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17]” 帝日:“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18]”佥日:“益哉!”帝曰:“俞, 咨!益,汝作朕虞。[19]”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黑。帝日:“俞,往 哉!汝谐。” 帝日:“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20]”佥日:“伯夷。”帝日: “俞,咨!伯,汝作秩宗[21]。夙夜惟寅,直哉惟清。[22]”伯拜稽 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 而无傲[23]。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4]。八音克谐,无 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日:“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日:“龙!朕聖谗说殄行,震惊朕师[25]。命汝作纳言,夙夜 出纳朕命,惟允。[26]”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 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减熙[27]。分北三苗28]。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29]。 [注释] [1]舜摄政二十八年之后,尧去世。 [2]遏:止。密:静。八音:《礼记。 乐记》:“土日埙,竹日管,皮曰鼓,匏日笙,丝日弦,石日磬,金日钟,木日祝 敌,此谓八音也”。 [3]咨:询。《史记》作“命”。[4]食:民食。时: 不违农时,敬授民时。柔远能迩:柔,安;能,而,如;迩,近;言安远国如其近 者。[5]惇(din):敦厚。任人:佞人。 [6]奋:奋勉。庸:功。熙: 美。载:事。宅:居。百揆:百官。亮:相,辅相。采:事。惠畴:顺其畴类。 [7]司空:三公之一,掌管土地。司马主兵,司徒主人,司空主土。 [8] 咨:嗟叹之声。懋:勉。[9]阻:陷,困。后:君也,主管也。 [10]五 品:父、母、兄、弟、子。一说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教:五品之教, 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1]滑:乱。寇贼奸宄(guY):强取为 寇,杀人为贼,由内为奸,起外为轨。宄即轨。[12]士:总察狱讼之官。 服:从也。三就:三处,原野、市朝、甸师氏三者。一说指五刑之服者上、中、下
三等。 [13]五宅三居:马融说:“君不忍刑,宥之以远。五等之差,亦有 三等之居。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郑玄说:“宅,读曰咤,惩 刈之器。谓五刑之流,皆有器惩刈。五咤者,是五种之器,谓桎一梏二拲三。 三处者,自九州之外至于四海,三分其地,远近若周之夷、镇、蕃也。” [14]畴:谁。若:顺。工:百工之官。[15]共工:共,供其职事:共工,官 名。[l6]殳斯(shu qiang)、伯与:人名,皆舜之臣。“殳”古书又作“朱”, “伯与”又作“柏誉”。[17]谐:和;一说同偕,一起去。 [18]上下: 上谓山,下谓泽。,上平日原,下平日隰。[19]益:人名,以下朱虎、熊罴 谢 皆人名。虞:掌管山泽、禽兽的官名。[20]典:同敷,主持。三礼:天神、 过 地祇、人鬼之礼。 [21]伯夷:人名。秩宗:蔡沈说:“秩,序也;宗,祖庙 也。秩宗,主次百神之官,而专以秩序名之者,盖以宗庙为主也。周礼亦谓之 宗伯。”[22]寅:敬。清:静洁。静同瀞,《说文》:“瀞,无垢秽也”。 [23]夔、龙:皆人名。胄子:稚子。一说为国子,贵族子弟,一说为嫡子。虐: 害。简:大。[24]歌永言:永,同咏。声依永:声,丝竹金石之声;依永, 婉转而悠长。[25]聖(j):疾恶,憎恨。殄(ti)行:殄,绝;绝君子之行。 [26]纳言:纳,人,出入帝命,主管宣令之官。[27]黜(chù)陟(h):罢 免与提升。幽明:指为官之积恶与积善而言。[28]北:分别。 [29] 征庸:征用。方:方岳,特指南岳衡山。指虞舜践位三十九年南巡狩之事。 [思想指要]本篇详细论迷了舜的内圣品德与外王功绩。 他“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所以禅充继天子之位。舜 承受了充的诸种考验,而特别在任用百官方面,开辟了中国官僚 政治的基本架构和理想。而百官所表现出来的“礼让”精神,正 是尔后孔子为政思想的要点之一。总之,《充典》和《舜典》揭明 了圣人之速行与功业(即内圣与外王)是相互贯通的。这一思想 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其后诸子百家多加以继承和发扬。 魔庚下 九 盘庚1]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爱有众[2]。日:
