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教学目的:本章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 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半等与否的评价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 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配不半等 重点与难点:效用最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论证、土地供给弹性为0的 特征及原因。基尼系数。 课堂教学设计:随堂讨论,结合国内外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现实,对分配理论进行讨 论,理解为什么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有其庸俗性,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面对我国劳动市 场供求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 教学课时:6 教案内容: 上章从要素的使用者角度讨论了要素的需求。现在要转到要素所有者方面来研究要素的 供给,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最优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 对要素市场的分析。 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要素供应者的确定 1、要素所有者有两种: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所有者:作为消费者的原始要素所有者。 所有者不同,其市场供给的行为目标也不同 2、从理论上来说,要素供给理论要分成两个并列的部分分别加以讨论:根据生产者的 利润最大化行为来讨论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的供给,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来讨论作 为消费者的原始要素的供给 3、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的供给就是一般产品供给,这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中已经 详细讨论过了,本章只讨论要素所有者为消费者、其行为目的为效用最大化的原始要素的供 给问原始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原始要素供给实际上是原始要素供给者在一定的 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俫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 获得最大效用。或者说,“要素供给”是指你的精力是给老板使用的:“保留自用”是指你的 精力是留给自己使用的 、要素供给原则 基本原则(将要素比作资余看待) 作为“要紊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俫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当 两者不相等时,要从边际效用小的部分转移一部分要素到边际效用大的要素用途中去,这样 才能使生产要素供给的总效用最大。例如,给老板打工的总体收获如果要比自己自山闲暇的 总体收获大时,则会尽力挤出时间去打工;反之则个会去打工,而会充分地享受自山闲暇的 美好时光
2、要素供给边际效用含义与表达式 要紊供给的效用是所谓的间接效用:要紊供给通过收入而与效用相联系。 dudu dy 即: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又山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的价格 则有dYdL=W dl=wedy 于是有 这便是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自用资源既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干家务),也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休息、闲暇)。我们这 甲只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者是直接的,即不考虑干家务这类现象。若用1表示自用资源数量, 在此假定下,则有: du/dL: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魷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 4、要素供给原则 (1)在基数效用条件下,借助于上面指出的要素供给的间接效用和自用资源的直接效用概 念,可以将效用最大化条件表示为: g Y 如考虑有所谓“收入的价格”Wy,显然有Wy=1,则有 dL w 符合这一条件的要素供给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要素供给原则可以证明如下:教材318页 (2)在序数效用条件下,为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预算曲线的切点,在这一切点上,能实现 效用最大化。 在切点上,有 预算线的斜率(KY)兀=W;无差异曲线的斜率dY/dl 在切点上,肯定有 dY/dl=-w (3)序数效用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原则与基数效用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原则的结论是一致的。 如果假定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则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dY/d可以表示为自用资源和收 入的边际效用之比(见教材321页注脚)代入96式即得到上一段在基数效用基础上得到的 要素供给原则。 要素市场供给量的规律
要素供给量是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的。第一步:给定一个要素市场价格W,随即 确定了一个要素的全部收入,随即也就确定了一个预算线EK;第二步:要素价格变化,山 W0变为W1,随即也就确定了一个预算线山EK变为EK1;第三步:发现预算线绕着E点 顺时针旋转;第四步:引出下列概念 1、价格扩展线含义与图形 无差异曲线簇与相应的预算线的切点的集合为曲线PEP,可称为价格扩展线。这一图形 反映了自用资源数量1如何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要素供给量(它等于固定 资源总量减去自用资源量)如何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即要素供给曲线的关系。 图形见322页92 2、要素供给曲线含义与图形 从价格扩展线可以得到要素供给曲线。方法如下:给定要素价格W,山图92可知, 预算线为EK0,从而最优自用资源量为10,于是可以得到一个要素供给量(L-),于是可以 得到要素供给曲线上一点(W0,L-l):重复数遍可得到无数个要素供给曲线上的点:将所 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要素的供给曲线。 下面分别讨论不同种类要素供给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劳动和闲暇的假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定义) 在消费者既定的时间资源中,我们假定: 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睡眠=16小时; 2、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用于劳动与闲暇,而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享受,而不 用来干家务 在此假定之下,消费者每天可以自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睡眠=16小时时间资 源怎么使用?换伺话说,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就是消费者如何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供给量的变化规律) 从9-5劳动供给曲线图中可以读出:劳动供给曲线与一般的供给曲线不同,即它有一段 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眷工资的逐步上升,劳动者会逐步减少闲暇,逐步 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但不会逐步增加,反而会 逐步减少。这如何解释? 三、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其实也就是闲暇商品的 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倾斜。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 是闲暇需求的减少 劳动的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了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 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工资。于是工资也就是闲暇的价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也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变 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闲暇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独特性所致。就一般商品而 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闲暇商品则不同。从替 代效应来分析,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它替代品,这一点与其 它正常商品一样。但从收入效应來看,闲暇商品完全与众不同。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对于一 般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但闲暇价格的上升却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
