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 语文 2017.11 命题单位: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 望,形形色色的力量 ,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的 局面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 A.鸠占鹊巢 鱼目混珠失衡 B.占山为王鱼龙混 杂失控 C.占山为王鱼目混珠失控 D.鸠占鹊巢鱼龙混 杂 失衡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贪婪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B.学者的长处像麝香那样,即使被遮盖住,也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C.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配合协调,才能高效一致。 D.远处看,江上的巨船犹如一叶扁舟,随着波浪起伏。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成都武侯祠的一项是(3分) ①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②千里路途三五步,十万雄兵 七八人。 ③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④官渡一战统北方,赤壁之后亦 留名 A.②2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今草书体,自魏晋以后盛行不衰,▲。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 谐与满足 ① 排斥非理性的迷狂而强调情理结合,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②王羲之草书正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 ② 王羲之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 ④是内在生活意识的表达和反映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②③①④ D.③①④ 5.下列四组文字,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D.露坐榕阴须痛饮,暮山新月两徘徊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小题。 妹张夫人家传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性检测 语 文 2017. 11 命题单位: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 望,形形色色的力量 ▲ ,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 ▲ 的 局面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 ▲ 。 A.鸠占鹊巢 鱼目混珠 失衡 B.占山为王 鱼龙混 杂 失控 C.占山为王 鱼目混珠 失控 D.鸠占鹊巢 鱼龙混 杂 失衡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贪婪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B.学者的长处像麝香那样,即使被遮盖住,也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C.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配合协调,才能高效一致。 D.远处看,江上的巨船犹如一叶扁舟,随着波浪起伏。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成都武侯祠的一项是(3 分) ①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 ②千里路途三五步,十万雄兵 七八人。 ③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④官渡一战统北方,赤壁之后亦 留名。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今草书体,自魏晋以后盛行不衰, ▲ 。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 谐与满足。 ① 排斥非理性的迷狂而强调情理结合,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② 王羲之草书正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 ② 王羲之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 ④ 是内在生活意识的表达和反映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 ② 5.下列四组文字,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 分) A.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D.露坐榕阴须痛饮,暮山新月两徘徊。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 9 小题。 亡妹张夫人家传
