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 本章讲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预应力混凝 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 构件的应力分析与设计计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预应力混凝土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学生掌握了以下的重点、 难点: 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预应力混凝土改善了普通混凝土构件抗裂性差、刚 度小、变形大、不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缺陷,可以运用到有防水、抗 渗要求的特殊环境及大跨、重荷载结构。 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先张法、后张法。先张法是靠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传递 预应力的,在构件端部有预应力传递长度:后张法是依靠锚具传递预应力的,端部处于局压 的应力状态。 3.张拉控制应力σ灬的取值。σ的大小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非常重要,取值过高对 构件安全有影响,过低预应力效果不好,因此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应适当。 4.与普通混凝土构件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应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对使用的锚 具要求及施工要求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要更高。 5.各项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损失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和减少各项损失的措施,以及先 张法、后张法各有哪些损失,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是哪些组合 6.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从施加预应力到施加荷载构件破坏经历了六个特殊阶 段,各个阶段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应变情况,先张法和后张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外荷载作用后的使用阶段,两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与普通混凝土 构件类似,为了保证施工阶段构件的安全性,应进行相关的验算。对后张法构件还应计算端 部的局压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除了同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要进行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计算(正 截面、斜截面)、使用阶段的抗裂验算、使用阶段的变形验算,还要进行施工阶段的强度及 抗裂验算。 概念题 (一)填空题 1.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 2.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当采用高强钢丝、钢绞 线时,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锚具损失σn;管道摩擦损失σ;温差损失σ;钢筋松弛损 失σ;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σs;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σ。先张法混凝土预 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 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 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4.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5.影响混凝土局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1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本章的意义和内容: 本章讲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预应力混凝 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 构件的应力分析与设计计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预应力混凝土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学生掌握了以下的重点、 难点: 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预应力混凝土改善了普通混凝土构件抗裂性差、刚 度小、变形大、不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缺陷,可以运用到有防水、抗 渗要求的特殊环境及大跨、重荷载结构。 2.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先张法、后张法。先张法是靠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力传递 预应力的,在构件端部有预应力传递长度;后张法是依靠锚具传递预应力的,端部处于局压 的应力状态。 3. 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的取值。 σcon 的大小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非常重要,取值过高对 构件安全有影响,过低预应力效果不好,因此张拉控制应力的取值应适当。 4. 与普通混凝土构件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应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对使用的锚 具要求及施工要求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要更高。 5. 各项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损失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和减少各项损失的措施,以及先 张法、后张法各有哪些损失,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是哪些组合。 6.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从施加预应力到施加荷载构件破坏经历了六个特殊阶 段,各个阶段混凝土、钢筋的应力、应变情况,先张法和后张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外荷载作用后的使用阶段,两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与普通混凝土 构件类似,为了保证施工阶段构件的安全性,应进行相关的验算。对后张法构件还应计算端 部的局压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除了同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要进行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计算(正 截面、斜截面)、使用阶段的抗裂验算、使用阶段的变形验算,还要进行施工阶段的强度及 抗裂验算。 一、概 念 题 (一)填空题 1.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 取 。 2.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当采用高强钢丝、钢绞 线时,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 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锚具损失 σl1 ;管道摩擦损失 σl2 ;温差损失 σl3 ;钢筋松弛损 失 σl4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 σl5 ;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 σl6 。先张法混凝土预 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 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 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 预应力总损失为 。 4.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 5.影响混凝土局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
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当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预应力钢筋 的应力是 7.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 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 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9.为了保证在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被压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oa 应符合 其中先张法的σa应为 后张法的G应为 10.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 个方面的验算 11.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 符合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 1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13.全预应力是指 。部分预应力是指 14.有粘结预应力是指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 15.张拉控制应力是指 16.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 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17.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 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18.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至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 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19.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至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 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20.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 其荷载效应及材料强度均采用 21.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应满足 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 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2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 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先张法构件opc 后张法构件opc为 25.先张法构件是依靠 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构件是依靠 2
