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 第七章 染色体变异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 本章重点 1.结构变异的类型和遗传效应 ①.缺失 ②.重复 ③.倒位 ④.易位 2.结构变异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①.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②.利用ClB测定隐性突变频率。 ③.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双杂保持系。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3 本章重点 3.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 4.多倍体的类型、特征、形成途径及其 应用; 5.非整倍体的类型及其应用。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4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遗传现象和规律均依靠: 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稳定;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够进行有规律的传递。 染色体稳定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 1927年发现:电离辐射 Î 染色体结构变异。 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先断后接假说: 染色体折断 Î 重接错误 Î 结构变异 Î 新染色体 ∴ 染色体折断是结构变异的前奏。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5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因素: ① 自然条件:营养、温度、生理等异常变化; ② 人工条件:物理因素、化学药剂的处理。 四大类型: 缺失 、重复、倒位、易位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6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 第七章 染色体变异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 本章重点 1.结构变异的类型和遗传效应 ①.缺失 ②.重复 ③.倒位 ④.易位 2.结构变异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①.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②.利用ClB测定隐性突变频率。 ③.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双杂保持系。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3 本章重点 3.染色体组及其倍数性; 4.多倍体的类型、特征、形成途径及其 应用; 5.非整倍体的类型及其应用。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4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遗传现象和规律均依靠: 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的稳定;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够进行有规律的传递。 染色体稳定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 1927年发现:电离辐射 Î 染色体结构变异。 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先断后接假说: 染色体折断 Î 重接错误 Î 结构变异 Î 新染色体 ∴ 染色体折断是结构变异的前奏。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5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因素: ① 自然条件:营养、温度、生理等异常变化; ② 人工条件:物理因素、化学药剂的处理。 四大类型: 缺失 、重复、倒位、易位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6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2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7 一、缺 失(deficiency)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8 ㈠、缺失的类型: 1.概念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 2.类别 顶端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外端缺失。 中间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内段缺失。 顶端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整条臂的丢失。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9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0 ㈡、缺失的鉴定: ⑴.最初细胞质存在无着丝点的断片; ⑵.缺失杂合体中,联会时形成环状 或瘤状突起,但易与重复相混淆。 必须: ①.参照染色体的正常长度; ②.染色粒和染色节的正常分布; ③.着丝点的正常位置; ⑶.当顶端缺失较长时,可在双线期检查缺失杂合体交叉尚 未完全端化的二价体,注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未端是否 有长短。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2 ㈢ 、缺失的遗传效应: 1.缺失对个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 ①.缺失纯合体很难存活; ②.缺失杂合体的生活力很低; ③.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败育; ④.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传递
2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7 一、缺 失(deficiency)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8 ㈠、缺失的类型: 1.概念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 2.类别 顶端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外端缺失。 中间缺失:染色体某臂的内段缺失。 顶端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整条臂的丢失。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9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0 ㈡、缺失的鉴定: ⑴.最初细胞质存在无着丝点的断片; ⑵.缺失杂合体中,联会时形成环状 或瘤状突起,但易与重复相混淆。 必须: ①.参照染色体的正常长度; ②.染色粒和染色节的正常分布; ③.着丝点的正常位置; ⑶.当顶端缺失较长时,可在双线期检查缺失杂合体交叉尚 未完全端化的二价体,注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未端是否 有长短。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2 ㈢ 、缺失的遗传效应: 1.缺失对个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 ①.缺失纯合体很难存活; ②.缺失杂合体的生活力很低; ③.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败育; ④.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传递
