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诗经·氓》中用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憔悴、衰老被弃的名句 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国君荒唐、不体察民心的两句 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箫声使蛟龙起舞、使寡妇哭泣的名句 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在古代有几个熟人 我在家有个习惯,当心情低落时,即翻开几幅水墨,大声朗诵古诗,要么是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鸶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要么是陶公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很奏效,片刻,身上便有了甜味和暖意 我觉得,古诗中,这是最给人幸福感的两首,像葡萄酒或巧克力。至少于我 于我的精神体质如此 踱步于这样的葱茏时空,白天那个焦煳味的世界便远了,什么华尔街金融风 暴、胡徳堡美军枪击、巴格达街头爆炸、中囯足坛赌球……皆莫名其妙、恍如隔 世了。 我需要一种平衡,一种对称的格局,像昼与夜、虛与实、快与慢、现实与梦 游、勤奋和慵散……生活始终诱导我做一个有内心时空的人,一个立体和多维的 人,一个胡思乱想、心荡神驰之人。 读书,可让人如此。 明人李贽读《三囯志》,情不自禁欲结书中豪杰,大呼“吾愿与为莫逆交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⑴ 《诗经·氓》中用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憔悴、衰老被弃的名句 是: , 。 ⑵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国君荒唐、不体察民心的两句 是: , 。 ⑶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箫声使蛟龙起舞、使寡妇哭泣的名句 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在古代有几个熟人 我在家有个习惯,当心情低落时,即翻开几幅水墨,大声朗诵古诗,要么是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要么是陶公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很奏效,片刻,身上便有了甜味和暖意。 我觉得,古诗中,这是最给人幸福感的两首,像葡萄酒或巧克力。至少于我、 于我的精神体质如此。 踱步于这样的葱茏时空,白天那个焦煳味的世界便远了,什么华尔街金融风 暴、胡德堡美军枪击、巴格达街头爆炸、中国足坛赌球……皆莫名其妙、恍如隔 世了。 我需要一种平衡,一种对称的格局,像昼与夜、虚与实、快与慢、现实与梦 游、勤奋和慵散……生活始终诱导我做一个有内心时空的人,一个立体和多维的 人,一个胡思乱想、心荡神驰之人。 读书,可让人如此。 明人李贽读《三国志》,情不自禁欲结书中豪杰,大呼“吾愿与为莫逆交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副对联让左宗棠自励终 生 人最怕的即孤独,尤其精神上的冰雪冷寂,布衣贩夫、淸流高士皆然。特别 后者,无不染此疾,且发作起来更势急危重,所以围炉夜话、抱团取暖,便是人 生大处方了,正所谓“闲谈胜服药”。翻翻古诗文和画谱,即会发现,“朋聚” “访友”“路遇”“重逄”“雅集”“邀客”—一乃天下文人竞趋和必溺之题。 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场景,不知感动了多少寂寞之士。 然而,知音毕竟难求。尤其现世生活圈里,虽强人辈出,却君子稀遇,加上 名利纠葛,友情难免有瑕疵,保养和维系的成本亦高。与古人神交则不同了:古 人不拒,古人永驻,古人常青。凡流芳后世者无不有着精致人生,且永远一副好 脾气,无须预约,不会扑空,他就候在那儿,如星子值夜。你尽可来去如风,更 无利益缠绕,天高云淡,干干净净。 名儒陈继儒如此描绘自己的神交:“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 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每当草蓑月冷,铁笛风清, 觉张志和、陆天随去人未远。”陆天随即陆龟蒙,与作者隔了近八百年。 去人未远”,是啊,念及深邃、思及幽僻,古今即团圆。此乃神交的唯 路径,也是全部成本。山一程、水一程,再远的路途皆在意念中。 古人尚神交古人,今人当如何? 有朋友说:“为什么我们活得如此相似?” 问得太好了。人的个体性、差异性越来越小。恰如生物多样性之锐减,人生 多样性也急剧流失,精彩的生活个案、诗意的栖息标本,皆难寻觅。 而比我们有意思有意义的人得去古代找。论数量,古有几千年、数十朝的人 物库存,可供“海选”。论质量,物境决定心境,那会儿时光舒缓、云烟含幽, 万象步履稳健、优游不迫,又讲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一所滋养出来的人物, 论心质、趣味、品性,皆拔今朝一筹;论逍遙、活法、各色,亦富饶于当代,可 谓千姿百态、洋洋大观。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有支摇滚乐队叫“唐朝”,唐朝乐队有个主题曲叫“梦回唐朝”。 唐朝?我欣赏这记冲动。这是理想主义肩上的红旗,是精神漂流瓶里的小纸 条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副对联让左宗棠自励终 生。 人最怕的即孤独,尤其精神上的冰雪冷寂,布衣贩夫、清流高士皆然。特别 后者,无不染此疾,且发作起来更势急危重,所以围炉夜话、抱团取暖,便是人 生大处方了,正所谓“闲谈胜服药”。翻翻古诗文和画谱,即会发现,“朋聚” “访友”“路遇”“重逢”“雅集”“邀客”——乃天下文人竞趋和必溺之题。 那“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场景,不知感动了多少寂寞之士。 然而,知音毕竟难求。尤其现世生活圈里,虽强人辈出,却君子稀遇,加上 名利纠葛,友情难免有瑕疵,保养和维系的成本亦高。与古人神交则不同了:古 人不拒,古人永驻,古人常青。凡流芳后世者无不有着精致人生,且永远一副好 脾气,无须预约,不会扑空,他就候在那儿,如星子值夜。你尽可来去如风,更 无利益缠绕,天高云淡,干干净净。 名儒陈继儒如此描绘自己的神交:“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 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每当草蓑月冷,铁笛风清, 觉张志和、陆天随去人未远。”陆天随即陆龟蒙,与作者隔了近八百年。 “去人未远”,是啊,念及深邃、思及幽僻,古今即团圆。此乃神交的唯一 路径,也是全部成本。山一程、水一程,再远的路途皆在意念中。 古人尚神交古人,今人当如何? 有朋友说:“为什么我们活得如此相似?” 问得太好了。人的个体性、差异性越来越小。恰如生物多样性之锐减,人生 多样性也急剧流失,精彩的生活个案、诗意的栖息标本,皆难寻觅。 而比我们有意思有意义的人得去古代找。论数量,古有几千年、数十朝的人 物库存,可供“海选”。论质量,物境决定心境,那会儿时光舒缓、云烟含幽, 万象步履稳健、优游不迫,又讲究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所滋养出来的人物, 论心质、趣味、品性,皆拔今朝一筹;论逍遥、活法、各色,亦富饶于当代,可 谓千姿百态、洋洋大观。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 有支摇滚乐队叫“唐朝”,唐朝乐队有个主题曲叫“梦回唐朝”。 唐朝?我欣赏这记冲动。这是理想主义肩上的红旗,是精神漂流瓶里的小纸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