李鸿章 呜呼!自吾妹之亡,吾母无与承欢者矣! 吾兄弟六人,女弟二人,妹居长。先后宛若①,或不相得致勃,吾母常蒿然不 怿。妹归,辄侃侃出正言为处曲直,开解而和调之。咸帖帖頫首敬受,靡有抵牾, 吾母乃大欢。初,先侍御公与吾母留京邸,吾与三弟从,伯兄将嫂远宦,独妹留 家,四弟、五弟、六弟、小妹以肩随。其浣濯烹纫,暨内事皆身任,无不治办。 既归张氏,逾年君舅寝疾,妹在视食饮,随妹夫治药物,得宜与节。舅病亟,妹 坐盂于汤,伺温以奉舅,儿终日嗄,不之顾 吾兄弟宦学,家屡空,奔走称贷。妹之舅以妹贤,又伟视吾兄弟,不待求请,辄 资给之。吾兄弟婚宦之需,张氏之助居多。逮舅卒家析,妹夫故孝,愿奉母出分, 母亦曰:‘中男介妇事我谨,必能奉事我。’时粵逆肆扰,妹夫以异军苍头特起, 从侍御公、袁忠愍公治贼于淮南北,恒不家居。后从曾文正公于豫章,又别将与 吾会师吴中,妹斩斩持门户,于倾侧扰攘中,奉君姑,教诸子,使不废学,家以 不落。吴会平,迎吾母养,妹侍行焉。继室未谙姑起居,颇虑不得吾母意,妹左 右导迎之,妇姑相得尤欢。 故妹之殁也,吾哭之痛。妺生平静穆专一,居恒默默不苟訾笑。吾每谓妹静正有 须眉丈夫风概。孰意,年甫四十而遽殁也。呜呼,伤矣!妹以同治丁卯二月六日 殁。夫名绍棠,字又堂,偕吾平吴,积功授都督。鸿章曰:“又堂之会师于吴, 或碁②妹兵凶战危宜尼③行者。”妹曰:“仲兄在难,义无坐视,且死生,命也。” 迨吴会平,又堂总师干焉。有降将隶部曲,新馈重金千,又堂却之。降将不自安, 介密亲献之妹,妹亦却之。密亲为固请,厉色以谢,终不受。 (选自《李鸿章全集》,有删节) 注:①宛若:妯娌;②甚:j,猜忌;③尼:阻止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浣濯烹纫 浣:洗 B.儿终日嗄,不之顾 顾:看 C.辄资给之 给:供给 D.继室未谙姑起居 谙:熟悉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及文化常识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初,作者随父母住在京城,哥嫂也在外地,只有妹妹留在家里,各种事 务都亲自担当,处置妥当。 B.伯: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 最小。 C.当时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妹夫带兵跟从作者父亲在淮河南北作战,后来又 跟从曾国藩到了南昌,后与作者会师吴中。 D.先: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妣”指已去世的祖母,“先哲”指已去 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妹归,辄侃侃出正言为处曲直,开解而和调之。(5分) (2)奉君姑,教诸子,使不废学,家以不落。(4分)
李鸿章 呜呼!自吾妹之亡,吾母无与承欢者矣! 吾兄弟六人,女弟二人,妹居长。先后宛若①,或不相得致勃磎,吾母常蒿然不 怿。妹归,辄侃侃出正言为处曲直,开解而和调之。咸帖帖頫首敬受,靡有抵牾, 吾母乃大欢。初,先侍御公与吾母留京邸,吾与三弟从,伯兄将嫂远宦,独妹留 家,四弟、五弟、六弟、小妹以肩随。其浣濯烹纫,暨内事皆身任,无不治办。 既归张氏,逾年君舅寝疾,妹在视食饮,随妹夫治药物,得宜与节。舅病亟,妹 坐盂于汤,伺温以奉舅,儿终日嗄,不之顾。 吾兄弟宦学,家屡空,奔走称贷。妹之舅以妹贤,又伟视吾兄弟,不待求请,辄 资给之。吾兄弟婚宦之需,张氏之助居多。逮舅卒家析,妹夫故孝,愿奉母出分, 母亦曰:‘中男介妇事我谨,必能奉事我。’时粤逆肆扰,妹夫以异军苍头特起, 从侍御公、袁忠愍公治贼于淮南北,恒不家居。后从曾文正公于豫章,又别将与 吾会师吴中,妹斩斩持门户,于倾侧扰攘中,奉君姑,教诸子,使不废学,家以 不落。吴会平,迎吾母养,妹侍行焉。继室未谙姑起居,颇虑不得吾母意,妹左 右导迎之,妇姑相得尤欢。 故妹之殁也,吾哭之痛。妹生平静穆专一,居恒默默不苟訾笑。吾每谓妹静正有 须眉丈夫风概。孰意,年甫四十而遽殁也。呜呼,伤矣!妹以同治丁卯二月六日 殁。夫名绍棠,字又堂,偕吾平吴,积功授都督。鸿章曰:“又堂之会师于吴, 或惎②妹兵凶战危宜尼③行者。”妹曰:“仲兄在难,义无坐视,且死生,命也。” 迨吴会平,又堂总师干焉。有降将隶部曲,新馈重金千,又堂却之。降将不自安, 介密亲献之妹,妹亦却之。密亲为固请,厉色以谢,终不受。 (选自《李鸿章全集》,有删节) 注:①宛若:妯娌;②惎:jì,猜忌;③尼:阻止。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浣濯烹纫 浣:洗 B.儿终日嗄,不之顾 顾:看 C.辄资给之 给:供给 D.继室未谙姑起居 谙:熟悉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及文化常识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初,作者随父母住在京城,哥嫂也在外地,只有妹妹留在家里,各种事 务都亲自担当,处置妥当。 B.伯: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 最小。 C.当时太平天国起义,作者妹夫带兵跟从作者父亲在淮河南北作战,后来又 跟从曾国藩到了南昌,后与作者会师吴中。 D.先: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妣”指已去世的祖母,“先哲”指已去 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妹归,辄侃侃出正言为处曲直,开解而和调之。(5 分) ▲ (2)奉君姑,教诸子,使不废学,家以不落。(4 分)
