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 ●●●● ●●●●●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 ●●●●● 基本特点: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后学四 书”、“五经”儒家经典;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 作范本。/“三、百、千、千”、“五经、四书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三大经验 ●识字教学: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文道 关系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熟读,精思,博览;评点法 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模仿入 手先放后收
⚫ 第一节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 基本特点: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后学“四 书”、“五经”儒家经典;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 作范本。/ “三、百、千、千”、“五经、四书” ⚫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三大经验) ⚫ 识字教学: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文道” 关系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 阅读教学:熟读,精思,博览;评点法 ⚫ 写作教学:注重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模仿入 手 先放后收
●●●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 ●●●●● ●●●● 三大问题(p.23.) ●1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科举考试 ●2教学内容——识字、读古文、作古文 ●3教学方法—记诵、模仿 ●四大弊端 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 育忽视知识教育
⚫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 三大问题(p.23.) ⚫ 1.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科举考试 ⚫ 2.教学内容——识字、读古文、作古文 ⚫ 3.教学方法——记诵、模仿 ⚫ 四大弊端: ⚫ 脱离语言实际 脱离应用实际 忽视文学教 育 忽视知识教育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88 ●●●●● ●●●● ●●●●● ●●●● 语文单独设和 ●●●● ●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名为“中国文学”。 1912年,第一个正式名称:“国文 1920年,小学设“国语”,教白话文;中学设 “国文”,教文言文。中国教育史上,现代文第 一次进入语文教材。 现代文教学的初步研究 ●教学方法的硏究:讲解内容、理解和掌握文章的 内容技巧、精读和泛读结合、指导自学
⚫ 第二节 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 一、语文单独设科 ⚫ 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名为“中国文学”。 ⚫ 1912年,第一个正式名称:“国文”。 ⚫ 1920年,小学设“国语”,教白话文;中学设 “国文”,教文言文。中国教育史上,现代文第 一次进入语文教材。 ⚫ 二、现代文教学的初步研究 ⚫ 教学方法的研究:讲解内容、理解和掌握文章的 内容技巧、精读和泛读结合、指导自学
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 ●●●● ●●●●● 语文学科的定名 ●●●● ●●●●● ●●●● 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二、“红领巾”教学法 ●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 掌握和运用。其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 ●三、“工具说”理论的确立 ●四、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点 ●内部活跃、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教学改革 层出不穷
⚫ 第三节 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 一、语文学科的定名 ⚫ 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 二、“红领巾”教学法 ⚫ 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 掌握和运用。其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 ⚫ 三、“工具说”理论的确立 ⚫ 四、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点 ⚫ 内部活跃、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教学改革 层出不穷
思考与练习:(自行转换题型;各章均此。):8 ●●●●● ●1解释:“三百千千”:语文 ●●●● ●●●●● ●●●● 红领巾”教学法 ●2简述: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三大问 题和四大弊端;2.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 点 ●3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最突 出的三件大事是 4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 现状和改革方向
⚫ 思考与练习:(自行转换题型;各章均此。) ⚫ 1.解释:“三百千千”: 语文: ⚫ “红领巾”教学法: ⚫ 2.简述: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三大问 题和四大弊端;2.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 点。 ⚫ 3.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最突 出的三件大事是____ 、____ 、____。 ⚫ 4.论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历史、 现状和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