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节框架梁柱内力组合
第四~五节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 框架结构布置 框架内力分析 框架结构计 满足竖向设计要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 满足位移验算要求一 框架内力分析 框架横向刚度计算 不 厂满足竖向设计要求 框架内力组合 算满 位 竖向荷载计算 移验算要求 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 算及位移验算 基础设计 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框架结构布置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框架横向刚度计算 竖向荷载计算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 算及位移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 框架内力分析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 框架内力分析 框架内力组合 基础设计 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满 足 位 移 验 算 要 求 不 满 足 位 移 验 算 要 求 框 架 结 构 计 算 书 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不 满 足 竖 向 设 计 要 求 满足竖向设计要求
九、櫃杂内力组合 1)非抗震时 《荷载视范》第3.2.3条、第3.2.4条规定: S=YGSGK +rorsolk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yS+09∑ QiQik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yGSGk +∑ Oiy ciOik 关于风: 1)不能肯定的说:非地震组合时,加风不起控制作用; 2)西安地区风荷载较小; 3)毕业设计时间有限。 本次设计不考虑风荷载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九、框架内力组合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1)非抗震时 《荷载规范》第3.2.3条、第3.2.4条规定: G Gk Q1 Q1k S S S = +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G Gk Qi Qik 1 0.9 n i S S S = = + G Gk Qi ci Qik 1 n i S S S = = + 关于风: 1)不能肯定的说:非地震组合时,加风不起控制作用; 2)西安地区风荷载较小; 3)毕业设计时间有限。 本次设计不考虑风荷载
九、櫃杂内力组合 S=YG SGK +ror solk 故上述内力组合为: S=YGSGK +0.9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S+14S 屋面:取屋面活荷载与雪载的大值 楼面:取楼面活荷载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Sk+14×0.7S0 屋面:取屋面活荷载与雪载的大值S=yGS+∑yvSo 楼面:取楼面活荷载 0.7:《荷载规范》表4.1.1组合值系数。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九、框架内力组合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故上述内力组合为: Gk Qk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S S = + 1.2 1.4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Gk Qk S S S = + 1.35 1.4 0.7 屋面:取屋面活荷载与雪载的大值 楼面:取楼面活荷载 Qk S 屋面:取屋面活荷载与雪载的大值 楼面:取楼面活荷载 Qk S 0.7:《荷载规范》表4.1.1 组合值系数。 G Gk Q1 Q1k S S S = + G Gk Qi Qik 1 0.9 n i S S S = = + G Gk Qi ci Qik 1 n i S S S = = +
九、櫃杂内力组合 2)抗震时 《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 yG=1.2 ySE+h2Sk+作BS+vyS 重力水平地震竖向地震 风 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第5.1.1条规定 8、9度的大跨、长悬臂及9度高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y Ev =0.0 风:《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ψ=0 S=1.2SGE +1.3SEhk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九、框架内力组合 1、内力组合的一般原则 2)抗震时 《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 G GE Eh Ehk Ev Evk w w wk S S S S S = + + + 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第5.1.1条规定: 8、9度的大跨、长悬臂及9度高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 0 w = G =1.2 Eh =1.3 GE Ehk S S S = + 1.2 1.3 重力 水平地震 竖向地震 风 Ev = 0.0 风:《抗震规范》第5.4.1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