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毯[12]。申命和叔,宅朔方,日幽 都。平在朔易[13]。日短,星昴[14],以正仲冬。厥民陕,鸟兽氄 毛[5]。帝日:“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 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16]。” [注释] [1]羲和:羲氏、和氏,分掌天地之官。下文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掌四时之 官。钦若:敬顺。历:通过天象推算岁时之谓。象:法。 [2]宅:居处。嵎 (yú)夷,肠(yng)谷:皆东方之地。 [3]寅:敬。宾:即“傧”,导也。平:辨。 秩:次第。作:始。[4]日中:指春分。下文宵中指秋分。日中、宵中以昼 夜长短相对为言,已包含后世阴阳消息之理。星鸟:星名。鸟谓朱雀,南方之 宿。古制以春分之昏,斗指鸟宿,以定春分。殷:正,定。 [5]析:分散。 孳(i):乳化曰孳,交接曰尾。 [6]南交:交,地名,指交趾。· [7]讹: 动。致:到来。敬致,夏至祠日以致日至之礼。 [8]永:长。日永:夏至 日白昼最长。[9]因:解衣而耕。一说就高地而居之义。希革:夏天鸟 兽毛发稀疏而皮革外现。 [10]西:一作西土。 [11]饯:送行,送别。 纳日:落日。成:万物成而年谷熟。 [12]夷:一作易。安心静居曰夷。 毯(xn):理,毛更生整理。 [13]在:观察。朔易:指日由南向北移动。 易:改易。“平在朔易”,《史记》作“便在伏物”。伏物:伏藏万物。[14] 日短,白昼时间最短,指冬至。昴(o),星名,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15]陕(yù):通奥,深室也。一作燠,烧火取暖之义。氄(r6g):细密之 毛 [16]允厘百工:允,信;厘,治理:百工,百官。绩:功。熙:兴。 帝日:“畴咨若时登庸?[1]”放齐日:“胤子朱启明。[2]”帝日: “吁!嚣讼,可乎![3]” 帝日:“畴咨若予采?4」”罐兜日:“都!共工方鸠僝功。[5]” 帝日:“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6]” 帝日:“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
天[7]。下民其咨,有能俾义?[8]”佥日:“於!鲧哉。[9]”帝曰: “吁,佛哉!方命圮族。[10]”岳日:“异哉,试可乃已。”帝日:“往, 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注释] [1]畴:谁。咨:语气词。若时:因顺四时。登庸:登,升任;庸,职用。传说尧 之末年,羲和老死,所以求贤任职,以代羲和之官。 [2]放齐:尧之臣。 胤子朱:胤(y),嗣,继也;朱,尧子丹朱。启明:开明。 [3]嚣(yin):口 不道忠信之言为雕。讼:争。雕讼,言丹朱妄言而好争。[4]采:事。 [5]獾兜、共工:皆尧之臣,相传为四凶之二。方:旁,大。鸠:聚集。屏 (zhuan):具也。 [6]静:靖,善巧也。违:回,邪僻。象:似。滔:慆,轻 慢。 [7]四岳:四方诸侯之长。方:旁,广大,普遍。割:害。怀:包。襄: 上。滔:大水漫滥。 [8]咨:忧叹之声。义(y):治理。 [9]佥 (qian):皆,都。鲧(gin):尧之臣,禹之父。 [10]佛(fú):违逆。方命: 放弃教命。圯(p):毁坏。 帝日:“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1]”岳 日:“否德忝帝位。2]”日:“明明扬侧陋。[3]”师锡帝日:“有鳏在 下,曰虞舜。[4]”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日:“瞽子,父顽,母 雕,象傲,克谐。以孝悉悉,乂不格奸。[5]”帝日:“我其试哉!”女 于时,观厥刑于二女[6]。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日:“钦 哉!”。 [注释] 四 [1]庸命:用天命。巽:践,人处。一说逊让义。 [2]否(p):鄙陋。忝 (tin):辱没。 [3]扬侧陋:举用隐伏卑微之贤才。侧:伏。陋:隐。 [4]师锡:众赐。众人皆向尧进言举荐。俞:然,表示肯定之辞。 [5]颜: 愚钝。雕:多言。象:舜弟。杰桑:言孝德之厚美。义不格奸:义,治理家务;
格,至;奸,邪恶。[6]女:以女妻人。时:是。刑:同型,法度。 [7] 厘:伤,命令。妫(gu)水,在今河南省永济县的南部,源出历山。汭(u):河 流的弯曲之处。嫔(pn):嫁为人妇。 [思想指要]本篇《充典》与下篇《舜典》,今文《尚书》合为 一篇,统称《充典》,属《虞夏书》。此篇着重记述了尧的事途,高 度赞扬了充的品德与功勋。其中第一段文字最能表现先秦儒家 的理想,充的性格也就是儒家的胜格。而尧开启的公天下的禅让 制,也成为光秦儒家批判现实政治的有力武器。此外“乃命亵 和”一段文字,以东南西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相配,为上古习 俗,对后世的阴阳五行思想有一定影响。 舜 典 曰若稽古帝舜,日重华,协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 闻,乃命以位[1]。慎徽五典[2],五典克从。纳于百揆[3],百揆时 叙。宾于四门[4],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日: “格!汝舜[5]。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6]。汝陟帝位。”舜 让于德,弗嗣。 [注释] [1]“乃命以位”前二十八字,今文《尚书》无。濬:深邃。哲:智慧。塞:实也。 升闻:(其潜德)上升于朝,为尧所知。 [2]慎:诚。徽:和,善。