2 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当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预应力钢筋 的应力是 。 7.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 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 。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 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 9.为了保证在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被压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 σcc 应符合 。其中先张法的 σcc 应为 ,后张法的 σcc 应为 。 10.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 、 两 个方面的验算。 11.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 符合 、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 、 。 1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 。 13.全预应力是指 。部分预应力是指 。 14.有粘结预应力是指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 。 15.张拉控制应力是指 。 16.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 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7.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 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8.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至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 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19.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至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 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20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使 用 阶 段 正 截 面 承 载 能 力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其荷载效应及材料强度均采用 。 21.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和 ;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应满足 。 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 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为 。 2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 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为 。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先张法构件 σ pc 为 ;后张法构件 σ pc 为 。 25.先张法构件是依靠 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构件是依靠
传递预应力的。 (二)选择题 1.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 a、相同 b、大些 C、小些 d、大很多 2.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提高了[]。 a、正截面承载能力b、抗裂性能c、延性 3.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a、不出现拉应力b、允许出现拉应力c、不出现压应力d、允许出现压应力 4.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a、不出现拉应力b、允许出现拉应力c、不出现压应力d、允许出现压应力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C30 d、C45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 b、C30 d、C45 7.《规范》规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宜超过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且不 应小于[]。 b、 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 a、n+or3+o14 Fn+on d on+0+oB+o/ 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 in+or+on+o/4 On+/ C、n+ On+on+o 1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 14 d、 1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 a、14+015+06 b B+614+os d、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 80N/mm b、100N/m2 c、90N/mn2d、110N/mm2 1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 a、80N/mm2 b、100N/mm2 c、90N/ d、110N/mm2 1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onc为[] a、d-0n-ag0 b、 nePc 1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G为[] on-arO pd、o Con 0 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士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op为[] C、6
3 传递预应力的。 (二)选择题 1.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 ]。 a、 相同 b、大些 c、小些 d、大很多 2.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提高了[ ]。 a、正截面承载能力 b、抗裂性能 c、延性 3.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 a、不出现拉应力 b、允许出现拉应力 c、不出现压应力 d、允许出现压应力 4.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 a、不出现拉应力 b、允许出现拉应力 c、不出现压应力 d、允许出现压应力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 C25 b、 C30 c、 C40 d、C45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 ]。 a、 C25 b、 C30 c、 C40 d、C45 7.《规范》规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宜超过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且不 应小于[ ]。 a、 0.3 ptk f b、 0.4 ptk f c、 0.5 ptk f d、0.6 ptk f 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 ]。 a、 σl1 + σl3 + σl4 b、 σl1 + σl2 + σl3 c、 σl1 + σl2 d、σl1 + σl2 + σl3 + σl4 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 ]。 a、 σl1 + σl2 + σl3 + σl4 b、 σl1 + σl2 + σl3 c、 σl1 + σl2 d、σl1 + σl3 + σl4 1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 ]。 a、 σl4 + σl5 + σl6 b、 σl3 + σl4 + σl5 c、 σl5 d、σl4 + σl5 1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 ]。 a、 σl4 + σl5 + σl6 b、 σl3 + σl4 + σl5 c、 σl5 d、σl4 + σl5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 ]。 a、 80N/mm2 b、 100N/mm2 c、 90 N/mm2 d、110 N/mm2 1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 ]。 a、 80N/mm2 b、 100N/mm2 c、 90 N/mm2 d、110 N/mm2 1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 σ pc 为[ ]。 a、 σcon −σlI −αEσ pcI b、 σcon −σlI c、σcon −σl1 −αEσ pcI d、σcon −σl1 1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 σ pc 为[ ]。 a、 σcon −σlI −αEσ pcI b、 σcon −σlI c、 σcon −σl1 −αEσ pcI d、σcon −σl1 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 σ pc 为[ ]。 a、 σcon −σl b、 σcon − σlII c、 σcon −σl −αEσ pcII d、σcon − σl2
1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p为[] con 1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σm为[]。 a、am-on)4n14ob、(om-on)An/A,c、(om-on)An/4od、(om-on)4n/A 1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σmr为[]。 a、(om-on4n/4b、loam-on)4/Anc、(oam-on)4/4d、(om-on)4/An 2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σm为[ (ocon -G) A,-GIsAs(ccon -G,A,(ocon -G)A,,(Gcon -GI)A A A Ao 2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Gm为[] d、 2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此时外荷载产生的 轴向拉力No为[ A Ao an d、opd 23.预应力混凝士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此时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 为[] a、(opn+fik)4nb、(opun+fik)4c、(p+fk)And、(0pu+f)o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能力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是[]。 a、提高了 b、相同 c、降低了 (三)判断题 1.预应力混凝土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相比,不但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而且提高了正 截面的强度。[] 2.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 后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并结硬后张拉预应力钢筋。[] 4.部分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截面混凝土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全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允许出现拉应力和开裂,其分为两类:类指在使用荷 载作用下,构件预压混凝土正截面的拉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类指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构件预压混凝土正截面的拉应力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值:但当裂缝出现时其宽度不超过容许 值。[] 6.无粘结预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伸缩、滑动自由,不与周围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
