是 白噪声干扰 。 但 不可 量 测 。 图 中 为线性动态 系 以幅度为 的和码 〔 〕作输入 , 相应 的系统输出可 写成 式 中 “ , “ ‘,一 , ‘” “ 艺 “ 〔‘ ‘,, ‘ ‘” 〕 ‘ 以 复合码 〔 一 〕与 求互相关函数 , 有 〔 一 一 一 丫 〕 盈 一 丫 一 〕 〔 一 一 下 〕 式 中 一 丫 一 二 将 , , 代入 一 , 并注 意到 一 一 一 一 式 , 我 们有 · 一 一 丫 “ 。 … … 〕 〔歹 ‘ ,万瓦 币 不万习‘ ’ 不石万雨,只不万万了不 万币万万 小 把 , 代 入 式求得
Az(t)I(t-T)1,(1-t) 2A(R()ds 1 记 Az(t)11(t-)12(t-)=R1() 前式可改写成 n R()=Sg()2A (19) -1 式中,S为〔1,(t)12(t)的自相关函数面积, S*=N+1△t N2 (20) 对(19)式两边积分,设 g(s)ds=1 (21) 并且令T/2>T,(系统调整时间),则有 R,,1()dT=S*∑2-A4, (22) 取A=A,对应有Rl:121:(t),i=1,2,…n,得到如下矩阵方程 R:12121()d 2A8A…22n-An+1 R(()d=2A3 8A-A a4 Rt:l2l2n(t)dt 2A:8Ai…22n-1An+1 或写成 (23) 3 g Rt2()dt=A a 移项后得到 4 Ri1:()dt (24) 由上式可得全部偶次非线性系数。 在(19》式中,令A=A。,得出R1i12z(r),并把由(24)求得的a2:代入(19) 式,可得脉冲响应函数 ()=R()/S2-A (25) i-1 93
钾 城 一 一 丫 一 丫 一 十 一 ‘ 一 丫 一 记 灭双币 一 一 “ 前式可 改 写成 【 〕 ‘ ’ ‘ 丫 乏 ’ ‘ 一 ‘ ‘ ’ ‘ 一 ‘ ‘ 一 式 中 , 为 〔 〕的 自相关函数面积 八 对 式 两边积 分 , 设 歹 ‘ , 二 ’ 并月 令 系统 凋整 时间 , 则有 〕 · ‘ “ ’ 艺 ‘ 一 ‘ ‘ , 二 二 少且 取 ‘ , 对应 有 ‘ , , 一 得 到 如下矩阵方程 犷 ’ “ 【 ’ 岁 ‘ “ “ 【 遥 丫 尝… … “ 一 ‘ 全 “ ’ 要… … “ 一 “ 几 ,‘ 自弓 … 一 丫 互, 。 “ “ 一 丫 言 二… … “ ” 一 ‘ ” ‘ 矫写成 卫 ‘ 忍 骨 三 ‘ ’ 幼 丫 二 移项后得到 一 责 一 一 丫 了 由上式可得 全 部偶 次非 线性 系数 。 在 式 中 , 令 。 , 得 出 ‘ 。 , 并把 由 求得 的 ‘ 代入 式 , 可得 脉 冲响应 函数 , ,一 。 乏 ’ ‘ 一 , ’ “ ’ ‘ 万一 落 郎 通尸
奇次系数可由一般方法(4)求得,即输入逆重复m序列A·I(t),求输出z(t)与A·I(t) 的互相关函数,有 R1,()=S*g(r)∑a4-iA2 (26) 利用上式可求出奇次非线性系数a2-,i=l,2,",n。 三、非线性前馈系统的辨识 Y(1) Ji(t) (t) gi(t) t NL 图2非线性前债系统 具有H模型结构的非线性前馈系统如图2所示。 1.求非线性偶次系数与g:(τ) 输入和码A〔1:(t)+1:(t),这时 (t)=(s)A(l(t-s)+1:(t-5))ds (27) yi(t)=B:(s)(aA'(l(t-5)+1:(t-s))ds (28) y(t)=y,(t)+y:(t) (29) z(t)=y(t)+n(t) (30) 求z(t)与复合码A〔1,(t)1,(t))的互相关函数,有: z(t)Al(t-T)12(t-7) =y1(t)AI1(t-x)1z(t-T)+y2(t)A71(t-t)12(t-t) +n(t)A11(t-t)l2(t-t) (31) 式中 n(t)11(t-T)I2(t-)=0 (32) 考虑到(17)式有: y,(t)1:(t-T)12(t-T) -Ag()+7(-ds =0 (33) 将(32),(33)代入(31)式,有 94
奇次系数可 由一般方法 〔 〕求得 , 即输入逆 重 复 序列 · , 求输出 与 的互相关 函数 , 有 ‘ 下 ’ 乏 ‘ 一 ’ · 利用 上式可求出奇次非线性系数 ‘ 一 、 , , , … , 。 三 、 非线性 前馈 系统 的辨 识 图 非线性前馈 系统 具有 模型 结构的非线性前馈系统如图 所示 。 求非线性偶次系数 与 钓 输入 和码 〔 〕 , 这时 ‘ 〔‘ 卜 卜 ‘ “ 一 ,,, · 艺 。 ‘ ‘ 〔‘ ,一 ‘ ,一 , ‘ , ‘ ‘ , 么 求 与复合码 〔 〕的互 相关函数 , 有 一 丫 一 丫 一 丫 一 一 丫 一 一 一 式 中 一 一 下 一 考虑到 式有 ’ 二 ’ 一 一 丽一卜 ‘ ‘,一,,‘ “ 一 ,‘ ‘,一, , 代入 式 , 将 有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