五典:典, 常;五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3]百揆:百事。一说百官。 五 [4]宾:迎宾。四门:明堂宫垣四方之门。 [5]格:来。 [6]询:谋。 考:核覆。乃:汝;言:语助词。一说“乃言”,衍文。底(h):致,求得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1]。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2]。肆类 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3]。辑五端,既月乃日,觐 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4]。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5]。望 秩于山川,肆觐东后[6]。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 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 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 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8]。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9]。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10]。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11)。眚 灾肆赦,怙终贼刑12]。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13]! 流共工于幽州,放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 罪而天下咸服[14]。 [注释] [1门上日:朔日,初日。受终:指尧老,舜接受了尧命,摄行天子之事。文祖: 尧之宗庙。 [2]在:观察。璇玑玉衡:一说指北斗七星,一说犹浑天仪之 类的测天仪器。七政:七项政事,即本节所说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 巡、归格艺祖之事。 [3]肆:遂,于是。类:非时以祭天之礼。禋(yin):洁 祀。郑玄说:“湮,烟也,取其气达升报于阳也。”六宗:郑玄认为是星、辰、司 中、司命、风伯、雨师六者,皆天神。一说指天地四时,又一说指日、月、星辰, 岱山、河、海。望:祭祀山川之礼。 [4]辑:敛,聚集。五瑞:指公侯伯子 男所分执的五等珪。执之日瑞,陈之曰玉。觐():朝见天子日觐。班:颁。 六 后:君长,诸侯。 [5]巡守:行视所守。柴:积柴加性以燔祭。 [6]望 秩于山川:秩,次序;以山川的尊卑次序而望祭之。东后:东方诸侯。 [7]五礼:公侯伯子男五等朝聘之礼。五玉:五瑞。三帛:赤缯,黑缯,白缯。 二生:指羔、雁,卿大夫所执。一死贽:贽,雉,野鸡;死雉,士所执。五器:五 玉。复:复还其圭。《尚书大传》:“诸侯所受圭与璧,朝于天子,无过行者得
复其圭以归其国。”[8]格:至。艺祖:文祖。特:一头牛。[9]敷奏: 遍告。一训敷为陈。试:试用。庸:功。车服以庸,以功德赏赐车马、衣服。 [10]肇:始也。十有二州:原为九州。禹治水后,舜始置十二州,即冀、兖、 青、徐、荆、扬、豫、梁、雍、并、幽、营。浚:疏通。 [11]象以典刑:相传上 古无肉刑,刻画诸刑于器物,使民知所惩戒;典刑,常刑。流宥五刑:流,流放; 宥,宽宥;五刑,墨、劓、荆()、宫、大辟。以流放之法代替五刑以示宽宥。 鞭作官刑:鞭,所以答为官有过者。扑作教刑:扑,又作朴,槚(ǎ)楚,所以挞 为学犯礼者。 [l2]眚(shěng):过错。肆:缓。怙终贼刑:怙(hù),恃; 贼,杀;怙恶而终不悔改则杀之,无赦。 [13]恤:谨慎,忧念。 [14] 崇山:地址不详,故书说在沣阳县南。沣阳县为晋所设立,其县治在今湖北黄 陂县南。窜:迁徙。三危:三危山,在今甘肃敦煌县境内。殛:诛,责谴。羽 山:东夷之地。一说在今山东境内,一说在江苏境内。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1]。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 音[2]。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咨十有二牧[3],日:“食哉,惟时!柔远能迩[4],惇德允元,而难任 人,蛮夷率服。[5]” 舜日:“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 畴?[6]”佥日:“伯禹作司空。[]”帝日:“俞,咨!禹,汝平水土,惟 时懋哉!8]”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日:“俞,汝往哉!” 帝日:“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9]” 帝日:“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 宽。[10]” 帝日:“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11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 服三就[12]。五流有宅,五宅三居[13]。惟明克允。” 帝日:“畴若予工?[14”佥日:“垂哉!”帝日:“俞,咨!垂,汝 共工。[15]”垂拜稽首,让于殳折暨伯与[16]。帝日:“俞,往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