4 1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值 σ pc 为[ ]。 a、 σcon −σl b、 σcon − σlII c、 σcon −σl −αEσ pcII d、σcon − σl2 1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 σ pcI 为[ ]。 a、( ) 0 σcon −σlI Ap / A b、( ) con lI Ap An σ −σ / c、( ) 1 0 σcon −σl Ap / A d、( ) con l Ap An σ σ / − 1 1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 σ pcI 为[ ]。 a、( ) 0 σcon −σlI Ap / A b、( ) con lI Ap An σ −σ / c、( ) 1 0 σcon −σl Ap / A d、( ) con l Ap An σ σ / − 1 2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 σ pcII 为[ ]。 a、 ( ) 0 σ σ σ 5 A con − l Ap − l As b、 ( ) n con l p A σ − σ A c 、 ( ) 0 σ σ A con − lII Ap d、 ( ) 0 σ σ A con − l Ap 2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 σ pcII 为[ ]。 a、 ( ) 0 σ σ A con − l Ap b、 ( ) n con lII p A σ −σ A c、 ( ) n con l p l s A σ − σ A − σ 5 A d、 ( ) n con l p A σ − σ A 2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此时外荷载产生的 轴向拉力 N0 为[ ]。 a、 σ pcII A0 b、 σ pcI A0 c、 σ pcII An d、 σ pcI An 2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此时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 Ncr 为[ ]。 a、 pcII tk An (σ + f ) b、 0 (σ pcII + f tk )A c、 pcI tk An (σ + f ) d、 0 (σ pcI + f tk )A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能力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是[ ]。 a、 提高了 b、 相同 c、 降低了 (三)判断题 1.预应力混凝土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相比,不但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而且提高了正 截面的强度。[ ] 2.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 ] 3.后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并结硬后张拉预应力钢筋。[ ] 4.部分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截面混凝土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 5.全预应力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允许出现拉应力和开裂,其分为两类:类指在使用荷 载作用下,构件预压混凝土正截面的拉应力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类指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构件预压混凝土正截面的拉应力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值;但当裂缝出现时其宽度不超过容许 值。[ ] 6.无粘结预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伸缩、滑动自由,不与周围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 ]
7.对锚具的要求是安全可靠、使用有效、节约钢材及制作简单。[ 8.低强度的钢筋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中。[] 9.规范规定预应力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10.张拉控制应力σ越高越好。[] 11.张拉控制应力σ只与张拉方法有关系。[ 12.采用两端张拉、超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 13.钢筋应力松弛是指钢筋受力后在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的现象。[] 14.先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不小于80N/m,后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 不小于100N/m2,[] 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是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按后张法制作的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 16.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om-0n-aEop,后张法预应力 钢筋的应力为 17.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cm-.n1n,后张法混凝土的 预压应力为 A o 18.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 19.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可靠性,除要进行构件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 算和裂缝控制验算外,还应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以及后张法构件端部混凝土的局压 验算。[] 0.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混凝土不被压坏,混凝土的法向压 应力oa≤0.8/[ 1.后张法构件端部发生局部受压破坏时混凝土的强度值大于单轴受压时的混凝土强度 值,增大的幅度与局压面积周围混凝土面积的大小有关。[ 22.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 样的。[] 23.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样。[] 24.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比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提高 了0.05N。[] 预应力受弯构件裂缝控制验算只需进行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 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是外荷载产生的向下挠度;另一部分是预应力产生的向上变形(反拱)。[] 27.预应力受弯构件在进行施工阶段验算时,不仅必须控制外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力,而 且还必须控制预拉区外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 28.x≥2a,是为了保证破坏时预应力受压钢筋达到屈服。[
5 7.对锚具的要求是安全可靠、使用有效、节约钢材及制作简单。[ ] 8.低强度的钢筋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中。[ ] 9.规范规定预应力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40。[ ] 10.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越高越好。[ ] 11.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只与张拉方法有关系。[ ] 12.采用两端张拉、超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 ] 13.钢筋应力松弛是指钢筋受力后在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的现象。[ ] 14.先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不小于 80N/mm2,后张法构件计算的预应力总损失 不小于 100N/mm2,[ ] 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是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按后张法制作的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 ] 16.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σcon −σlI −αEσ pcI ,后张法预应力 钢筋的应力为 σcon −σlI 。[ ] 17.完成第一批损失时,先张法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 n con lI p A σ − σ A ,后张法混凝土的 预压应力为 ( ) 0 σ σ A con − lI Ap 。[ ] 18.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 ] 19.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可靠性,除要进行构件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 算和裂缝控制验算外,还应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以及后张法构件端部混凝土的局压 验算。[ ] 20.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混凝土不被压坏,混凝土的法向压 应力 σcc ≤ ' 0.8 ck f [ ] 21.后张法构件端部发生局部受压破坏时混凝土的强度值大于单轴受压时的混凝土强度 值,增大的幅度与局压面积周围混凝土面积的大小有关。[ ] 22.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 一样的。[ ] 23.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与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一 样。[ ] 24.预应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比同条件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提高 了 05 0 0. N p 。[ ] 25.预应力受弯构件裂缝控制验算只需进行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 ] 26.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是外荷载产生的向下挠度;另一部分是预应力产生的向上变形(反拱)。[ ] 27.预应力受弯构件在进行施工阶段验算时,不仅必须控制外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力,而 且还必须控制预拉区外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 ] 28. x ≥ ' 2as 是为了保证破坏时预应力受压钢筋达到屈服。[ ]