“无戏怠,懋建大命[3]。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 志[4]。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5]。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6]。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7]。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8]?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9]。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 地于新邑[10]。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1门。各非敢违卜,用 宏兹贲[12]。 “鸣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13)。予其懋简相 尔,念敬我众[14]。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 钦[15]。今我既羞告尔于联志,若否,罔有弗钦[16]。无总于货宝, 生生自庸[17]。式敷民德,永肩一心[18]。” [注释] [1]盘庚:成汤的第十世孙,商朝第二十位君王。他为避免水患,反复动员臣 民把国都迁至殷地,并最终实现了迁都。史官记录了盘庚有关迁都的诰词, 是为《盘庚》三篇。[2]奠:定。厥:其。攸:所。正厥位:定正宫室、祖 庙、社稷坛等建筑的方位。绥:安。爱:于。[3]懋:勉力。 [4]敷: 布。敷心腹肾肠:开诚布公的意思。历:遍,尽。百姓:百官。志:意。 [5]协比:相互亲暱朋比。[6]先王:指汤。将:欲。多于前功:扩大汤以 前商代先祖的事业。适:往。山:指高地。降:罢退,减除。凶:灾难。德:得 也。 [7]荡:动,此指迁徙。析:分散。极:止。 [8]曷:何。震:惊。 [9]肆:故。乱:治。越:于。[10]及:汲汲,急切的样子。笃:厚。敬: 谨。承:承保,保护。永地:永久其地。新邑:指殷。 [11]冲人:幼少在 位之人,这里是盘庚自谓。厥谋:指先祖迁徙之谋。弔:疑为弗字之讹。由: ◆ 用。灵:灵、命古通。弗由灵:承上文非字,是说不能不依从上帝及先祖之命 令。[12]各:指众人言。卜:占卜,通过占卜了解上帝、先祖意旨。用宏 兹贲:宏,大。贲(fn),美。指光大此美事。[13]邦伯:邦国之长,指诸 侯。师长:师,众。指众官长。百执事:一般官吏。尚:庶及,表示祈使。隐: 忖度,考虑。 [14]简相:简,阅也。相,视也。指观察。敬:矜,悯恤
[15]肩:任用。好(hao):喜欢。货:财物。敢:语助词。恭:举用。生生:营 生。鞠:养。保:安。叙软:叙,爵位次序。钦,敬。叙其官爵而敬重之。 [16]羞:进献。若:顺,指顺从者。否:指不顺从者。罔有弗钦:勿得有不敬 谨者。 [17]总:聚,这里指聚敛。庸:用。 [18]式:句首语气助词。 嫩:布,这里指布施。德:恩惠之德。肩:克,能够。 [思想指要]本篇属《商书》。此篇继《盘庚》上、中篇,告诉 群臣迁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洪水灾祸,重振商朝大业。为证明 其合法胜,盘庚指出,迁都是上帝、天的命令,是祖宗汤的旨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商代,已有了将上帝、天与祖先神灵并立、 合一的看法。又从盘庚对诸侯、官长的训诰中,可知当时也有了 恤民、养民、安民、惠民的思想。这些都是周公“数德保民”、“以 德配天”思想的前史。 洪 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门。王乃言日:“鸣呼!箕子,惟天 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敘。[2]” 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 不男洪范九畴,彝伦攸致[3]。鲧则殛死,禹乃嗣兴[4];天乃锡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日五行,次二日敬用五事,次三日农用八政,次四曰协 用五纪,次五日建用皇极,次六日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 日念用庶征,次九日向用五福,威用六极[5]。 [注释] [1]洪范:洪,大;范,法;指天地间的大法则。十有三祀:祀,年,商曰祀;武王
之十三年,在克殷后二年。王:周武王。访:谋,商问。箕()子:纣之叔父。 封地在箕,故称箕子。[2]阴骘():阴,荫,覆也;鹭,一说同壁,生也, 一说是安定、保佑之义。:常。伦:道理。攸:所以。叙:次序。 [3]厘 (y):同陲,堵塞。汩:同滑,乱也。陈:列。畀(bi):赐。畴:类。致(dn):通 理,败坏。 [4]殛:诛,此义为流放。 [5]农:同歌,原指酒味厚,这里 是厚重之义。五纪:纪,识;五种天文物象用以识时,故谓之五纪。皇极:大 中。一说做君主的准则。义(y):治。稽疑:稽,考,问。《说文》:“卧,卜以 问疑也。读与稽同。”念:思虑。庶征:庶,众;征,验。向:当为“飨”,以酒食 款待他人,这里是请人享受之义,又可释为劝勉。威:畏。极:同殛,诛罚也。 “一,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 下,火曰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穡[1]。润下作咸,炎上 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日貌,二日言,三日视,四日听,五日思。貌日 恭,言日从,视日明,听日聪,思日睿[2]。恭作肃,从作又,明作哲, 聪作谋,睿作圣[3]。 “三,八政:一日食,二日货,三日祀,四日司空,五日司徒,六 日司寇,七日宾,八日师[4]。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日日,四日星辰,五日历数[5]。 [注释] [1]爰:曰。稼穡:稼,播种;穡,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2]睿:通达。一 作容;容,宽也,也有通达之义。[3]哲:读为哲,明也,智也。 [4]八 ◆ 政:八大政事。食:掌民食之官。货:掌金帛之官。祀:掌祭祀之官。司空:掌 居民之官。司徒:掌教民之官。司寇:掌诘盗贼之官。宾:掌诸侯朝觐之官。 师:掌军旅之官,即司马。[5]岁:木星。又岁,遂也,一周年而万物毕成 所以谓之岁。从天文而言,岁星的周次运动又作为纪年的根据。星辰:星,指 二十八宿;辰,日月所交会者。一说辰为日、月、星的统称。历数:历,天文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