3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3 猫叫综合症(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婴儿啼哭如猫叫,一般伴随有小头症和智力迟钝。 plpl PLPL pl PL PL pl PL pl Parents Gamete F1 紫株 372 绿株 2 × 2.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遗传反常(假显性): McClintock(1931 )的玉米X射线辐射试验。 射线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5 二、重 复(duplication)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6 1.概念: 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 2.类别: 顺接重复:指某区段按照染色体上的正常顺序重复。 反接重复:指重复时颠倒了某区段在染色体上的正常 直线顺序。 着丝点所在区段重复 Î 会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 Î 将继续发生结构变异,难以稳定成型。 ㈠、重复的类型: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8
3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3 猫叫综合症(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婴儿啼哭如猫叫,一般伴随有小头症和智力迟钝。 plpl PLPL pl PL PL pl PL pl Parents Gamete F1 紫株 372 绿株 2 × 2.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遗传反常(假显性): McClintock(1931 )的玉米X射线辐射试验。 射线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5 二、重 复(duplication)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6 1.概念: 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 2.类别: 顺接重复:指某区段按照染色体上的正常顺序重复。 反接重复:指重复时颠倒了某区段在染色体上的正常 直线顺序。 着丝点所在区段重复 Î 会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 Î 将继续发生结构变异,难以稳定成型。 ㈠、重复的类型: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8
4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9 3.重复染色体的联会和鉴定: ① 重复区段较长时: 在杂合体中,重复区段的二价体会突出环或瘤;不能同 缺失杂合体的环或瘤相混淆(染色体长度不同)。 ② 重复区段很短时: 可能不会有环或瘤出现。 果蝇唾腺染色体:体细胞联会,特别大(四个二价体 的总长达1000µm),其中出现许多横纹带,可以作为鉴别 缺失和重复的标志。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0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1 ㈡、重复的遗传效应: 1.扰乱基因的固有平衡体系: 影响比缺失轻,主要是改变原有的进化适应关系。 如果蝇的眼色遗传:红色(V+)对朱红色(V)为显性,但 V+ V Î 红色,V+ VV Î 朱红色 说明2个隐性基因的作用大于1个显性等位基因, 改变了原来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的关系。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2 2.重复引起表现型变异(如果蝇的棒眼遗传): ⑴.基因的剂量效应: 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⑵.基因的位置效应: 基因的表现型效应因其所在的染色体不同位置而 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3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4 三、倒 位(inversion)
4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19 3.重复染色体的联会和鉴定: ① 重复区段较长时: 在杂合体中,重复区段的二价体会突出环或瘤;不能同 缺失杂合体的环或瘤相混淆(染色体长度不同)。 ② 重复区段很短时: 可能不会有环或瘤出现。 果蝇唾腺染色体:体细胞联会,特别大(四个二价体 的总长达1000µm),其中出现许多横纹带,可以作为鉴别 缺失和重复的标志。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0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1 ㈡、重复的遗传效应: 1.扰乱基因的固有平衡体系: 影响比缺失轻,主要是改变原有的进化适应关系。 如果蝇的眼色遗传:红色(V+)对朱红色(V)为显性,但 V+ V Î 红色,V+ VV Î 朱红色 说明2个隐性基因的作用大于1个显性等位基因, 改变了原来一个显性基因与一个隐性基因的关系。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2 2.重复引起表现型变异(如果蝇的棒眼遗传): ⑴.基因的剂量效应: 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⑵.基因的位置效应: 基因的表现型效应因其所在的染色体不同位置而 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3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4 三、倒 位(inversion)
5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5 ㈠、倒位类型: 1.概念 倒位 :染色体某一区段的 正常顺序颠倒了。 2.类别 臂内倒位:倒位区段发生 在染色体的 某一臂上。 臂间倒位:倒位区段涉及 染色体的两个 臂,倒位区段 内有着丝点。 ㈡、倒位染色体的联会和鉴定: ①. 很长倒位区段 倒位区反转过来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进行联会, 倒位区段以外的部分只有保持分离。 ②. 较短倒位区段 倒位杂合体联会的二价体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7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8 倒位圈是由一对染色体形成(而缺失杂合体或重复 杂合体的环或瘤则是由单个染色体形成)。 在倒位圈内外,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均可发生交换。 果蝇杂合体倒位圈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9 e c c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30 ① . 臂 间 倒 位 杂 合 体 产 生 大 量 缺 失 和 重 复 染 色 单 体 #2与#4染色 单体交换
5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5 ㈠、倒位类型: 1.概念 倒位 :染色体某一区段的 正常顺序颠倒了。 2.类别 臂内倒位:倒位区段发生 在染色体的 某一臂上。 臂间倒位:倒位区段涉及 染色体的两个 臂,倒位区段 内有着丝点。 ㈡、倒位染色体的联会和鉴定: ①. 很长倒位区段 倒位区反转过来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进行联会, 倒位区段以外的部分只有保持分离。 ②. 较短倒位区段 倒位杂合体联会的二价体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7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8 倒位圈是由一对染色体形成(而缺失杂合体或重复 杂合体的环或瘤则是由单个染色体形成)。 在倒位圈内外,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均可发生交换。 果蝇杂合体倒位圈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29 e c c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七章 30 ① . 臂 间 倒 位 杂 合 体 产 生 大 量 缺 失 和 重 复 染 色 单 体 #2与#4染色 单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