收入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 的变化相同。这样一来,在一般正常商品场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 闲暇商品场合却起相反的作用。因此,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商品的需求量究竟是下降 还是上升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 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这 就意味着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最后,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闲暇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 往往会超过替代效应 所有这一切,用一般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会 史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 加,反而会减少。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1、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 2、尽管许多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不 定如此。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工人也许不肯提供较多的劳动,但高工资会吸引 新的工人进来,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3、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将第八章描绘的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本章描绘的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 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4、劳动供给曲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1)非劳动收入的大小; (2)社会习俗状况 (3)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生产服务源泉和生产服务本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劳动的源泉是人,劳动服务 却是人的劳动过程 源泉的供给与服务的供给。源泉的供求是指卖和买生产服务的“载体”;服务的供求则 是指卖和买生产服务本身而非其“载体”。例如土地。源泉的供给是指土地的自然供给。服 务的供给是指土地的市场供给(即市场出租)。我们这里研究的主要是土地的市场供给(即 市场出租)。源泉的供给与服务的供给有一点类似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 源泉的价格与服务的价格。例如就土地而言,源泉的价格是指土地的自然供给价格。服 务的价格是指租用1公倾土地一年的价格,有一点类似于所有权价格与使用权价格的关系 我们这甲讨论的土地均是指土地的服务、土地服务的供给以及土地服务的价格。其中 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 、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的供给曲线 1、单个土地所有者供给土地的行为目的也是效 用最大化。他的土地供给其实是两种选择:土地出 租与自用土地。其效用函数可以写为 U=U(Y,g) Y,q分别为土地出租收入和自用土地数量。 2、一般来说,土地自用只占用土地总量的很微 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从而效用函数可以简化 图9--6土地的供给曲线
U=U (Y) 3、在土地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就必须使土地收入 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要全部出租。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数量有限,例如为Q,故无论 土地价格R为多少,他将供给的土地最多只为Q,因此,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的供给曲 线将在Q的位置垂直。 4、“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将在Q的位置垂直”这一结论还可以通过无差异 曲线分析方法得到。 5、推而论之,我们可以作出一般性的陈述: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 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它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借用机会 成本的概念则可以这样说: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则它对 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与土地的均衡价格) 1、将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土地供给曲线。再 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土地供给曲线相结合起来,即可决定土地的均衡价 格。这一均衡价格常常被称作为“地租”如图9-7,在完全竞争的绎济中,土地的市场供 给曲线S是垂直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土地的市场供给曲 线和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E是土地供求实现均衡的均衡点,在E点的地租为R 2、当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时,地租完全山土地的 需求曲线决定,而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 3、地租是随着对土地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图 9-7可以看出,土地的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需求 不断下降,即需求曲线下移,需求曲线下降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均衡的地租水半将变为0。随着土地的需 求不断上升,地租也会不断地提高。所以说,产生地 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是稀缺的,供给不能增加,而0 需求不断上升。如果土地的供给不变,则地租的产生 纯然是山于土地的需求的不断提高 图97均衡地租的决定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租金指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如前所述,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固定不 变的,山于需求的增加,土地所有者可以得到的收入叫做地租。我们看到,地租提高,土地 的供给量也不会提高:地租降低,土地的供 给量也不会减少。在经济中还存在着其它的P 准租金 一些要素,比如某些人的天赋才能,它们的 供给数量也是不变的,不受价格涨落的影 P 响,这些要素所得到的价格,我们统称为租D 金。可以看出,土地是一种特有的资源,所 以地租只是租金的一个特例,是租金的 种,而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 2.准租金 准租金指对任何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短 期内相对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除土地外, 图98准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