9.根据第4自然段,概括亡妹为人处世的特点,限30字以内。(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湘 [唐]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 为连州阳山令。此诗即为作者贬谪途经泪罗江时所作 10.诗的首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1.“空闻”二字感慨深沉,请结合全诗内容及诗人生平简要分析。(5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落矣 。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 (《诗经·氓》)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 子《逍遥游》) (3)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 也 (荀子《劝学》) (4)朝搴吡之木兰 兮 (屈原《离骚》) 潦倒新停浊酒 (杜甫《登高》)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 (杜牧《阿房宫赋》) (7)此情可待成追 忆 李商隐《锦瑟》) (8)舞幽壑之潜 (苏轼《赤壁赋》)
▲ 9.根据第 4 自然段,概括亡妹为人处世的特点,限 30 字以内。(4 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 - 11 题。 湘 中 [唐]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 为连州阳山令。 此诗即为作者贬谪途经泪罗江时所作。 1O.诗的首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 分) ▲ 11.“空闻”二字感慨深沉,请结合全诗内容及诗人生平简要分析。(5 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落矣, ▲ 。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 (《诗经·氓》) (2)若夫乘天地之正,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 子《逍遥游》) (3)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 也。 (荀子《劝学》) (4)朝搴阰之木兰 兮, ▲ 。 (屈原《离骚》) (5) ▲ ,潦倒新停浊酒 杯。 (杜甫《登高》)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用之如泥 沙! (杜牧《阿房宫赋》) (7)此情可待成追 忆, ▲ 。 (李商隐《锦瑟》) (8)舞幽壑之潜 蛟, ▲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真实情节 【美国】希区柯克 “你能搭载我们一程吗?”“你们要去哪儿?”他问。 “圣路易斯。”金发女子回答。 晚上差不多九点钟的时候,他离开大厦。外面天色已经黑了好些时候,行人 稀少。他等了一下,让几辆汽车过去,然后跨过街道到了他那部老爷车停的地方 他打算在回家途中去一下圣路易斯旁边的超市。她们的目的地离他走的路只有几 条街。“当然可以,请上车 他上车,伸手打开了另一旁的车门。两人相互谦让谁坐到前座,最后两人都挤到 前座。金发女子居中,她的双肩看上去非常光滑,左手肘上刺有一只小小的蝴蝶。 这个世界变得真快,他记得十七岁那年,当他手臂上刺了一个花纹回家时,父母 见此大呼小叫;而现在,女孩子纹身都见怪不怪了。 他发动汽车开上马路。经过两条宽阔的街道后,车驶进一条偏僻的小马路,在那 儿开车他放松了许多。他刚要拐弯进入一条黑暗的隧道时,金发女子突然喊道 “停车!” 他刹住车靠在路边。金发女子正抓着一把猎刀,刀尖离他的喉咙大半尺。 “把钱交出来。”她压低了声音,声音有点紧张。 他一时手足无措,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是人家抢劫的对象,其他人可能,但不 会是他 “如果我没有钱,我还能活着离开这车子吗?”他问。他问,“告诉你,我刚从 监狱出来,你们俩不也刚从那儿出来吗?” 那两个女子互换了一下眼色。“你怎么知道!”黑人女子问。 “那可是最早消除种族隔离的地方,”他说,“除了监狱,哪儿还会不分种族 白人与黑人相互信任呢?这是你们第一次出来试试运气,对不对?” “你怎么会那样想?”金发女子问。 那两个女子互换了一下眼色 他说:“这是你们第一次出来试试运气,对不对?” “你怎么会那样想?”金发女子问。 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说,有点自信 对这种事你又懂什么?” 我什么都知道,内行得很。”他说着脸转向金发女子,“就拿你持刀的方式来 说吧,它离我的喉咙大半尺,你应该用力顶住我的喉咙或者是我的腰部,并且你 们应坐在车的后座,这样下手时不容易被发现。 金发女子仍举着刀。“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他有点得意,“还有两个问题。” “是吗,说来听听。”黑人女子语气缓和了不少。 “你们俩的衣着不恰当。”“你是什么意思?”金发女子问。 “你们的衣服太薄,颜色太浅。如果你们必须用刀的话,必须离得非常近才行, 这样容易沾一身血。你们若非用刀不可,万一碰到对方愚蠢的行为,衣服的颜色 暗些容易掩饰血迹 “还有呢,”黑人女子问,“你不是说有两个问题吗?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16 题。 真实情节 【美国】希区柯克 “你能搭载我们一程吗?”“你们要去哪儿?”他问。 “圣路易斯。”金发女子回答。 晚上差不多九点钟的时候,他离开大厦。外面天色已经黑了好些时候,行人 稀少。他等了一下,让几辆汽车过去,然后跨过街道到了他那部老爷车停的地方。 他打算在回家途中去一下圣路易斯旁边的超市。她们的目的地离他走的路只有几 条街。“当然可以,请上车。” 他上车,伸手打开了另一旁的车门。两人相互谦让谁坐到前座,最后两人都挤到 前座。金发女子居中,她的双肩看上去非常光滑,左手肘上刺有一只小小的蝴蝶。 这个世界变得真快,他记得十七岁那年,当他手臂上刺了一个花纹回家时,父母 见此大呼小叫;而现在,女孩子纹身都见怪不怪了。 他发动汽车开上马路。经过两条宽阔的街道后,车驶进一条偏僻的小马路,在那 儿开车他放松了许多。他刚要拐弯进入一条黑暗的隧道时,金发女子突然喊道: “停车!” 他刹住车靠在路边。金发女子正抓着一把猎刀,刀尖离他的喉咙大半尺。 “把钱交出来。”她压低了声音,声音有点紧张。 他一时手足无措,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是人家抢劫的对象,其他人可能,但不 会是他。 “如果我没有钱,我还能活着离开这车子吗?”他问。他问,“告诉你,我刚从 监狱出来,你们俩不也刚从那儿出来吗?” 那两个女子互换了一下眼色。“你怎么知道!”黑人女子问。 “那可是最早消除种族隔离的地方,”他说,“除了监狱,哪儿还会不分种族、 白人与黑人相互信任呢?这是你们第一次出来试试运气,对不对?” “你怎么会那样想?”金发女子问。 那两个女子互换了一下眼色。 他说:“这是你们第一次出来试试运气,对不对?” “你怎么会那样想?”金发女子问。 “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说,有点自信。 “对这种事你又懂什么?” “我什么都知道,内行得很。”他说着脸转向金发女子,“就拿你持刀的方式来 说吧,它离我的喉咙大半尺,你应该用力顶住我的喉咙或者是我的腰部,并且你 们应坐在车的后座,这样下手时不容易被发现。” 金发女子仍举着刀。“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他有点得意,“还有两个问题。” “是吗,说来听听。”黑人女子语气缓和了不少。 “你们俩的衣着不恰当。”“你是什么意思?”金发女子问。 “你们的衣服太薄,颜色太浅。如果你们必须用刀的话,必须离得非常近才行, 这样容易沾一身血。你们若非用刀不可,万一碰到对方愚蠢的行为,衣服的颜色 暗些容易掩饰血迹。” “还有呢,”黑人女子问,“你不是说有两个问题吗?
“是的,另一问题是,你们要的是钱,而不是来找人聊天。你们应尽可能地把钱 拿到手而不应和对方废话太多。你们只要刀一顶对方就告诉他,废话少说,否则 让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让他交出所有值钱的东西。只要你们做得好,他就 会吓得不敢吭声,不敢磨蹭,不敢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这时黑人女子已经打开车门下车,金发女子也随着滑了下去,并且把刀收进了包 里 “你们准备干什么?”他问。“换衣服。”金发女子说。 他点点头,随之劝诫道:“年轻人,正儿八经做事赚钱,少惹是非。” “你也一样,别再随便让人搭便车。”金发女子回敬了一句。 金发女子一关上车门,他开车一溜烟地跑了 照原先计划,在超市买完东西后开车回家,当他进家门时,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 他妻子从厨房里髙声问道:“你听起来心情不错,你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我把最头疼的一部分写完了。”他回答。 妻子从厨房里出来,递给他一杯酒。“是不是半途抢劫的那一章?那一章你总觉 得不太符合现实。” 他抿了一口酒,笑着说:“现在我认为够合乎现实了;实际上,我可以肯定合乎 现实。” (选自《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有删改) 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为什么说两个女子是第一次实施抢劫?(6分) 4.简要概括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①“对这种事你又懂什么?” ②“你也一样,别再随便让人搭便车。” 5.简要分析“现在我认为够合乎现实了;实际上,我可以肯定合乎现实”一句 的含义。(4分) 16.试探究小说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静里春秋
“是的,另一问题是,你们要的是钱,而不是来找人聊天。你们应尽可能地把钱 拿到手而不应和对方废话太多。你们只要刀一顶对方就告诉他,废话少说,否则 让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让他交出所有值钱的东西。只要你们做得好,他就 会吓得不敢吭声,不敢磨蹭,不敢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这时黑人女子已经打开车门下车,金发女子也随着滑了下去,并且把刀收进了包 里。 “你们准备干什么?”他问。“换衣服。”金发女子说。 他点点头,随之劝诫道:“年轻人,正儿八经做事赚钱,少惹是非。” “你也一样,别再随便让人搭便车。”金发女子回敬了一句。 金发女子一关上车门,他开车一溜烟地跑了。 照原先计划,在超市买完东西后开车回家,当他进家门时,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 哨。 他妻子从厨房里高声问道:“你听起来心情不错,你的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我把最头疼的一部分写完了。”他回答。 妻子从厨房里出来,递给他一杯酒。“是不是半途抢劫的那一章?那一章你总觉 得不太符合现实。” 他抿了一口酒,笑着说:“现在我认为够合乎现实了;实际上,我可以肯定合乎 现实。” (选自《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有删改) 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为什么说两个女子是第一次实施抢劫?(6 分) 14.简要概括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①“对这种事你又懂什么?” ②“你也一样,别再随便让人搭便车。” 15.简要分析“现在我认为够合乎现实了;实际上,我可以肯定合乎现实”一句 的含义。(4 分) 16.试探究小说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 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静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